【内容提要】王伯祥先生的《史记选》编选于1955年,初版于1957年,我们今天认识这部书的价值时,要把握好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放在65年前那个时代去看;第二,放到《史记》选本史上去看;第三,注意作者选编意图。《史记选》在选文、校勘和注释、分析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既继承了前代选本的一些优良传统,又有自己的新创。我们在认识《史记选》的价值和意义时,其《序例》不可忽略,它是整部选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贯穿整部书的纲领。《史记选》对于读者全面认识《史记》的价值,尤其是文学价值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普及《史记》、推动《史记》的经典化,特别是《史记》的文学经典化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王伯祥《史记选》经典化
王伯祥先生的《史记选》初版于1957年,后来多次再版,并由繁体字本改为简体字本,是《史记》选本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该书共选《史记》原文20篇,其中本纪部分选《项羽本纪》1篇,世家部分选《陈涉世家》《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3篇,列传部分选《孙子吴起列传》《商君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魏公子列传》《范睢蔡泽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田单列传》《刺客列传》《淮阴侯列传》《季布栾布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汲郑列传》《游侠列传》《滑稽列传》等16篇。可以看出,这是一部专选人物传记的选本。该书《史记选序例》(以下简称《序例》)落款是:“一九五五年八月王伯祥序于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本年正值司马迁诞生二千一百年纪念。”依此,这部书就是65年前选编的。
按照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观点,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汉景帝刘启中元五年丙申岁),2020年正值司马迁2165周年诞辰,我们今天认识《史记选》这部书的价值时,要把握好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放在65年前那个时代去看这部书的价值。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史记》,与前代研究相比,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所以,作者在《序例》中对于《史记》历史价值、文学价值等评价都具有时代的新意。当时,文史工作者发表了大量的《史记》论文,掀起了宣传和普及《史记》的高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在王伯祥《史记选》前后,季镇淮《司马迁》(1955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记研究资料和论文索引》(1957年)、贺次君《史记书录》(1958年)、郑权中《史记选讲》(1958年)、张友鸾等《史记选注》(1959年)、中华书局《史记》标点整理本(1959年),等等,一大批论著相继问世。苏联在1955年12月召开纪念司马迁2100周年诞辰会议,我国学界也因郭沫若1955年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一文,引起司马迁生年的学术大讨论,有较多的学术成果。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这个时候出版王伯祥的《史记选》,也是20世纪50年代《史记》普及热潮的体现。
第三,注意作者选编意图。作者在《序例》中明确地说,这个选本的目的,在于试向一般爱好文艺的读者介绍这部祖国文学遗产的名著,同时提供一个便于诵读的本子。因此,《史记》五种体例,选文只选本纪、世家、列传,不选表、书,以叙事性强的人物传记作为选编的主体。
本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详细注释《史记》选文的新著述,我们从它的体例入手,结合具体作品,可以看出其主要特点:
其次是校释,包括校勘和注释。选编者从校勘入手,以张文虎本为底本,参校宋蜀大字本、百衲宋本、南宋黄善夫本、汲古阁本、日本泷川资言的会注考证本等,对于不同版本出现的《史记》异文进行校勘处理。如《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一句:史记评林本、徐孚远测议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等不同版本作“决战”,选编者认为:“决战”有胜负难分、决一雌雄的想法,犹存幸胜的希望。“快战”则但求取快一时,痛痛快快打一个出手而已。项王既“自度不得脱”,而且上有“固决死”之言,前后又迭作“天亡我”之叹,其为不求幸胜,昭然明白,自当以“快战”为合适。又如《范睢蔡泽列传》中“范睢”名字,有版本作“范雎”,选编者列举不同版本,说明两者都有理由,以备参考。校勘的例子很多,前面赵生群老师有详细的介绍,我就不再一一列举,由此两例就可以看出选编者的严谨态度。
在注释字句方面,选编者还对有些词语适当进行赏析。如《项羽本纪》中分析“莫能仰视”一词:应与前“莫敢起”“莫敢枝梧”“莫敢仰视”对看,差别仅在“敢”字与“能”字。“莫敢”谓慑于威,“莫能”则动于情,于是勇壮之状与苍凉之感便活画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来。又如分析篇末的“太史公曰”:论赞自是史中的一体。史家撰述,本主叙事,不须议论,其所以在篇末另缀论赞者,大抵为总结语,或特地阐明立篇之意,或补充篇中所未及之事,很像《离骚》篇末的“乱曰”云云。自太史公创立此体,后世史家,都沿用不改,与后世一般的史论不可同等看待。选编者既注意到“太史公曰”的特殊作用,又强调司马迁创立这种形式对后世史书的影响。
作者按:2020年11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优势学科”主办“王伯祥与《史记》学术座谈会暨王伯祥先生130周年诞辰纪念会”,通过网络线上发言。时值司马迁诞生216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