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教”与“学”悄然改变

“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作出回答。”厦门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郑朝南表示。要做好这一答卷,“信息化”是其中密钥。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开展,一支笔改变教学,一块屏幕改变课堂,一张网链接山海,教育信息化的厦门故事正在精彩上演。目前厦门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智慧作业分析系统、国家智慧教育平台、AI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等为多所学校所用,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中,传统“教”与“学”正悄然发生着变革。

学生也可成为“主角”

去年,滨东小学语文老师赵曙霞讲了一堂教学公开课,公开课的主题是“长大以后做什么”。课堂前半段,以学校小记者团招募为由头,设定小组采访问答形式,鼓励学生寻找身边榜样进行自我“职业画像”。后半段,通过师生评、小组评、生互评等形式,评选最佳采访人,引导全体学生畅谈未来,明白“实现梦想需要付诸行动”的人生哲理。

在整场公开课中,课堂生态充满张力,学生在自学中产生的问题,互问互答、渐问渐深,赵曙霞则旁听和引导学生问答,始终把握着讨论的大方向。“这是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老师讲得少了,学生思考多了,也学出了成果。”当天,来自佛山的小学骨干教师在听完公开课后评价说。

用赵曙霞的话来说,此前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讲授型教师。2022年,滨东小学投入使用智慧研修系统,该系统对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数据化处理,开展智能分析、精准反馈。“根据系统出具的分析报告,我讲授时长达22分钟,这样导致只有少数同学有机会与老师进行课堂互动。”她说。

赵曙霞开始自我“革新”。她先是上网搜索名师课堂,学习名师授课方式,同时收集大量课堂实时数据,研究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提问,着重设计过渡语和互动式问题。下一次上课,研修系统显示,赵曙霞教学模式已经从讲授型转为混合型,这意味着学生有了更好的课堂体验,在互助学习中快速掌握知识。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高效互动”的教学模式逐渐从理想照进现实。厦门是全省最早建成覆盖全市教育城域网的城市,依托“一网一云一平台”,形成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融合持续深入的新局面。

虽已58岁,湖滨中学物理教师白源法的上课方式却颇为新颖——讲授的课程内容直接传输到学生手中的平板终端上,教学变得生动直观。“白老师的课非常有趣,看完他做的视频,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还能直接在平板电脑上进行模拟实验。”湖滨中学初二(12)班学生熊子源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白老师的课,也在学习中喜欢上了物理。

“倒逼”教师自我提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活动围绕的主体,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乐意学,学得好?这就给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我在教学时感觉不是在独立战斗,而是和全国各地名师抱团前行。”会展南小学语文教师温倩婷深有感触。

“虽然有前辈老师带着我,但我也需要尽快熟练起来呀!”曾经,年轻教师温倩婷在备课时有些生疏。会展南小学校长陈惠娟也察觉到了年轻教师们的焦虑,“我告诉他们,教育部上线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可以用起来。没想到发现了‘宝藏’”。

陈惠娟说,智慧教育平台还具有“群组”功能,他们在“群组”上组建“萤光”教研共同体,无论是研修活动还是公开评课,都不再是以老教师的经验作为课堂好坏的评判、制定标准,而是形成小组讨论,在群组里导入优秀课例或名师课堂,有理有据地开展探讨研究。“每一位老师的专业素养在教、研、修一体化中都得到了有效提升。”陈惠娟表示。

“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优秀教师是如何上课的,在他们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又如何得到关键性的帮助。这些问题通过信息手段有了很好的解决途径。”滨东小学校长王跞认为,信息平台就是教师的“AI导师”,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发真正的内驱力。“就像智慧研修系统生成的课堂诊断报告,各种统计图、雷达图一目了然,通过切片还原上课情景,直观生动地描述师生在这节课中的优点与不足。”王跞说。

数据辅助教学决策

打开智能笔蓝牙,在附了点阵码的练习本上开始批改,作业信息以数据形式实时上传至后台,学生学情一目了然——这个由厦门达宸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笔曰智慧教学平台”,为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极大改变。

对于华师海沧附小的教师们来说,智能笔不仅辅助教学,还省去了传统常规检查、纸笔记录等方式的诸多烦琐环节。

“我们上节课教授了‘和的奇偶性’,根据智能笔批改结果得知,‘判断多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错误率达38%,针对这一类题型我们会重点讲解,并找同类题型训练。”叶雪燕说。

华师海沧附小校长何国强潜心钻研教育信息化多年,他认为,信息平台只是一个载体,关键是将信息数据“全要素”“常态化”地用于教与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包括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教师能力、学习环境等,避免信息和教学“两张皮”。

借助“智慧作业”和“未来教室”两个技术平台,教师们以大数据分析了解班级每个孩子进步情况及知识点把握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作业和辅导,提高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校方则通过数据比对和分析,客观进行年度考核。

数据可以辅助教学决策,也能为教学管理所用。会展南小学信息老师邓丽群设计开发了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信息科技素养课程,培养学生规范使用平台的好习惯。同时,邓丽群鼓励信息社团学生自主研发“码上学”,将图、文、声、像综合凝练,对外展示学校30多个社团特色,学生满满的成就感成为学校信息化教育特色的最好注解。

“信息化融合课堂教学改革,使信息化的特点和优势在课改中得到彰显,教学的针对性更强,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落实‘双减’、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路径。”郑朝南表示,未来,厦门将继续坚持“应用为王”的理念,在教育信息化赋能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稳扎稳打,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浅谈信息技术的教与学8篇(全文)同时,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更应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走在信息化时代的前端。 浅谈信息技术的教与学 第2篇 江西分宜一小严小英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显出它的单一性、滞后性.信息技术手段适应时代的要求,能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培养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n5wsvd0.html
2.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学理论的想象力——基于知识生产与理论重建的视角摘要: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肩负着“时代需求”与“学科担当”的双重使命。信息技术通过对“时空构造”“工作哲学”与“技术逻辑”的重新定义,勾勒出一幅全新的时代图景。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学理论的涉世危机与反身诉求更是对“教育学理论的想象力”发出了多重的时代呼唤,亟需“安身立命”于这个时代的教育学人做出应有的时代http://epc.swu.edu.cn/info/1119/2928.htm
3.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功之道——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5王博士说:若老师单纯地使用计算机播放PPT,通过投影仪投射画面进行教学,本质上和传统使用黑板和粉笔那种单项知识传递教学的差异不大,所以不能算是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或者说随着科技的进步,那种形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另一个是:“对于试验计划或是先导计划目的并不是证明所试验项目的成功及可推广性,而是要找出会导致失败https://www.jianshu.com/p/c94a274f6003
4.王海英张华黄进:新时代背景下的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向深度与创造儿童教儿童是如何样态?我们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能够体现儿童探索发现轨迹的“儿童海报”为例。首先来看儿童海报是什么: 儿童海报是在好奇心与兴趣的驱动下,儿童用动作、语言、图像、绘画、符号、“思维小地图”等表征方式记录、整理、分享、反思自己或同伴一日生活中(游戏、生活、运动、学习)的问题困惑、探索发现、情绪https://www.cnsece.com/KindTemplate/MsgDetail/57311
5.信息时代的教育由于人们的工作性质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如面授、函授、电大等,来适应人们的需求。现代教育教学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教学信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为教与学增加了新的维度和方向,形成了多通道、全方位、整体化的教学信息加工传输模式,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070130114339_25242.html
6.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10篇)信息技术可以关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在网络上或群里的交流和心情可以使老师先一步了解学生老师获得学生的信赖,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关注学生情感易产生师生共鸣。"教"和"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两者的统一会产生师生的共鸣点,老师获得学生的信赖,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有利于学生和老师共同发展。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344941.html
7.信息技术教学的时代化论文(锦集18篇)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处于一个高速淘汰与高速发展的双重状态。那么,如何在中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学到终生受益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这是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二点: (1)“基础性”,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https://www.hrrsj.com/jiaoxuelunwen/qitalunwen/856559.html
8.理论资讯2.基于动态监测,辅助精准教与学 针对传统教学中教师凭借经验进行干预的滞后性问题,一批院校通过实时获取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分析学习行为数据中潜在的规律,对未来学习状况进行预判,辅助教师提前实施针对性的干预 。比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架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实时跟踪学习过程、智能评价学习效果、及时预警学习状态,https://www.nmpaied.org.cn/article/264580
9.教育云时代下的教与学14:00-14:15 会议致辞 锐捷网络普教行业总经理 赵亚辉 14:15-14:45 整体推进云桌面 全面促进教与学 山东东明县电教馆信息中心主任 李俊杰 14:45-15:15 2018年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新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教研组组长 孙俊峰 15:15-15:45 打造云端的信息课堂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 信息与总务https://www.it168.com/redian/jiaoyuxue/
10.北京市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新区教育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方式和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差异性,树立自信心,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https://www.bjdx.gov.cn/bjsdxqrmzf/zwfw/ghjh/zxgh/1887941/index.html
1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五)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https://www.fqkhzx.cn/index/article/view/id/94.html
12.教研频道20212022学年第九期2022053.“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是对“教——学——评”的精细指导,积淀了物理教育科研的重大成果,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劳动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劳动课标”)明确了劳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劳动素养要求http://m.fz18z.cn/nd.jsp?id=1873
13.信息时代的学习策略(精选十篇)信息时代的学习策略(精选十篇) 信息时代的学习策略 篇1 2013年, 我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 安装了电子白板这一现代化教学设备, 给我们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 并发挥着神奇而独特的作用。正如中央电教馆一位权威人士说的那样: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使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bt2rt7.html
14.初评职称的教师个人总结(精选14篇)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导,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落实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坚持教学“六认真”,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zongjie/20220818090110_546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