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博物馆的发展态势及启示

【关键词】美国科技博物馆发展态势启示

一、美国科技博物馆整体情况

美国是当今世界博物馆数量最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美国博物馆自18世纪中叶诞生以来,几经嬗变,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全美拥有各类博物馆约8000座,成为美国社会文明建设和国家发展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旧金山州立大学的马乔里·施华泽教授认为,自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AAM)成立以来,美国博物馆界对于全球博物馆的发展做出了三个方面的重要贡献(见表1):

表1美国博物馆的三个主要贡献

贡献

具体内容

Ethicsandprofessionalism

伦理与专业化(1906-1920s)

1906: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

1907:第一门博物馆学课程的开设(爱荷华大学)

1925:第一部博物馆工作的伦理规范

Educationandcommunity

教育与社区(1930s-1970s)

1930s:有叙事性的展览

1940s:博物馆走进社区、学校、医院、军营

1960s:互动性展览

Entrepreneurship

博物馆的创业与拓展(1980s-)

1960s:博物馆商店与餐厅

1970s:私人活动

2000s:推出品牌商品

美国还是“现代科学中心”的诞生地,其标志是1969年旧金山探索馆的成立。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科技馆都属于“科学中心”的性质。据“科学技术中心协会”(ASTC)统计,2013年美国共有科学中心会员单位394个,每个州至少有1个,其中加利福尼亚州最多达40个;全美科学中心年观众量约7300万人次。美国科学中心的分布大体与美国人口的分布一致,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科学中心数量越多。

图1美国科学中心分布图

二、美国科技博物馆发展态势

1.与国家的正规教育、科学教育紧密结合

教育是美国科技博物馆工作的核心。尽管美国科技博物馆的使命宣言千差万别,但教育始终处于核心位置,如著名的史密森尼协会的宗旨即是“增进和传播人类知识”。200多年来美国博物馆几经变迁,但教育这个核心目标始终不变。如今,美国科技博物馆的教育工作与国家的正规教育、科学教育结合得异常紧密,学校是美国科技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抓手和着力点。美国科技博物馆的教育工作与美国确保其全球科技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计划”(STEM)、“美国下一代科学标准”等科技战略计划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国家的科技及教育战略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高度社会化、市场化

美国科技博物馆绝大部分由私人(或民间机构)建立,大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非盈利组织,高度融合于所服务的本地社会之中,努力争取社会支持,凭借高度的市场化及市场营销技巧获得生存与发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很多美国科技博物馆已成为社区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充分的本地化、社会化、市场化,积极寻求当地社会在资金、人力、科研、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在市场化方面,高度发达的经济、教育和文化环境为美国科技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土壤。从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大幅削减博物馆的财政拨款以来,美国科技博物馆更加注重市场营销。在高度社会化、市场化的背后,是场馆的所有工作都围绕“教育”和“观众”而展开。由于深深扎根于社会、观众、市场之中,美国科技博物馆展现出蓬勃活力,观众络绎不绝(见表2)。

表2美国部分科技博物馆的年参观人数

名称

年参观人次

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730万(201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670万(2014)

马里兰州科学中心

50万

加州科学中心

120万

旧金山探索馆

110万(2014)

加州科学院

80万

圣何塞科技创新博物馆

40-50万

硅谷计算机历史博物馆

15万(2014)

3.科学中心与传统博物馆相互学习、相互融合

在各类美国科技博物馆中,以互动展品为代表的科学中心与以藏品为代表的传统博物馆之间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式上的界限正在日渐模糊。在同一个科学类博物馆中,常常是馆中有馆,兼容并蓄,丰富多彩,可以包含互动展品、工业藏品、水族馆、动物馆、天文馆、自然博物馆等诸多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主题馆(展区)。此外,各个场馆还非常注意室外公共空间的利用。如加州科学中心,有经典的互动展品、工业藏品(如奋进号航天飞机)、水族馆、活体馆、室外小型植物园、户外互动展品等,整个科学中心就是多个馆的混合体;探索馆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以互动展品为代表的科学中心,在2013年4月重新开放的新馆中也增加了生命展区,有小型的水族箱、活体的植物养殖等;而主要以实体矿物和动植物标本展示为主的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2013年开放了一个以观众互动体验为主的“提问”展区,年接待观众达20万人次;2008年重新开放的加州科学院,则是天文馆、水族馆和自然科学馆的三馆合一,其改造的理念就是要建设一个“没有固定展品”的科技博物馆,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概念。

4.重视新技术应用

美国科技博物馆紧跟时代发展,高度重视新技术的展示与应用。一是重视网络科技馆建设。如探索馆明确表示,探索馆不仅包括实体馆,也包括网络馆。整体上,各个场馆的网络馆访民人数通常是实体馆参观人数的10倍左右。二是各馆无线网络免费开放,非常方便观众参观访问。美国科技博物馆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前提下保证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实行全区域无死角网络覆盖、独享高容量带宽、简单的无密码接入方式、内网页面登陆后开通互联网权限、一定时限内自动断开服务、网络安全策略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方便了观众参观访问。三是高度重视新技术应用和前沿技术展示。如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大力开展手机增强现实(AR)和二维码的应用,通过场馆固定的显示屏或观众装有演示软件的手机,就可把相应藏品的动物骨架还原出原始实体造型;一些博物馆则少量应用二维码讲解,把展览和网站有效结合起来。

三、对中国科技博物馆的借鉴与启示

中美科技博物馆差异巨大,美国的经验无法照搬到中国,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透过美国的科技馆的整体发展态势,对于中国科技博物馆的建设,可以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1.加快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促进科技馆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科技博物馆在促进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普及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美国科技博物馆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建议进一步加大我国科技馆事业建设力度,以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全国统筹,合理规划全国科技馆布局,大力推进西部省份和二线城市科技馆建设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渠道建设,强化科技馆的科普展教能力和辐射服务能力,推动我国公共科普服务建设。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整体优势,实现我国科技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2.科技馆建设要突出特色,注重实效

3.加强市场营销,提升科技馆运营水平

4.加强科技博物馆信息化建设

美国科技博物馆的实践表明,网络科技馆具有独特的时空优势。它不仅是公众自主学习的知识库,还是实体馆与公众之间的高效交流平台,能增强用户体验。建议开通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广泛开展互联网服务,促进科技馆教育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和虚实结合。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做好展览设计和教育活动开发与实施的网络服务工作。

5.加强理事会制度的研究与试点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美国科技博物馆的实践表明,理事会制度是一套有效的制度。推行和建立理事会制度,有助于推动公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到科技馆的建设事业中,强化科技馆的公共性,增加管理的公开透明度,促进公共职能的深度实现。

6.扩大国际交流,加强馆际间合作

尊敬的用户,您未能注册“中国数字科技馆”账号,请重新注册!

THE END
1.数字博物馆,引领传统文化亲近年轻一代关于我们数字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方式助力传统文化走向年轻一代。借助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将丰富的文物信息和历史背景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年轻人,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数字博物馆不仅提供了便捷的在线参观体验,还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年轻人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跨时代的文化交流有助于传https://logincenter.isbcyz.com/post/8415.html
2.线上数字展馆观后感我参观了线上数字展馆,感觉非常神奇。这个展馆把传统展览搬到了互联网上,让观众可以在家中轻松浏览各种展品。我可以自由地选择观看什么,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最http://www.mansitine.com/article/180873.html
3.博物馆数字化工程:重塑文化遗产的新篇章本文深入探讨博物馆数字化工程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展示数字技术如何为博物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以及这一进程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重要意义。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294967504343040
4.数字博物馆对比传统博物馆的特点有哪些?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博物馆已经成为如今重要的博物馆形式,它的特点是不受空间的限制,让人足不出户浏览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数字化与博物馆的有机整合,特点鲜明。管理员能更方便地对博物馆的资料进行编辑、加工和 …https://www.chinalivi.com/baike/2227.html
5.展讯苏州丝绸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留得住”“用得好您馆对于“文物数字互联”方面目前做了哪些工作,未来有何相关规划? 魏馆长:为了贯彻落实“文物数字互联”新概念,2020年苏州丝绸博物馆实施“数字丝博”项目。针对苏州丝绸博物馆基本陈列各项数据的采集,强化珍贵文物与陈列展览的全面展示和应用,在传统博物馆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博物馆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高https://m.cnacs.net.cn/89/197001/3060.html
6.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意义9篇(全文)补传统博物馆在功能上的限制,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数字博物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1!展品的无限可复制性,保护了文物,减少了频繁的真实展示,降低了展品损坏和被 偷盗的可能,有效的解决了展品展示和展品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物资源不可再生,博物馆的 藏品如果年代久远,质地会变得十分脆弱,在展览时必须十分注重光线及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u7no481.html
7.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本周,安徽、海南、山西、广西、湖南、江苏15个村落上线“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入馆村落总数为1071个。 消息来源:微信公众号@传统村落博物馆 02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第七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进行公示 根据《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17号)有关要求,在各地推荐上报、省相关部门审核的基http://dmctv.cn/zxShow.aspx?id=3391
8.连片区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今天与明天”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并将“传统村落数字化工程”列为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的具体工作之一。一年后,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品的“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问世https://www.mohurdic.org.cn/szzj/szcz/art/2024/art_0e850e11153b4f6d8f9de86fc7e605b9.html
9.数字化博物馆如何更好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用户的参与度,还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总的来说,数字化博物馆通过提供多样化、互动性强的教育资源,打破了传统博物馆仅限于物理场所的局限性,为用户创造了更灵活、便捷的学习环境。更多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等相关,欢迎您咨询北京分形科技!https://www.fractal-technology.com/fxbk/4861.html
10.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理论研究第二,突破了财富能力障碍,消费者以较低费用甚至免费登录一个平台,文化服务就会应有尽有,能够听到或试听世界各地的音乐,看到或试看全球的电影,足不出户地欣赏博物馆中珍贵的藏品。第三,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障碍,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便携性和移动性,更加契合现代社会快节奏、时间碎片化、空间移动频繁的特点,更利于创作和欣赏http://sass.cn/109002/64746.aspx
11.“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简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819个传统村落基础信息、100万+文字介绍、56万张传统村落图片、1万6千分钟音视频素材、278个村落全景漫游、33个村落实景模型、43612栋传统建筑、75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已达2.3T。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自2017年建成以来已成为了中国广袤大地上农耕文明的遗产基因库,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乡村遗产数据库。 https://www.caupd.com/zgzh/zhfw/detail/788.html
12.浅谈数字化博物馆未来的发展之路数字化博物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博物馆的文物、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形成网络资源,然后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将文物、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展示和传播的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可以为传统博物馆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带来更多的展示和传播机会,从而使文物和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并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参观http://ylpano.com/news/686693886587965440/8ce7ea49cc7c4d4ea6985640459a136a
13.关于博物馆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当前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实践类【关键字】数字化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化博物馆的产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传统博物馆突破自我,实现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大胆尝试,在文化教育传播领域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数字化博物馆建设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https://51elaw.com/biyelunwen/62801.html
14.光影里的红色故事—陆丰皮影戏《海陆丰女子粉枪队》获省级奖项“虽然还没有正式运行,但我们在乌坎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投放了机器,后续我们打算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放置一些陆丰皮影数字博物馆的设备。”张晓丽说,“这是一个行走的博物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市民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陆丰皮影。之所以这么久还没上线,是因为我们想打造得更好,一点点在打磨。” https://www.shanwei.gov.cn/swtcj/csmp/hsmp/content/post_949269.html
15.数字博物馆中的计算机技术,数字化博物馆内主要有哪些常见的多媒体设备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手段单一,所以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因此,当前对传统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升级十分必要,在博物馆内引入一些数字化展示技术与设备,能提高博物馆的档次,更能增强博物馆的科技感以及观众的观赏热情。那么,在数字化博物馆设计过程中用到哪些常见多媒体设备呢?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549496/article/details/118625628
16.历年资讯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近日财政部印发《关于下达2021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本次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达2021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合计3.08亿元,此前已提前下达27.76亿元。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要做好预算编制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17.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几个常见说法的质疑和解惑湖南博物院近几年,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和整个社会数字化应用程度的提高,我国博物馆界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也越来越热衷,各地有条件的博物馆几乎都在上数字化项目。 随之而起的,是相关的讨论越来越多,其中当然涌现出很多真知灼见,但有些却似是而非。然而,因为多由文博专业人员口中说出,且与传统思维和做法联系密切,故而鲜有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aboutus/%E5%AF%B9%E5%8D%9A%E7%89%A9%E9%A6%86%E6%95%B0%E5%AD%97%E5%8C%96%E5%BB%BA%E8%AE%BE%E4%B8%AD%E5%87%A0%E4%B8%AA%E5%B8%B8%E8%A7%81%E8%AF%B4%E6%B3%95%E7%9A%84%E8%B4%A8%E7%96%91%E5%92%8C%E8%A7%A3%E6%83%91
18.数字媒体艺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呈现文物,可以激发广大民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为创造数字化博物馆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数字化博物馆可以高效进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当前核心与重点是把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全面融合起来,且呈现出传统博物馆具有的社会职能: 第一,文物内容的采集活动,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完成三维扫描,将采集得到的图样、声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809/87310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