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让传统与未来相连

5月18日,观众在河北博物院布糊画展品“九龙壁”前拍照。记者田瑞夫摄

搭建多元化平台

让传统与大众生活越来越近

“三器铭史,兆域彰显;山形礼器,威武庄严……”5月18日,河北博物院主题社教活动——“印象·中山”,吸引了大批观众参与。现场志愿者和小观众们在诵读中重回战国时代,领略中山雄风,了解神奇的中山国文化。当天,全省各地博物馆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引得众多游客前来“打卡”。邯郸市博物馆讲解员自导自演皮影戏《完璧归赵》,向观众讲述历史故事。廊坊博物馆与河北东方学院联合开展“百转千瓷、指尖旋舞——泥型我塑”活动,让市民在博物馆亲身感受传统陶器的艺术魅力……

“从越来越多的活动可以看出,博物馆的职能在不断拓展。”河北博物院副院长徐艳红认为,博物馆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逐渐演变成多职能的文化复合体。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加深公众对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的理解与认同,把蕴藏在文物背后的文化和情感传递给大众,是博物馆人的责任和使命。“比如河北博物院举办的‘印象·中山’活动,把文物和历史故事以快闪、朗诵、短剧、书法等形式鲜活地呈现,生动诠释了战国中山国文化与河北人文精神的脉络渊源。其实,这也是博物馆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方式”。

据省文物局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省共有依法设立的博物馆(院)137家。其中,全年免费开放119家,民办博物馆36家,年接待观众3265.8万人次,共举办展览864个,社会教育活动3377次。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正以日渐多样化的方式,通过一座座博物馆与大众建立起崭新的联系。

借助数字技术

激活“传统的未来”

随着“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的出现,博物馆的形象也发生着改变,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以更加互动、灵活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数字化”对于文物、对于传统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石家庄市博物馆全息文物数字展厅内,文物以虚拟影像形式进行着展示——展台透明玻璃罩里,元代磁州窑白釉褐彩龙凤纹罐“悬浮”在空中缓缓旋转,罐体花纹和光斑清晰可见,让现场观众啧啧称奇。于今年年初开放的该展厅,也是我省第一个全息文物数字展厅。

“全息文物数字展厅运用虚拟的三维图形图像技术、立体显示系统、特种视效技术等数字科技,以虚拟的三维立体方式呈现藏品,为大众观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石家庄市博物馆馆长刘茂利介绍,信息实体虚拟化技术所呈现出的逼真、完美视觉效果,为博物馆提供了更新颖的陈列展览方式,使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参观人群能获取到有趣、易懂、多形式的观展体验。

同时,借助数字技术,那些不可移动或者脆弱易损不便运输的文物,如今也可以“自由行走”到处展览。自去年年底到今年4月,在河北博物院举办的“敦煌不再遥远”展览,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将敦煌洞窟、雕塑、壁画“搬”进河博展厅,让河北观众不用穿越千里,就可以与敦煌文物亲密接触。

据介绍,随着我省博物馆在数字化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无论是馆藏文物数字化采集,还是面向公众的网上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等工作所占比重逐年增加。2018年起,河北省文物局分年度实施河北博物馆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除了搭建基础平台外,还先期开展珍贵文物、重点博物馆、重要展览的信息采集,面向公众开放数据服务,还联合省内专业院校,共同开展《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采集标准》的编制工作,从而统一、规范和明确我省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采集工作,为文物大数据和数字化保护利用奠定基础,为我省各地博物馆数字化工作提供指导和标准支撑。

发挥文化中枢作用

推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应如何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中枢”作用,推进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大众提供了解多元文化的机会?

开展国内不同地区馆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为“破题”提供了可能。5月18日,在蔚州博物馆举行的“京津冀博物馆·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上,来自京津冀三地的23家博物馆、文创企业以及教育机构等单位联合签署了“京津冀博物馆研学项目合作意向书”,奠定了京津冀博物馆研学项目协同发展的合作基础。展览方面,目前正在河北博物院展出的“万里茶道”展览,展示了万里茶道(中国段)沿线8省区20余家文物收藏机构的340余件文物精品。各个博物馆从引进国外博物馆的精品展览、进行项目合作不断凸显着文化中枢的作用,也为大众带来更多文化“福利”。

“当下,大众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随着大量国外展览的互换展出,博物馆越来越成为大众认知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途径。”徐艳红表示,博物馆记录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和文明传承,因此,在沟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展示多元文化魅力方面作用重大。自2013年以来,河北博物院积极与国际文博机构合作,每年举办一个“世界故事”系列展,打开大众了解世界文明的一扇窗。比如,今年1至4月,河北博物院和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共同主办了“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为河北观众呈现了2000余年前帕埃斯图姆的城市、历史、文化、艺术与生活,展现了异域古城的独特文明。

徐艳红透露,目前,河北博物院正在积极筹备另一场讲述“世界故事”的展览。同时,积极推进与国内文博机构的合作,下半年还将陆续推出全新的展览,让大众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无尽魅力,也能够透过博物馆这扇窗,更多地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记者曹铮、刘萍见习记者崔丛丛、吴安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

THE END
1.数字博物馆,引领传统文化亲近年轻一代关于我们数字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方式助力传统文化走向年轻一代。借助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将丰富的文物信息和历史背景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年轻人,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数字博物馆不仅提供了便捷的在线参观体验,还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年轻人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跨时代的文化交流有助于传https://logincenter.isbcyz.com/post/8415.html
2.线上数字展馆观后感我参观了线上数字展馆,感觉非常神奇。这个展馆把传统展览搬到了互联网上,让观众可以在家中轻松浏览各种展品。我可以自由地选择观看什么,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最http://www.mansitine.com/article/180873.html
3.博物馆数字化工程:重塑文化遗产的新篇章本文深入探讨博物馆数字化工程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展示数字技术如何为博物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以及这一进程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重要意义。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294967504343040
4.数字博物馆对比传统博物馆的特点有哪些?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博物馆已经成为如今重要的博物馆形式,它的特点是不受空间的限制,让人足不出户浏览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数字化与博物馆的有机整合,特点鲜明。管理员能更方便地对博物馆的资料进行编辑、加工和 …https://www.chinalivi.com/baike/2227.html
5.展讯苏州丝绸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留得住”“用得好您馆对于“文物数字互联”方面目前做了哪些工作,未来有何相关规划? 魏馆长:为了贯彻落实“文物数字互联”新概念,2020年苏州丝绸博物馆实施“数字丝博”项目。针对苏州丝绸博物馆基本陈列各项数据的采集,强化珍贵文物与陈列展览的全面展示和应用,在传统博物馆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博物馆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高https://m.cnacs.net.cn/89/197001/3060.html
6.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意义9篇(全文)补传统博物馆在功能上的限制,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数字博物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1!展品的无限可复制性,保护了文物,减少了频繁的真实展示,降低了展品损坏和被 偷盗的可能,有效的解决了展品展示和展品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物资源不可再生,博物馆的 藏品如果年代久远,质地会变得十分脆弱,在展览时必须十分注重光线及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u7no481.html
7.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本周,安徽、海南、山西、广西、湖南、江苏15个村落上线“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入馆村落总数为1071个。 消息来源:微信公众号@传统村落博物馆 02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第七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进行公示 根据《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17号)有关要求,在各地推荐上报、省相关部门审核的基http://dmctv.cn/zxShow.aspx?id=3391
8.连片区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今天与明天”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并将“传统村落数字化工程”列为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的具体工作之一。一年后,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品的“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问世https://www.mohurdic.org.cn/szzj/szcz/art/2024/art_0e850e11153b4f6d8f9de86fc7e605b9.html
9.数字化博物馆如何更好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用户的参与度,还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总的来说,数字化博物馆通过提供多样化、互动性强的教育资源,打破了传统博物馆仅限于物理场所的局限性,为用户创造了更灵活、便捷的学习环境。更多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解决方案等相关,欢迎您咨询北京分形科技!https://www.fractal-technology.com/fxbk/4861.html
10.数字时代的技术与文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理论研究第二,突破了财富能力障碍,消费者以较低费用甚至免费登录一个平台,文化服务就会应有尽有,能够听到或试听世界各地的音乐,看到或试看全球的电影,足不出户地欣赏博物馆中珍贵的藏品。第三,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障碍,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便携性和移动性,更加契合现代社会快节奏、时间碎片化、空间移动频繁的特点,更利于创作和欣赏http://sass.cn/109002/64746.aspx
11.“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简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819个传统村落基础信息、100万+文字介绍、56万张传统村落图片、1万6千分钟音视频素材、278个村落全景漫游、33个村落实景模型、43612栋传统建筑、75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已达2.3T。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自2017年建成以来已成为了中国广袤大地上农耕文明的遗产基因库,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乡村遗产数据库。 https://www.caupd.com/zgzh/zhfw/detail/788.html
12.浅谈数字化博物馆未来的发展之路数字化博物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博物馆的文物、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形成网络资源,然后通过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将文物、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展示和传播的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的发展,可以为传统博物馆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带来更多的展示和传播机会,从而使文物和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并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参观http://ylpano.com/news/686693886587965440/8ce7ea49cc7c4d4ea6985640459a136a
13.关于博物馆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当前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实践类【关键字】数字化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化博物馆的产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传统博物馆突破自我,实现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大胆尝试,在文化教育传播领域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数字化博物馆建设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https://51elaw.com/biyelunwen/62801.html
14.光影里的红色故事—陆丰皮影戏《海陆丰女子粉枪队》获省级奖项“虽然还没有正式运行,但我们在乌坎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投放了机器,后续我们打算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放置一些陆丰皮影数字博物馆的设备。”张晓丽说,“这是一个行走的博物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市民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陆丰皮影。之所以这么久还没上线,是因为我们想打造得更好,一点点在打磨。” https://www.shanwei.gov.cn/swtcj/csmp/hsmp/content/post_949269.html
15.数字博物馆中的计算机技术,数字化博物馆内主要有哪些常见的多媒体设备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手段单一,所以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因此,当前对传统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升级十分必要,在博物馆内引入一些数字化展示技术与设备,能提高博物馆的档次,更能增强博物馆的科技感以及观众的观赏热情。那么,在数字化博物馆设计过程中用到哪些常见多媒体设备呢?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549496/article/details/118625628
16.历年资讯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近日财政部印发《关于下达2021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本次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达2021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合计3.08亿元,此前已提前下达27.76亿元。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要做好预算编制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17.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几个常见说法的质疑和解惑湖南博物院近几年,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和整个社会数字化应用程度的提高,我国博物馆界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也越来越热衷,各地有条件的博物馆几乎都在上数字化项目。 随之而起的,是相关的讨论越来越多,其中当然涌现出很多真知灼见,但有些却似是而非。然而,因为多由文博专业人员口中说出,且与传统思维和做法联系密切,故而鲜有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aboutus/%E5%AF%B9%E5%8D%9A%E7%89%A9%E9%A6%86%E6%95%B0%E5%AD%97%E5%8C%96%E5%BB%BA%E8%AE%BE%E4%B8%AD%E5%87%A0%E4%B8%AA%E5%B8%B8%E8%A7%81%E8%AF%B4%E6%B3%95%E7%9A%84%E8%B4%A8%E7%96%91%E5%92%8C%E8%A7%A3%E6%83%91
18.数字媒体艺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呈现文物,可以激发广大民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为创造数字化博物馆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数字化博物馆可以高效进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当前核心与重点是把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全面融合起来,且呈现出传统博物馆具有的社会职能: 第一,文物内容的采集活动,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完成三维扫描,将采集得到的图样、声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809/87310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