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
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手机网民规模高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Wi-Fi无线网络成为网民在固定场所下的首选接入方式。[1]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成为中国互联网近年来持续夺目的景观。
中国政府在国际上高举“网络主权”大旗,在国内出台“互联网+”行动计划,成为2015年中国互联网产生重大和长远影响的事件。网络媒体争奇斗艳此消彼长的格局,网络传播的常态呈现和独特景观,再为2015年的中国互联网留下可圈可点的篇章。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共中央在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已对“十三五”规划做出全盘规划,其中明确了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重大任务。这些在“十二五”期间已确立的战略,势必在“十三五”期间得到进一步长足发展。
一、“网络主权”大旗高举
由中国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此届大会原定10月28日至30日举行,但后来改为12月举行,主要原因是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要出席。果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出席大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而去年首届大会时习近平仅发去贺词,表明其对大会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习近平提出以“尊重网络主权”为原则,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国内外都注意到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成为中国搭建的一个新的外交平台,特别是习近平再次强调“网络主权”,就是希望这一原则能够成为世界多数国家的共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持的“网络自由”论。在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看来,习近平提出的以国家为主导的“多边”(multilateral)互联网治理体系与互联网诞生以来一贯实行的“多利益攸关方”(multistakeholders)的治理模式相左。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年内也出台若干新规,加强对互联网依法行政的力度。如2月4日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即“账号十条”);4月28日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即约谈十条),并在年内先后约谈了网易公司(2月2日)、新浪公司(4月10日)、新浪和腾讯公司(7月15日)和凤凰网(8月5日)负责人,责令网站对编发虚假新闻、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改。各地网信部门也对存在违规转载新闻、传播违法有害信息等问题的数十家网站进行了约谈警告。国信办还统筹开展了“净网2015”、“固边2015”、“清源2015”、“秋风2015”、“护苗2015”等五个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和打击各类网上违法违规有害信息。
二、“互联网+”战略出台
如果说,“网络主权”大旗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
高举,那么“互联网+”大旗则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自高举。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4]由此,将“互联网+”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并随即成为2015年国民经济生活中最红的一个概念和词汇。7月4日,经李克强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一场互联网+各行各业的行动迅速展开。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12年。此后,得到国内互联网界的认可,尤其是得到马化腾在演讲中的不断强化。2015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马化腾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他表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5]他希望这种生态战略能够被国家采纳,成为国家战略。他呼吁,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两会刚一结束,腾讯公司以最快的速度策划出版了主题为《互联网+》、副题为“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次题为“李克强总理互联网+国家战略腾讯官方解读”的著作,由马化腾领衔写作,中信出版社5月1日出版。
2015年是中国经济形势整体走低的一年。2016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
布了2015年的经济统计数据,尽管GDP增长6.9%,接近年初设定的预期增长目标7%,但2015年GDP增速创25年新低。“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期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手段,让实体经济、传统行业焕发新的活力。但也必须看到在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问题。2015年双11网购节在收获硕果(仅阿里巴巴旗下各平台总交易额就达到912.17亿元,同比增长59.7%)的同时,也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批评和质疑。而在互联网经济的一些新领域,如P2P领域更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情况,最典型的是“e租宝”案。钰诚集团于2014年7月将收购来的平台改造后命名为“e租宝”,打着“网络金融”的旗号上线运营,在一年半内非法吸金逾500亿元人民币,受害投资人约90万名,遍布大陆31个省市区。2015年12月8日,公安部门对“钰诚系”主要高管实施抓捕。此案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和严重的后遗症,暴露了P2P问题冰山之一角。“互联网+”能否成为一剂强心针,互联网企业如何继续创新发展,如何在诸如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避免出现泡沫化的后果,这些都为政府、业界、学界留下了足够多的思考和对应题目。
三、网络媒体争奇斗艳
(一)各类网媒影响力此消彼长
(二)媒体融合的前行与迷思
(三)商业网站向更大体量迈进
互联网领域的兼并、控股的戏码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公司都力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甚至垄断地位,这就势必使自己的体量越做越大。如,在网络视频领域,格局不断重新组合。2015年8月6日,优酷土豆首届开放生态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宣布,优酷土豆集团更名为“合一集团”,未来三年将投入百亿元现金和资源支持大力发展PGC(专业制作内容)。10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以超45亿美元全资收购优酷土豆。11月6日,双方宣布已经签署并购协议,这项交易将以全现金形式进行,预计于2016年第1季度完成交割。
阿里巴巴集团与马云的高管团队近年来,通过直接、间接、关联公司、个人入股等各类方式,已经入股25家媒体。2015年影响最大的一单是阿里巴巴集团
(四)网络新闻报道新手段
无人机无人机由于可以从空中视角采集事件现场的状况,打破以往诸多自然因素制约和人为因素限制,正被世界各国新闻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采访报道领域。在中国,由于深圳大疆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无人机生产企业,其丰富的产品和出色的质量,更为国内新闻媒体的选用及技术支持提供了便利。2015年6月15日,新华网正式组建新闻无人机队,随后一些地方分社组建新闻无人机队中队,成为国内新闻媒体大规模使用无人机采访报道的标志性事件。8月12日,天津港发生严重的爆炸事故后,新华网及新京报、财新等媒体多次利用无人机航拍事故现场,以全新视角为受众提供了即时的“高附加值”多媒体内容,成为新闻报道中的新亮点。
8月15日,新京报记者陈杰通过无人机拍摄的《天津爆炸》获得第5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一般新闻类单幅三等奖。此届荷赛中仅有两位中国记者作品获奖。
数据新闻可视化数据新闻可视化在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得益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在国内,成立于2013年10月的财新传媒数据新闻可视化实验室,走在了这一领域的前列。由于其《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周永康的人与财》等作品在2014年在国际国内获得一系列奖项,实验室在2015年名声大噪,从而也带动了国内新闻界在这一领域水平的整体提升。2015年12月4至5日,该实验室又创新的佳绩,在国际数字媒体创新大赛香港站比赛中,九支队伍展示了48小时内制作的视频新闻产品原型,最终财新团队凭现场直播应用“鹰眼(Hawkeye)”夺得大奖。这一工具利用谷歌地图API,记录拍摄者的实时地理位置和移动路径,适用于报道突发新闻,前线记者可以在手机上使用“鹰眼”APP就可以进行视频直播。
(五)互联网界两件大事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成立
8月3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ChinaInternetDevelopmentFoundation,CIDF)在北京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家互联网领域的公募基金会正式成立。基金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管。基金会的宗旨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募集资金、专项资助;支持社会组织、单位和个人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国际交流与合作;专业培训等。
中国互联网博物馆正式上线
12月15日,中国互联网博物馆(ChineseInternetMuseum)在浙江乌镇举行开馆仪式,博物馆数字馆一期正式上线。中国互联网博物馆由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等单位指导,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建。这是中国首家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官方博物馆,将通过丰富的资料和表现手段,多方面展现中国互联网从诞生以来的发展历程,多角度呈现中国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今后的建设将以虚拟馆和实体馆结合的方式推进。
(六)网络媒体界两件大事
新闻网站发放记者证
11月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联合举行首批新闻网站记者证发证仪式,为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台湾网、中国西藏网、光明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新闻网、中青在线等14家中央主要新闻网站的首批594名记者发放新闻记者证。今后将本着“周密实施、分期分批、稳妥有序、可管可控”的原则,逐步扩大发证范围,逐步覆盖符合资质要求的其他中央新闻网站、地方主要新闻网站。同时也再次明确商业网站不具有新闻信息采编权,暂时不考虑在商业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
人民网高管被查
8月27日,财新网与南方周末发布消息称,从多个渠道证实,人民网副董事长、总裁廖玒和人民网董事、副总裁陈智霞,当天上午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8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及官方微博发布正式消息称,经最高检指定管辖,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贿赂犯罪对人民网总裁廖,人民网董事、副总裁陈智霞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进行中。此前,人民网副总编辑徐辉已因涉嫌经济问题在5月被带走调查。近两三年来,尽管已有一些地方新闻网站高管在反腐风暴中落马,但人民网在新闻网站中的龙头老大地位,其副董事长、总裁的落马还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在人民日报编委会的主持下,迅速重组了人民网的领导班子,较好解决了此次危机事件,但这一事件对人民网公信力的打击是巨大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四、网络传播常态展现
我在2014年年终专稿中,曾归纳了网络传播四种常态展现,即“无网络,不传播”;“无网络,不吐槽”;“无网络,不流行”;“无网络,不动员”。在本篇中,再归纳出以下四种:
无网络,不营销
无网络,不解构
无网络,不色情
中国互联网上同样充斥着海量色情内容,不法分子通过各种途径散播淫秽色情低俗信息,网站为吸引网民眼球也大打擦边球。2014年,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共受理和处置公众举报109.4万件。其中淫秽色情有害信息最多,达82.3万件,占比达80%。2015年5月,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各地网信办举报部门和主要网站共收到网民举报174.8万件,经审核,有效举报141.9万件,共处置122.8万件,月度举报受理量首次突破百万件,淫秽色情类有害信息举报仍居首位,达83.4万条,占比58.8%。[10]
由于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中国大陆网民甚至成为境外色情网站的积极参与者。
无网络,不翻墙
12月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介绍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有关情况及筹备工作进展。有中外记者提出政府在管理时“删帖”和“中国的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一种局域网的感觉”等尖锐问题时,鲁炜并没有回避,坦诚回答:“你说的帖子被删,我也遇到过”,虽没有正面回答网络“封锁”和“翻墙”,但强调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是依照法律来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也依照法律来对外开放。”[11]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组织方向与会者提供了一套特殊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专用无线网络后,便可以自由浏览境外网站,但如果直接使用当地的互联网络,依然无法浏览被屏蔽的网站。北京在申办冬奥会的过程中,也承诺“如果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外国游客、媒体、观众和运动员都将拥有开放自由的互联网访问权。”当然,这也并不意味届时中国会完全开放互联网。
2014年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十大事件
1、12月16日,习近平出席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了互联网治理的“网络主权”原则。
2、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4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别于2月4日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即“账号十条”);4月28日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即“约谈十条”)。
4、在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对“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做了规定。
5、12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在香港宣布收购《南华早报》以及南华早报集团旗下的其他媒体资产。
6、8月3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挂牌,这是中国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家互联网领域公募基金会。
7、12月15日,中国互联网博物馆正式上线,这是中国首家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官方博物馆。
8、11月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在北京联合举行首批新闻网站记者证发放仪式。
9、8月27日,人民网副董事长、总裁廖玒和人民网董事、副总裁陈智霞涉嫌贿赂犯罪被检察机关带走调查。
10、“赵家人”在年底成为网络流行语,对主流舆论起了独特的解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