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联合会信息资料工作委员会CCTV.com

第十七届(2013--2014年度)论文评选

优秀论文获得者名单

一等论文:8篇

——王良鸣梁晓雯上海音像资料馆

2.互联网思维下媒资内容产业的市场开发

——孙佳玥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

3.新媒体时代的音频产业和广播素材的开发路径

——刘检玲北京中视瑞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4.影像资料数字修复的原则与技术探究

——蒋慧钧上海音像资料馆【评审意见】:本文主要针对影像档案资料的数字修复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提出并整理了数字修复原则与不同损伤分类的修复技巧,最后对整个数字视频修复的过程进行总结。全文结构逻辑性较强,并加入了图片示例说明,论述直观,语言流畅。

5.打造电视媒体内容资源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为例

6.引石攻玉:参观2014年全美广播电视展的思考

7.顺势而为因势而动——论新媒体环境中媒体内容资产发布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8.让历史告诉今天和未来——新影影片资料的学习与研究

二等论文:17篇(排名不分先后)

1.论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媒资管理

——管怡瑾上海音像资料馆

2.娱乐以人为本——小议如何以人物为核心盘活文娱影像资源

——王颖萱上海音像资料馆

——丁悦上海音像资料馆

4.运筹数据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浅析“大数据”时代媒体内容资源的开发与服务

——段承敏上海音像资料馆

5.从“回忆疗法”看电视数字化内容的跨界应用

——倪嘉铭上海音像资料馆

6.浅析媒资编目中关键帧的应用——基于江苏省音像资料馆媒资编目关键帧选取原则

——张洪英江苏音像资料馆

7.贴近实用的新闻素材节目分类方法——江苏广电总台素材分类法的制定

——梁博然江苏音像资料馆

8.全媒体时代的媒资运营新方向探索——广东广播电视台“两会”新闻视频新媒体推送项目分析

——赵晖陈峻广东广播电视台媒资中心

9.浅析新闻节目编目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丁冬生李萌中视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0.广电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中易被忽视的共性问题探讨

——王晓宁重庆广电集团新闻中心

11.谈珍贵音频资料的抢救与利用——以山东台音频资料抢救项目为例

——王长涛赵金山东广播电视台

12.传播学视角看视音频资料编目——以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数据为例

——倪翔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

13.从“标准件”到“精品件”的核聚变——浅析精品节目资料的筛选与切分

——姜依延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

14.从节目档案资料到信息产品服务——央视合一媒资背景下新媒体内容平台建设初探

——顾悦宁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

15.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资产产业化开发

——王传珍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

16.媒体资产营销刍议

——王棅弘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

17.浅论“大数据”背景下资料产品的编辑与开发

——刘弥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

三等论文:31篇(排名不分先后)

1.探究大数据带来的媒资运营之变

——崔振华上海音像资料馆

2.光影的历史与未来——关于影像博物馆的设想

——虞伟红上海音像资料馆

——孙羽桦上海音像资料馆

4.历史影像如何“梅开二度”

——普郁上海音像资料馆

5.用“互联网思维”拓展媒资产业

——蒋春柳上海音像资料馆

6.基于数据挖掘的媒体资产管理研究

——莫晓斐上海音像资料馆

7.“媒资”去哪儿——浅析媒资内容产业化开发与增值方向

——陈坚白上海音像资料馆

8.四位一体“说资料”,论述NHK各领域资料应用的启示

——陆一文上海音像资料馆

9.浅谈电视台媒体资料编目数据的挖掘和质量控制

——周莉台正重庆广电集团(总台)

10.刍议电视台从传统存储走向数字存储的媒资整合——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为例

——曹丽娟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传媒中心

11.节目档案和节目资料在新媒体发展中的应用

——徐慧江苏音像资料馆

12.浅谈媒资内容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发展

——孙晶中视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3.试论媒资数字化生产全流程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方向

——贺文辉中视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4.说说非汉语节目编目中那些翻译的事儿

——孙超中视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15.浅析现代媒资管理中的数字化影响

——袁蓉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6.英语编目工作中关键词著录的原则

——宋文平王晓菡成都索贝运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市广播电视台

17.重视客户体验让媒资内容“活”起来——浅谈体验式、能动式自主媒资“购物”平台的构想

——马魏丽成都索贝运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18.读懂镜头语言学会为镜头“说话”——浅论镜头语言与镜头标引

——马欣华成都索贝运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本会奖:10篇(排名不分先后)

1.化繁为简轻装上阵——论云计算、智能检索在媒资管理中的应用

——唐兆琦上海音像资料馆

2.深耕细作延伸价值——浅析全媒体时代的媒资内容产业化开发

——舒凤上海音像资料馆

3.浅析栏目志的扩容与数字化

——唐诗思上海音像资料馆

4.媒体资产管理运用与影视素材价值实现研究

——吴坤王熙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5.浅析广电分类在编目工作中的应用

——李雅楠张秋蒙成都索贝运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6.跳出来思考落实地提质——谈如何做一个“聪明的编目员”

——张敏君成都索贝运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7.为编目“减负”让媒资“低碳”前行——浅谈媒资编目的舍与得

——何慧娟成都索贝运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8.浅谈体育赛事编目要点的归集和著录规范

——高亮成都索贝运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9.浅谈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中内容描述的著录方法及重要性

THE END
1.文化新观察·年度文化亮点“爆款文创”助推“文博热”辽宁省博物馆“簪花”系列手作饰品开年引发购买热潮,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孝端皇后凤冠冰箱贴”的火爆从夏天延续到冬天,苏州博物馆“蟹黄黄”玩偶近来吸睛无数……2024年,“文博热”依旧如火如荼,“爆款文创”成为最新“流量密码”。 文创产品持续“破圈升级”背后,是博物馆不断拓宽边界的探索,是文化http://www.xinhuanet.com/20241220/a3921ba590384e6aa2b56f9112e595be/c.html
2.中国互联网博物馆首页 简介 历史馆 陈列馆 人物馆 合作单位 版权 电话 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中关村南四街四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号楼 咨询电话 86-10-58868888 传真 86-10-58868888 电子邮件 museum@cnnic.cnhttps://www.12377.cn/contactus.html
3.四川省文物局让博物馆IP“香”起来,四川博物院有破圈之道。四川博物院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部主任钟郛介绍,近年来,四川博物院围绕“文物+植物=博物馆特色香氛”的创意公式,持续打造并强化了四川博物院独特的嗅觉文化标识。目前,四川博物院已成功研发出近百款独具匠心的文创香氛产品,每一款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的艺术气息。例如,“https://wwj.sc.gov.cn/scwwj/mtgz/2024/11/4/4f2b61f8af3846fd94d524eb6119bcda.shtml
4.数字技术如何让文物“活”起来?中新网成都10月30日电 (单鹏)“数字文创与新质生产力”工作交流会30日在成都召开。 此次会议聚焦“数字文创与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议题,汇聚了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四川博物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全国各地22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及成都龙渊、上海幻电等科技企业代表,就博物馆数字技术的创新应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4/10-30/10310918.shtml
5.双向奔赴有机融合共建数字时代的“诗和远方”中国国家博物馆2023年底,中国国家话剧院5G智慧剧场线上演播试点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2024年,剧院还会有‘CNT现场’新作品推出,以现实化、青年化、市场化的逻辑驱动,以年轻受众容易接受的互联网、手机端影像等数智影像体系,寻找新时代叙事手法,以新主流戏剧样态,实现高质量的‘CNT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03/t20240312_266107_wap.shtml
6.中国博物馆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年)中国博物馆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年),产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民众享受到这种公共福利。有些省份博物馆观众增量达到免费开放前的数倍。观众结构也呈多元化趋势,其中低收入群体、老人、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等观https://www.cir.cn/2014-01/BoWuGuanHangYeFenXiBaoGao/
7.QuestMobile2023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银发群体助推总用户7.4 政策鼓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同时,及时加强安全监管,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二、2023年Q1中国移动互联网典型行业分析 1、线上互娱 1.1 “指尖”上的线上娱乐,沉浸着人们生活的细碎时间 移动互联网在商业和科技方面的蓬勃发展,为各个年龄代际的居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刺激着线上娱乐占据各代际用户近半的使用时长https://research.tencent.com/article?id=30d
8.主题小镇(精雅篇)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bg.qianzhan.com/ 四、功能分区 项目以具有自行车各类赛道为核心亮点,形成“四场,二馆,一中心”的功能布局形态。“四场”包括自行车场地赛场、球类运动广场、自行车文化广场、攀岩广场;“二馆”即为自行车博物馆和自行车健身会馆;“一中心”为户外拓展中心,同时建设各种自行车娱乐车道。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dp1nd2.html
9.艾媒咨询2023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技术 在国家文物局的部署下,全国各地博物馆已在利用已有的数字资源推进网上展览的开展。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收录300个线上展览,其中,北京地区数量最多。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互联网+陈列展览”主题活动,满足了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拓宽了博物馆自我宣传的渠道,扩大博物https://www.iimedia.cn/c400/98332.html
10.2024文化和科技融合生态汇干货放送!探索有效机制发展新型业态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洋洋在会上发布了《中国文化科技融合战略发展研究报告》,分享如何从互联网文化产业向数字文化产业跃进。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洋洋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895500.html
11.博物馆文创产业的互联网模式新博物馆学理论中提出,博物馆重心不再是传统单一的建档、保存、陈列等功能,而转向关怀社群、社区需求,让博物馆以“守物”转向关注人。面对博物馆行业的新业态,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成为地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突破口。如何推动地方博物馆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许多研究者面临解决的课题。 此前,2015年由国务院新颁布的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gudong/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