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与交互:博物馆互动体验的提升

运用交互方式和感知体验的多种路径提升观众在博物馆空间中的参观感受,突破博物馆传统媒介的展示方式。以情感化层次理论为出发点,从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三个方面分析观众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分析博物馆展示空间中交互设计的发展阶段,借助案例研究系统剖析交互设计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形式。从感知体验、互动性和交互方式三个角度提出博物馆互动体验的提升策略,并指出博物馆的互动体验不应单纯以技术革新为主导,而应将技术和参观者的需求与体验进行有效结合。同时,通过感知体验的介入将观众、场景和行为等要素整合,形成“从客观到主观”“从外在到内化”的观展模式,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与博物馆产生交互链接与情感共鸣。

博物馆是民众学习知识、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发展、提升艺术素养的场所,对于博物馆学的研究从起初的“以展品为中心”发展经“以传播教育为中心”,直至现在的“以人为中心”理论[1]。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以及民众对于博物馆参观体验、互动娱乐、学习、服务、审美、社交等各方面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但是国内多数博物馆处于发展滞后的状态,仍然采用以展品为中心的方式而忽略了人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最常用的展览形式是将展品放入展柜进行封闭展示,博物馆的展示方式趋于同质化现象,参观者的参观体验较单调。交互设计具有互动沉浸、多元形式、趣味性强等特点,把交互设计运用到博物馆展示设计中,能够弥补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不足与参观体验的劣势。

除此之外,虚拟呈现技术也能够带给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并实现多感官交互。其中,全息影像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实现了由二维向三维的转变,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使观者在空间中感知到虚拟影像;虚拟现实技术(VR)利用计算机图形、传感技术等多种手段创建出一个虚拟环境,通过多感官通道例如视觉、听觉、触觉、力觉等进行实时交互,具有高度沉浸的特点;增强现实技术(AR)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叠加,从而使参观者产生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比虚拟现实更具优势[11];混合现实技术(MR)是将AR中的物理环境和VR中的数字环境相融合,并能够实现虚拟和现实间的切换。混合现实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内容输入,比如环境输入、环境照明、空间音效以及用户在真实和虚拟环境中的识别和定位等,从而实现人、计算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与联系。其中计算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是对环境的理解或认知,传感器的应用为计算机的环境输入提供了技术支持。而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输入模式在人机交互领域一直在被探索,用户输入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的,包括键盘、鼠标、触摸、语音、动作,甚至Kinect骨骼跟踪[12]。

3博物馆互动体验案例研究博物馆互动体验主要体现在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借助三维图形图像技术、面部识别、动作捕捉、立体显示系统、VR虚拟现实技术等带给观者丰富的交互体验效果。在智慧博物馆中,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levelandMuseumofArt)的1号画廊(GalleryOne),首次展示了当时美国最大的多点触控MicroTile屏幕,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4100多件知名艺术品的图像,形成一个参观者可以创建自己的博物馆的收藏墙ArtLens墙,参观者可以将墙上的艺术品保存到自己的移动设备上创建一个收藏夹,并且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共享收藏夹或用于自定义浏览[13]。展览中还运用面部识别系统将参观者的面部表情与馆内收藏的189件艺术品中的某一件进行计算匹配,将参观者的面部表情和艺术品产生直接的链接,强化了参观者与艺术作品的联系。展览将艺术、技术、设计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进行融合,形成了一个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体验式博物馆。

4博物馆互动体验的提升4.1感知体验:构建叙事环境借助触摸、声音、嗅味或空间语言等感知元素,使观众通过不同的感官输入生成意向与记忆,让观众对博物馆环境产生整体认知,从而形成环境的叙事性[16]。叙事环境的构建是一种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设计思维,有助于让参观者对于博物馆展示环境产生直接感知。沃尔特·费希尔(WalterFischer)认为,“在人类文化生活中,叙事是最基本的,不论是事实上发生的事,还是人们内心的不同经验,都是以某种叙事形式展现其存在,并通过叙事形式使各种观点深入人心[17]。”展示设计的叙事思维一方面能够整合博物馆所要传达的信息,将内容和环境更好地与观众产生交互;另一方面通过感知模式的使用,在“教育”与“娱乐”之间维持平衡。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景观和氛围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展示内容的感知,叙事环境的构建能够让参观者和展品、空间及环境进行互动和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并且通过多感知的环境要素将物质空间和参观者行为模式建立联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张永和曾经提出“翻译叙事”理论,其理论支持用空间语言“翻译”故事,叙述人、事和场景,图中的舞台设计中布景里的山、云、月象征山林,屋顶、屏风暗示室内,一个盘旋的巨大螺旋是人物内心的挣扎。观众在环境中穿梭,通过触摸和对空间语言的感知理解展示内容(图6)。

THE END
1.展览互动“熔铸古今”展:五大互动惊喜解读日前,“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在国博开幕,本场展览,不仅是视觉和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度互动与探索的奇妙之旅。 展览深挖展品特色,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互动装置、打铜体验及创意集章等多元展陈形式,巧妙融合参观、互动、教育为一体,引领观众以沉浸式的体验,与中国五千年的铜文化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https://www.chnmuseum.cn/zl/zlxw/202409/t20240912_270129.shtml
2.文博展馆的互动体验:让观众沉浸在历史文化中交互式展示区:中国国家博物馆还设置了交互式展示区,通过触摸屏、按钮等交互设备,让观众可以自主选择想要了解的信息。这种互动体验方式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让观众更加主动地获取知识。 多媒体展示墙: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展馆中设置多媒体展示墙,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相结合,展示文物的细节、历史事件https://blog.csdn.net/weixin_49106920/article/details/135931854
3.让展览“动起来”“美起来”“活起来”科技为现代博物馆插上翅膀 当前,我国博物馆的功能正在从传统的展览教育和文物保护向休闲娱乐、教育和文化旅游转变,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在利用现代科技,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创新展览形式和服务手段。“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参与性、互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6190495424060061&wfr=spider&for=pc
4.如何提高博物馆的互动性和趣味性?1. 互动式数字展示 数字技术为博物馆的互动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等技术,让观众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沉浸式体验。例如: AR应用:通过手机或特殊设备,观众可以看到实物展品的数字化方面,如历史背景、原貌或内部结构等。 https://www.xskup.com/index.php/news/5387
5.互动式的新闻博物馆。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互动式的新闻博物馆。的英文,互动式的新闻博物馆。翻译,互动式的新闻博物馆。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4%BA%92%E5%8A%A8%E5%BC%8F%E7%9A%84%E6%96%B0%E9%97%BB%E5%8D%9A%E7%89%A9%E9%A6%86%E3%80%82
6.张家界市博物馆译文资讯|互动式莎士比亚博物馆将让观众沉浸在伊丽莎白时代的剧院遗迹中 图1.占地约9308平方米的莎士比亚博物馆渲染图 在伊丽莎白时代,环球剧院(TheGlobe Theatre)并非伦敦唯一与威廉·莎士比亚有关的剧院。在1599年迁至环球剧场之前,这位诗人所在的表演剧团,即宫内大臣剧团(Lord Chamberlain’s Men),其总部设在幕帷剧院https://www.zjjsmuseum.com/news/show-777.html
7.这家博物馆绝对满足你的好奇心!互动式数字装置展现百万年人类进化互动式数字装置展现百万年人类进化史 江苏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以“汤山地质”为基础,“生命进化”为线索,演绎了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和人类进化史。数字新媒体技术与交互科技为这座博物馆提供了怎样的帮助? 走进博物馆,亲身感受人类进化史和生命的迁徙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E5OTgyOTYyNzCDuXWtsJzGcw.html
8.探密求知感受快乐探密、求知、感受快乐--全国首家互动式“儿童博物馆” 广州儿童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互动探索型儿童博物馆, 是广州市政府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第二少年宫的重要教育设施,是广州市少年儿童学习娱乐的中心。儿童博物馆强调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可观性的统一。儿童博物馆将由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幻想、公共(http://www.61cn.org.cn/139.html
9.文化类博物馆观展中对互动式项目的感观体验*4. 您一般在文化类博物馆停留的时间为多少? 1小时以内 1-3小时 3-4小时 4小时以上 *5. 您对文化类博物馆中的互动式体验项目有关注或了解吗? 有关注和了解 有听说过,但不了解 完全不知道 *7. 您有体验过文化类博物馆中的互动式体验项目吗? 有 无 *17. 下列哪种文化类博物馆中的互动式体验方式是您https://www.wjx.cn/jq/85930032.aspx
10.《刺客信条:起源》“探索之旅”演示像进入互动式博物馆《刺客信条:起源》 的“探索之旅”模式已经上线,这款DLC将让玩家领略到古埃及的无穷魅力,如果你还没有体验到这个模式的话,不妨先看看外媒Kotaku带来的演示。 实机演示: Kotaku评价这个模式把育碧塑造的细节丰富的古埃及沙盒世界变成了一个互动式博物馆。这个模式中拥有75个旅程,包括名胜古迹、建筑甚至名人。每次游览https://www.gamersky.com/news/201802/1016164.shtml
11.博物馆展示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应用新起典文旅认为当前国内的博物馆沉浸式投影越来越受公众喜欢,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多点触控等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对文物藏品等内容进行三维建模、还原相关历史场景、开发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文化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感。 https://www.cqcb.com/dyh/live/dyh7989/2021-06-22/4228868.html
12.博物馆沉浸式互动体验成风尚!多媒体优势在哪目前,越来越多博物馆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多点触控等数字技术,对文物藏品等内容进行三维建模,复原相关历史场景,开发基于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文化体验项目,从而给游客营造一种视听觉上的全新科技体验。游客在沉浸式投影巨幕、虚拟现实头盔、体感动作捕捉设备、可触摸屏等智能化装备的辅助下,进入三维动态的沉浸https://www.gzgjkj.cn/bwg.html
13.互动式观展乐趣多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将公教美育活动融入展览中“大家有没有去过延安?”“谁知道这幅画里表现的是什么场景?”“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木刻版画的特点呢?”日前,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重磅大型展览《我的延安——全国主题性美术作品展》正在展出,配合展览,多场有趣的沉浸式美育公教活动也同期开启。来自各地的美术爱好者、中小学生们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王潇的导览下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3-02/17/content_6687454.htm
14.Artec3D为互动式头骨博物馆扫描,无需任何标靶Artec3D应用概要:圣克劳德大学视觉化实验室(VizLab)决定根据学校博物馆的标本,建立一个互动式虚拟头骨博物馆。可使用3D扫描,但必须遵守一条原则:不可使用任何标记或贴纸。 目标 通常你不会认为观察一只死去动物的头骨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但是明尼苏达州立圣克劳德大学可视化实验室团队却能让你怀疑自己的审美偏好。观看如下互动式头骨https://www.artec3d.cn/cases/hu-dong-shi-tou-gu-bo-wu-guan-hua-shi-yan-jiu-de-le-qu-suo-zai
15.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精髓与实践博物馆展陈设计中,要尽量让文物展现其最自然的状态,而不是把文物放在某种特殊的架子上,使得文物看起来像是被禁锢的动物一样。文物展现出最自然的状态,能够使得观众更好地理解和了解文物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文物。 3.创造互动式展览 博物馆展陈设计要尽量创造互动式展览,以便让观众不仅仅是观看,而是能够参与其中,https://www.huajun.hk/hyzx/2023/0321/615.html
16.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MR技术应用到清末时期的《增广重庆地舆全图》中,观众通过HoloLens全息设备,可以置身于清末时期的重庆街道,“游览”在街道、店铺、码头等场景中,通过虚实内容的相互结合与互动,理解文物内在的故事,从而提供了全新的交互式参观模式的范本。在 MR 技术带来的场景中,有效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