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未来的艺术博物馆发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CAFAArtMuseum

面对未来,艺术博物馆不仅是呈现作品的场所,更是新的文化价值生成的场域。美术馆/艺术博物馆作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空间和方式,同时也是人类智识和价值的源泉。艺术博物馆如何在跨学科、跨边界的联系中延续传统、把握边界、引领创新;如何在传统与创造之间做出选择,如何推动历史,又如何向传统致敬?如何面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带来的社会进程的改变?针对这些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探讨,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拓展未来资源,是艺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关键。

一、回顾往昔,未来已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美术馆逐步发展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家园,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殿堂。美术馆在提升国民素质、激发创新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增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党和政府文化工作的阵地。改革开放40年来,美术馆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量、规模和社会影响力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中国的美术馆事业在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中探索出了很多新概念,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内生演进,践行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之路。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在文化领域的成果,进而加强国民基本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

随着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逐步提升,作为文化和艺术的集散地,艺术博物馆毋庸置疑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成为创新智识生产、放大文化价值的未来场域。

作为专业机构,当代中国的艺术博物馆除了推动价值创新、进行智识生产,其最重要的使命是建立对国内、国际具有影响力,具备艺术话语权的学术平台,建立一整套艺术学术价值的评判体系,其建设有利于整体的艺术生态发展。当代艺术博物馆文化话语权的建设,不仅仅对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有重要意义,更是面对全球一体化而提出的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面向未来的艺术博物馆没有产生创造性文化价值,也就没有话语权,这一点要求其社会性、艺术性和学术性需要融合发展。许多传统模式亟待打破,美术馆的智识系统可以构筑出新的智识服务社会的维度,从而使美术馆真正成为全民的艺术乐园。

中国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在国际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化,就要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展国际交流,塑造中国文化形象,在不同文化的对话中使我们自身文化得到给养,拓展新的边界,在与不同文化的对视中审视自身,学习、挪用、转化、吸收,成为对自己有益的文化价值,并鼓励创新、突破,避免模式化的形式使对话流于常规、惰性的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创造性地探索不同文化基因的对话空间,增加它们的丰富性、多向度。

杨·奥拉瑞,《72击》,声音光线互动装置,6个自承重结构,72根LED灯棒,28个打击模块系统,620×160×225cm,2013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72击》是一个包含艺术家、开发者和技术工人的合作项目,一个浸入式的声光作品。

二、面向未来的艺术博物馆跨地域合作

1.构建自身文化的主体意识

对自我文化认知需要加强和更新,这在任何文化中都会遇到。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来说,“问题的实质不在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多大,而是在于:中国文化必须挣脱其传统形态,大踏步地走向现代形态”。[3]正确认识中西古今文化,解开掩盖在中西差异下的传统文化遗产和现代方式(包含西方带来的)之间的纠葛,建立当下中国的文化主体意识,既是一国文化强盛的必经之路,也是博物馆,包括艺术博物馆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超越国界的语言,尤其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国家性、地域性、民族性已经是过时的论调。然而“威尼斯双年展”开展百余年来,国家馆展出的历史一直没有中断。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各国和各地区艺术的相对独立性,反而会使得全球化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在跨文化语境中重建文化的主体意识尤显迫切。用一个比较通俗的观点来解释这种现实的自觉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2.在一个共同体系讲自己的故事

这个问题分两个层面。首先,如费大为先生所言:“我们只有通过对跨文化的、普遍性的、共性问题的感知和介入,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特殊性,才能使我们的本土文化获得活力。”因此,找有共性的话题是我们进行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其次,我们无法否认的是,整个艺术博物馆的系统承接自欧洲启蒙运动精神而创立,对于跨文化意义的各项活动的内容定位,需要解决交流的语境以及接受者的接受范畴,否则就只能是自说自话。尤其在“中国威胁论”和“中华复兴”的背景下,我们极容易保持陈旧的文化交流方式,可能面临“遭到攻击”或“画地为牢”两种境遇。“只有让’本土文化’走出’本土文化’,才能成为真正的’本土文化’。”[5]因此在国际艺术博物馆间和不同文化艺术间的交流中,只有在共同性前提下进行的艺术对话、博物馆对话、艺术博物馆之间的对话才是有效的。

3.主动谋求联合策划

艺术博物馆之间的展览流动应该摆脱从中心国向非中心国的单向流入、简单的展览及服务购买方式。对于国际合作项目,我们应从战略高度在合作初期就由双方代表和策展人共同参与,对展览的内容和传播有实质参与,对于展览预期的文化效果亦要有预估,这样更加有利于展览的“在地化”并取得较好的策展效果。这种联合策展的方式并非简单的平均化,而是使跨文化的交流在策划层面上产生跨越国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从而生成多样化丰富的展览。

4.主动与其他非中心区域文化进行交流,并鼓励文化中出现的争议、交叉、融合,形成更有活力的文化

“中心化”的问题不仅是全球性的,也是区域性的。比如对于北京、上海这两大城市而言,当代艺术的展览资源非常丰富,可是对于除此之外的其他中国城市,甚至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可获得的资源也少很多。“像瑞典这种人口少而国界长的国家,在对展览进行评价时,会把地理和社会因素作为评价标准,为了让文化惠及每个地区和更广大的人群,政策允许公立艺术博物馆之间的展品可以互借。”[6]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

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

三、艺术博物馆的开源式解决方案

艺术博物馆应该开放艺术边界,通过鼓励跨学科研究来引导艺术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科技连接的潮流,进一步讨论艺术内容与形式的边界。这就体现了艺术博物馆建立“智识”系统的必要性。

这其中,“开源式服务方”(OpenSourceServer,简称OSS)作为艺术博物馆的特征在运营概念里被强调,并有可能发展成为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之一,给艺术博物馆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

2.通过网络众筹等方式来筹集微小捐款。

3.谨记并恪守自身非营利身份,争取更好的免税政策并免于政策改变带来的成本增加。

5.在不干扰艺术博物馆非营利属性的前提下,积极开辟艺术博物馆的捐赠和合理收入渠道,如更多地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来简化艺术博物馆衍生品的生产和服务等。

6.降低行政成本。比如通过众筹的方式——一种利用互联网接受传播信息的方式,引入志愿者和创新管理,以降低成本。

四、艺术博物馆的数字化战略

美术馆的使命是要建立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美术馆价值的生成地传统上需要依赖于相应的物理空间,在物理空间中向社会提供收藏、教育、研究和服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的艺术博物馆带来了实体空间之外的多重可能性。越来越多的艺术博物馆在服务物理空间观众的基础上,逐年进行馆藏资源和智识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对于全球美术馆而言,不断增强在数字化战略方面的投入和努力是适应网络化社会的应对方案。通过另一种方式构建对物理空间的想象和艺术资源获取渠道,从而拓展出一个可与观众连接的新空间,形成与传统艺术博物馆存在互为补充又迥然有异的体验方式。

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形成一个原有知识壁垒消亡、知识重构的新的圈层,艺术博物馆数字化一方面包括艺术品高清影像的采集、存储、上传、建立影像及文献资料数据库、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渐进式完备的过程,同时还包括展示空间的虚拟化建设、对虚拟艺术品的保存、展示系统的建设等全方位的数字化系统建设,以服务于艺术博物馆的资产管理和智识传播。这个过程中,数字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之后,既可以为日常基本的研究工作提供资料,甚至包括展览筹划、文创产品开发等,也可以通过艺术品数字影像提供的数据完成前期策划、遴选等工作,进而为下一阶段的虚拟展示提供图像准备。

雷安德罗·埃利希个展“太虚之境”现场图,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0年因为COVID-19疫情的爆发,中央美术学院的年度毕业季全面尝试以网络虚拟展览的形式呈现,最终线上展览的浏览量在展览上线当天就突破了1000万,网上展览的浏览量比起实地展览更加可观。改变惯用的方式和经验,从艺术生产、艺术传播和艺术体验等方面挖掘网上展览优势及其有效性,将是艺术博物馆在未来要面对的挑战。

中央美术学院2020年毕业季线上展览海报

未来世界中,艺术博物馆需要考虑如何争取和聆听、接纳不同的“声音”,通过管理机制的完善保障自身在变化中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保持艺术博物馆自身的专业性和独立的文化价值判断。

作者|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原文发表于《美术馆》2020年2月第1期

注释: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第三部分。

2巫鸿:《作品与现场: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3甘阳:《古今中西之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46页。

4《中英策展人论坛——“当代艺术策划与文化环境”》,载《2007年中国美术馆年鉴》,北京:中国美术馆,2007年,第357页。

5卢迎华:《回到当代:怀负当代,多重世界》,载【美】E-FluxJoural编《什么是当代艺术?》(WhatisContemporaryArt),陈佩华、苏伟等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年版,第196页。

6"TravellingExhibits:theSwidishExperience",inHjorth,J.Towards,theMuseumoftheFutureLondon:Routledge,1994,p.105,p.72.

7Moor,K.(2000)MuseumandPopularCulture,Leicester:LeicesterUniversityPress.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活动安全免责协议书

第一条

本次活动公平公正、自愿参加与退出、风险与责任自负的原则。但活动有风险,参加者应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第二条

第三条

参加本次活动人员应该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必须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观。

第四条

第五条

参加活动者在此次活动期间应主动遵守美术馆活动秩序、维护美术馆场地及展示、展览、馆藏艺术作品及衍生品的安全。活动中一旦因个人原因造成美术馆场地、空间、艺术品、衍生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破坏。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损失,应由参与活动者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组织规定进行协商和赔偿。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第六条

参与活动者在参与活动时应当在美术馆工作人员及活动导师、教师指导下进行,并正确的使用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若参与者因个人原因在使用相应绘画工具、创作材料及配套设备、设施造成个人受伤、伤害他人及造成相应工具、材料、设备或设施的故障或损坏。参与活动者应当承当相应的全部责任,并主动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活动中任何非事故当事人及美术馆将不承担人身事故的任何责任。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肖像权许可使用协议

一、一般约定

(1)、甲方为本协议中的肖像权人,自愿将自己的肖像权许可乙方作符合本协议约定和法律规定的用途。

(2)、乙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一所具有标志性、专业性、国际化的现代公共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时代同行,努力塑造一个开放、自由、学术的空间氛围,竭诚与各单位、企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良好互动。以学院的学术研究为基础,积极策划国际、国内多视角、多领域的展览、论坛及公共教育活动,为美院师生、中外艺术家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作为一家公益性单位,其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以学术性和公益性为主。

(3)、乙方为甲方拍摄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所有公教活动。

二、拍摄内容、使用形式、使用地域范围

(1)、拍摄内容乙方拍摄的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内容包括:①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②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内○3由中央美术学院公共教育部策划或执行的一切活动。

(2)、使用形式用于中央美术学院图书出版、销售附带光盘及宣传资料。

(3)、使用地域范围

适用地域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

使用肖像的媒介限于不损害甲方肖像权的任何媒介(如杂志、网络等)。

三、肖像权使用期限

永久使用。

四、许可使用费用

带有甲方肖像作品的拍摄费用由乙方承担。

乙方于拍摄完带有甲方肖像的作品无需支付甲方任何费用。

附则

(2)、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勾选之日起生效。

(3)、本协议包括纸质档和电子档,纸质档—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THE END
1.文博展馆的互动体验:让观众沉浸在历史文化中交互式展示区:中国国家博物馆还设置了交互式展示区,通过触摸屏、按钮等交互设备,让观众可以自主选择想要了解的信息。这种互动体验方式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让观众更加主动地获取知识。 多媒体展示墙: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展馆中设置多媒体展示墙,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相结合,展示文物的细节、历史事件https://blog.csdn.net/weixin_49106920/article/details/135931854
2.公共浙江省博物馆“数字孪生与交互装备技术提升公共文化场馆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浙江省博物馆申报的“数字孪生与交互装备技术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案例,经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推荐,成功入选,这也是浙江省在本次全国评选活动中唯一入选案例。 https://news.ccmapp.cn/news/detail?id=6773e7ca-33ae-408a-aa05-db17f3eab6a9&categoryname=%E6%9C%AC%E7%BD%91%E5%8E%9F%E5%88%9B
3.民俗博物馆实物模型互动展示系统HanikaParadise【摘要】: 以展品陈列为主的传统博物馆在信息传播方面存在劣势,它传达给观众的只是零零碎碎的信息,没有系统性,也缺乏全局观。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新技术的应用将会给我国民俗博物馆的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以民俗博物馆实物模型互动展示为研究课题在中国民俗博物馆彭勃发展的大前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和市场潜力。哈尼卡是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03-1016712452.htm
4.博物馆商业显示系统应用嘲方案借助信息技术对博物馆的职能进行完善,激发观众参观兴趣,成为了现代化博物馆的一个重要标志。商业显示作为新兴的数字化产物,凭借互动、多元化的显示效果等诸多的特色优势成为了现代化博物馆的宠儿。下面朗歌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博物馆应用商业显示的场景有哪些。 博物馆商业显示系统应用场景:http://www.longosoft.com/wza449.html
5.毕业论文虚拟博物馆文物互动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毕业论文-虚拟博物馆文物互动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摘要 PAGE I 虚拟博物馆文物互动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博物馆不断地被重新定义。博物馆是征集、收藏、研究和展示代表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文物场所,并对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受损文物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03/5223204241004234.shtm
6.互动投影翻书虚拟电子翻书电子翻书一体机隔空翻书多媒体展示系统是数字化展馆专用器材,专为数字化馆设计开发的专业产品,采用了无线网络技术,节省了博物馆网络布线的改造成本,由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和数据采集编辑系统软件支持,可以在每一个展品旁边陈列,可以具备展品查询功能,复制品采购功能,展馆导游功能,语音解说功能等是现代数字化博物馆拥有的互动多媒体展示器材,主馆可http://www.dmtck.com/?c=show&m=view&id=78
7.河北石家庄科技馆科普馆博物馆规划馆虚拟现实虚拟漫游该项目由触摸屏搭配精准投影组成双屏触摸互动投影展示系统,触摸屏展示当企业国内外市场、理念销量和产品体系及战略目标,投影机精准投影到等尺寸中国地图浮雕模型上,精准显示各个区域的详细销售情况,搭配绚丽的动态图文效果,游客可以在地图直观感受企业的市场规模、布点、战略等信息。http://www.adslt.com/shownhdt.asp?id=582
8.数字影视,数字多媒体展厅集成,互动系统,数字博物馆,网上展馆成都精石公司为客户提供会议展览相关专业服务:包括企业展览展示台、展厅、展区展示设计制作和搭建及企业品 特装展位设计制作和搭建、各类政府或商务活动策划,多媒体展厅,互动系统等http://www.kingstone.net.cn/
9.飞屏互动软件,感应灯箱软件,手势环互动系统,物体识别系统,虚拟广州科鑫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研发展示、展厅类互动软件的公司,并专注控制软件和播放软件的研发;可以定制展厅互动类软件,旗下主要软件系统有,飞屏互动软件,感应灯箱软件,手势环互动系统,虚拟讲解系统,单机查询系统,物体识别系统,按钮互动屏系统,灯光互动系http://www.smart-view.cn/
10.湖南省博物馆AR互动体验创意AR元宇宙智慧文旅方案游客湖南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等为代表。通过AR数字互动体验,将让游客以全新视角了解湖湘文化精髓,实现文物"活化"。借助微信小程序AR技术,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让游客在娱乐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提升文物展示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预期将带动参观人次提升30%,实现文化传播与游https://www.imetacloud.com/plan/hu-nan-sheng-bo-wu-guan
11.智慧博物馆解决方案智慧博物馆解决方案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方法,将博物馆转变为更智能、互动和数字化的空间,以提供更丰富的参观体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智慧博物馆解决方案的特点和元素: 智能导览系统:为博物馆访客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这不仅包括基于位置的服务,还能根据访客的兴趣和历史行为提供推荐。此系统可通过手机APP或是内部https://www.stourweb.com/peixun/fangfa-2141
12.西安展览公司规划馆设计施工陕西展览馆设计公司西安展览公司推荐选择精诚展览装饰有限公司其是一家专业从事规划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各类展馆的策划,设计,多媒体一站式服务.现已发展成为集创意策划,设计施工,数字多媒体于一体的文化科技公司.多年专注展馆展示领域,承接项目案例上千例,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与多家知https://www.sxjc6866.com/jingcheng/
13.展厅里的雷达交互投影雷达触控系统原理介绍核心设备:红外感应系统 互动采集系统 雷达交互系统 投影设备 远程控制 应用方向:展馆、展厅、展览会、科技馆、规划馆、博物馆、企业展厅等诸多常年展馆、酒吧、迪厅、网吧、KTV娱乐场所、新产品发布、促销活动、舞台、婚庆婚典,以及写字楼、演出场馆、广场等传统用多媒体技术无法实现的场所。 https://www.jianshu.com/p/599586197626
14.从博物馆语音导览系统发展谈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智慧导览系统建设此外,支付宝、百度、微信也为文物展示与公众服务赋能,计划推出博物馆增强现实互动项目。未来博物馆的线上传播与服务渠道将更加广阔。 纵观国内外博物馆导览系统的发展历程,举凡技术应用、形式设计、内容创意等博物馆行业和相关行业都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2014年以后,智慧博物馆建设、“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的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36
15.VR互动自然博物馆宣传教育基地,高科技个人名人博物馆展厅展示设计VR互动自然博物馆宣传教育基地,高科技个人名人博物馆展厅展示设计,数字创意党史博物馆主题规划馆设计 西安一笔一画科技有限公司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开发、工程应用、特定领域的产品项目研发和工程实施为经营内容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立了实力强大的技术团队,团队以专业的技术服务于各个领域的展厅智能化系统的开发制作。http://xian0168337.11467.com/news/640562.asp
16.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创意天堂Veronica Serrano和Thomas Fischer指出,协同创新是将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可以从整合与互动两个维度来分析:前者主要包括信息、目标、绩效和行动的整合;后者主要包括创新主体之间的信息互惠共享、联合部署、系统匹配以及行动最优同步。陈劲和阳银娟认为,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https://www.0571ci.gov.cn/article.php?n_id=10836
17.基于Kinect虚拟文物互动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ET可以想象到,在一个博物馆里,观众只需要用手势去触碰虚拟的按钮,就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文物,只需要变换手势,就可以对文物进行移动、放大、旋转。虚拟文物与参观者互动的方式,让展览更具感染力。 1系统介绍 基于Kinect虚拟文物互动展示系统的结构主要由显示模块、文物控制模块、UI交互模块、文物存储模块以及动作捕捉与识别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0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