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典案例:AR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前沿

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给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应用手段和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一些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经典的案例。

AR技术赋予了博物馆和藏品生命,使得冰冷的藏品以鲜活的方式再展现,寓教于乐,具有很高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以指触传媒的文博类AR卡片为例,通过博物馆和景区内容创意,以优秀的技术和服务向游客展示景区的历史文化,让游客身临其境,对博物馆和景区有更加充分的了解。

文博类的AR卡片现在已经在首都博物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等博物馆发售。其文博类的AR卡片产品包括半坡博物馆AR卡片,兵马俑AR卡片,恭王府AR卡片,圆明园AR卡片,陕西省历史博物馆AR卡片等等,基本覆盖了全国大小主流博物馆。

策展人还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把展览地点扩展到特定的虚拟领域,例如某次洛杉矶艺术博物馆间隙的展览,让五颜六色的数字漏斗和演讲视频充斥博物馆的庭院和走廊,观众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看到这些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景象。

NSW大学考古学教授SarahKenerdine和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院长JeffreyShaw教授合作,用“增强现实”技术呈现出一场精妙绝伦的互动展览,把观众带回古老的世界遗产名录遗址莫高窟。

在《唐代:丝绸之路首府的宝藏》展览中,游览者可以进入一个房间大小的场景中,这个场景重现了——UNESCO世界遗产名录中莫高窟的景象,目前该地区处于维护状态,不对外开放。其中的壁画意义非凡但极其脆弱。这一数字展品让观众可以无限接近洞穴中的文化瑰宝,清晰度和真实度都是无与伦比的。

百度百科上线了AR博物馆体验,利用技术手段将实体博物馆搬到网上来,通过音频讲解、实境模拟、立体展现等多种形式,让用户通过互联网即可身临其境地观赏珍贵展品。

同时百度也制作了28家VR博物馆,包括三星堆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云冈石窟、中国园林博物馆等知名展馆,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线上VR博物馆。

由EUIST支持的,一些欧洲组织参与的ARCHE0GUIDE,为文物遗迹提供了可交互的、个性化的增强现实(AR)向导。

这个系统由计算机服务器、无线网络、个人数据助理(PDA)客户端组成,其目的是使游人可以在现场看到古迹复原的效果,如图看到的Hera神庙AR实景再现的效果。

该项目以圆明园西洋楼景区大水法区域为背景,重建大水法、线法山及其山门、观水法、海晏堂和东西水塔。在真实背景中增强重建景物,采用三种不同模式,定点单用户旋转镜筒式、PDA自助导游式、头盔移动式。

赫斯特博克借助AR技术(现实增强)把历史场景生动地呈现出来,城市的水泥钢筋、喷着废气咆哮的汽车、车水马龙的马路和令人窒息的雾霾瞬间变成了另一番场景:一群摇着尾巴的牛晃晃悠悠在吃草,穿戴齐整的骑士踏着整齐的步子在行走,热气球在蓝天白云间划出绚丽的痕迹……

该方案的最大亮点在于她把我们的公交工具变成了奇妙的历史课堂,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发现和触碰城市历史的好机会。

(2)城市博物馆还是是去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的那个作品,除了再现阜成门。

城市不仅仅是记忆和故事的背景,而是我们混合现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博物馆”项目试图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试图将用户生成的民间传说等口传内容和城市中的遗失古建,历史人物等进行基于实境的历史重现的关联和融合,使大众借助移动端(智能手机、平板等)回到城市中去实地体验“城市即是博物馆”。挖掘和转译城市中的文化遗产,基于实境重现关于城市的个人和集体记忆。

在文物当中存在大量的易损文物,这些文物都容易出现脆化、脱色、剥落等现象,即便人工修复后仍然很难长期用于研究与展示。

利用AR的三维表现力,可以预先展现文物修复后的影像,从而检验修复技术、手段的可行性;进一步可以和视图计算技术相结合,考察修复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和修复后的耐久性,或者辅助文物修复过程;利用AR可以完好地展示文物,从而使文物实体保存在更加严密的环境中,有利于文物寿命的延长。

作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礼佛堂,“洛阳天堂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为了重现唐朝建筑技术的杰出成就,重建在遗址之上的新“天堂”于2014年4月对游人开放。

新“天堂”并非历史上天堂的原样复制,而是一座集保护、展示功能于一体的高塔建筑,用以展示和保护“天堂”遗址。它很好地利用了基于投影的空间增强现实这一先进的数字化保护技术。

由于基于投影的空间增强现实技术对定位的要求不高,而且也不需要对位置和方向进行实时跟踪,游客可以根据自己所在位置的不同观察到不一样的三维虚拟影像。

由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周明全教授主持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与保护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项目,针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采用虚拟现实、图形图像处理等信息科学新技术,完成了多项文物数字化、文物虚拟复原修复、数字博物馆、数字考古方面的科研项目,解决了文物的三维数字化真彩色信息的采集、基于网络的虚拟现实浏览技术等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系列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处理与保护的方法与科技成果,为文物保护、考古、古人类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将AR、VR技术和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可以实现高精度、大规模、交互性强、受众广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修复、展示方式。

宣纸技艺文化的媒体传播主要模式远远满足不了新媒介环境下受众的需求和宣纸技艺文化传承。

因此,将宣纸这一活态技艺文化与科技相融合是当前宣纸保护与传承发展的重要建设路径之一,如:建立传统手工纸发展史的数字资源库等。

产品包装独具特色,是一本“活”的动画书,配有幻彩卡片,客户通过软件(视+AR)扫描能看到《大闹天宫》的立体情景剧场,可以陪孩子、家人一起重温经典。

博物馆可看的展品虽多,但是能展示给游客的信息量却很少,许多展品背后都蕴藏着一些非常有趣的信息,这些信息大多从导游的讲解中获取。

由于导游的缺乏及费用问题,参观者大都只能走马观花,游览质量不高。AR技术增强和扩展用户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为用户提供一种更为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两个AR导览应用,虽然简单,但是大大丰富了参观的体验。

(2)博物馆智能眼镜导览来看一段HoloLens的导览演示

8.寓教于乐(1)格萨尔王AR游戏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增强现实互动的西藏主题动漫游戏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子课题“增强现实互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2BAH61F03)。

作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王》,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内容丰富,流传广泛。数字素材通过游戏引擎加工成可以和用户进行互动的APP,分别构建了知识性游戏和娱乐性游戏两个模块。

系统通过摄像头捕捉体验者的舞蹈动作,虚拟的数字化土著人角色也会随着体验者的舞蹈动作和土著音乐节奏跳起土著舞蹈,同时,原始的土著人原生态空间的数字化三维场景也叠加在场景中。

例如,挑战九星战机,每次随机产生综合展馆内9架飞机,成功扫描飞机前二维码,即可点亮相对应的五角星,全部成功扫描即挑战成功。

THE END
1.《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中国科技馆上新展览《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中国科技馆上新展览小雪的运动之心 贵州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解决疯子的方法,就是比他还要疯 爆爆说电影 1.6万跟贴 打开APP 这才是正常电视剧 静静剧场 3799跟贴 打开APP 飞机,为什么不敢飞过中国西藏? 三维地图看世界 4271跟贴 打开APP 伤透了心的儿媳妇,非常后悔的https://m.163.com/v/video/VOI5EDR7O.html
2.三星堆博物馆4801405网站访问量 公众号 小程序 视频号 微博 抖音号 友情链接: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 川公网安备 51068 1025 10847号ICP备案:蜀ICP备2021005796号-1电话:0838-5533333 版权所属: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https://www.sxd.cn/relics/detail?%27]
3.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来自成都装修人下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一定要租自助讲解设备或请讲解员。自主讲解,自带VR眼镜,走哪里,指哪里,边看边听讲解,不清楚的可以重听,特别的方便,38元的租金。三星堆博物馆是故人的智慧,一定要带小朋友来看,以前的人就哪么聪明,充满了创意##三星堆# #周末去哪儿# #成都周边游# #成都周边旅游攻略https://weibo.com/3377916492/Opd7Ijp8B
4.数字博物馆之三星堆博物馆免费文案+PPT模板下载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VR眼镜,进入虚拟的三星堆遗址,了解三星堆的历史和文化。此外,博物馆还利用AR技术在展品上添加互动元素,使观众能够与展品进行互动,提高参观的趣味性。数字博物馆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前景广阔。在未来,三星堆博物馆计划利用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技术,进一步优化数字化体验。例如,https://www.pptsupermarket.com/richbodyshow/aWQ9MTE5Mzc1JmtleXdvcmQ9
5.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新设计新展览新技术呈现古城古国古蜀文化未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还将持续打造一个将文物、遗迹和智慧城市融于一体的三星堆博物馆智能生态系统链,突破藏品展陈的时空限制,丰富藏品的展陈方式,扩展展陈内容,提升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古蜀国所创造的灿烂文明。https://www.sckg.com/dynamics/2898.html
6.寻觅三星堆VR沉浸式探索祭祀坑现场9月26日,在三星堆陈列馆(新馆)负一楼临展厅,不少游客带上vr眼镜“摸索”着,原来这三星堆博物馆新开放的互动体验项目——“寻觅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大空间VR沉浸式探索体验。 2019年以来,三星堆遗址在新一轮考古发掘中再次震撼世界,新出土1.7万余件珍贵文物。目前,三星堆遗址祭祀坑所在区域仍在持续https://www.sctv.com/news/detail?id=1839227713796100098
7.杭州VR新展!来一场穿越千年的奇遇三星堆之旅相隔几千年的凝望 穿越历史的长河杭州奇遇三星堆VR沉浸式展览来咯!! 戴上VR眼镜就真的回到几千年前了 感受这场世界青铜文明史上的奇迹展览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幕 月湾奇遇第二幕 古迹探秘第三幕 巨身越古第四幕 古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0883413?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8.三星堆四川旅游为了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古蜀文明的魅力,三星堆博物馆新推出了国内首个实景VR考古发掘体验项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穿越时空,亲身体验考古历程,感受三星堆遗址的神秘与魅力。 在这个体验项目中,游客可戴上VR眼镜,手持考古工具,进入虚拟的考古现场。在这里游客可以亲手挖掘文物,感受考古学家们的工作过程。VR技术的高http://www.0411hd.com/2024baiqi/sicdujia/1264390.html
9.全球各大博物馆线上博物馆来了⑤发现三星堆:三星堆与巴蜀考古展”: http://quanjing.artron.net/scene/3PI8cyI6kXE18EXHXWK76JgBwPitFrBJ/sxd/tour.html 6.浙江博物馆 ①数字浙博:http://www.zhejiangmuseum.com/zjbwg/exhibition/digital_zpm.html 7.广东省博物馆 ①虚拟展览:http://www.gdmuseum.com/gdmuseum/_300730/_300742/inde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40.html
10.三星堆上“云”:就该让文物彻底“活过来”三星堆博物馆2022年推出的首部混合现实导览电影《古蜀幻地》,就让很多网友得以“脸贴脸”沉浸式看国宝;制作的挖宝小游戏,也能让用户佩戴VR眼镜后挥舞考古铲“亲手”挖出文物。 如此一来,文化学者贝拉·迪克斯描述的景象——“今天的博物馆不再是物品的储藏室,而是吸引参观者的一桩生意。它们承诺带给参观者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30428/1bf25a33b21c4f74a57a4be498304154/c.html
11.成都第一天20240825三星堆博物馆天地人神展厅里与大型祭祀有关的文物特别多。?三星堆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纵目面具和金权杖,这个馆就占了三个。 大立人代表着古蜀文明中“神”“巫”“人”的三重身份,被认为是古蜀国的领袖,掌握着最高的权力。其形象典重庄严,似乎正在进行某种仪式,展现了古蜀国神https://www.meipian.cn/56d51ltu
12.三星堆博物馆应该增强体验感2024年9月10日,去了趟心心念的三星堆博物馆,结果大跌眼镜,我都有点怀疑走错了,体验感之差,管理水平之低,都对不起那些展出文物,更对不起那七十几块钱门票,呆了半小时就离开了,严重影响心情。主要问题如下: (一):停车场还是烂泥巴路,现代化的今天,还有这种路,确实罕见。 (二):停车场旁小吃店,不知道是博物馆https://ly.scol.com.cn/thread/details/3561866
13.三星堆博物馆:“科技+艺术”交融打造沉浸式文化新体验【同期声】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 董静: 上线了7国语言的微信语音导览,推出了2000多台的自助语音导览器、400多台的MR导览的眼镜导览,今年的5月18日,开放了二楼的互动体验厅,那么让观众在互动中对三星堆更加的了解。我们还会以神树为主题,打造一个沉浸式的数字体验厅。在8月初还会向观众开放,寻觅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https://scdytv.com/details/179457
14.多地文物"出差"杭城?探秘浙里文博热长三角城市网“好炫酷啊!”高二学生王馨丽刚刚体验完25分钟的VR展,“我太兴奋了!在家乡看到了三星堆博物馆授权监制打造的1:1文物,有黄金面具、青铜神坛,还有青铜人首鸟身像,过足眼瘾了!” 据《奇遇三星堆》工联CC店负责人曹可介绍,VR展依托Unreal Engine(UE)强大的光影特效,提升整体沉浸感,同时采用PICO4VR一体机,实现单https://www.csjcs.com/news/show/66b2bcac3e6785c8.html
15.新技术让博物馆展品“动”起来←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工作人员引导游客佩戴使用VR设备。 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游客在馆内参观。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暑期来临,各地博物馆人流量增加。近年来,文博产业持续升温,博物馆成为公众休闲游览的热门打卡地。 https://ptsb.pingtan.gov.cn/2024/20240725/20240725_006/20240725_006_1.htm
16.四川三星堆深度游攻略:遗址探索VR体验交通指南与特色美食全为了更好地让游客体验古蜀文明,三星堆遗址博物馆特意推出了VR体验项目。戴上VR眼镜,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4000多年前的古蜀时期。 在VR体验中游客可以亲眼看到三星堆遗址的全貌,感受古蜀文明的繁荣。同时VR技术还让游客可以与古蜀文物互动,深入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此类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游客对古蜀文明有https://www.cnxds.com/2024baiqi/sicshangwu/899027.html
17.新华时评丨让博物馆的力量烛照未来一支故宫口红,描绘华美隽永的东方色彩;一枚敦煌书签,定格浪漫奇绝的文明姿态;一副VR眼镜,带你穿越时间长河,体验“手可摘星辰”……奇思妙想的文化创意、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一步步打破时空局限,实现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生活的美好交汇。 从敦煌到殷墟,再到三星堆,一批博物馆成了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顶流”。深入https://www.ptnet.cn/wap/content/2024-05/18/content_207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