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红色电信故事:探秘中国电信“智慧”博物馆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听党指挥、信念坚定、一心为民、变革创新、崇尚科技、安全畅通”是中国电信按照党史学习教育有关要求,系统总结从“半部电台”到“云监工”,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的百年红色电信史提炼形成的24字红色电信精神。

3月22日,“红色电信主题活动”座谈会在中国电信博物馆召开。近年来,中国电信秉承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赓续红色电信精神,坚守“党领导下完成政治任务的经济组织”“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维护网信安全的主力军”和“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的企业使命愿景。

据中国电信博物馆副馆长刘沛介绍,中国电信博物馆由原邮电部于1983年开始筹建,2001年正式对社会开放,展馆面积近5000平方米,现有藏品13000余件。现隶属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信息通信行业综合性博物馆,同时也是全面展示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历史的窗口。

我国信息通信事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担当奉献的历史。为献礼建党百年,纪念近代电信技术进入中国150年,中国电信博物馆于2021年6月20日隆重推出以“百年电信红色传承——中国电信业发展史陈列”为主题的常设展陈。

“‘百年电信红色传承——中国电信业发展史陈列’叙事宏大,紧紧围绕‘百年电信’发展历程和‘红色电信精神’赓续这两条主线,凸显了中国电信行业百年发展历程的厚重历史沉淀。”刘沛讲解道。从“烽火狼烟”,到“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从“半部电台”,到“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中国电信业发展史陈列”展示了中国电信行业从艰难起步到跃起腾飞的壮阔发展历程;从“直播逛展”到“AR导览”,开辟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讲述百年红色电信故事、传承红色电信精神的新篇章。

作为展示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窗口,中国电信博物馆始终展现央企担当,承担时代使命,依托中国电信自有天翼云和5G、AI、AR等数字化智能技术,突破静态展览展示,在现有展陈上不断推陈出新,着力打造“智慧博物馆”,目前已推出“百年电信”小程序,利用各类拓展现实技术将馆藏丰富资源“搬运”到观众的手机上,为社会公众提供沉浸式逛展感受,构建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新型博物馆传播体系。

同时,博物馆为把握住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为文化传承保护带来新机遇而努力,将建立数字化文物库房,利用数字化智能技术实现文物信息采集和影像建模,为文物修护、研究和展示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先进技术赋能博物馆文化传播和文物传承,让中国电信博物馆当好通信行业发展的记录者、红色电信精神的传承者、企业文化形象的宣传者、通信技术科普的传播者,成为公众感悟中国电信业文化、增强电信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在科教工作开展方面,中国电信博物馆面向不同群体受众,因材施教地开展科教活动。对于青少年群体,围绕电磁学、电信三大发明等电信基础知识,面向中小学生研发“我是小小发报员”手工类科普课程;面向青年群体,重点聚焦5G、大数据、量子通信、元宇宙等信息行业前沿技术,开展了“科普第一课”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针对老年群体,博物馆走进养老社区,组织开展反诈防骗与智慧养老专题科普讲座。“今年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我馆也将继续面向高校学生组织开展“智联云拓决胜算力——青年科普研学营”,携高校学生实地参观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刘沛告诉记者。

“未来,中国电信博物馆将继续用好红色电信资源,讲好红色电信故事,推动中国电信行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最后刘沛总结道。

THE END
1.博物馆“智”起来,软实力“硬”起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都对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和博物馆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面对新征程,文博事业将不断迸发新活力,助力文化强国目标实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说。 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103/t20210311_249170_wap.shtml
2.518国际博物馆日看看博物馆都有哪些直播在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国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7日至18日在武汉举行。主会场开幕式将采用线下启动、线上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届时,将公布“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等品牌推介活动结果,“龢:音乐的力量——中国早期乐器文化”也将在湖北省博物馆揭幕。 https://m.thepaper.cn/renmin_prom.jsp?contid=18127423
3.有灵2024国际博物馆日特辑丨博物馆里的“中国智慧”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新华网文化频道“国宝有灵”文化IP特推出国际博物馆日特辑《博物馆里的“中国智慧”》,用九张精美的海报,展现那些蕴藏在国宝文物中的“智慧”“文明”之光,希望能让您从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有所增益,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20240517/ecc4629f826642659bf7b075269fe451/c.html
4.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国博将推智慧展厅计划4新京报:刚才你也谈到智慧博物馆建设,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智慧博物馆是一种新的参展方式吗?智慧国博建设有哪些进展? 王春法:现在说到智慧博物馆,往往和信息化“画等号”,这是不对的。智慧博物馆,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智慧管理、智慧展览、智慧服务。国家博物馆从2018年开始推动智慧国博建设,按照5条技术路径来推进,即透彻感https://china.qianlong.com/2023/0308/7986236.shtml
5.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副馆长刘中刚对当下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若干(一)智慧博物馆的概念 以中国知网出现“智慧博物馆”这一概念为标志,相关的学术研究在中国已近十年,“智慧博物馆”中的“智慧”,是指人由感知到判断再到决策并最终体现于言、行、神、情等的过程,并从中展现出的科学性、严谨性、预判性和知识性、趣味性等综合能力。 http://www.xuanqun.com/hangyekuaixun/419.html
6.20242024-2029年中国智慧博物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摘要 1第一章引言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二、研究范围与方法 3三、研究报告的结构安排 5第二章中国智慧博物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6一、行业概述 6二、行业规模与增长情况 8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9第三章智慧博物馆作为行业一部分的分析 10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2577150.html
7.智慧中国杂志中国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主办2017年第06期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 创刊:2015年 出版地区:北京 国际刊号:2096-0999 语言:中文 国内刊号:10-1370/N 类别:经济与管理科学 全年订价:¥436.00 现用名:智慧中国 邮编:100055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https://www.youfabiao.com/zhzg/201706/
8.8857亿!郑州2022年重点项目名单出炉!看看各区都有哪些项目?(附忆江南旅游区升级改造、海宁皮革城二期、城南印象、高新文化广场(二期)、银基风尚大厦、绿都广场商业中心、中原总部基地一期、上街方顶驿、巩义正上·豪布斯卡、中牟杉杉奥特莱斯广场二期、建业嵩岳天地、登封市莲花山森林公园、郑东新区森林公园凤栖阁、高新双湖博物馆聚落、新密市雪花山森林运动公园、郑州广播中心、郑州https://news.fang.com/open/43180278.html
9.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MR新技术体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智慧化管理平台 混合现实技术(MR)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AR,将虚拟环境中的物体呈现在现实场景中,将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与用户联系在一起,搭建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增强了用户体验的真实感。通过可视化环境里物理和数字对象的共存性,增强两者的实时互动性。 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