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博物馆里的奇妙夜:看古埃及梵高与星星

暑期来临,看展消夏。上海46家博物馆将于暑期周末晚间开启“博物馆奇妙夜”:上海博物馆重磅特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展”、闵行区博物馆“大汉未央—汉代王室精品文物展”等特展及系列活动皆可体验。

在江苏,南京博物馆的古希腊文明特展、苏州博物馆“亚述之王”、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先锋派艺术展”也在热展中,其中,苏州的主要展馆晚上观展可延至20点。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呈现清代室内陈设美学;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仇英、陈洪绶、文徵明等人的书画作品,勾勒出“文人的闲雅生活”。

在海外,梵高阿尔勒基金会以奥赛博物馆藏品《罗纳河上的星夜》为核心,展出“梵高与星星”。

澎湃艺术为您呈现一周值得一观的展览。

上海

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展期:2024年6月13日—10月7日

伊朗地处西亚,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此次展览汇集来自伊朗和中国7家文博机构的逾270件文物,囊括雕塑、钱币、陶瓷、玻璃、金属、绘画、织物等多个品类,旨在全面呈现代表性的古代波斯文化与艺术,并展示其与中华文明的互鉴互融。

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陶瓷”常设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

展期:6月26日起

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玉器”常设展

展览以中国古代玉器通史为框架,在原人民广场馆常设展陈的基础上,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近350件(组)馆藏玉器,新增绿松石、玛瑙、翡翠等品类,完善观众对古代玉器用材的认知。

千年万念:陈世英半世纪珠宝艺术

展期:7月2日-10月7日

该展是上海博物馆“拾慧古今”现当代艺术系列的首展,通过200余件珠宝艺术作品,呈现中国当代珠宝艺术家陈世英(WallaceChan)的艺术创作与世界。

中国历代玺印篆刻馆(常设展)

玺印篆刻馆共展出精品文物573件,较之前增加近百件,新品约占35%。新陈列中,首次将中国印章的发生与发展置于世界古代文明印章主要起源体系的大背景下,设立“印章的主要起源体系”专题。以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黄河流域的早期印章为序章,开启中国历代玺印篆刻通史陈列。

考古上海展(常设展)

“考古上海”主题展立足考古视角,运用考古语言,从“何为考古”的角度出发,梳理出“何以上海”6000多年的城市文脉。展览分为“文明之光”“江海通津”“海上繁华”三个版块,通过2000余件/组文物的组合,分别描绘上海历史中史前时期的“古国”、唐宋时期的“古港”和明清时期的“古城”三个高峰阶段,构成了一部浓缩的“上海简史”。

China·世界:陶瓷与中外交流展

“China·世界:陶瓷与中外交流展”是上海博物馆全新策划推出的常设专题陈列,也是国内外首个以陶瓷为媒介,展现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多维面貌的通史陈列,旨在书写「一部浓缩的贸易陶瓷史教科书」。展览共呈现353件(套)展品,其中近半数首次公开展出,全面展示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贸易陶瓷的历史变迁。

杂念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7月6日-10月8日

年过八旬的法国艺术家安奈特·梅莎吉(AnnetteMessager)的中国首次大型个展——“杂念”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对公众开放,展览以逾70件绘画、摄影、雕塑、装置等不同媒材的作品,重访艺术家横跨半个世纪创作生涯的关键时刻,其中多件大型装置作品,根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空间再次演绎。

大卫·霍克尼纸间漫行

地点:艺仓美术馆

展期:2024年6月19日—9月10日

此次展览展出了110件霍克尼的纸上作品,系统呈现了其职业生涯中的代表系列,包括著名的泳池系列、艺术家亲朋好友的肖像作品,和最近期在iPad上的数字创作。

律之绘音:赵无极的画意与诗心

地点:上海久事美术馆

展期:6月27日—10月13日

曹斐:潮汐宙合

地点:浦东美术馆

展期:2024年6月22日—11月17日

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

展期:2024年4月22日—9月1日

作为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于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展览,呈现了普拉多博物馆馆藏中约50位欧洲艺术家的70幅作品,其中16件作品首次离开西班牙,9件首次离开普拉多博物馆。

大山之子:云南哈尼族服饰展

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展期:6月21日—8月25日

本次展览分为“哀牢为家”“取自山野”“古今人神”“民族和谐”四个部分,共陈列超过120件(套)哈尼族各支系服饰、银饰、染织绣片及生活用具,介绍哈尼族的南迁历史、梯田稻作生活、纺织技艺、宗教信仰,以及哈尼族与云南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

巧同造化:中国古代科技文物展

地点:奉贤区博物馆

展期:6月18日—10月18日

本次展览分“天地造物”“溯古撷珍”“灿若星河”三个单元,通过124件(套)文物,集中展示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发明创造,引领观者感受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深远影响。

最后的贵族——乌菲齐馆藏18世纪欧洲大师绘画

地点:东一美术馆

展期:2024年4月11日—8月25日

此次展览是东一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五年十展”合作项目的第四展,共展出80件乌菲齐馆藏珍品,汇集了戈雅、提埃坡罗、加纳莱托、布歇、夏尔丹等50余位艺术大师的作品,通过绘画、贵族首饰、手工艺品、雕塑等多种形式,再现了美第奇家族留给世人的艺术遗产。

提香·花神——乌菲齐美术馆威尼斯画派珍藏展

展期:2024年3月29日—7月28日

展览是东一美术馆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五年十展”合作的第三个国际大展,将呈现包括提香,乔尔乔内、丁托列托、委罗内塞及老帕尔马等威尼斯画派大家的49幅经典作品,以此让公众零距离感受威尼斯画派的时代魅力。

洋瓷与华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

地点:世博会博物馆

展期:2024年4月30日—7月21日

展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以康雍乾为代表的清代广东产铜胎画珐琅,以“交往、交融、交流”作为展览主题,突出强调广珐琅融汇中西的特殊属性,展现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历史。

无常:坎帕纳工作室四十年设计展

展期:2024年6月8日—9月8日

展览借助逾五十件开创性的作品,全方位回溯了坎帕纳工作室四十年的设计路径,探讨工作室将装饰与人文、功能与虚构、文化与自然联系起来的可能性。

大汉未央——汉代王室精品文物展

地点:闵行区博物馆

展期:6月25日——8月25日

此次展览聚焦汉代中山国王室墓葬,呈现了来自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山怀王刘修墓、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的文物128件(套),从幄帐、弩机,再到金器、玉器、玉衣等珍贵文物,展现汉王朝的文化、经济及工艺技术。

欧文·沃姆:梦游者

地点: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展期:6月18日——8月25日

展览呈现艺术家自上世纪90年代起知名的“一分钟雕塑”系列,以及使用服饰、食物等日常生活随手可得之物进行的创作。在这里,艺术家用一种轻松的方式进入生活的“雕塑”,并希望触及雕塑的观念界限,讲述“什么是雕塑”。

海上双璧——吴昌硕、王一亭书画艺术展

地点:上海海派艺术馆开幕。

展期:6月28日——2025年5月28日

“缶翁的世界”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书画作品展,共展出吴昌硕先生及其师友、部分弟子的63幅精品力作,呈现了吴昌硕艺术世界的精彩与多元;“海上奇人”王一亭艺术展汇集了王一亭先生书画佳作108幅,涉及人物、花鸟、佛像和书法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了他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视界——青年艺术家联展第一季

地点:芊荷艺术空间

展期:2024年6月29日-8月4日

青年艺术家的视觉表达是独特的,他们认知的边界是无限的,他们的探索是多样的。展览展出了孙勇、郭梦迪、毕峣德、姜鹿语四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30余件。他们的作品或细腻入微、或大气磅礴、或深沉内敛、或热情奔放,在他们的“视界”中,一切皆有可能。期待,他们的作品亦能点亮我们的“视界”。

“传奇”与“新知”——《点石斋画报》140年

地点: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展期:2024年5月18日—7月21日

《点石斋画报》创刊于1884年5月,是中国第一份时事画报,从时事、民俗、新知等方面,保留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资料。展览将探索画报的缘起、内容以及影响,并且展示百年前画报的原稿。

濡染家风:李可染家书中的艺术与人生

地点:上海外滩111号艺术空间

展期:2024年5月30日—7月26日

展览以李可染写给子女的家书为主线,勾连起他的人生轨迹和艺术创作。展品中除了李可染的书画精品,还有他的信札、手稿、照片、老物件等珍贵家藏文献资料,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向公众呈现。

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威海路48号5F-6F)

展期:2024年5月22日—10月8日

展览系统梳理上海美术电影的发展史,综合呈现了上海美术电影独特的创作体系,全面展示了其对于社会生活、当代文化的影响与塑造。展览依据从“台前”到“幕后”的展示逻辑,通过1500余件文献、模型、影像等不同形式的展品,介绍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黑猫警长》《金猴降妖》《葫芦兄弟》等上海美术电影经典之作的创作历程。

山河之间——银川地区历史文物展

地点:复旦大学博物馆

展期:2024年5月18日—10月10日

展览展出来自银川的石器、岩画和建筑构件等文物126件(套),旨在探究4万年以来生活在银川土地上的人类与环境之间从依赖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融合周边资源改造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草木生光辉:航向世界的中国植物

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

展期:2024年4月18日—7月29日

此次展览通过植物与文物的跨界联合,将中国航海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和人们熟知的植物结合,讲述那些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驶向辽阔世界,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植物故事。

文墨顺心——大羊书画展

地点:大零号湾图书馆(闵行江川)

北京

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

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展期:6月27日

此次展览汇聚了12家博物馆及文博机构、极具古蜀文明特点的文物265件(套),从雄伟壮观的青铜大立人像,到充满神秘色彩的戴冠纵目青铜面具,再到璀璨夺目的金面具青铜人头像,这些精美文物都凝聚着古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

墨韵文脉——浙江省博物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

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期:持续至9月20日

“世间日月,影中乾坤”皮影精品展

地点:恭王府博物馆

展期:2024年5月20日—8月15日

展览重点介绍清代皮影戏在北京城繁荣发展的情况、清代王府的养班习俗以及历史上恭王府与蓟州皮影的联系。同时从恭王府博物馆馆藏9000余件皮影中遴选出200余件精品,呈现出我国皮影艺术丰富多彩的造型特色与地域文化风貌。

激情瞬间:上海抽象艺术四人展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出丁设、李磊、杨冬白、潘微四位艺术家的50余件艺术作品,展示了他们对抽象艺术的独到理解和实践。

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

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展期:2024年5月1日—8月25日

展览以李世民的成长经历为线索,遴选了昭陵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乾陵博物馆、山西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等15家文博单位的140组249件展品,涵盖陶俑、金银器、琉璃器、石造像、墓志等,多角度展现了唐代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劣纸·良画——齐白石的墨痕逸兴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展期:2024年4月27日—10月27日

不同于以往的专题展聚焦齐白石创作的最终成品,此次展览旨在以“纸”为切入点,整理白石老人日常生活的杂笔、墨痕留存的粉本,梳理其画纸的种类、特点。展览甄选齐白石艺术精品共计74件套,其中,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珍藏的一套二十五开册页《花卉图稿》,在尘封数十年之后,将首次面世。

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

展期:2024年3月22日—7月31日

托马斯·萨拉切诺个展:共生

地点:红砖美术馆

展期:2024年3月22日—8月18日

出生于阿根廷,常驻柏林的当代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是一位公认能够在艺术作品中运用高科技的艺术家。此次展览通过近百件互动装置、影像、雕塑、架上作品和游戏体验,以生态视角重新观照艺术,进而反思、重建人类与非人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五光十色——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展

展期:2024年2月10日—12月

展览呈现了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遴选出120余件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精品,将十种釉色按五大色釉体系分为五个单元,展示中国古代颜色釉瓷的神韵风骨。

江苏

实践的力量·第一届中国当代版画文献展

地点:南京博物院

展期:8月2日-9月18日

此次展览包含了以往十一届的影像、海报、图文等形式多样的文献资料,涵盖了20余位艺术家的木刻、水印、丝网、平版、石版、综合材料等不同种类的版画作品,多层次地展现了当代版画的学术面貌。

爱琴海的荣耀:古希腊文明特展

展期:2024年6月6日—10月20日

展览共呈现来自希腊14家文博机构的270件(套)展品,包括金器、青铜器、陶器、雕塑等门类。展览分为“文明肇启”“火种播迁”“全面繁兴”和“雄主时代”四个单元,讲述古希腊文明自史前到希腊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风貌。

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

展期:2024年5月18日—8月18日

展览以苏轼的书画艺术为核心,分为绘画与书法两大板块,绘画部分包含“达心适意”“写形传神”“诗歌绘画”三个篇章,书法包含“法中尚意”“书以学养”两个篇章。篇章主题均源自苏轼代表性的书画艺术理论,苏轼的书画艺术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各篇章虽各有侧重,却又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苏轼博大精深的艺术精神世界。

何为先锋——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先锋派艺术展

地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展期:2024年6月20日—9月20日

展览展出康定斯基、马列维奇、帕维尔·菲洛诺夫、夏加尔四位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家的作品77件,所有作品皆是首次来华。他们不仅是俄罗斯艺术的巨擘,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传奇。

殆是前缘——苏东坡真迹《阳羡帖》宜兴特展

地点:宜兴博物馆

展期:2024年6月16日—8月31日

定州——九州咽喉

地点:苏州吴文化博物馆

展期:2024年5月28日—9月1日

该展为“新九州”系列特展,首展聚焦古九州之首冀州的腹地——定州,以196件/套展品向公众呈现九州与定州的文化脉络。通过展览展示定州是如何作为扼守东西、南北交往咽喉的重地,以及代表其经济繁荣、文化交融、佛法浸润、工艺技巧的精美文物。

荆州:千里江陵

地点:吴文化博物馆

展期:2024年6月7日—9月8日

展览是吴文化博物馆“新九州”系列的第二期,分为“封国南土”“坚甲厉兵”“南国重镇”三个专题,通过156件(套)文物梳理荆州地区的发展轨迹,彰示楚文化的独到韵味。

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展期:2024年5月1日—2025年8月4日

展览分为八个单元,共展示149件/套大英博物馆藏亚述精美文物,展出文物年代上可溯及公元前900年,下至亚述考古学再发现的1885年。大部分文物首次在国际巡展中展出,美索不达米亚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系列泥板也是首次出境。

浙江

易水寒光——宋辽金银器窖藏展

地点:杭州市临平博物馆东馆

展期:2024年4月23日—8月11日

展览以河北省易县发现的宋辽时期的金银器窖藏为主题,共展出文物四百余件,其中14件/套一级文物,171件/套二级文物。展览通过“酒器”“饰品”“货币”“杂件”四部分展示这批面貌独特的窖藏。制作严谨的成套器物,璀璨华美的精巧饰物,墨书铭文的金银货币,晶莹剔透的水晶玛瑙,金银璀璨,珠玑琳琅,带领观众一窥千年前宋代的社会生活风尚。

橅古启今--越中经典石刻书法主题传承展

地点:绍兴兰亭书法博物馆

展期:6月29日

此次展览展出越中经典石刻拓片等作品128件(组),在展示传拓精美的越中经典石刻拓片同时,还引入了金石学范畴内常用的“题跋”表现形式。

天津

大河文明

地点:国家海洋博物馆

展期:2024年3月22日—7月28日

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均诞生于大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印度文明始于印度河流域,中华文明则兴起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本次展览共呈现超过200件(套)来自四大河流域的文物,讲述大河孕育出的璀璨文明。

营造学社之道:蓟州独乐寺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展

地点:蓟州建筑学社(独乐寺出入口处)

展期:2024年3月21日—9月底

辽宁

群星璀璨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

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展期:2024年6月5日—10月7日

特展呈现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本土艺术的历史长河,涵盖了印象派威廉·透纳和拉斐尔前派诸多艺术大师精美的油画、水彩、雕塑、陶瓷、服饰和珠宝等艺术瑰宝百余件,展览按照“变幻的风景”、“流变的图像”、“古风新尚与中国趣味”和“美丽与哀愁”四个主题进行划分,引领大家了解多元且丰富的维多利亚时代。

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

地点:沈阳博物馆

展期:2024年6月8日—10月10日

红山与良渚一北一南、一早一晚,都以发达的农业和高超的手工业基础为支撑,都有大型祭坛、高等级贵族墓地及严格的用玉制度,都建立了集中而有序的社会治理体系,都追求思想和精神的整合与统一。展览通过266件(组)珍贵文物,揭示中华文明之初的磅礴气象,展现中华民族先祖的伟大力量,体现文明之源的时代价值。

江西

众山皆响——对话扬州八怪研究展

地点:八大山人纪念馆

展期:2024年4月29日—8月1日

展览以明清26位艺术大师的作品为载体,展出文物共计92件(6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8件,共分“笔简且形具”“借古以开今”“我自有我在”三部分。

湖南

她从长安来——汉长沙国渔阳王后和她的时代

地点:长沙博物馆

展期:本次展览以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渔阳王后墓”为切入点,展品来自湖南省内及西安、徐州等地的7家文博单位总计近200件,涉及金银器、玉器、青铜器、漆木器、陶器等多种类别。再现了西汉长沙国一个社会一统,物产丰沛,生活富足的繁盛时代。

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

地点:湖南博物院

展期:2024年6月15日—10月7日

本次展览的展品来自意大利和国内的19家博物馆总计200余件/套,涉及青铜器、陶器、金银器、玻璃器、玉器、雕塑等多种类别,再现两汉罗马时期女性的家庭生活、情感生活及社会生活,感受东西方女性的智慧和魅力。

错综的视线:早期摄影在东亚(1850年代-1919年)

地点:长沙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展期:2023年9月16日—2024年9月1日

展览以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收藏的费利斯·比托等外国摄影师的早期东亚摄影作品为核心,通过与海内外20余家学术机构及多位藏家展开合作,呈现510余件视觉作品,多维度地探讨早期摄影在东亚的展开,呈现各种意图驱使下摄影所记录到的近代东亚的历史社会景象。

四川

锦绣西域万里同风——新疆丝路文化特展

地点: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展期:2024年5月18日—10月27日

展览汇集了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涵盖先秦至宋元时期的131件(套)精美展品,其中近半数为珍贵文物,包括精美的丝绸毛纺织品、珍贵的多民族语言文字的简牍文书、美轮美奂的雕塑壁画,以及青铜、彩陶、金器等,借助雄浑壮阔的西域场景氛围,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

广州

罗马帝国的艺术——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

地点:广东博物馆

展期:2024年6月21日—10月13日

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开馆系列大展

地点: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

展期:2024年5月1日起

新馆系列大展包括“觉醒时代——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传承与演变”“激情岁月——新中国美术的转型与建构”“潮起珠江”“新时代赋”“未来的触感——沉浸式数字艺术大展”“城市链:风起南方的艺术实验大展”“未来花园——当代公共艺术展”,以及“凝固的诗篇——博尔盖塞美术馆藏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杰作展”等八大展览,共展出中外700余位艺术家的近千件作品,主题多元、内容丰富、规模宏大。

山西

灼灼其华——花鸟画艺术精品展

地点:山西博物院

展期:2024年4月19日—7月19日

70余件组花鸟画名作一一亮相,其中不乏郑燮、吴昌硕、徐悲鸿、李因及张大千等名家的花鸟画巨制。

香港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

地点:M+

展期:2024年6月29日-2025年1月5日

这是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1917-2019)的首个大型回顾展,呈现一系列绘图、草图、录像、模型、相片和多项档案纪录,全面审视他的建筑作品。展览将贝聿铭的作品与社会、文化及其人生轨迹交相对照,显示建筑和生活之密不可分。

台北

国宝聚焦:马麟《秉烛夜游》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期:6月29日-9月22日

马麟(约1180-1256后)是南宋宫廷画家马远之子,曾任南宋宁、理宗两朝画院祗候,擅画山水、花鸟、人物,其作品多进呈君王供赏玩或颁赐用。《秉烛夜游》取材自苏轼七言绝句《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绘月夜良辰美景,呈现院体画工整细致的特点。画中主角端坐圈椅上,燃烛观赏庭院繁花茂树,展现优雅的生活品味。

文人的闲雅生活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

展期:6月25日—9月17日

本次展览通过来自不同朝代各种题材与风格的书画作品,包括园林斋室图、竹石盆景画、诗文典籍、金石拓片和钤印等,邀请观众对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想象。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端阳时节

展期:6月1日起

看得见的红楼梦

展期:2024年5月17日—2026年5月17日

道法自然——道教典籍展

展期:第二期:2024年5月30日—8月25日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道教典籍以元明时期居多,其中不乏珍稀孤本。本次展览将分为“根本道经”“道典精椠”“帝王与道”“养生延寿”4个单元,按主题分类展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道教典籍,包括宋代《道德经解义十卷》章安撰钞本等。

人气国宝展——宫阙建筑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

展期:持续至8月4日

展览展出约10件以“宫殿建筑”为题材的书画与器物,观众可以观察到画师描绘建筑细节与营造空间感的不同技巧,品赏原本三维空间的建筑,透过画技转变成二维平面的绘画,再经过工艺匠人的诠释,重新翻转为立体器物装饰的趣味。

海外

日本

竹久梦二展:大正浪漫与新世界

地点:东京都庭园美术馆

展期:6月1日—8月25日

为纪念竹久梦二诞辰140周年,本次展览将展出以梦二乡土美术馆藏品为主的约180件作品与资料,在最新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回顾竹久梦二的创作生涯,带领观者感受其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爱知县陶瓷美术馆藏品展:中国陶瓷7000年的旅程

地点:大山崎山庄美术馆

展期:6月1日—9月1日

本次展览展出爱知县陶瓷美术馆收藏的约80件中国陶瓷,包括原始陶器、唐三彩、白瓷、青瓷及对世界产生影响的青花瓷等,通过5个单元展现自新石器时代至19世纪约7000年的中国陶瓷史。

敦煌遗书的世界:藏经洞的宝物

地点: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展期:2024年4月2日—7月15日

本次展览将集中展出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馆藏敦煌遗书,展示敦煌遗书的丰富内涵与重要价值,重点引领观者感受敦煌遗书在书法方面的魅力与价值。

意大利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

地点:军械库,绿城花园

展期:2024年4月20日—11月24日

英国

发现德加与拉拉小姐

地点:英国国家美术馆

展期:2024年6月6日-9月1日

展览展出德加于1879年创作的《拉拉小姐在费尔南多马戏团》,并首次展出德加未曾公开的素描作品和拉拉小姐的照片。这是“发现”系列展览的第三部分,该系列展览以新视角探索不为人知的杰作。

“脆弱之美”摄影特展

地点: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

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1月5日

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正在呈现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摄影特展“脆弱之美”,这场展览展出了艾尔顿·约翰爵士(SirEltonJohn)与大卫·弗尼什(DavidFurnish)私人收藏中140位摄影师的300多幅珍贵照片,堪称关于20世纪和21世纪摄影艺术的一次重要巡礼。这些作品从其收藏的7000余幅影像中精心挑选而出,聚焦1950年至今的摄影创作,其中不乏首次对外展出的稀世之作。

现在你看到我们:英国女性艺术家(1520-1920)

地点: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

展期:将展至10月13日

从15世纪的微型画到乔治亚时代的惊险故事,从维多利亚时代的创新者到现代抽象派画家,展览以150余件作品,回顾了400年来英国女性迈向职业艺术家身份的历程。

新生命:伦勃朗与孩童

地点:大英博物馆

展期:2024年5月14日—10月6日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三十年

展期:2024年5月2日—7月28日

展览将展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米开朗基罗(1475-1564)的多件绘画草稿,包括《最后的审判》壁画预备稿以及新修复的《神显》草稿画,回顾米开朗基罗生命最后三十年充满创造力和雄心壮志的戏剧性人生阶段和艺术创作篇章。

表现主义艺术家:康定斯基、明特与蓝骑士

地点:泰特现代美术馆

展期:2024年4月25日—10月20日

展览围绕“蓝骑士”艺术团体,展出逾130件绘画、雕塑、摄影和表演作品,以“蓝骑士”团体的艺术成就作为贯穿故事的线索,讲述“蓝骑士”团体成员之间的友情与合作。

小野洋子回顾展

展期:2024年2月15日—9月1日

日裔艺术家小野洋子是现当代概念与表演艺术、实验电影及音乐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展览回顾小野洋子逾60年的创作生涯,展出她的早期表演艺术、音乐、电影和纸上作品,以及“和平就是力量”等长期项目。

美国

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

地点: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4年4月19日—7月22日

展览展出来自中国湖北地区五家重点博物馆的15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青铜重器、繁复的玉雕、精美的漆器与华丽的丝绸,涅槃的凤凰、缠绕的螭蟒与长角的神兽……展览首次揭示中国青铜时代曾国和楚国这两个南疆古国前所未知的璀璨、精致和奢华,大量展品为近期考古发现,并首次在海外进行公开展出。

2024年惠特尼双年展:比真实更美好

地点:惠特尼美国艺术美术馆

展期:持续至8月11日

惠特尼双年展是美国本土艺术界举办的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群展,1932年以来成为惠特尼美术馆的招牌至今已是第81届。艺术工作者如何“把自己作为方法”,突破自身局限和人工智能的加速挑战,是本届惠特尼双年展留给观众的一个思考。

加拿大

圣徒、罪人、情人和傻瓜:三百年佛兰德杰作

地点:蒙特利尔美术馆

展期:2024年6月8日—10月20日

展览汇集了约150件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汉斯·梅姆林、鲁本斯、凡·戴克、乔登斯等众多大师作品。作品主要来自孚比斯基金会,带观众回到1400年至1700年的荷兰,那是一个社会、科学、经济和艺术发展的充满活力的时代。

法国

梵高与星星

地点:梵高阿尔勒基金会

展期:持续至9月8日,其中《罗纳河上的星夜》展出至8月25日。

展览以奥赛博物馆藏品《罗纳河上的星夜》为核心,探索创作这幅作品时的视觉文化,并汇集了从1861年至今的70多位艺术家的165件作品,将夜空的表现与19世纪的宇宙迷恋以及人造光的出现关联。

博物馆中的漫画

地点:蓬皮杜艺术中心

展期:2024年5月29日—11月4日

本次展览的举办地点位于蓬皮杜中心“现代收藏(1900-1960)”常设展区,旨在展现漫画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对话与共鸣。展厅内设有比利时漫画家Hergé及其作品《丁丁历险记:月球探险》、美国漫画家WinsorMcCay及其作品《小尼莫梦乡历险记》等,展览还呈现15位当代漫画家致敬经典或从过去作品中汲取灵感创作的作品。

THE END
1.美学.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之欧洲馆55. 第48号展厅,欧洲1900年-至今 56. 瓷器 57.玻璃器皿 58. 金属制品 欧洲馆同样是精品文物众多,有好几件称为镇馆之宝,时间有限,不及细看,拍片也是抢时间,拍得不够清晰,也只能做个曾经见过的记录而已。 继续在博物馆参观。。。待续。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983756_1132168242.html
2.从女王肖像的“密码”,到“玻璃诗人”的辉煌在他的好友、历史学家米开朗戈·卡埃塔尼的鼎力帮助下,他潜心研究出土文物的造型及金工技艺,最大程度复原了已失传两千多年的累珠工艺,为19世纪的珠宝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提升。 钱包 约20世纪30年代 两依藏博物馆藏 19世纪中后期的两次工业革命,促使机械大生产逐步取代手工技术的生产方式,为珠宝行业带来了更高的产能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401/3450.html
3.盗窃事件频发,多国要求欧洲博物馆归还文物——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天)今年5月,美国向中国返还两件非法流失的重要石刻文物;8月底,瑞士也向我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获广泛赞誉。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还有更多中国文物因各种原因流落在外。近年,欧洲几大收藏重要中国文物的博物馆频现盗窃事件,重要文物不知所踪,这令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再次向欧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j/202309/t20230918_14797625.htm
4.我们想要回我们的财富——非洲活动家们从欧洲的博物馆夺回文物姆瓦祖鲁·迪亚班扎毫不掩饰他为什么在法国。如果新冠病毒没有导致欧洲的大部分的博物馆关闭,这位刚果活动家很可能现在就在一个博物馆里,从展示柜台中夺取来自非洲的文物,以宣示这些展品是他所认为的欧洲殖民主义者对非洲大陆的大规模掠夺罪行的证据。 他的目标不仅仅针对那些著名的博物馆。迪亚班扎和他的支持者还计划http://chl.ruc.edu.cn/Content_Detail.asp?Column_ID=39590&C_ID=20026086
5.收藏中国文物的各国博物馆画廊动态东方艺术馆画廊主页法国是继英国之后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二大中心。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池努奇博物馆和枫丹白露宫均收藏有大量中国文物。卢浮宫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在3万件以上,尤以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为主,收藏6000多件。 卢浮宫收藏中国文物3万件以上 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馆吉美博物馆就收藏https://gallery.artron.net/541/g_shownews541_4893.html
6.带你看懂最容易被忽视的10件文物,来自大英博物馆的珍藏界面新闻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非常有新意,展览借助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借助文物的视角——遨游世界历史。展览选取了“以物述史”这个独特的立位,帮助游人了解文物背后的价值。 笔者参观这个展览后,发现展品俱是非常有价值的珍品,所以这次选取了一些重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27763.html
7.启动溯源研究德国博物馆调查八国联军劫掠的中国文物柏林国家博物馆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克里斯蒂娜·霍华德告诉媒体,“大部分藏品是在1900年世纪之交来到柏林的。”她讲述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德国士兵和军官的故事,他们在战争胜利的狂潮中掠夺了中国的文物,这场掠夺持续了整整一年。据目击者称,整船被掠夺的艺术品都流向了欧洲。 https://m.fznews.com.cn/gngj/20240408/8Km47lK1hT.shtml
8.旅德华侨武汉开博物馆助流失海外文物“回家”武汉欧亚博物馆中的清康熙十二开光花卉孔雀纹青花大盘(右)和德国梅森仿康熙青花大盘。 张畅 摄 欧亚博物馆以丝绸之路为脉络,以来自欧亚大陆的艺术品串联起东西方文明交融所产生的结晶,包含中国、欧洲、波斯等七个展区。展厅中央,两件如出一辙的青花盘并排陈列,一件是清康熙十二开光花卉孔雀纹青花大盘,另一件是德国https://www.gqb.gov.cn/news/2024/0502/58687.shtml
9.国内首本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镇馆之宝图录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拥有300多万件艺术珍品,与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 大家所熟知的“冬宫”即是现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拥有300多万件艺术珍品,与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https://www.cls.cn/detail/768623
10.东西问贝思文:“活”起来的文物如何拉近匈中文化距离?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当前,中匈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是文明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博物馆展览是拉近遥远文化间距离的直观方式。“活”起来、“走出去”的馆藏文物如何促进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驻华代表、跨境展览策展https://m.hf365.com/article/364378
11.英国博物馆同意向尼日利亚归还72件国宝文物CNN称,霍尼曼博物馆的决定也被视作是尼日利亚和非洲国家的一次“胜利”,这些国家一直在努力追回西方殖民者劫掠的文物。如今这些文物大都散布在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 德国已承诺归还1100余件文物 在过去几十年里,尼日利亚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物追回工作,多次要求西方博物馆归还文物。但直到近些年,尼日利亚的努力才渐渐得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2_08_09_652996.shtml
12.搬运欧洲博物馆1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意大利,旅游攻略除了波吉亚、凡尼斯、美第奇等大贵族的珍品以及庞贝和赫库兰尼姆城发掘的珍宝外,还收藏了许多希腊、埃及文物,其所藏罗马时代古文物的规模堪称欧洲首屈一指。博物馆的收藏已于1860年成为国家博物馆,通过从坎帕尼亚(Campania)和意大利南部遗址发掘的发现和私人收藏中获得的发现,使博物馆的收藏变得更加丰富。 ▲那不勒斯国家https://m.mafengwo.cn/i/23710946.html
13.英国博物馆为吸引游客鼓励随意摸中国文物!新闻频道一位正在英国旅行的博主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英国V&A博物馆内的情景。他指出,该博物馆部分展陈的中国文物未被安置保护措施,参观者可以自由触摸。相反,博物馆自身的一些藏品则禁止触摸。博主对此表达了不满,讽刺道:“对于那些以‘0元购’方式获得的展品,他们怎会给予应有的尊重。”视频中特别提到的一件明代中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527/46597953.html
14.多国民众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本国文物罗斯柴尔德的绝美收藏2023年10月12日,法国巴黎康纳克·杰伊博物馆「粉彩:在线条与色彩之间」展览即将上展。本次展览将汇总馆藏粉彩杰作,展出以肖像画为主的18世纪粉彩画,全方位向观者呈现粉彩画的创作技法演变史。18世纪欧洲艺术史上的启蒙时代也是粉彩画的黄金时代,这种画作由于质地、色彩及光影上展现出的独特表现力,赢得了大批优秀画家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564458
15.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TheBritishMuseum)位于英国伦敦市大罗素街,是世界上首家国家级公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今的主体建筑建于1852年,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作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收藏了来自全球各个时代和地区的超过800万件珍贵文物,涵盖了人类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领域,包括埃及古代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亚洲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489/
16.《卢浮宫·拿破仑一世文物珍品集》拿破仑一世是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现代法国的缔造者。2008年,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精选百件反映拿破仑一世的珍贵文物,在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午门城楼上举办了题为“卢浮宫?拿破仑一世”的展览。本书即为基于此次展览,而又远比展览内容更丰富多彩的一本大型图录。 https://www.dpm.org.cn/journal_detail/11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