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能气炸中国人,这大概是西方媒体最魔幻的一次污蔑了东北网国际

图说:8月8日,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圆明园四大兽首在广东肇庆展出。此图为工作人员整理牛首。

中国政府给那些盗贼“下订单”?

“西方文物比中国文物失窃情况更严重”

“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品如何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被肆无忌惮地盗走?这是一个阴谋吗?这是对多年前宝物被掠夺的复仇?史上最大胆的艺术犯罪浪潮背后是中国政府吗?”总部位于美国的GQ杂志以这样一长串十分抓眼球的问题作为其8月一篇报道的导语,引出一系列文物失窃案:2010年,瑞典卓宁霍姆宫中国馆藏品失窃;一个月后,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被盗走56件中国藏品,2013年,该博物馆22件文物再度被盗;2015年,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22件珍贵藏品在7分钟之内被盗。GQ强调,这些盗贼的目标都很明确——中国馆。报道援引瑞典警方的话称,盗窃行为看上去是“精心谋划的”,怀疑是“按外国政府指示进行”。

“世界各地博物馆发生失窃案由来已久,西方文物比中国文物失窃情况更严重。”蒋迎春对记者说,被收藏在各地的中国文物很早以前也被盗过,只是数量不多。现在数量增多,主要原因是来自东方的市场需求增大,导致中国艺术品价格提高。“中国艺术品回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导致中国人购买力激增。海外的中国艺术品过去主要由欧美人收藏,现在更多是中国人收藏。”

为证明失窃案与中国有关,GQ语焉不详地提到一个细节:KODE博物馆失窃后,挪威方面得知其中一些被盗文物“在上海机场展出”,“挪威官员担心破坏与中国的微妙关系,什么也没做”。

对此,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2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就算文物在国外失窃后流到中国境内,那么在侦查期间完全可以申请调回,或者通过国际刑警组织进行协调,但对方却没有这样做”。还有一种可能是,很多中国文物都是成对的,甚至一套好几件一模一样,不能随意认定在中国展出的就是欧洲国家博物馆失窃的文物。

对于这段带有浓浓“酸意”的文字,蒋迎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经济发展了,中国人更热衷于艺术品的收藏肯定是个趋势,而且爱国主义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应该提倡和推崇,这一点没有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

国际艺术品界严防中国学者、收藏家?

“没有一个博物馆对中国文物回流有警惕”

“2009年,北京宣布向欧美各个机构派遣‘寻宝队’。”GQ描述说,“一个8人团队抵达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当该小组就展出的艺术品进行询问并讨论时,刘阳穿过博物馆长廊,寻找可能认出的物品”。GQ声称,刘阳以热衷于对中国丢失的宝藏进行编目而“恶名昭著”。这次中方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后没有发生事件,然而不久之后,“狩猎”便在欧洲开始了。

“我记得那次美国媒体从机场开始就跟踪我们。”刘阳对《环球时报》记者谈及此事时显得十分无奈。“其实就是一次普通的学术考察,我是想为圆明园文物的研究补充资料,却被媒体写成了‘官方派来的调查员’。”

“这么多年下来,我们跟很多西方博物馆合作过,比如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也有一些大学博物馆邀请我们协助他们做研究、做文物修复。这些都很正常,从来没有一个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回流有抵制或警惕。”蒋迎春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描述海外博物馆对中国同行的态度。

“国际收藏家的态度则更特殊,这些人都是真心喜欢中国艺术品的。他们并非对中国人有偏见,而是对中国收藏家资金迅速充裕、常花大价钱让西方收藏家难以竞争的现实有点沮丧,他们绝不会认为中国人会去抢、偷。”蒋迎春说。

如何看待海外流失文物引发的争论?

中外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

中国文物流失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国家文物局2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用“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来形容。据介绍,流失文物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等西方列强从我国劫掠的文物,以及斯坦因等人以“文化考察”等名义在我国的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盗窃盗掘的文物;二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从我国盗窃、盗掘和掠夺的文物;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被盗窃、盗掘并走私出境的文物。

“这是最朴素的民族感情,7岁的孩子都懂,我们这些学者能不痛心吗?”赵榆说,2000年左右,他到法国的图书馆去查《圆明园四十景图》,还要申请、付钱,“自己的东西被人家抢走,要去看一看还得花钱,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即使文物回归困难重重,中国的努力还是取得了一些进展。据国家文物局向《环球时报》提供的数据,2008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成功追索了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例如2008年,通过民事诉讼从丹麦追索156件出土文物;2011年和2015年,通过执法合作促成美国政府分两批返还36件走私文物;2015年,通过外交谈判促成法国政府返还32件被盗文物等。

对海外流失文物所引发的争论和研究,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刘阳认为,学术界一定要系统地研究每一件文物流出国外的来龙去脉,进行更多考证。“现在国内很多人一提到中国的文物出现在欧洲,就认为一定是被抢走的;而西方一些媒体则总在宣扬中国强大了,要来抢回文物了。这些都是不严谨的。”刘阳表示,与此同时,中西方艺术品界之间一定要做到尽可能多地沟通交流、交换信息,而不是一见面就有一种“你欠我、我欠你”的感觉。

THE END
1.美学.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之欧洲馆55. 第48号展厅,欧洲1900年-至今 56. 瓷器 57.玻璃器皿 58. 金属制品 欧洲馆同样是精品文物众多,有好几件称为镇馆之宝,时间有限,不及细看,拍片也是抢时间,拍得不够清晰,也只能做个曾经见过的记录而已。 继续在博物馆参观。。。待续。https://www.360doc.cn/article/10983756_1132168242.html
2.从女王肖像的“密码”,到“玻璃诗人”的辉煌在他的好友、历史学家米开朗戈·卡埃塔尼的鼎力帮助下,他潜心研究出土文物的造型及金工技艺,最大程度复原了已失传两千多年的累珠工艺,为19世纪的珠宝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提升。 钱包 约20世纪30年代 两依藏博物馆藏 19世纪中后期的两次工业革命,促使机械大生产逐步取代手工技术的生产方式,为珠宝行业带来了更高的产能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401/3450.html
3.盗窃事件频发,多国要求欧洲博物馆归还文物——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天)今年5月,美国向中国返还两件非法流失的重要石刻文物;8月底,瑞士也向我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获广泛赞誉。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还有更多中国文物因各种原因流落在外。近年,欧洲几大收藏重要中国文物的博物馆频现盗窃事件,重要文物不知所踪,这令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再次向欧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j/202309/t20230918_14797625.htm
4.我们想要回我们的财富——非洲活动家们从欧洲的博物馆夺回文物姆瓦祖鲁·迪亚班扎毫不掩饰他为什么在法国。如果新冠病毒没有导致欧洲的大部分的博物馆关闭,这位刚果活动家很可能现在就在一个博物馆里,从展示柜台中夺取来自非洲的文物,以宣示这些展品是他所认为的欧洲殖民主义者对非洲大陆的大规模掠夺罪行的证据。 他的目标不仅仅针对那些著名的博物馆。迪亚班扎和他的支持者还计划http://chl.ruc.edu.cn/Content_Detail.asp?Column_ID=39590&C_ID=20026086
5.收藏中国文物的各国博物馆画廊动态东方艺术馆画廊主页法国是继英国之后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二大中心。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池努奇博物馆和枫丹白露宫均收藏有大量中国文物。卢浮宫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在3万件以上,尤以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为主,收藏6000多件。 卢浮宫收藏中国文物3万件以上 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馆吉美博物馆就收藏https://gallery.artron.net/541/g_shownews541_4893.html
6.带你看懂最容易被忽视的10件文物,来自大英博物馆的珍藏界面新闻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非常有新意,展览借助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借助文物的视角——遨游世界历史。展览选取了“以物述史”这个独特的立位,帮助游人了解文物背后的价值。 笔者参观这个展览后,发现展品俱是非常有价值的珍品,所以这次选取了一些重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227763.html
7.启动溯源研究德国博物馆调查八国联军劫掠的中国文物柏林国家博物馆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克里斯蒂娜·霍华德告诉媒体,“大部分藏品是在1900年世纪之交来到柏林的。”她讲述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德国士兵和军官的故事,他们在战争胜利的狂潮中掠夺了中国的文物,这场掠夺持续了整整一年。据目击者称,整船被掠夺的艺术品都流向了欧洲。 https://m.fznews.com.cn/gngj/20240408/8Km47lK1hT.shtml
8.旅德华侨武汉开博物馆助流失海外文物“回家”武汉欧亚博物馆中的清康熙十二开光花卉孔雀纹青花大盘(右)和德国梅森仿康熙青花大盘。 张畅 摄 欧亚博物馆以丝绸之路为脉络,以来自欧亚大陆的艺术品串联起东西方文明交融所产生的结晶,包含中国、欧洲、波斯等七个展区。展厅中央,两件如出一辙的青花盘并排陈列,一件是清康熙十二开光花卉孔雀纹青花大盘,另一件是德国https://www.gqb.gov.cn/news/2024/0502/58687.shtml
9.国内首本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镇馆之宝图录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拥有300多万件艺术珍品,与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 大家所熟知的“冬宫”即是现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拥有300多万件艺术珍品,与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https://www.cls.cn/detail/768623
10.东西问贝思文:“活”起来的文物如何拉近匈中文化距离?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当前,中匈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是文明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博物馆展览是拉近遥远文化间距离的直观方式。“活”起来、“走出去”的馆藏文物如何促进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驻华代表、跨境展览策展https://m.hf365.com/article/364378
11.英国博物馆同意向尼日利亚归还72件国宝文物CNN称,霍尼曼博物馆的决定也被视作是尼日利亚和非洲国家的一次“胜利”,这些国家一直在努力追回西方殖民者劫掠的文物。如今这些文物大都散布在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 德国已承诺归还1100余件文物 在过去几十年里,尼日利亚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物追回工作,多次要求西方博物馆归还文物。但直到近些年,尼日利亚的努力才渐渐得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2_08_09_652996.shtml
12.搬运欧洲博物馆1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意大利,旅游攻略除了波吉亚、凡尼斯、美第奇等大贵族的珍品以及庞贝和赫库兰尼姆城发掘的珍宝外,还收藏了许多希腊、埃及文物,其所藏罗马时代古文物的规模堪称欧洲首屈一指。博物馆的收藏已于1860年成为国家博物馆,通过从坎帕尼亚(Campania)和意大利南部遗址发掘的发现和私人收藏中获得的发现,使博物馆的收藏变得更加丰富。 ▲那不勒斯国家https://m.mafengwo.cn/i/23710946.html
13.英国博物馆为吸引游客鼓励随意摸中国文物!新闻频道一位正在英国旅行的博主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英国V&A博物馆内的情景。他指出,该博物馆部分展陈的中国文物未被安置保护措施,参观者可以自由触摸。相反,博物馆自身的一些藏品则禁止触摸。博主对此表达了不满,讽刺道:“对于那些以‘0元购’方式获得的展品,他们怎会给予应有的尊重。”视频中特别提到的一件明代中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527/46597953.html
14.多国民众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本国文物罗斯柴尔德的绝美收藏2023年10月12日,法国巴黎康纳克·杰伊博物馆「粉彩:在线条与色彩之间」展览即将上展。本次展览将汇总馆藏粉彩杰作,展出以肖像画为主的18世纪粉彩画,全方位向观者呈现粉彩画的创作技法演变史。18世纪欧洲艺术史上的启蒙时代也是粉彩画的黄金时代,这种画作由于质地、色彩及光影上展现出的独特表现力,赢得了大批优秀画家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564458
15.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TheBritishMuseum)位于英国伦敦市大罗素街,是世界上首家国家级公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今的主体建筑建于1852年,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作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收藏了来自全球各个时代和地区的超过800万件珍贵文物,涵盖了人类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领域,包括埃及古代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亚洲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489/
16.《卢浮宫·拿破仑一世文物珍品集》拿破仑一世是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现代法国的缔造者。2008年,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精选百件反映拿破仑一世的珍贵文物,在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午门城楼上举办了题为“卢浮宫?拿破仑一世”的展览。本书即为基于此次展览,而又远比展览内容更丰富多彩的一本大型图录。 https://www.dpm.org.cn/journal_detail/11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