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逐渐成为银行金融服务的主阵地,
不仅如此,
手机银行APP中提供的服务
甚至覆盖了市民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
不断扩充的新功能和日渐增多的手机银行应用,
也产生了不少困扰消费者的问题。
记者采访获悉,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各家银行的重视。
银行APP数量繁多,更迭加快
条安全攻略
郑女士说
“现在手机银行确实方便,很多业务都不需要亲自跑到网点,这是便利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除了金融服务,银行还推出购物、外卖、打车之类服务,覆盖多种场景,但这些服务并不在一个APP上,我需要下载多个APP才能享受。”
作为银行线下渠道向线上延伸的载体,
市民对手机银行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不过,
在手机银行APP越来越高频的情况下,
APP数量的超负荷,
确实也给消费者带来一定困扰。
19日,记者通过手机应用商城以各银行全名为关键词搜索显示,5家国有大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中,拥有2个或2个以上针对个人用户的手机APP已是常态,也有部分银行的手机银行APP多达4个甚至5个。其中,大部分银行的个人银行账户业务和个人信用卡业务是两个单独的APP。
如邮储银行目前除了有邮储银行APP以外,还有邮储信用卡APP,之前还有上线仅1年就下架的邮储生活APP。
工商银行除个人银行APP中国工商银行和信用卡业务APP工银e生活外,还有工银融e联、融e购、工行企业手机银行等APP。
交通银行有交通银行APP和买单吧APP。
在苹果应用商店内,中信银行有中信银行手机银行APP、动卡空间-中信银行信用卡APP、企业移动银行APP和中信银行全付通APP。
对此情况,多位福州银行从业者表示,一方面,使用独立的APP进行交易,能够保障客户账号及资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银行不断增加手机银行APP,其实也是“压力过大”的表现,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优势明显、揽储任务、电商流量较大等压力下,“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推出各类APP,甚至到了生活类APP方面,就是想争夺用户并提高用户粘性,争取更多客户资源。”
市民抱怨数量太多,体验不佳
由于银行APP功能的不齐全,
想要享受多种服务的市民
就必然要下载多个APP,
用户数量增长的同时,
业务冗杂、体验不佳、同质化等问题
也增加了众多使用者的烦恼。
“比如,我和我先生各有一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银行卡也有数张,为了使用方便,相对应的手机银行和信用卡服务软件都下载了,现在手机里各有4到5个APP。”
郑女士告诉记者,手机银行挺方便的,转账、理财一次性搞定,就是使用不太便利,进入APP、跳转功能页面“往往要加载很久才能成功。”
此外,
郑女士喜欢理财,
对此情况,记者采访的银行人士也表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他们自己也感受了繁杂的APP带来的不便。“更智能、综合,能够直达痛点、针对特定人群打造专属产品的APP才是客户需要的。这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客户体验感。”
多家银行手机APP“减负”
在这种背景下,
多家银行开始宣布“减负”。
此前,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11月17日起,将停止邮储生活APP注册及支付服务;自12月22日起,将停止邮储生活APP服务,并关闭邮储生活APP下载入口。
而早在2020年,光大银行已将直销银行APP“阳光银行”与手机银行APP合并。
更早之前,工商银行也对其APP体系进行过梳理,工行“e生活”APP6月即将改版,优化权益使用页面,操作更加便利客户。
对此,福州银行业人士认为,每家银行旗下不同类型的APP用户在一定范围内是重合的,过于泛滥的APP在给用户使用造成困扰的同时,也给银行带来资源浪费。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整合旗下APP有利于银行打通内部渠道,进而为客户精准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