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哭泣的中国国宝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海外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各国47家博物馆收藏。其中,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是收藏我国文物最多的一家博物馆,数量多达2.3万件。其收藏几乎囊括了我国文物的所有类别,不亚于我国本土任何一家博物馆。

收藏我国文物最多的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竣工于公元1753年,同年,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去世,享年94岁。他是收藏家,也是著名的医生,去世后留下的收藏品多达7万余件。汉斯·斯隆生前曾想把这些收藏品赠予国家,但未能如愿。同年,英国政府通过发行彩票的方式筹得资金,购买了一座十七世纪晚期的老式建筑作为大英博物馆的馆址,汉斯·斯隆的7万多件收藏品才找到了归宿。1759年,大英博物馆首次对外开放。

经多次扩建后,大英博物馆现有5000多平方米,上下共8层,100多个展厅,10多个展馆,有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区的文物,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价值之高昂,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其中,我国的古代文物位于33号展厅,其面积与古埃及、希腊等最大面积的展厅平起平坐。

步入该厅,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古人创造的各类文明,其中就有远古时期的石器,6000多年前半坡村红陶碗及尖足罐,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斧,商周时期的青铜尊、鼎,秦汉时期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六朝时代的金铜佛,隋代白色大理石佛像,唐代三彩瓷器,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和各种金玉制品,甲骨文、竹简和地图、铜币、丝绸、刺绣、书画、珐琅雕塑、景泰蓝、漆器、竹编等。

我国历史上每个时期登峰造极的文物,在这里座无虚席,让人眼花缭乱,许多是珍品、孤品。又如名贵的商朝青铜器双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汉代玉雕驭龙,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南北朝陶猎鹰坐俑,唐代黄玉坐犬,宋罗汉三彩像,宋代苏轼《墨竹图》,明代45卷《永乐大典》等珍稀文物和二十世纪初由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经过3个多月的周密谋划,贿通王圆篆,盗走六朝至宋代经卷、写本共24大箱,约万余卷,还有佛像、绢画500余幅,偷偷运至伦敦博物馆。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来敦煌,贿赂王道士,盗走珍贵文物6000余卷。即便国内没有的,在这里比比皆是。

琳琅满目的中国珍宝从何而来

遗憾的是,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内只能看到我国2.3万件珍宝中的十分之一,其它文物分别存放于另外的10个藏室中,这些文物是不对外开放的。

如上图所示,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只有特别的专家才有机会一饱眼福。《女史箴图》是我国存世最早的绢画,在我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有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幅即大英博物馆中的这幅摹本。大英博物馆中的这幅摹本,原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心爱之物,曾藏于圆明园中。

1857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入侵北京,并闯入圆明园将其盗走。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公开展览,称其为镇馆之宝。

然而,大英博物馆里的馆藏文物,其实大多数像《女史箴图》一样,有着曲折的身世——许多都是从旧中国流失出去的。比如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我国抢走的;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我国偷走的;有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后偷运出境的。

值得一提的是,大英博物馆里中国馆中央墙上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就足以体会我国的文物流失之痛。这幅巨大的壁画中,三位菩萨雍容华贵,而壁画边缘的割痕却十分醒目。

1856年~1932年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联合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我国西北地区多达60余次,被掠走的文物是空前绝后的。

据有关资料统计,敦煌藏经洞中的5万多件经书书稿,有1.3万多件就在大英博物馆,而我国仅有三之一。

国宝何时能回家

自大英博物馆建馆以来,其藏品数量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就像英国曾经扩张殖民地一样。英国学者指出:英国在强大时领土增加了111倍,与此同时,从他国抢劫的文物至少也增加了100倍。可是,这些被迫离开故土的珍宝,何时才能回家?

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已提出了“原址保护”原则。但是,针对这个公约,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18家西方著名博物馆发表了所谓的“环球博物馆价值”宣言,反对把包括战争中用掠夺等非正常手段获得的文物和艺术品归还给原属国。

如今,大英博物馆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中国、伊拉克、埃及、印度、叙利亚和利比亚等国对已流失的文物表达了强烈的追讨意愿,但大英博物馆依然坚称这些文物应该留在他们的博物馆里,理由是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些文物。

徐步馆中行,暗闻悲泣声。大英多宝贝,强取自分明。不过,很显然,他们怕这些文物一旦“物归原主”,不知道大英博物馆里还会剩下什么!

THE END
1.一周观展指南威廉·莫里斯来到上海,唐代文物汇聚巴黎艺术评论展览通过28家中意文博机构中遴选出的204件/套展品,为观众展示马可·波罗时代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往故事。《马可·波罗游记》里盛赞的大汗巍峨的宫殿石雕栏板、花砖、瓦当,以及元代货币、银锭到铜权、铜印、武器等众多文物都在展厅一一呈现。 上海博物馆东馆历代绘画、中国历代书法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74122
2.大英博物馆95号展厅大维德爵士的收藏与鉴赏观深受中国文人鉴赏传统影响,其藏品文人趣味与艺术审美高度结合。同时,大维德爵士秉持教育意义先于艺术品位的观念,他在欣赏藏品本身,也努力考证它们的历史和地域背景。 2009年,大维德爵士基金会将藏品委托给大英博物馆,陈列于95号展厅。 图片https://britishmuseum.org.cn/G_95.html
3.大英博物馆包括几个展厅,其中个就是中国展厅的翻译是:Thea刘红是个非常活波的女孩 Liu Hong is the extremely live wave girl[translate] a大英博物馆包括几个展厅,其中个就是中国展厅 British Museum including several exhibition halls, in which is the Chinese exhibition hall[translate]http://nuoweiyu.zaixian-fanyi.com/fan_yi_877583
4.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何鸿卿爵士中国及南亚来自Tatler近距离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何鸿卿爵士中国及南亚馆”多了一件永久馆藏——《印象白百合红宝碧玺手镯》,这件珠宝作品既有恽寿平《百合轴》(清代)中的优雅之姿,亦有德国作曲家舒曼作品《诗人之恋 Op48-3. 玫瑰 百合 鸽子 太阳》中爱与纯洁的象征之意。这也意味着Anna Hu成为当代女性华裔珠宝艺术家中,第一位被大英https://weibo.com/5042538246/OFkmZnGeP
5.大英博物馆91号展厅十年前的夏天我来过一次大英博物馆。行前做功课。从剪报本里翻到一篇小文章。一个来自中国的文人在展厅中见到了一幅中国画。作者将他站在那幅画前的感慨娓娓道来,那种复杂的亲切感让我心动不已,心向往之。我在旅行的备忘录里记下了那副画的名字。 https://www.douban.com/note/858030611/
6.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游记大英博物馆的展厅很多,而我的时间有限,因此我按照1小时线路游览,我先看三个展厅:埃及馆、希腊和罗马馆以及亚述馆,这三个展厅连在一起,可以同时看。埃及文物馆是其中最大的陈列馆,有10万多件古埃及各种文物,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希腊和罗马文物馆的大量文物反映了古希腊罗马的灿烂文化。亚述馆的文物反映了古代https://www.feetuu.com/archives/933.html
7.参观国外展厅7大顶级博物馆展厅展馆设计需要融合当地文化,但是对于现代化展厅博物馆来讲除了符合历史文化以外在设计上还需要部分创新创意,比如用多媒体互动设备提供博物馆藏品讲解,等方式帮助参观者更加方便了解博物馆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对于创新创意,一定不是在家里苦思冥想,可以参观其他博物馆尤其是国外风格不同的博物馆进行思想的碰撞,让创意灵感闪https://xaybyh.com/news/newsinfo/288.html
8.大英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首座国立博物馆,也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博物馆之一,拥有馆藏800多万件,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历史· History大英博物馆于1759年正式开馆,位于伦敦布鲁姆斯伯里区的蒙塔古大楼,早期的7.1万件馆藏来自英国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的捐赠,包括自然历史标本、考古文物https://art.icity.ly/museums/9wvndnn
9.为什么中国文物,要“逃出大英博物馆”?这两所馆藏内的展品 几乎每一件 都是通过掠夺和贩卖得来的 可以说,大英博物馆本身 就是一部记录了英国殖民掠夺痕迹的“史书” 目前在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数量 达到了23000多件 长期陈列的有2000多件 它们被放置在以国家命名的中国馆中 几乎填满了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 https://k.sina.cn/article_1895327843_70f868630190169sn.html
10.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3件中国文物上榜以上是大英博物馆的一些镇馆之宝,它们不仅是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也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为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在大英博物馆的展厅中,这些镇馆之宝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成为了博物馆的重要标志和骄傲。https://www.cdhannuo.com/news/1001.html
11.博物馆瓷之韵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面积将达到19.2 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达6.5 万平方米,拥有800-2000 平方米的展厅48 个,藏品数超过一百万件。国博新馆还将设立四个国际展厅,分别为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展厅,以常年展示陈列来自世界各地博物馆的藏品,向中国观介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 除此以外,馆https://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zt/cizhiyun/museum/detail/1.html
12.走进英伦大英博物馆中国馆篇博物馆建筑呈回字形,中间是个圆形建筑,通过天桥和外围建筑相通。 中间圆形建筑的看点就是这个图书馆。馆藏图书不计其数,书海无涯。周边都是卖文创产品或是辅助设施. 走进心心念念大英博物馆,仿佛踏入时光的长河。无数珍贵的文物跨越时空在此相聚,每一件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从埃及的木乃伊到中国的陶瓷,它们见证了人https://www.meipian.cn/55is9dcl
13.《逃出大英博物馆》火了,背后的历史讲给孩子西安新闻网其中,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所谓的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就有3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目前,30号展厅正在展出中国晚清时期的展品。 大英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中国特展:“晚清百态”。 不少中国游客初见这些文物,心里会产生一种民族自豪,但随着参观的深入,这份自豪又被悲愤与心痛击中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3-09/08/content_6777750.htm
14.2024英国大英博物馆旅游攻略之中国馆中国馆图文介绍8.中国馆景点照片中国馆介绍: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博物馆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 该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BritishMuseum-19261.html
15.艺术赏析《逃出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我们等你回家!近日,最火爆的短剧就要数《逃出大英博物馆》啦,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了吧!精美的制作,发人深思的细节小编不由地要说一句,试问哪一个中国人可以内心毫无波澜地看完《逃出大英博物馆》呢? 《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小玉壶”(原型为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在逃出大英博物馆后,偶遇在海外工作的https://www.qdsnqwhg.cn/www-admin/html/ysxs/yishuxinshang/2023/0918/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