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与世界·Word&World”研究生学术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培养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术交流为目的,以跨语种跨边界为特点。自2011年至今,论坛已成功举办十一届,成为激发思想、鼓励学术、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
论坛坚持论文选题接近学科前沿,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鼓励多元的研究视角,多维度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欢迎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互动。
本届论坛受“双一流建设”项目基金支持,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已顺利完成论文征集、组织评审等筹备工作。相信第十二届研究生论坛会继续为同学们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日期:2023年12月17日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国际楼
会议欢迎旁听,如需入校,请于12月15日17:00前联系会务组(13318760208)
会议日程
地点
8:15-8:30
明德国际楼310
#腾讯会议:306-308-516
8:30-8:40
开幕式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方院长
8:40-9:20
特邀嘉宾发言《论文写作的智性与美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主编萧莎研究员
9:20-9:50
特邀嘉宾发言
《学位论文写作:“心动”不如行动》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杜莉莉副教授
9:50-10:00
明德国际楼1楼
合影
10:00-10:20
茶歇
10:20-12:20
主论坛发言
12:20-14:00
自行安排
午休
14:00-15:20
见下表安排
分论坛发言(上半场)
15:20-15:40
15:40-17:20
分论坛发言(下半场)
17:30-17:45
闭幕式致辞&颁奖典礼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周铭副院长
主论坛
地点:明德国际楼310
发言人/题目
点评嘉宾
10:20-10:50
李振华北京大学
《草原》与契诃夫对“人”的探寻
陈方教授
10:50-11:20
赵伟湖南大学
马王堆帛书《周易》英译本研究
——以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为视角
牛云平教授
11:20-11:50
陈志臻中国人民大学
作为政治神话的德国“经济奇迹”
杜荣副教授
11:50-12:20
王敏中国人民大学
美国刑事庭审话语中辩方律师的多模态立场表达建构
杨敏教授
分论坛1英语文学
点评嘉宾:周铭教授
地点:明德国际楼304
#腾讯会议:129-268-927
14:00-14:20
于乐大连理工大学
身体与权力:《力量》中的身体政治研究
14:20-14:40
周燕博大连外国语大学
玛丽安·摩尔《人民的环境》中后自然都市与荒野景观
14:40-15:00
曹澄华东师范大学
爱尔兰性的发明、辩护与超越
——《英国佬的另一个岛》中的“现代爱尔兰”型塑
15:00-15:20
陈佳旻中国人民大学
“人形虫”主体下的多重身份困境
——麦克尤恩《蟑螂》的个体-群体-国家叙事
茶歇明德国际楼310
15:40-16:00
林敏山东大学
批判的限度与“后批判”的出场
——对“后批判”与批判、理论之间关系的考察
16:00-16:20
陈威北京大学
命名“神圣者”的不可能性
——关于布朗肖与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阐释的论争
16:20-16:40
张奥苒中国人民大学
他者视域下的同胞情谊——《亚当·比德》的伦理主题研究
16:40-17:00
陈楠北京交通大学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看西尔维亚·普拉斯诗歌中的“月”
17:00-17:20
夏尔瓦尼木·努尔麦麦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寻找新秩序——霍布斯《利维坦》
对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的继承与延续
分论坛2英语文学
点评嘉宾:陈世丹教授
地点:明德国际楼305
#腾讯会议:222-171-411
刘双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普鲁斯特效应”——阿迪契《美国佬》中感官记忆的触发作用
闫学诗清华大学
《苹果木桌子》:历史创伤的复现
林正昕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英国当代哥特文学:《小小陌生人》和双重自我
陈陈相因复旦大学
《尤利西斯》中的“腰子”与身份问题
李雪凤北京外国语大学
反讽、编码与文本迷宫——论埃科《玫瑰之名》的后现代叙事特征
蔡欣如上海外国语大学
门诗尧中国人民大学
生命与生成:《游隼》中的生态后现代主义观
韩红宇南开大学
论《小妇人》中游戏者的身份建构
吴振宇北京大学
超克经典——评康拉德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杂接受
分论坛3英语文学
点评嘉宾:蔡芳钿副教授
地点:线上
#腾讯会议:767-293-785
王航南京大学
迪亚兹《信任》中的双重文学场与新自由主义情感症候
陈莹上海外国语大学
共餐、饥饿和乡土伦理:《邻居罗西基》中的食物书写
吴润清中国人民大学
埃哈伯的航海图——“文学绘图”对现实空间的想象表征
刘敏暨南大学
“圣症”语词与文学书写——以《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为例
郭丹阳山东师范大学
殖民语境中的“失乐园”:古尔纳《天堂》中的历史书写与反成长
周东方上海外国语大学
身体、环境与生态意识——伊恩·麦克尤恩《追日》中的跨肉身书写
李文君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观察与体验:《一出梦的戏剧》与《朵拉的肖像》中的权力转换
唐姝怡苏黎世大学
视觉技术作为救赎与反抗——伍绮诗《小小小小的火》中的相机书写
陈开英国牛津大学
“两个鬼”的矛盾与节制:周作人对古希腊诗人萨福的译介
分论坛4语言学
点评嘉宾:杨敏教授
地点:明德国际楼306
#腾讯会议:134-871-514
张琬隽华中师范大学
趋近化视阈下恐惧建构中的多模态蓄意隐喻研究
——以气候危机漫画为例
蚁琪北京科技大学
网络冒犯:解码表情包中的超语策略
李芩嶙清华大学
汉英马视觉动词隐喻对比分析
聂子健清华大学
话轮转换理论在戏剧分析中的适用性分析——以《是,大臣》为例
张宇翔贵州民族大学
基层民事纠纷化解中的调解员话语研究—基于法律语言学视角
赵颂威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英儿童性教育绘本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建构对比研究
李甜中国人民大学
虚拟空间语言景观多维探析——以国内外语类高校官网为例
姚铄姿北京师范大学
信息焦点理论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
魏新力四川外国语大学
网言网语为何学得快?简析网络趣缘社区内群体暗语的触发扩散模型
分论坛5语言学
点评嘉宾:要新乐副教授
地点:明德国际楼307
#腾讯会议:699-589-564
陈纪宁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景观的认知突显机制——一项基于居民区的研究
陈雨璇香港大学
普通话-英语双语儿童的被动、伪被动及其语际影响:一项诱导产出实验
相瑞欣北京师范大学
量子语言学视阈下的词义多维性研究及其在二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徐荣先山东大学
语言经验化和经验语言化
——本雅明语言哲学和经验哲学的“亲和性”研究
黄志鹏中国人民大学
语言与世界: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视角下的宗教语言
郁珑中山大学
从语言学转向看“真实”的产生与显现
宋茜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文化再现:
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厅中的多模态语言景观研究
陈茜茜南开大学
“行走的X”构式语义语用特征考察
许诺北京大学
西班牙的语言学转向与文学内部研究:
以达马索·阿隆索的文学文体学思想为例
分论坛6翻译与国际传播
点评嘉宾:冯佳副教授
地点:明德国际楼308
#腾讯会议:536-116-813
张雯宇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舆论中的中国扶贫故事
——基于语料库的美日韩涉华扶贫成就话语分析
方瑞晴北京外国语大学
“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与中国形象建构研究(2013-2023)
吴诚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追踪历时变化视域下中国外宣媒体报道中的“不变”话语
——基于语料库多维分析法的《中国日报》封面故事中(非)关键词研究
王晓莹天津外国语大学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相声文化“走出去”面临的传播困境分析
刘文艳中国人民大学
翻译传播学视阈下《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翻译传播主体研究
侯琪瑶中国传媒大学
“唯美”的变迁:从林译本《夜莺与玫瑰》看中西文化的互鉴
杨茂畦贵州大学
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下苗族史诗英译之社会学考察
王璐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家翻译能力视域下的立法规划力研究:问题与对策
杨佳榕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传统文学外译与国际传播实践探究
——以许渊冲英译本《西厢记》为例
分论坛7翻译与国际传播
点评嘉宾:陈潇潇副教授
地点:明德商学楼201
#腾讯会议:834-701-006
崔子涵中国海洋大学
《洛阳伽蓝记》中地理空间的翻译再现
王冠驰上海外国语大学
重温一九四二:《1942:河南大饥荒》中翻译文本的表情力彰显
刘源之首都师范大学
《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中的“无产阶级”
——由译词的确定过程看词与社会的高度关联
王筱依中国人民大学
范畴理论视角下中国古代文论关键词英语阐释研究
陈宏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浅析“专利申请权”的英译
刘晓北京外国语大学
西汉法律语料库创建与机器翻译初探
曹双飞西南大学
知识翻译学视阈下医学术语“Syphilis”汉语译名演变考
李心怡中央民族大学
副文本与知识话语的调适
——以潘光旦译注《家族、私产和国家的起源》为例
陈秋蒙上海外国语大学
新思潮·新戏剧·新译风——潘家洵新文化运动初期翻译风格研究
分论坛8区域国别与文化
点评嘉宾:宿琴副教授
地点:明德商学楼205
#腾讯会议:593-293-794
李嘉政大连外国语大学
系统论视域下萨赫勒地带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纪晓珂长安大学
1950-1975年美泰关系的发展与中国因素的影响
李怡帆首都师范大学
西方人学核心思想演变
麦锐涛北京外国语大学
文明冲突与反启蒙: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想的复兴
刘一宪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国公制化过程中的疑欧主义
王佳敏西安外国语大学
新民族主义视角下身份政治对国家建构影响探析
——以土耳其库尔德问题为例
王瑞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政治极化背景下美国社会围绕教育问题的争论
郭一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束腰与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身体的双重编码
徐佳怡北京外国语大学
变形的镜子:16-17世纪西班牙航海纪行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分论坛9日语分论坛
点评嘉宾:钱昕怡副教授
地点:明德商学楼206
#腾讯会议:178-362-457
黄瑞迪华南师范大学
从吉田主义到福田主义:二战后日本对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外交战略研究
李雪晴天津外国语大学
动词的指向对日语反身代词“自分”句内回指的影响
李悦莹天津外国语大学
“说话”任务和“书写”任务下的中国人日语学习者被动句产出情况调查
刘春柳中国人民大学
“词慕古,心求新”:《明月记》汉诗对《白氏文集》的拟效与化用
范鑫天津师范大学
十五至十七世纪初中日两国家族女性财产继承问题比较研究
史芮鑫北京理工大学
中日声优偶像化历程对比研究
郑亦宁南开大学
论川端康成笔下少女形象的美学意蕴
艾宇博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本军记物语中的一行禅师故事
张丽中国人民大学
日本五山山谷诗抄物的阐释特征刍议
分论坛10德语分论坛
点评嘉宾:彭逸讲师
地点:明德新闻楼204
#腾讯会议:859-116-875
郝珍珍中国人民大学
探究二十世纪初期德语犹太作家宗教思想
岑珊西安外国语大学
aufheben——“扬弃”的哲学内涵及其应用
李蕊丁奕文北京外国语大学
德语学科跨文化研究视角下的“文化”概念厘清与体系梳理
吴佳乐北京外国语大学
翻译·融合·创新——《千字文》德译本跨文化翻译的多维创化
王宇康上海外国语大学
话语空间中的意象图式:
俄乌冲突下德国外交与安全政策转型的认知话语分析
侯潇西藏民族大学
海德格尔与王阳明的本体论思想对比
胡曦文中国人民大学
阿诺德·茨威格基于压抑理论的精神分析书写
黄梓灵中国人民大学
物化、规训与妥协:
论阿图尔·施尼茨勒《埃尔泽小姐》中的女性身体书写
郭禹含中山大学
安娜·西格斯的女性文学创作:析《海地三女人》中的社会现实主义写作
分论坛11法语分论坛
点评嘉宾:伍倩副教授
地点:明德新闻楼205
#腾讯会议:251-282-138
陈双羽北京大学
舞会与狩猎:福楼拜作品中的闪色存在
赵瑞扬北京语言大学
话语间性视域下汉法引语对比研究
——以近五年内中法两所大学硕士论文为例
黄芷晴中国人民大学
当代的复魅呼声
陈锴艺中国人民大学
19世纪巴黎洗衣妇的生存境遇与群体文化
——论左拉《小酒店》中洗衣妇形象书写
张宇涵中南大学
中国作家法语写作中的文化交互性
王晓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反叛中的继承与超越——论“后现代性”之于“现代性”的关系
吴雨欣扬州大学
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在十八世纪欧洲法语期刊中的接受
姚名格中国人民大学
18世纪法国沙龙中的女性主义
分论坛12俄语分论坛
点评嘉宾:张猛讲师
地点:明德新闻楼206
#腾讯会议:815-331-926
梁玮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米·阿·布尔加科夫戏剧《卓伊卡的住宅》的服饰诗学
吴婵艳首都师范大学
《格里高利·斯科沃洛达的归返》的多维阐释
王可欣北京大学
奥斯特罗夫斯基剧作中的教养与民族性
王品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语言文化学视角下俄汉观念词“страх\恐惧”对比分析
何雨韬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弗洛连斯基的语言哲学思想探究
林雷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
基于语料库的词汇概念隐喻研究——以услуга(服务)为例
李东泰南京大学
先例理论视角下俄语含植物名称成语语源探析
张芊一北京外国语大学
试析乌瓦罗夫“三位一体”思想中的“人民性”概念
杨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世纪下半期俄国幻想小说的叙事特征与启蒙理想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