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佛山市博物馆学会公布“佛山第一届文物保护项目优秀案例”名单,13个项目案例入选。这是在去年年底国家文物局首次发布《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案例指南》之后,佛山首次公布本地“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
本次活动由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佛山市博物馆学会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于2023年11月启动,面向佛山市博物馆学会会员单位征集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程及文物古迹活化利用项目,共收到29个申报项目。主办方从佛山市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甄选专家委员组建了评审专家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讨论和审核,经无记名投票评选,最终推荐13个项目入选“第一届文物保护项目优秀案例”,其中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4个,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程5个,文物古迹活化利用项目4个。
此次入选的典型项目,基本都是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为一体。其中,既有各级博物馆直接实施的项目,如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高明县立三小旧址修缮工程、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陈铁军故居活化利用;也体现文物保护与文旅有机融合和发展,如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祖庙大街店铺活化利用等。
文物修复也是其中亮点。据悉,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馆藏《清龙景灿山水图轴》等十六件书画藏品保护修复项目、顺德区博物馆馆藏三级文物《伍学藻山水四时景之春夏秋》图轴组画保护修复项目、南海区博物馆馆藏《清关赓麟书法轴》等10件(套)书法绘画类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皆由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负责修复实施。
据悉,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程有5个,包括东华里古建筑群一期修缮工程、适安里古民居群修缮工程等。入选项目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及“最小干预”的原则,或采用传统材料及工艺做法,或适用新材料新技术,或采用多元创新的活化利用形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维护文物安全及延续文物价值方面具有示范价值,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及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
1.佛山市博物馆馆藏铁锅等文物保护修复与铁农具等文物保养维护项目
项目业主单位:佛山市博物馆
修复实施单位:广州市白云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
该项目应用了XRD和XRF等先进的科学检测手段,对41件(套)铁质文物进行了病害和材质的检测分析,深入探究了锈蚀成因,为后续有针对性地对这批文物进行表面清理、除锈、修复、缓释、封护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目的修复效果体现了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美感的有机结合,为南方地区铁质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优秀工作参考范例。
2.顺德区博物馆馆藏三级文物《伍学藻山水四时景之春夏秋》图轴组画保护修复项目
项目业主单位:顺德区博物馆
修复实施单位:佛山市祖庙博物馆
如此巨大尺寸书画文物(画心的平均尺寸约为3.5米×1.5米)的修复装裱是难得一遇的挑战,不仅需要大量的前期调研准备工作,更需要修复团队的高超技术和高度协作。这三件图轴的成功修复为巨幅书画藏品的修复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和宝贵经验。
3.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馆藏《清龙景灿山水图轴》等十六件书画藏品保护修复项目
项目业主单位: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
该项目是一个“保护修复、陈列展览、公众教育”的多元结合体,不仅在修复过程中以藏品保育工作为切入视角拍摄文物保育宣传片,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向公众展现博物馆的修复工作,完成修复后还参加了“故墨重辉·古韵新生——清晖园馆藏文物修复成果展”。通过展出修复前后的藏品状况、介绍修复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展示修复的过程等举措,提高了公众参与度。
4.南海区博物馆馆藏《清关赓麟书法轴》等10件(套)书法绘画类文物保护修复项目
项目业主单位:南海区博物馆
该书画修复项目结合了中国传统书画修复装裱技法和现代文物保护科学,实施过程严谨,修复效果优良,为本地区名人字画的保存修复提供了优秀案例。
【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程】
5.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华里古建筑群一期修缮工程
6.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适安里古民居群修缮工程
7.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褒宠牌坊修缮工程
8.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四基天主教堂修缮工程
9.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高明县立三小旧址修缮工程
【文物古迹活化利用项目】
10.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陈铁军故居活化利用
11.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谭平山故居活化利用项目
12.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祖庙大街店铺活化利用
13.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松塘区氏宗祠等五处市保单位活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