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观察·年度文化亮点|“爆款文创”助推“文博热”文旅·体育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题:“爆款文创”助推“文博热”

新华社记者杨湛菲

辽宁省博物馆“簪花”系列手作饰品开年引发购买热潮,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孝端皇后凤冠冰箱贴”的火爆从夏天延续到冬天,苏州博物馆“蟹黄黄”玩偶近来吸睛无数……2024年,“文博热”依旧如火如荼,“爆款文创”成为最新“流量密码”。

文创产品持续“破圈升级”背后,是博物馆不断拓宽边界的探索,是文化体验与消费升级的“双向奔赴”,更是文化产业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

博物馆功能再拓展

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展览、教育等核心功能的重要拓展。在文创产品的推动下,博物馆逐渐摆脱“高冷厚重”的形象,成为“接地气”且“爆款频出”的场域。

有不少网友热衷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收集、制作的博物馆文创冰箱贴展板,引发热议。他们将文物冰箱贴按历史年代分门别类排列,令人耳目一新。

“拥有它们就好像真的把博物馆‘搬’回家了。”一名网友感叹。

把“马踏飞燕”玩偶捧在手心,把青铜器的精美纹饰“背”在肩上,把千古名画“穿”在身上……历史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遥不可及的记忆,而是生活中随时可触摸的存在。

不少游客表示,因这枚冰箱贴而知道了何为“藻井”,并对文物本身产生了强烈好奇,从“在逛博物馆的时候顺便看看文创”,逐渐变成“为了买到心仪的文创产品而参观博物馆”。文创商店实实在在成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

分析“凤冠冰箱贴”走红的原因,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认为,首先IP要有一定知名度,其次设计要符合当下审美理念,更重要的是工艺要足够精美,做出和现有产品不一样的东西,做到时代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相统一。

文创产品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现代表达,是博物馆基于馆藏文物开展多元阐释使命的体现。有价值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够折射出沧桑历史和文化变迁,更能反映当今时代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推陈出新会“整活”

年轻人为何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如此“上头”?植根于文化沃土,生发于创意设计,是文创产品源源不断的“破圈”动力。

“给我来对大闸蟹,要一公一母,个头大的、肥的!”

“好嘞,这两只不错,来看一下秤,足斤足两,没问题的话就给您用绳子绑好了。”

水产市场的场景在苏州博物馆上演。无独有偶,甘肃省博物馆的“麻辣烫”、陕西文创产品“绒馍馍”等,也因为“过家家”表演式的打包模拟游戏“火出圈”。

博物馆文创产品一直关照年轻人的兴趣点。“文博场馆通过打造全感官、全流程、互动性的新消费场景,吸引游客深度参与,激发他们在特定场景中的特定情绪,进而形成难忘的个体化情感体验与记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熊海峰说。

手机扫描一下金属“凤冠冰箱贴”,就能实现佩戴虚拟凤冠拍照,为自己“加冕”;故宫出版社联合游戏连锁品牌推出系列互动解谜书,让读者在抽丝剥茧中收获历史知识;更有“考古盲盒”等“半成品”,提供考古工作体验同时留下一丝悬念……

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走进博物馆,当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复刻”文物,文创产品给予消费者诚意十足的仿真体验,让人们拥有更多维度的文化感知。

年轻人对文创产品的热情,也成为文化传播的助力。博物馆文创产品正成为他们表达自我、寻找认同、结识朋友的社交方式。

“95后”小悦收藏有几百件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藏品”来交流,“藏家”们渐渐形成了同好圈子。“我们最看重文创产品对文物的还原度和工艺精良度。”她认为,借文创产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联系,收获的满足感是长久而充实的。

文化消费添活力

“博物馆门票0元,买文创花了200多。”

一句“你无法空着手走出一家博物馆”的戏言,逐渐变成现实。随着文创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文博经济”蓬勃发展。

上海博物馆暑期推出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文创销售额截至11月底已突破1.4亿元;三星堆博物馆前10个月文创销售收入达1.5亿元;近百家博物馆参加天猫“双11”活动,开售首日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0%……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精美“走心”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正契合了这种需求。

河南博物院探索将博物馆文创产业带入乡村。“考古盲盒”的生产基地就位于洛阳市宜阳县张坞镇下龙村,随着产品销量增加,生产线不断扩充员工,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

专家指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走红,彰显了我国文化消费市场的活力和潜力。但要想让“爆款文创”走向“长红”,还应做好规范化。

THE END
1.文化新观察·年度文化亮点“爆款文创”助推“文博热”辽宁省博物馆“簪花”系列手作饰品开年引发购买热潮,中国国家博物馆“明孝端皇后凤冠冰箱贴”的火爆从夏天延续到冬天,苏州博物馆“蟹黄黄”玩偶近来吸睛无数……2024年,“文博热”依旧如火如荼,“爆款文创”成为最新“流量密码”。 文创产品持续“破圈升级”背后,是博物馆不断拓宽边界的探索,是文化http://www.xinhuanet.com/20241220/a3921ba590384e6aa2b56f9112e595be/c.html
2.抖音头号答人答案2021抖音头号答人答题答案大全12、下列几种花中,什么花最适合赠送给母亲。 答案:康乃馨 13、扑克牌中的“方块”象征着什麽? 答案:财富 14、汉朝建立后的第一个淮南王是? 答案:英布 15、罗布林卡在拉萨语中是什么意思? 答案:宝贝园 16、我国最早的博物馆是? 答案:南通博物馆 https://shouyou.3dmgame.com/gl/248341.html
3.抖音打卡圣地第一次去瑞士到底该怎么玩?因为"抖音"上一支10秒近百万赞的影片,瑞士在朋友圈中又火了起来,跟着影片中长发飞扬的小姐姐走出门外,视线往上,蓝天、绿野、白雪、艳阳,眼前的景致美到令人屏息,这让网友们如痴如醉的主角,就是瑞士的因特拉肯。 Flash version 9,0 or greater is required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117682.html
4.抖音短剧最热榜TOP10最火抖音微短剧推荐娱乐趣事娱乐(最受欢迎的十部抖音短剧)抖音十大热门短剧抖音短剧最热榜TOP10最火抖音微短剧推荐,抖音最火的十部短剧名单如下:二十九、一束阳光一束爱、逃出大英博物馆、心动不止一刻、全是爱与你、爱的年龄差2、归来竟是千金、以成长来装束、大唐来的苏无名、全职主夫培养计划,下面请http://www.zhuoshangwu.com/yl/show-1054.html
5.苏州博物馆的文创“显眼包”从抖音电商“火”进日常生活——中国这就是平江路上的新晋“显眼包”——平江路28号苏州博物馆官方文创店,来自苏州博物馆的文创“显眼包”们,更是从抖音电商的店铺“火”进年轻人的心里,“走”进日常生活。 以文创为梦 种一颗希望的种子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收藏、展示、研究、传播苏州历史、文化、艺术的地方综合类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d.youth.cn/xw360/202405/t20240522_15267295.htm
6.2021最全互联网公司中秋礼盒大测评,吃完35盒月饼的我在线等一个京东的月饼和敦煌博物馆合作,整体设计从敦煌壁画上提取了不少元素,月饼包装则是丝绸之路的典型意象。 中秋礼盒周边的主角自然是京东狗狗joy啦,有一个飞天造型的joy和一个印着joy的丝巾,贴合敦煌主题,讲真还是第一次看见穿蓝色衣服的joy。 我觉得里面最贴心的是一张尊享卡,全年可以领360枚鸡蛋。谢谢京东,已经在做饭https://36kr.com/p/1403854742656384
7.这是您一定要来看一看的中国最牛县级博物馆这是您一定要来看一看的中国最牛县级博物馆,于2024年12月11日上线。抖音精选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抖音精选。https://jingxuan.douyin.com/m/video/7446994123376184591
8.故宫修复师把修复职业带火了!发800条抖音科普古钟表知识“让不了解钟表的人更直观地了解钟表的魅力,也让一些比较贫穷地区的学生,看到故宫馆藏的精品。”亓昊楠认为文物是属于全国人民的文化财产,每个人都有权利欣赏到。 他现在抖音上有粉丝近23万。有很多人在抖音上问他,如何才能当钟表修复师?什么样的学历可以考?还有人说我现在不想学习了,能不能直接当学徒?他们有的https://i.ifeng.com/c/8EzPBPTvlHA
9.2024抖音博物馆生态数据报告:陕西成为最爱观看博物馆视频的第二大省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迅(记者 李海涛)5月17日公布的《2024抖音博物馆生态数据报告》显示,陕西成为该平台最爱看博物馆相关视频的省份之一,@陕西考古许卫红 @西安导游芥末 等知识创作者深受网友喜爱。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打开抖音搜索这些内容,交通、购票、展品、讲解,乃至https://www.sanqin.com/2024-05/18/content_10698506.html
10.把“博物馆”带回家,抖音电商助力文创好物销售安徽博物院紧跟这股热潮,积极开拓博物馆智慧服务渠道,提升博物馆文化和旅游服务效能,将博物馆里的知识通过短视频或直播讲解呈现,让观众随时随地欣赏文物,聆听讲解,了解藏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让文物在互联网中‘活’起来,以抖音为代表的线上平台具有丰富的文博内容,让受众通过了解文物背后https://www.rbc.cn/shangxun/2023-05/25/cms1392654article.shtml
11.《丁真的世界》爆红背后的故事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酒店、餐厅、咖啡馆、小卖部, 还建有一座仓央嘉措微型博物馆。 博物馆内写着:路过仓央,读懂自由。 博物馆工作人员说,丁真与仓央嘉措有一种奇妙的对话感,「希望丁真在离开原来的放牛生活后,在嘈杂的网络环境中也能获得这种自由。」 ▲仓央嘉措微型博物馆是丁真签约后最主要的工作地点;博物馆的新浪微博账号也成为粉丝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16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