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史启智继往开来!遵义会议纪念馆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存史启智继往开来!遵义会议纪念馆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89年前,红军将士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遵义人民的期盼中进驻遵义城。89年后,遵义会议会址庄重静穆,老槐树迎风舒展,阳光照耀的土地已换了人间。光辉历程积淀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红色文化传承者,革命纪念馆与革命文物不仅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更蕴含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传承保护知所从来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在红花岗区老城街道子尹路96号,镌刻着“遵义会议会址”的匾额熠熠生辉,青瓦灰砖的二层小楼前,参观者络绎不绝。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1951年7月,遵义会议纪念馆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依托筹备建立,并于1955年10月正式开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1961年,遵义会议纪念馆被国务院确定为..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2年,被评为..文物系统..集体。

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据遵义会议纪念馆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黄超介绍,从筹备建馆时,遵义会议纪念馆便组织人员广泛寻找收藏线索,对文物进行征集。近年来,又通过外界捐赠、征集购买等多种方式丰富馆藏文物,更征集到“李卓然长征使用过的驳壳枪”“刘伯承1935年8月7日致孙德操的信”等珍贵文物。目前遵义会议纪念馆拥有馆藏藏品2063件,其中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29件、三级文物19件,遵义的“红色家底”不断丰富,真正实现了有址可寻、有物可陈、有史可讲。

走进陈列馆,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幅幅珍贵照片、一部部革命历史著作在展柜中静静存放,等待参观者的驻足。遵义会议纪念馆文物管理员李若雪每天上班..件事,便是到文物库房和陈列馆中对文物进行巡查,..它们“安然无恙”。作为革命文物的守护人,从2012年至今,她每天都在和文物打交道,文物的保养、展出、研究、征集以及库房管理等,都是她的日常工作。

“我的父亲曾参与过遵义会议纪念馆建馆筹备工作,我也是地地道道的遵义人,从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对遵义会议会址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李若雪说,“这些文物是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存,能够参与文物保护和宣传是我的荣幸。”

为了让文物“健康长寿”,遵义会议纪念馆在文物库房中配备了..的恒温恒湿监控设备、文物藏品预防性保护系统、感温感烟监控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并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参数,陈列馆中的部分展柜也配备了小型恒湿机,..柜体微环境更加稳定。

“为更好地配合恒湿机工作,..近,我们还更换了一批陈列馆中的展柜,不仅密闭、防爆,照明设计也更加合理,更有利于文物藏品的保存与展示。”李若雪说。

革命文物历史悠久,做好保护工作至关重要。遵义会议纪念馆始终坚持研究与保护相结合,持续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近年来,还通过实施数字化保护项目,对馆藏文物开展数字采集加工、数字资源管理、数字展示提升工作,并对文物建筑建立健全数字化档案,进一步提高遵义会议纪念馆旧址文物建筑数字化保护水平,并利用现代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等数字化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将遵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归类。

“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共有三期,于2021年年底启动,2022年10月完成。”黄超告诉记者,目前,172件器物类文物已完成三维数据采集,并对1600件平面类文物及8696页档案文件进行了二维扫描及数据生成,同时完成了7处红色地标建筑图纸及影像图模型的制作,为文物数字化利用作出有益尝试。

在数字科技赋能之下,新一代的守护者们有了更多数字化保护手段,为文物的..保存和永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坚实支撑。

以物证史以物叙事

“千里迢遥只为我,中途丧命泪沾襟。革命真传亲遗嘱,永世不忘誓词盟。”在遵义会议陈列馆中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侗族群众杨和钧怀念红军的诗歌稿本”,由侗族青年杨和钧于1934年12月至1935年6月撰写。

在杨和钧的诗歌稿本中,共写有《板壁上的指南》《感恸七绝词一首》《无价之宝》等十首诗,不..红九军团长征路过贵州省锦屏县婆洞时团结群众、帮助群众的故事,也有侗族群众冒险救治红军伤员、拥护革命缅怀红军的故事,是一件反映军民鱼水情的珍贵历史文物。

革命文物凝结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停留在杨尚昆体内63年的弹片”蕴含着遵义会议参加者杨尚昆的大无畏精神;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一十八师五十四团军旗“飘扬”着信仰的力量;“红军没收征发委员会通行证”背后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党群同心……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鲜活的细节,它们所蕴藏的精神财富都弥足珍贵。”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从事文物保护工作20年的黄超看来,把红色文物利用好,必须深入挖掘文物的历史,通过以物证史、以物叙事,彰显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让其承载的革命精神感动人、激励人。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讲述者,为做好长征和遵义会议文物史料研究工作,遵义会议纪念馆通过大量原始、鲜活、生动、准确、内涵丰富、极具价值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不断挖掘其背后弥足珍贵的精神富矿,把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件文物承载的革命信息、革命故事研究透,用文物故事串联成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

同时,遵义会议纪念馆还..升级改造遵义会议纪念体系,先后增设《历史抉择——毛泽东及张闻天、王稼祥在遵义会议前后》等10多个专题展览,深刻阐释革命文物的深厚底蕴、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2021年,还在“动静新闻”上推出18期“馆长说历史”系列栏目,..介绍遵义会议纪念馆纪念建筑、革命文物及研究成果。

跨越时空链接历史

科技进步为革命文物的创新展示提供了新机遇,也让历史跨越时空。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大型等身幻影成像《遵义会议》中的主要人物全部使用特型演员拍摄,立体影像多达20人;“四渡赤水”则使用六面屏的立体影像,可在多维度空间进行呈现;在“娄山关大捷”的场景中,不仅采用了半景画技术,还运用20多台投影仪和声、光、电效果渲染,生动再现了红军在娄山关战斗时的壮烈场面。

如今,人们不再满足于“参观+讲解”的单一体验模式,更希望能通过虚拟现实再现历史场景,实现时空交融,沉浸式“触摸”历史。

“‘幻影成像’仿佛打通了时光隧道,让书本上的遵义会议立体地呈现在眼前,非常震撼!”成都游客王宇琳说,这里展示的每一件革命文物,都蕴含着共产党人百年不变的初心和家国情怀,沉浸式观展也让她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红军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倍感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一物胜千言,睹物更思史。为了让游客们能够细致地了解到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遵义会议纪念馆在展陈设计方面也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合凸显革命历史文物资料在展览中的地位,努力提升文物资料在陈列中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同时还采用多媒体情景剧、多媒体历史场景等展示手法,再现长征历史和英雄人物,让革命传统教育在互动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更彰显革命文物的新时代价值。

遵义会议纪念馆还紧紧抓住数字化时代为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带来的全新机遇,定制研发“遵义会议纪念馆文物数字化展示管理系统”“AR交互式故事性探索APP”“多人VR影厅”“藏品数字互动屏系统”“拼图答题游戏”“互动桌面系统”,并为游客提供互动查询平台,通过数字技术与游客“链接”,让革命文物更鲜活。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

这些年,科技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游客重回“伟大转折”的光辉岁月,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理想信念能被“看见”。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中追寻历史,黄超十分欣慰,“数字科技表达拉近了文物与人们的距离,通过不断创新,我们未来还将以更‘有趣’的方式讲好遵义红色故事,让这段历史永葆活力。”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革命文物带着历史的..,与时代同频,遵义儿女在收集、保护、展示一件件红色文物的过程中,不断汇聚起磅礴的红色力量,激励我们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奋勇前行……

THE END
1.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游客:感悟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历史的回响,在历久弥新的传承与发展中愈加璀璨。时代的脚步,在不断跨越艰难险阻中愈发坚定。每天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游客来到遵义会议纪念馆,瞻仰遵义会议会址,重温峥嵘岁月,感悟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我觉得课本上的知识‘活’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A3NjY2NA==&mid=2651136236&idx=1&sn=740f3ace948a2ac01eefd45b646aee38&chksm=811221706737f7710bf613250c6d8cc2f606bd3d43c26f1a70b324ce6dbcfb841f4a513fa7ac&scene=27
2.「90人看90年」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周俊南:将遵义会议精神内化于心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栋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小楼,因1935年1月在此召开遵义会议而闻名于世。1955年2月,遵义会议纪念馆正式成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21个革命纪念馆之一。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周俊南看来,由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10个场馆、旧址组成的遵义会议纪念馆是遵义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886527019284350&wfr=spider&for=pc
3.024月28日,遵义市诗词楹联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在余庆进行。会议由会长程兴念主持。遵属区市县领导、理事、会员代表,出席参加。 按会议日程,参会人员到大乌江镇“突破乌江纪念园”学习参观。 省学会会长郝红、市学会会长程兴念,代表参加人员,向“突破乌江”纪念园的红军烈士,敬献花篮。 学习同题作品,如下。 》》http://www.zhscxh.com/view/common/articledetail.aspx?id=bc7fb8872016aaf9
4.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心得14篇(全文)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心得 第3篇 现阶段遵义的红色旅游整体发展水平还是处于初级层次, 与井冈山、延安等地存有差距, 同时也离遵义市政府提出的将旅游业培育成为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具体问题如景区存在产品内容单调陈旧、解说内容历史与现实脱节、展示方式落后等。2008年, 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2o2eh8o.html
5.彭天明军旅诗歌欣赏滴翠青山战旗悬。 主席复出三军勇, 残阳如血捷声传。 (十三)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 摄影:彭天明 百年大庆展鸿蒙, 遵义会馆人潮涌。 不忘初心承志向, 巨人矗立东方红。 (十四)丙安古镇吟 丙安铁索赤河横, 古镇今朝面貌新。 北往南来经世事, 英雄当赞我红军。https://www.scgoo.cn/article-25293-1.html
6.曲靖旅游攻略一日游,云南曲靖一日游景点推荐及交通路线指南4. 镇远古镇有哪些值得参观的景点? 答:镇远古镇保留了很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文物,其中最值得参观的景点包含侗族风情园、宗祠群、古城墙和康王庙等等。 5. 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需要留意哪些事项? 答: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一座展示开展全国革命斗争历史的场馆,需要游客文明参观。在参观时需要关注保持安静不要打闹或是说乱丢https://m.makepolo.com/productfa/biubiu/ynjingdian/484524.html
7.馆长说党史丨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带你看会址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来到遵义会议会址参观。在二楼走廊,纪念馆馆长指着楼旁一棵枝繁叶茂的槐树告诉总书记,这棵树遵义会议时就有了,当年是一棵小槐树,现在已经长成大槐树了。总书记微笑着点点头。 遵义会议彪炳史册光耀千秋,遵义会议会址已成为辉耀日月的历史丰碑。https://www.gzstv.com/a/58ee403ec6fd4682896534a4c112babc
8.遵义会议会址心得体会现在人的理想和过去时代的人不一样了,追求的也不一样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人的追求也要有所变化。黎平会议纪念馆虽小,内容单一,但绝对算得上史料殷实,布展精致,视觉舒适的党史教育基地。 认真参观后,真的添补了我们对这段历史时期不了解的空白——黎平会议的经过、历史意义及重创后的中央红军在进入黔贵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7k2gvzs.html
9.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明枫清旅行记》我进去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那是一排青砖黛瓦的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二层洋楼,是原国民党军队第二十五军(黔军)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这是一处有着黔北特色的大户人家才有的四合院落,我在这里拍照,合影留念。我不是从正面进的,而是从左边的一个通道中进去,是一个小巷,那里有后门,有天井,有大堂。我先参观https://www.jianshu.com/p/3f7e1e945d22
10.遵义会议陈列馆遵义红色教育基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由于陈列内容“文革”色彩较浓,陈列馆与会址距离较远,观众参观很不方便,70年代末闭馆。1984年,纪念馆在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利用空余房间筹建了“遵义会议辅助陈列室”,1985年1月对外开放。 直至二十一世纪,遵义会议纪念馆仍然没有专门用于陈列布展的陈列馆,已远远不能满足逐渐兴起的红色旅游发展https://www.qijiaoxuetang.com/article/index.php?c=show&id=1595
11.3D云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允许更多人在线交流体验参观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与革命人物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还可以参加虚拟的革命活动,如万里长征、遵义会议机及泸定桥事件等。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体验让参观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革命历史的学习中,提高他们参与感,真正化身一个爱国小战士。 通过沉浸式的交互体验,VR红色革命纪念馆让参观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先烈的伟https://blog.csdn.net/VRARvrnew3d/article/details/134738557
12.遵义四城区好玩的地方?遵义红色旅游景点推荐?遵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城市,有许多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值得推荐。以下是几个比较知名的景点: 1. 遵义会议旧址:这是中国 *** 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场所,标志着党的历史转折点。游客可以参观会议纪念馆和纪念广场,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 2. 曾家岩:这是 *** 率领第四军临时中央 *** 在遵义的驻地。游客可以参https://www.kanwenda.com/k/625421.html
13.遵义党性教育基地遵义会议会址2012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遵义会议会址。 2016年1月15日至19日,中亚国家驻华使节团考察并参观遵义会议会址,体验了贵州省红色经典文化。 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纪念馆。 建筑格局 遵义会议会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https://www.gbpxw.com/base/show/578.html
14.遵义会议会址干部培训基地7月1日,遵义会议会址对外开放。1958年11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当年参加遵义会议的邓小平,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会议参加者杨尚昆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确认并证实会议室的位置准确无误。1959年10月1日,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遵义会议会址正式对外开放。1964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纪念馆题写“遵义会议会址” 。1968年至https://www.swufeganxun.com/b-show/295.html
15.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有感在遵义市老城子尹路 96号,枝繁叶茂的百年古槐后面,一座青砖的二层小楼静静伫立,这就是毛泽东亲笔题名的遵义会议会址。近日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看着眼前的一件件实物,认真地听着讲解员的庄严讲解,仿佛瞬间被带回了历史。 红军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1934年11月,连续突破3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到达湘江边,遭到国http://www.zunyiba.cn/m/article/show.asp?ID=1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