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告诉我,清明节要纪念已经去世的亲人,也要缅怀革命先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小观众陈叶伶将观后感写在一片“叶子”上,贴到“清明寄语”墙上。清明假期首日,这面墙变得郁郁葱葱,一片片黄色、绿色和蓝色的“叶子”,都是观众写给先烈们的信。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抗战馆的展厅里,观众在展品前驻足,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观众王宇博参观完展览后,感慨颇深:“是革命先烈用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特意选择清明假期到抗战馆参观,缅怀先烈,激励我一定要传承好红色传统和革命精神。”
抗战馆还举办了“清明节的铭记——缅怀英烈志共铸中华魂”专场直播,多位讲解员在云端接力,讲述赵一曼等抗战英烈故事,两千余名观众通过线上观展的形式缅怀革命英烈。
不仅在抗战馆,香山革命纪念馆等红色纪念馆里,观众有序参观,通过各种形式缅怀先烈。
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外景。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参观提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香山革命纪念馆
香山革命纪念馆巡展进校园
在学校里看红色展览,诵读红色诗歌;聆听革命英雄事迹,献上亲手制作的小白花……最近,密云区大城子学校和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合举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礼赞百年党史立鸿鹄志”清明节主题活动,学生们在生动的微课堂中,缅怀先烈,传承红色血脉,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香山革命纪念馆在大城子学校举办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巡展活动,该馆讲解员为学生们讲解了中共中央在香山的红色历史故事,学生们朗诵了《革命烈士诗抄》。活动中,学生们还到大城子镇苍术会大队“四十八烈士墓”前,聆听家乡革命英雄的事迹,把亲手制作的小白花敬献在烈士墓前。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那些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继承他们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的精神,做党的接班人,新时代的好少年。”该校八年级学生常丽洁说。学生们还将自己的感受写在红色的心形纸上,在展板上组成一颗大红心,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怀念。
香山革命纪念馆副馆长郭丽说,纪念馆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将主题展览以图片展巡展的形式送到中小学校,是打造“我到香山来赶考”青少年党史教育品牌的重要举措,“通过讲红色故事、读红色家书,和老师学生们一起学习党史、传承革命精神,以共同激发昂扬斗志,坚持不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原标题: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峥嵘岁月清明假期红色纪念馆人气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