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15:42发布于北京环球网官方账号
【环球网报道记者安绮】10月17日,“2024首届镇海寺非遗文化节暨北京燕京八绝宫廷艺术作品展”在位于朝阳区小红门地区的镇海寺开幕,近百件(套)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精品惊艳亮相。与此同时,北京燕京八绝朝阳馆也正式迈入内部试运营阶段,为小红门地区的文化发展又增添了新的亮点。
开幕式现场(北京燕京八绝朝阳馆供图)
展览现场(北京燕京八绝朝阳馆供图)
开幕活动包括镇海寺文化论坛、北京燕京八绝宫廷艺术作品展和非遗文化市集三部分内容。书法家米南阳特意为本次活动题写了“镇海寺文化论坛”,并现场赋词。
现场题字、赋词(北京燕京八绝朝阳馆供图)
此次北京燕京八绝宫廷艺术作品展展出近百件(套)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精品,其中多件文物真迹和工艺精品都是首次亮相,让所有参观嘉宾感受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燕京八绝的憾人魅力。
非遗市集热闹非凡,金漆镶嵌、景泰蓝、宫毯、北京兔爷儿、北京灯彩、盘扣、锡雕(鲁王工坊)、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等非遗传承人化身摊主,与来宾面对面进行交流,这不仅为传承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传播技艺的平台,更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可谓是一场视觉、听觉与精神的多重文化盛宴。
非遗市集现场(北京燕京八绝朝阳馆供图)
据了解,小红门乡拥有“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和“小红门地秧歌”两项国家级非遗,北京燕京八绝朝阳馆的建成,将为小红门的非遗文化发展再添助力。这既是当地加强对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和技艺传承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五宜朝阳建设的生动实践。
镇海寺公园曾见证了过去凉水河的航运繁华与河道治理,见证了小红门的发展变迁与公园建设,见证了非遗文化的孕育诞生与传承发展。在这里开展非遗文化节,让与会嘉宾深深感到,这不仅仅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更是传统与现代的交流,是非遗与潮流的碰撞。
北京燕京八绝协会会长、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馆长柏群介绍,“北京燕京八绝朝阳馆”是非遗传承人在北京建设的第三座博物馆,是公园里的博物馆,自然人文与宫廷艺术完美融合,未来还将在这里建设当代造办处大师工坊暨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形成“一园、一馆、一处、一人”的文化平台。
“朝阳南大门,文博小红门”,这里将成为非遗文化交流展示的会客厅,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承载地。下一步,朝阳区还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保护传承体系,让非遗传下去。通过“非遗+科技”“非遗+文创”的方式搭建起非遗大众化、国际化的平台,让非遗活起来。同时持续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型的让非遗融入大众的新场景、新消费、新业态,让非遗结硕果。
据悉,北京燕京八绝朝阳馆从即日起开始接待团体和机构的预约参观,并不断完善提升各项服务和设施,计划于2025年正式对社会开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