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A新书丨夏学兵与《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雕塑研究》读书新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

2019年12月,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雕塑研究》一书,作者夏学兵先生。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吕品昌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鹏教授分别作序,给予高度评价。专著出版后受到了学界的一致好评。

作者在研究中始终把景德镇陶瓷雕塑的发展变迁和大量的史料相结合,从材料出发、以史实为依据,借鉴了西方艺术史、社会史和风格分析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立体的、全方位民国景德镇陶瓷雕塑的社会。借助对民间陶瓷雕塑社会的精微观察,为研究民间陶瓷雕塑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作者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处在现代风潮下“变”与“不变”的两股暗流在景德镇交汇引起的波澜,由此引出民间雕塑艺术传统的恒久性和景德镇陶瓷雕塑传统的生命力

全书目录

导言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传统与现代——承传变异中的民国景德镇陶瓷雕塑

第一节传统雕塑在清末的概况与价值再认识

第二节景德镇陶瓷雕塑在中国雕塑谱系中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章造物观念下的景德镇陶瓷雕塑

第一节地有气——材料与地域

第二节工有巧——技术与工艺

第三节形有美——审美与文化嬗变

第三章业态机制转化与身份疏离下的民国景德镇陶瓷雕塑

第一节官、帮互治下的陶瓷雕塑

第二节身份与地位

第四章妙手琢器——陶瓷雕塑家

第一节“何派”效应始末

第二节走进来的传统标杆——游长子、陈山东再考

第三节本土的坚守者—“范振华”、曾龙升、蔡金台、徐顺元

第四节“取经者”——潘玉书

第五节瓷雕画意——陈国治、王炳荣、黎勉亭

第六节“曾派”余晖——曾山东、何水根、刘祖燃、蔡敬标

第五章全球视野下的陶瓷雕塑流播

第一节市场、新需求与新观念

第二节博览会机制对景德镇和陶瓷雕塑的影响

第三节工业化潮流下陶瓷雕塑的手工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详情介绍

讨论艺术风格的变化,其中社会变迁、时代趣味和人员迁徙等都会影响风格的形成,因而研究风格是一个系统的观察体系,分析特定时代的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不开整体的检视,它既涉及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话题,又触及民俗趣味。人类学家内德菲尔德认为大小传统之间的单向交叉影响对于小传统的民间文化影响尤为明显。以小传统来分析民间陶瓷雕塑艺术,影响景德镇陶瓷雕塑风格形成的要素诸多,它的承传起因总体上呈现以下5个方面的谱系脉络。

文昌帝君(明代),何朝宗款

一、宋元湖田窑陶瓷雕塑

宋元时期,景德镇陶瓷雕塑形成了青白色系的捏塑和模具结合瓷雕风格,并逐步建立起以湖田窑为核心的陶瓷雕塑风格体系。该体系向前溯源,其发端于北宋北方窑口的成熟时期,宋庭南迁以后在景德镇汇集了大量的北方工匠,从而形成了以景德镇湖田窑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雕塑造型风格体系。

青白釉鹤鹿仙人像,南宋,江西潘阳县出土

所以说,景德镇瓷器到了明代以后发展成为天下窑器集大成者,和吸取前代其它各地窑口的特点有很大的关联,这种交流不仅是技术造型上的借鉴,还有人员交流互动、材料的借鉴与创新。陶瓷雕塑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基于此种交流下的产物。

二、明代德化“何派”风格

在明代,福建德化形成以何朝宗“何派”风格为代表的建白瓷雕造型。其瓷胎白中泛黄,质如脂玉造型细腻的风格和景德镇湖田窑瓷雕视觉效果并不一致,造型方式也有差别,熊钢如认为两者造型的风格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熊先生认为何朝宗借鉴了湖田窑影青瓷雕塑技法和造型风格,发挥德化建白瓷质材料的特点,创造出一套更为适合德化瓷质的雕塑表现技法,使得德化窑瓷雕风格在明以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的造型风格不仅是后来临习的范本,也影响了后来的景德镇和佛山石湾瓷雕。

(晚明或清早期,17世纪)德化窑白瓷观音

游长子寿星瓷雕,民国时期

三、丰城木雕和“范振华号”

晚清到民国时期,丰城木雕名号“范振华”,以第一代木雕家范绪藩为肇始,其子范流镛为第二代,至范庆云该风格体系日渐式微。经过范氏家族三代的努力,将中国南方民间木雕浮、镂、圆、漏、透等雕刻技法同漆艺结合,形成了木雕神像和装饰特征明显的家族式作坊风格。以新建县松湖镇向外辐射,将“范振华”作坊的影响从南方推向全国。丰城和新建从事雕刻的艺人也大多在其作坊风格影响下的学徒,多数丰城出身的景德镇陶瓷雕塑家早期在家乡都有从事木雕的经历,丰城木雕传统由木雕艺人的迁徙影响了晚清至民国的景德镇陶瓷雕塑。

四、游长子,魏洪泰,曾龙升,蔡金台

德化“何派”风格的传播影响和瓷雕家个体的作用密不可分。1913年游长子初来景德镇,他和景德镇瓷雕家魏洪泰、曾龙升、蔡金台等的关系就像抛向水中的石子激荡起的涟漪效应,在景德镇形成了和德化传统交相辉映的局面。

达摩试剑瓷雕,曾龙升作

晚清到民国,从游长子到曾龙升、蔡金台,德化“何派”风格传递通过这样的递嬗关系,在景德镇逐渐形成了本地的陶瓷雕塑风格。无论是地域的集体风格还是艺术家个人风格,陶瓷雕塑家就是传播技术和观念的主体,我们必须承认艺术风格的主体不仅是艺术家,也有每个个体风格形成的统一集合体。

五、何水根,曾山东,刘祖燃,蔡敬标

曾山东、何水根、刘祖燃三位陶瓷雕塑家成长期在民国,而主要艺术成就则是在新中国,他们年轻时都师从曾龙昇学习雕塑。从他们作品的风格可以看出已经受现代雕塑教育的影响,人物处理注重解剖、体块和比例,塑造方式也不同于宋元景德镇湖田窑的传统,捏塑造型已经在雕塑技法中逐渐消减,几乎是被石膏印坯方式取代。题材更为多样化、生活化、趣味化和民俗化,儒道释题材在传统的基础上更为拓宽。装饰技术更为成熟,手法多样化、色彩浓艳多为纯色、多采用满饰民间趣味浓烈。他们的风格也影响了后来的刘远长、熊刚如、张育贤等。以上陶瓷雕塑艺术家是“曾派”风格发展的延续。

飞天瓷雕(现代)刘远长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综上所述,我们从中可以找到一条清晰的发展谱系,宋代北方瓷区在一定的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宋以后陶瓷器物的趣味与观念,景德镇瓷雕在宋代就吸取了北方瓷塑的特点并和高岭土材料相结合,为后来建立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制瓷范本奠定了基础,湖田窑瓷雕风格也成为影响其它瓷区的样式。民国景德镇陶瓷雕塑的风格和传统的关系,以德化“何派”风格为链接,上承宋元,下接明清和民国,使得民国景德镇陶瓷雕塑谱系承传有序。

专家序言(一)

文/吕品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

从远古抟土造人、埏埴为器肇始,中国陶瓷雕塑艺术传统源远流长,有大量具有东方气派、民族风格的陶瓷雕塑艺术作品,像秦始皇兵马俑、洛阳唐三彩、景德镇宋元湖田窑陶瓷雕塑、明代德化“何派”瓷雕等都是中国本土雕塑艺术的优秀代表。

(唐代,8世纪早期)贴塑唐三彩陶马

过去,由于陶瓷雕塑艺人出身民间社会地位低下,陶瓷雕塑教育都为口授相传的师徒制,陶瓷雕塑作品存在作者姓名少、年代信息不全、作品风格难以界定等问题,造成不利于陶瓷雕塑知识传播和文献积累的憾缺。在当下以主流精英创作和流行文化研究为主导学术圈,研究者能把微弱的光亮聚焦在民间艺术,照亮民间陶瓷雕塑领域长期存在着历史遗存丰富、创作实践活跃,陶瓷雕塑历史和理论研究的灰暗地带,这在当下的雕塑教学和研究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元代,14世纪中期)景德镇青花梅瓶

明何朝宗款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故宫博物院

同时,作者也注意到材料、技术(模具、装饰)在景德镇长久累积而形成的材料观念、技术观念,这些观念直到今天还影响制瓷人的思路、思想。显然,作者在书中对陶瓷雕塑造型、鉴藏审美、陶瓷雕塑风格研究都注意到了材料技术观念在陶瓷雕塑演变中的痕迹表征。在论文的叙述中,作者的主旨和意图不仅仅是为了阐述景德镇在民国社会文化转型中的陶瓷雕塑、艺术家、社会环境及技术等问题,他把目光投向本土的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对我们将如何理性地审视民间艺术、萃取传统艺术营养,重拾文化自信,这在当下的示范意义要大于历史叙述的本身。

民国曾龙升造粉彩罗汉像

今天,学兵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修订终于出版了,作为他的博士生导师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并祝他在以后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坚忍精进,取得更大的成就。

专家序言(二)

文/张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社长主任、研究员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狮枕,宋代

第二章则以专业的眼光透视方土效灵、人工表异的诸类作品,从地有气、形有美、工有巧的艺术本体剖析活色生香的造物观念。第三章从官、帮互治与身份地位,到多维控制与城乡混合的机制娓娓道来,逐渐廓清一个生存发展的视界与场域,以回应景德镇“五方杂处,器走天下”的文化表征。第四章是在前述“物”与“制”的基础上,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引领出场,从何派的效应、走进来的传统标杆、本土的坚守到中西融合的代际传递,所谓一沙一世界,钩沉、私淑、追溯、遥接,融会贯通、至勤至切于个案研究的精雕细刻。从文献记载、文物流传到田野口述的隽永情感,在史学发展的脉络与知识生成的蕴育中探讨道技辨析的机枢与要津。

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宋代

论文至此已见格局,而作者在第五章则更将研究触角延伸到全球视野,从观念交融产生的需求层次,从市场脉动促进的规模生产,从博览会影响的互动观念,从工业化潮流到手工价值的跌宕,用心体会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因缘脉络与文化变迁的升沉起伏。

夏学兵身处教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一线,深刻体会艺术发展的主旨是在复兴传统精髓中寻找再发展的契机,在继往开来的拓展中以文载道,追求理想,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精神和力量。

学问千秋事,夏学兵的研究与实践的疆域广阔,任重道远。

作者简介

夏学兵,男,汉族

教育经历:

1976年12月生于江西省广丰县

1999年毕业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

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2016年一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师从吕品昌教授、张鹏教授。

本书也是吕品昌教授、张鹏教授教学的一次成果体现。

工作经历: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南昌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展览:

“形之上下”夏学兵雕塑作品展(个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作品曾参加第十、十一、十二届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大同雕塑双年展、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长等重大展览。多篇论文和作品发表在《美术研究》《新美术》《装饰》《雕塑》《美术大观》《美术》《民族艺术》《文艺研究》等艺术刊物。

作品被井冈山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南昌市名人雕塑园、吉安庐陵文化园、吉安东固博物馆等博物馆机构及私人收藏。

THE END
1.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全年开馆 Open all year around “岁岁鸭和TA的朋友们”——第19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景德镇御窑专项赛总决赛正式启幕![2024-12-18] more<<<http://www.jdzyybwy.com/jdzmu/frontend/pg/index
2.“瓷”刻向未来丨一起踏上“瓷的旅程”瓷器,是人品赏气韵的雅致之物,也是满足生活需要的寻常物件。时间的淬炼,给瓷器澄净的釉色和如玉般柔润的质感,给予了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命力。 当泥土经过“破碎”“重塑”获得“新生”,又在诉说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一起进入这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兴,也正因瓷而变的城市——景德镇,去一探究竟吧!http://yun.wuningnews.net/c/TjZRNk5SaTVpTkdmeVQvNWdVMHB4UT09.html
3.景德镇这处景区上榜!荣获全国典型案例!澎湃号·政务现场揭晓了“2024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成功入选“旅游景区、企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国家文博研究馆员、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作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代表,在大会作典型案例经验交流演讲。演讲的题目是《打造千年瓷都“活”的博物馆 持续推动古窑景区创新发展》。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94270
4.鉴赏独具一格的湖田窑北宋 景德镇窑影青瓷香薰 安徽省博物馆 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影青瓷制作工藝發展到歷史巔峰。產品以碗、盤、壺為主,還出現花瓶、香爐、雕塑等新品種。湖田窯、湘湖窯最具代表性。 南宋中晚期,表層優質瓷石資源匱乏,社會動蕩不安,熟練工匠大量流失。為片面追求產量,廣泛推廣使用墊圈組合式窯具,窯內濕氣難以及時排出,不https://www.360doc.cn/article/62011179_829455457.html
5.湖田古窑遗址(民窑博物馆)景德镇民窑博物馆不仅收藏陈列了湖田窑各个历史阶段产生的各类典型标准器物和历史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及考古标本等,还保护了宋、元、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弥足珍贵的窑炉、制瓷作坊等二十余处遗迹,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制瓷的现场情景,让人们感受和触摸到历史的真实。景德镇民窑博物馆周围环绕着十二处二十六万平方米面积尚https://www.wylxs.net/product/html/128.html
6.《景德镇湖田窑址:1988当当河北博库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景德镇湖田窑址:1988-1999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二册)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 编著 文物出版社》。最新《景德镇湖田窑址:1988-1999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二册)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 编著 文物出版社http://product.dangdang.com/11334821079.html
7.博物馆藏湖田窑,景德镇湖田窑,宋代湖田窑瓷器鉴定价格湖田窑烧造的瓷器一般都是垫烧,底足都留有“锅巴印”,是鉴定湖田窑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湖田窑瓷器的特点有如柴窑瓷器的特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曾有专家撰写论文专门论述,说人们一直在寻找的宋代柴窑瓷器,按其特点分析,就是景德镇湖田窑的瓷器。http://www.cang.la/proList.html?typ=hutian&sta=3
8.南宋湖田窑青白瓷刻花梅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南宋 湖田窑青白瓷刻花梅瓶 时期:南宋(1127–1279)–元(1271–1368)王朝 日期:13世纪末-14世纪上半叶 文化:中国 介质:青瓷釉下的雕花雕刻瓷(景德镇青柏窑) 尺寸:高12 3/8英寸(31.4厘米) 分类:陶瓷 信用额度:罗杰斯基金(Rogers Fund),1923年 登记号:23.182.1 此花瓶上生动活泼的云状卷轴设计还用金属制品http://guwantj.com/photo/12172
9.科学网—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从玲珑瓷看中国文化玲珑瓷是一种镂花瓷器,主要流行于清代。从目前考古资料看,景德镇窑烧造玲珑瓷不早于元代,其起源说法不一。通过与大英博物馆藏品及杜伦大学所藏“威廉姆森收集品”中12~13世纪伊朗玲珑陶碗等比较,可知景德镇玲珑瓷工艺一定程度上受到伊斯兰制陶技术的影响,体现了当时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交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32280.html
10.湖田古瓷窑址另外还有宋代作坊及龙窑,明代作坊及明代马蹄窑、葫芦窑等重要遗迹。 湖田古瓷窑址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文献记载。40年代初,英国学者又将湖田窑介绍到欧洲,并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古瓷窑址。1959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窑博物馆 民窑博物馆不仅收藏陈列了湖田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1251.html
11.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但没有哪一家能动摇景德镇的地位,这里就是瓷都。整个城市到处都是瓷器相关,除了中国陶瓷博物馆,还有御窑厂遗址博物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湖田窑博物馆、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等一系列陶瓷相关博物馆,有数不清的文创市集,都是瓷器瓷器瓷器。乃至https://www.douban.com/note/867101931/
12.宋代影青瓷是宋代景德镇大量生 产的瓷器。其胎质洁白,釉色青 中泛白,透光度极强。器型主要 有碗、盘、碟、壶、罐、枕、瓶、 粉盒、香炉、香薰以及瓷俑、观音、小动物塑像等,装饰手法多 为刻花、划花、印花、镂空及褐 釉彩等。 全国最著名的青白瓷窑场--湖田窑 http://www.jdzmuseum.com/songdai
13.景德镇博物馆:厚重的历史鲜活的记忆1981年,在湖田窑遗址建立的“湖田窑古瓷窑遗址陈列馆”,2003年改为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湖田窑遗址是我国陶瓷史上生产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产品种类最全,质量最精的宋、元时期窑场,集中地代表了我国同期的陶瓷生产水平。湖田窑始烧于五代,鼎盛于宋、元,结束于明代中期,期间延续制瓷历史近七个世纪。它以http://m.taoci52.com/t/822.html
14.景德镇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景德镇景德镇民窑博物馆门票/民窑博物馆不仅收藏陈列了湖田窑各个历史阶段产生的各类典型标准器物和历史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及考古标本等,还保护了宋、元、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弥足珍贵的窑炉、制瓷作坊等二十余处遗迹,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制瓷的现场情景,让人们感受和触摸到历史的真实。 民窑博物馆周围环绕着十二处二十六万平方米面积尚未发掘的古https://you.ctrip.com/sight/jingdezhen405/61148.html
15.地址,价格,营业时间(图)景德镇周边游景德镇几乎没有游客的小众博物馆,只要登记身份信息就可以参观[双手合十]湖田古窑遗址陈列馆收藏并展示了湖田窑遗址出土的历代陶瓷器物和标本,通过展示宋、元、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窑炉、制瓷作坊等遗迹,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制瓷的场景。它是我国八大窑系之一。 https://www.dianping.com/shop/45513733
16.江西省博物馆宋代景德镇以湖田窑为中心的制瓷业,生产规模大,创烧的青白瓷闻名全国。元代成功地创烧了青花瓷和釉里红瓷。明清时期,政府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器厂,负责烧制宫廷用瓷及皇帝对百官及归顺天朝国家的赏赐用瓷,代表着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成就,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https://www.jxmuseum.cn/news/mediasource/1a2c29ebc623467bad33c7be13bf3661
17.泉州市博物馆藏“德化窑青白釉花口瓶”相关问题探析不同窑口的青白釉花口瓶特征鲜明,对于判定馆藏或者海底沉船遗址发现的青白釉花口瓶的窑口和时代具有明显的优势。 机构: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 领域: 考古;体育;档案及博物馆; 关键词: 青白釉花口瓶;德化窑;景德镇湖田窑;窑口判定; 格式: PDF原版;EPUB自适应版(需下载客户端)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KJWB202403016.html
18.宋代十大顶级瓷器,只要收藏一种就是成功的收藏家!哥窑龙泉窑官窑宋 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风首壶 景德镇的烧造史可以溯至唐代,原名“昌南”,宋真宗景德年间,该地因制瓷名扬天下而改名景德镇。 就青白瓷这个品种而言,景德镇可称天下第一,这是一种独具风格的瓷器。其釉色白中闪青,青中显白,釉色透亮,光照见影,所以又称“影青”或“映青”,有“假玉“之称。 https://dy.163.com/article/H3967GSJ0523D470.html
19.南方文物杂志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2018年第02期关键词:景德镇市 调查简报 流域 江西 考古 2001年 浮梁县 来源地 东河是位于江西景德镇市东北浮梁县境内的昌江支流,是古代景德镇制瓷业所需原料的主要来源地,至今在东河流域还保留着丰富的古代瓷土矿开采、淘选和输送的遗存。其中,景德镇市瑶里镇高岭村高岭土矿遗址2001年还与景德镇湖田窑一起。 浙江上虞早期越窑https://www.youfabiao.com/nfww/201802/
20.教育微课程洁素莹然似白还青——白瓷和青白瓷湖南博物院湖田窑青白釉印花高足杯 元(1271—1368) 湖南博物院藏 元代以后,青白瓷不再是瓷业生产的主流,但仍有少量生产。这件景德镇窑青白釉盖罐,通体施有青白釉,釉色白中微闪青色。瓷器的盖子仿荷叶形,装饰有暗划纹,形似荷叶脉络。瓷罐整体造型生动秀美,古朴典雅,是清代光绪时期官窑生产的青白瓷精品。 https://www.hnmuseum.com/zh-hant/node/9412
21.莱斯!南京溧水博物馆一口气展出4件镇馆之宝你以为,元青花只在大型博物馆里才能看见?NO。南京溧水博物馆就能欣赏到。 作为跨年特展,12月30日,“釉见溧水——溧水博物馆馆藏瓷器展”在溧水博物馆3楼展厅正式开展。元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元景德镇窑青花一束莲纹印泥盒、元哥窑直颈瓶……这些超级罕见、超珍贵的国宝级瓷器,悉数亮相。溧水博物馆馆长甘莉莉透露https://www.xdkb.net/p1/nj/j9d1u/45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