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守住千年瓷都的“根”与“魂”凤凰网江西

行经车水马龙的珠山大道,只见明清风格建筑的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门古朴厚重,大门正前方一块巨大的镂空铸铁照壁气势恢宏,洪武、嘉靖、乾隆、同治、宣统等明清历代皇帝年号清晰可辨,一座御窑厂见证了中国瓷业鼎盛时期的辉煌。

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不遗余力推动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御窑厂遗址地位特殊、意义独特。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幕,景德镇御窑厂窑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早在2015年3月和12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殷殷嘱托“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御窑厂遗址作为国家试验区建设核心区的“一轴”,是开展保护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中的核心。2021年以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将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国家试验区建设的“龙头工程”来抓,提出“确保2026年申遗成功”的目标,以申遗为抓手不遗余力保护好千年窑址、传承好千年技艺、守护好千年匠心,守住城市的“根”与“魂”。

20世纪70年代起,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在御窑厂遗址范围内进行了数十次随工和3次大规模的主动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包括始建于明代初年的围墙,洪武至万历时期的葫芦形和馒头形窑炉、作坊,各时期落选瓷器埋藏坑和堆积层。出土明清时期瓷片数十吨,近1000万片,尤其是完整、连续的明代各朝遗物,揭示了御窑厂自明初设立至明末废弃,清代复建至民国的发展序列。御窑厂发掘曾荣获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田野考古二等奖。

“御窑厂遗址是中华陶瓷文明的重要基因库,陶瓷文化的‘活化石’,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基于这些重要的价值,御窑厂遗址在2006年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获批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3年被列入国家重点大遗址、全国25处大遗址重点保护展示工程和全国10处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介绍说。

世界遗产,是指对全人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早在2010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就赞成景德镇御窑遗址申遗。2015年,景德镇市正式启动御窑遗址申遗工作,确定聘请清华大学吕舟教授指导的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作为申遗文本编制单位和业务咨询单位。2016年,成立了景德镇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完成了申报进入预备名录的文本编制。2017年1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将景德镇御窑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景德镇市第一部历史文化保护类地方性法规《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御窑厂遗址保护管理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中,明确把推进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具有引领性作用的重大项目和工程。2020年,景德镇市组建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并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确定了最新申遗文本。2021年,景德镇市政府和江西省文旅厅研究制定下发御窑遗址申遗三年行动计划,并列入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步步为营,御窑遗址在向世界级遗产跃升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打造“活着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深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一直以来,景德镇市深入挖掘御窑厂遗址文化价值,注重文化遗产的活化保护利用,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注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化遗产走近群众融入生活造福百姓。

站在龙珠阁上远眺,御窑厂遗址和斩获数个国际建筑大奖的御窑博物馆在古老与现代的辉映中散发出文化魅力。近年来,景德镇市加大对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其周边环境整治提升,珠山南北两侧均建起了遗址保护房,对发掘出的历代窑炉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展示,让游客直观“看见”古代制瓷文明。以御窑厂遗址为中心,加大重点保护区内的历史文物保护力度,新建御窑博物馆,集中展示明清御窑厂遗址考古出土、修复而成的珍贵文物,向游客生动展示古代瓷业文明的高峰。

古陶瓷基因库典型标本与库房

2022年6月11日,正值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挂牌。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宣布,将联合多家国内顶尖院校、机构,基于现已出土的近2000万片古瓷片,合作共建古陶瓷基因库。通过对古瓷片进行成分分析和数据采集,制作成物理和数字形态的基因标本,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唤醒那些曾经沉睡在地下的文明记忆。

2022年10月,一场以“御窑天下·青花秘境”为名的特展引人入胜。展览自开放以来,吸引了30多万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并有10余万人参与线上互动游戏。该展以全域、跨界、数字共生为核心理念,打破了博物馆的空间局限,将景德镇陶阳里御窑景区里的考古遗址展示区和历史文化街区全部纳入到展览之中,以创新的展陈形式和艺术互动装置,让深藏博物馆的元明时期青花瓷“走”出博物馆,为观众带来奇妙的“秘境”观展体验。以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数据为基础,实现了线上、线下空间互联,共同呈现了一部以青花为纽带的中外文化交流史,让古陶瓷不仅能“说”会“动”还“好玩”,真正让文物融入时代和生活。

“景德镇市正在以御窑遗址为核心全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是为了更好地对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保护千年窑址、传承千年技艺、呵护千年匠心,留住城市的‘根’与‘魂’,让景德镇成为可触摸、可体验、可品味的‘活着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翁彦俊说。

THE END
1.总要来一趟江西吧!体验一次千年古窑江西省新浪财经为我们揭开江西古窑文化的神秘一角 让我们不禁想要探寻更多 江西大地上的古窑遗址 聆听沉睡千年的陶瓷故事 古窑遗址是陶瓷技艺的见证 更是千百年来瓷、酒、茶的摇篮 不妨抽空细啜一盏清茶 与好友聚会共饮一盅美酒 于杯盏间品味古人的生活情趣 一起时光倒流 追寻江西最初的乡愁http://finance.sina.com.cn/wm/2024-12-19/doc-inczysvv6886370.shtml
2.2024江西吉州窑遗址旅游攻略吉州窑自助游1.江西吉州窑遗址景点照片景区介绍 旅游攻略 怎么去 门票 服务 天气 景区简介: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以悠久的历史,宏伟的规模,丰富而精美的产品,一直为国内外人士所向往,是我国现在保存完好的古名窑遗址之一。吉州窑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其出产的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jizhouyao.html
3.江西晨报:“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带您欣赏多地“镇馆之宝”整个器型端庄稳重,发色苍翠浓艳,堪称元代青花瓷器的绝品佳作。此外,馆内珍藏的宋代影青釉瓜棱形盖盒、清代乾隆粉彩九桃图天球瓶、明代宣德青花葡萄纹菱口盘都堪称世间珍品。 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网址http://www.hhhmuseum.com/http://www.hhh.gov.cn/index.php/article/1919.html
4.吉安,吉州窑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目前这里属于吉州窑遗址公园的一部分,并被列入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馆在遗址公园外侧,免费开放,如果要进入遗址公园内部,需要购买门票。 宋代的吉州窑发展迅速,成为一座综合性窑场,瓷器种类齐全。其绿釉瓷器与北方同类产品相比,难分高低;剪纸贴花瓷器、木叶纹盏工艺新颖,纹样独特;酒釉彩瓷器釉色斑澜,意象万千;釉下讷色https://www.douban.com/note/859975991/
5.走进千年瓷都景德镇,感受精美瓷器的前世今生景德镇其实不是一个镇,而是江西省东北部的小城市,这里不仅山清水秀,还汇聚着大量的气势如虹的瓷器博物馆和老祖宗留下俩的窑厂遗址,如今很多喜爱陶瓷文化的人汇聚景德镇,开办了一些更受年轻人喜爱的的瓷器集市核陶艺街区也有天马行空的文创,景德镇的每一处细节透露出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让你叹为观止。https://www.8264.com/youji/5718975.html
6.江西省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江西省博物馆新馆江西省博物馆是全省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藏品总数约5.9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70件(套),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金银器、书画、近现代革命文物、杂项等类别。青铜器:本馆收藏的青铜器主要来自瑞昌铜岭遗址和新干大洋洲商墓。瑞昌商周矿冶遗址始于商代中期,是世界上开采年代最早、https://art.icity.ly/museums/vxe883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