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通讯瓷业高峰是此都——江西景德镇历史文化保护纪实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这是一座在中国乃至世界版图上都独一无二的城市。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兴,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了一个城市依靠单一手工业支撑千年的奇迹。今天,穿越千年历史,瓷,仍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

御赐景德——盛名延续千年

景德镇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瓷都。但这背后是一段宏阔的历史叙事。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宋真宗收到了一批江南小镇昌南进贡的瓷器,其颜色介于青与白之间,其釉色中泛着青白色的影子,名叫青白瓷,也叫影青瓷。真宗皇帝龙颜大悦,遂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赏赐给这种瓷器的产地,从此,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其名与“瓷”紧密相连,延续千年至今。

北宋末年,战火纷飞,那些曾经有名的窑口或荒废衰落,或随战火损毁,唯独偏处赣东北一隅的景德镇凭借相对闭塞的环境得以保全。北宋灭亡后,宋廷南迁,南迁的人群中就包括那些曾经“以瓷为生”的窑工,他们将先进的制瓷工艺也带到了景德镇,进一步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的发展。

图为本报记者常越(左)在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采访。本报记者胡春明摄

如果上述只是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外因的话,那昌江就是内因。这条当地人口中的“母亲河”穿镇而过,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财富之河、生命之河。绵绵不绝的水流不仅为景德镇带来了制瓷原料、燃料和生活用品,也为窑业生产提供动力。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后来的大多窑口都依河而建,一条狭长的带状城镇就这样沿昌江南北绵延10余里,构成了景德镇特殊的城市布局。此外,烧瓷需要大量木柴,景德镇不止是瓷都,还是竹木之乡。据介绍,松木油脂含量高,有利于窑内温度,这也是景德镇能够烧制出上好瓷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后来高岭土的发现和使用,更是一举奠定了景德镇的瓷都地位。

或许少了上述任何一个要素,景德镇的瓷都地位都要打上折扣。也正因为这些有利因素,使得景德镇的瓷器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是其他窑厂无法比拟的。或许从当地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回答中我们能够得到某些启示:景德镇的瓷器就是贵,因为它好,别的地方做不出来。

昌江出境后经鄱阳湖流入长江,连通东海,这条水路即景德镇瓷器走向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当外国人看到制作如此精美的瓷器,无不啧啧称奇,都以能够拥有景德镇的瓷器为荣。而英文中的“瓷器”与“中国”皆为同一个单词,这无形中也让景德镇瓷都地位显得更加突出。

1965年7月,郭沫若在景德镇艺术瓷厂参观时即兴挥毫,题诗赞美景德镇:“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宋代以来传信誉,神州而外有均输。贵逾珍宝明逾镜,画比荆关字比苏。技术革新精益进,前驱不断再前驱。”

美冠古今——“瓷”脉传承有序

宋代的青白瓷温润如玉、含蓄内敛;元代的青花瓷白中闪青、浑厚大气;明代的斗彩莹润如脂、恬澹雅致;清代的粉彩鲜艳持重,华丽繁复。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上演着中国瓷器史上令人难忘的“年代秀”,络绎不绝的游客们在展柜前驻足凝视,仿佛想要弄懂这些瓷器“何以如此之美”的全部秘密。一位河南游客在参观完后给出了“非常好”的评价,这也似乎是大多数游客的心声。

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而这段历史的源头则要从距离景德镇御窑博物馆6公里外的湖田窑遗址追溯,因为景德镇的制瓷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景德镇民窑发展史。

进入湖田窑遗址,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制瓷现场,从宋代的匣钵墙到元代的青砖路面、再到明代的陈腐池,历史在以世纪为单位快速地向前翻页。

虽然我们无法想象千年之前湖田窑点燃第一炉窑火时的盛况,但瓷器却蕴含着一条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线。当窑炉打开,青白瓷从匣钵取出的那一刹那,相信当时在场的每位窑工的内心都激动不已吧!众人不惜将最美好的词语都赋予它:“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假玉器”“饶玉”(景德镇古时地属于饶州)。“君子比德于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具有特殊地位,历来是文人墨客的最爱,宋人对青白瓷的喜爱可见一斑,而温润如玉、含蓄内敛的青白瓷也代表着宋人的极致美学和审美情趣。

岁月的洪流奔涌向前,到了元代,湖田窑迎来了又一个高光时刻,烧出了让全世界都为之痴迷的“元青花”。如果我们截取这段历史,便会发现一个现象:宋朝北方白瓷与南方青瓷的结合成就了温润如玉的青白瓷,而青花瓷又是从青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的宋朝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特殊存在,这种“承上启下”不仅揭示了景德镇制瓷历史的有序传承,也揭示了文脉传承。因为瓷器中隐藏的文化密码,不仅仅是青花、粉彩或者颜色釉,也反映政治制度、经济方式,映照文化变迁、审美风尚、百姓生活。

时光流变中的景德镇已不只是一个地域概念,成为了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忆,是全世界共享的文化符号,是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传承有序的鲜活样本。

活态保护——璀璨绽放芳华

入明以后,随着明朝在城市中心珠山设置御窑厂后,景德镇的制瓷业逐渐向城市中心转移集聚。因为专为明、清宫廷生产御用瓷器,所以御窑厂素以“汇天下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闻名,这也代表了我国古代瓷业的最高水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御窑厂将景德镇的瓷业带到了另一个高峰。

御窑厂遗址博物馆本报记者常越摄

据景德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张文帮介绍,为了再现“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繁华景象,在充分保留“码头—民窑—老街—里弄—御窑”历史空间和瓷业肌理的基础上,对传统建筑风貌和元素进行了挖掘与提炼,通过窑址挖掘、里弄保护、院落修缮、文化记忆整理、建设博物馆等,整体活态复苏1000年陶瓷文化遗迹、600年御窑文化遗址和100年近现代陶瓷工业遗存,形成了集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休闲购物、餐饮住宿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消费主题街区,使千年窑业遗址和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整体性、原真性保护传承,既保持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延续,又实现了当代城市生活方式的满足。

穿越千年历史,瓷仍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人们喜欢瓷器,不仅仅是喜欢它外表,而是喜欢它厚重的历史、丰富的寓意、传承的技艺、勾勒的情感、承载的乡愁。”张文帮说道。

THE END
1.总要来一趟江西吧!体验一次千年古窑江西省新浪财经为我们揭开江西古窑文化的神秘一角 让我们不禁想要探寻更多 江西大地上的古窑遗址 聆听沉睡千年的陶瓷故事 古窑遗址是陶瓷技艺的见证 更是千百年来瓷、酒、茶的摇篮 不妨抽空细啜一盏清茶 与好友聚会共饮一盅美酒 于杯盏间品味古人的生活情趣 一起时光倒流 追寻江西最初的乡愁http://finance.sina.com.cn/wm/2024-12-19/doc-inczysvv6886370.shtml
2.2024江西吉州窑遗址旅游攻略吉州窑自助游1.江西吉州窑遗址景点照片景区介绍 旅游攻略 怎么去 门票 服务 天气 景区简介: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以悠久的历史,宏伟的规模,丰富而精美的产品,一直为国内外人士所向往,是我国现在保存完好的古名窑遗址之一。吉州窑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所产瓷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其出产的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jizhouyao.html
3.江西晨报:“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带您欣赏多地“镇馆之宝”整个器型端庄稳重,发色苍翠浓艳,堪称元代青花瓷器的绝品佳作。此外,馆内珍藏的宋代影青釉瓜棱形盖盒、清代乾隆粉彩九桃图天球瓶、明代宣德青花葡萄纹菱口盘都堪称世间珍品。 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网址http://www.hhhmuseum.com/http://www.hhh.gov.cn/index.php/article/1919.html
4.吉安,吉州窑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目前这里属于吉州窑遗址公园的一部分,并被列入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馆在遗址公园外侧,免费开放,如果要进入遗址公园内部,需要购买门票。 宋代的吉州窑发展迅速,成为一座综合性窑场,瓷器种类齐全。其绿釉瓷器与北方同类产品相比,难分高低;剪纸贴花瓷器、木叶纹盏工艺新颖,纹样独特;酒釉彩瓷器釉色斑澜,意象万千;釉下讷色https://www.douban.com/note/859975991/
5.走进千年瓷都景德镇,感受精美瓷器的前世今生景德镇其实不是一个镇,而是江西省东北部的小城市,这里不仅山清水秀,还汇聚着大量的气势如虹的瓷器博物馆和老祖宗留下俩的窑厂遗址,如今很多喜爱陶瓷文化的人汇聚景德镇,开办了一些更受年轻人喜爱的的瓷器集市核陶艺街区也有天马行空的文创,景德镇的每一处细节透露出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让你叹为观止。https://www.8264.com/youji/5718975.html
6.江西省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江西省博物馆新馆江西省博物馆是全省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藏品总数约5.9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70件(套),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金银器、书画、近现代革命文物、杂项等类别。青铜器:本馆收藏的青铜器主要来自瑞昌铜岭遗址和新干大洋洲商墓。瑞昌商周矿冶遗址始于商代中期,是世界上开采年代最早、https://art.icity.ly/museums/vxe883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