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窑

官窑的称谓本文所写的官窑,是指狭义上的宋代的皇家宫廷御用瓷“官窑”。

官窑,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

广义上,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的窑,统称为官窑。

狭义上,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官窑,宝光内蕴,以素面为主,既无华丽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装饰,是收藏界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

02

北宋官窑南宋文人叶寘在其《坦斋笔衡》中言“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记载了徽宗自置窑烧造官瓷这一重大的陶瓷历史事件。

北宋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到今没有发现,非常罕见,一共只烧二十几年。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

因为官瓷的身世特殊、经历曲折,其“前世今生”颇耐寻味。

北宋官窑口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官瓷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

北宋官窑的基本特征2、釉色有天青、粉青、虾青、月白、油灰、鳝鱼黄等釉色。绝大部分器物,胎釉与汝瓷有极其相似之处,官窑的釉色更趋向追求玉色。4、开片为金丝铁线与冰裂纹同存,开片有大、小之分,大器小开片与小器大开片都是难得之物,开片纹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不同于北宋任何窑口的产品。不开片器物应是该窑的极品,是胎釉膨胀系数一致所造成。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是父与子的关系,从遗传学讲,有其共同特征:器物紫口铁足,釉下气泡密如攒珠,釉面开冰裂纹片,个别器物采用大支钉支烧,这些均体现了两个窑口的共性,验证了"袭故京遗制"的文献记载是准确的。

1、胎有灰白、灰褐两种,胎骨较为厚重,紫口铁足是共性。

北宋官瓷的“粉青”釉色,素用“晨露未干时,隔纱望晴空”来形容,比之汝瓷的“雨过天青云破处”更含蓄、内敛,更接近审美的最高境界。

3、造型多为祭祀、文房类:炉、瓶、尊、洗、盆、觚等,尊、觚系仿商、周青铜器造型。

5、烧制方法,有支钉支烧和垫饼支烧。支钉支烧的器物,支钉痕迹稍大,多数器物是采用垫饼支烧。

6、北宋素有汝官不分,与汝窑的区别:金丝铁线的区别、紫口铁足的区别、胎体厚重的区别(与民汝不能一概而论),釉下直观的区别、开片纹自成体系的区别。

03

南宋官窑这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历史上称为南宋官窑。

"靖康之难"后北宋王朝的灭亡。中原地区诸名窑被毁。宋高宗赵构避逃东南,定都临安,建立了南宋朝廷。

南宋官窑是宋朝迁都临安后,邵成章提举在殿中省修内司按北宋旧制度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称为内窑;后来又在郊坛建立新官窑。修内司郊坛官窑瓷釉有月白、粉青、米黄三色,有冰裂纹,隐纹如鹰爪。

据南宋人叶寊的《坦斋笔衡》一书中记载说:“政和间(北宋1111-1117年),就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宗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花,极其精制,釉色莹沏,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

此段文献资料是迄今发现的关于南宋官窑历史的最早文字记载,后人研究都多以此为考证。

文献说明,北宋时期已烧制官窑。南宋官窑继承了北宋官窑的技术和制作方法。文献把南宋官窑划分为"修内司"和"郊坛下",前者"名内窑",后者系"别立新窑",并明确指出新窑"比旧窑大不侔"。

明初曹昭《格古要论》言:“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臃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

04

南北宋官窑的区别

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的区别:

第一,都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但南宋比北宋明显(紫口,是指口部由于釉薄,露出紫色的胎骨。铁足,是指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现铁褐色)

第二,都有开片的特征,规律不一。

北宋官窑粉青贯耳穿带小方壶

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贯耳穿带方壶

第三,北宋官窑厚重,南宋官窑轻薄(跟南北方人的性格有关)

05

什么是“紫口铁足”

“紫口铁足”是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特征之一。从考古发现与传世器物看,南宋龙泉窑的黑胎瓷(龙泉瓦窑窑、大窑等一些产品)、宋代官窑、传世哥窑器,以及明清两朝景德镇仿哥窑都有这一特征。

由于施有乳浊性厚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泛出比黑胎稍浅的紫色;底足无釉处则呈现胎的颜色。它和青釉配合,既能衬托青釉和美,又使厚釉产品具有挺拔秀丽的质感。瓷器上口沿薄釉处露出灰黑泛紫,足部无釉处呈现铁褐色的现象,称为“紫口铁足”。

“紫口铁足”给人以稳重,朴雅之感。

“紫口铁足”的形成,是因为其胎骨含铁量高,在还原气氛下,足部露胎部分呈黑色,谓之“铁足”;而有一层薄釉的口缘部分便泛灰紫色,俗称“紫口”。

06

官窑的窑址

北宋官窑的窑址

窑址之谜是北宋官窑的最大谜团。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下,至今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的官窑遗址。

关于北宋官窑窑址在何处,一般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官窑即为汝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由于从釉色、器型和胎质上看,汝窑和官窑极为相似,因此他们认为“汝官不分家”。

清凉寺汝窑窑址

第二种说法,由于窑址不明,存世量少,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

第三种说法,北宋官窑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虽然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比较多,但是至今仍然没有让人信服的证据。

南宋官窑的窑址

今天,杭州凤凰山麓留有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址、南宋官窑郊坛下窑址等历史遗迹,现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THE END
1.国宝级北宋官窑天青釉贯耳瓶国宝级北宋官窑天青釉贯耳瓶 海南国懋拍卖 ——国宝级北宋官窑天青釉贯耳瓶 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宋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徽宗举国家之力,荟萃大批瓷艺大师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985413839260478&wfr=spider&for=pc
2.宋代官窑价值连城的原因以及鉴定五大细节宋官窑青釉蒜头瓶-北京故宫藏 南宋 郊坛下官窑鬲式炉,上海博物馆藏,浙江省杭州市乌龟山郊坛下官窑遗址出土 因为宋代的官窑瓷器产量非常的少,流传到后世的就更少了。 因此宋代官窑瓷器成为收藏界的珍贵藏品,目前存世的能够被确认为宋代官窑瓷器数量稀少,大部分都保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MzE5MTg1MA==&mid=2247530677&idx=1&sn=89dca04d9703177383016f1f96409990&chksm=974cd2bab98bc5140303797bd5ba73181c9b6c84da203a3b5b25aec239af2194b48412bfed90&scene=27
3.宋代五大名窑之洗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底部) 大英博物馆藏 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三(正面) 大英博物馆藏 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三(底部) 大英博物馆藏 北宋 汝窑天青釉花口洗(正面) 大英博物馆藏 北宋 汝窑天青釉花口洗(底部) 大英博物馆藏 南宋 官窑青瓷圆洗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http://www.qvip.net/article-43187
4.鉴赏宋代官窑有诀窍在多年的收藏经历中,郝玉珑对宋代官窑瓷器也是非常喜爱,对于宋代官窑瓷器他也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特意把自己总结的宋代官窑辨析窍门介绍给广大藏友: 宋代官窑分北宋官窑(汴梁窑、旧官窑)和南宋官窑(杭州窑为新窑),南宋官窑又有修内司和郊坛下先后两窑。 http://m.taoci52.com/t/17628.html
5.“绝不经见”话官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官窑瓷器出土文物较少,窑址并未完全发掘,因此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我们尚可通过博物馆馆藏的极少传世官窑瓷器,窥见其独特的艺术风采。 官窑的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官窑,泛指专为皇家烧造瓷器的民窑窑口。这类窑口因精湛的制瓷工艺,以及精美品相为官府和皇家赏识,成为专门纳贡的窑口http://m.cmstop.cloud.yanews.cn/p/170114.html
6.拍卖最贵十大宋代瓷器天价宋代瓷器排行宋朝传世瓷器盘点→北宋汝窑开片葵口式笔洗,与藏于大英博物馆的葵口笔洗是一对,都是收藏家艾弗瑞.克拉克伉俪的旧藏,这件于七十年代转入日本收藏,在2012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以2.0786亿港币的天价拍卖成交,刷新了当时宋瓷的拍卖纪录。该笔洗为葵口,弧腹,圈足,足底有3个支烧钉痕,釉子厚润古雅,周身开片致密,为同类单色釉中之隽品https://www.maigoo.com/top/430447.html
7.北宋官窑“北宋官窑”的瓷器是什么样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开封市何氏官瓷艺术有限公司的小编就这个问题给你介绍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我们看到的世界各大博物馆藏的汝窑大部分都是“北宋官窑”,也就是“汝官窑”器!它的胎骨致密、 发布时间:2020-07-06 点击次数:219 http://www.hs-gc.com/tag/%E5%8C%97%E5%AE%8B%E5%AE%98%E7%AA%91
8.宋代官窑琮式瓶尤为珍罕,难得一见,市场价值难以估量!南宋王朝覆灭之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技艺失传,故传世官窑器十分稀少。北京拍出的这件琮式瓶从各个方面均符合上述南宋官窑的特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台北故宫博物院各收藏有一件南宋官窑琮式瓶,形制与此件极为相似。 南宋官窑瓷器则造型古朴而精致,胎体同北宋官窑一样较薄,呈紫褐铁色,但釉层肥https://www.meipian.cn/185w0exk
9.首拍一鸣惊人!日本萬邦10月珍藏拍卖再推重器.联拍动态更难能可贵的是,此器曾于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中,以42万人民币成交,可见其来源可靠。时隔11年,再次于萬邦拍卖与各位藏家相见,实为珍贵。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大英博物馆的宋 官窑青釉琮式瓶,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宋 龙泉窑青瓷琮式瓶,其样式与釉色等皆与此件拍http://news.51bidlive.com/contents/3/2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