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光明日报

江西秋意正浓。九江、景德镇、上饶,再到南昌,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察实情、观进展、谋未来。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后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覆盖沿江11个省市。这一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的经济带,占有全国“半壁江山”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它所承载的,不仅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有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时代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念之行之,10多年来30多次来到长江沿岸。江水滚滚东逝,江岸黄了又绿,长江的模样也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改变。

大江东去,长卷万里。

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回顾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历程,颇为感慨:“做就要做好,坚定做下去。笃行不怠,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保护

“坚持把共抓大保护摆在第一位”

九江,三江之口、七省通衢,全揽152公里长江江西段岸线。

习近平总书记冒雨登上琵琶亭,举目远眺。

大江逶迤,芳草长堤。天高地广,遐思万千!

10多年来,上游、中游、下游,“含绿量”越来越高,“确实是沧桑巨变啊!”

昔日的长江之痛,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生态代价。总书记曾经痛心地形容,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2016年第一次座谈会,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规矩:“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一个生动例证。

琵琶亭上,一幅今昔对比图摆在总书记面前。治理前,当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江上的采砂船,江边裸露的矿坑给青山挂白、让长江蒙尘。

望闻问切,分类施策。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长江江西段被列为7个重点建设区之一。九江乘势而上,努力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

习近平总书记细致询问当地治污、治岸、治渔情况,叮嘱说:“长江是长江经济带的纽带。无论未来长江经济带怎么发展、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可能离开长江的哺育。”

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变化的不仅有一江清水、两岸青翠,还有观念:

“过去我们讲‘以GDP论英雄’,关心‘含金量’。现在思想观念转变了,认识问题可以说解决了。长江经济带因长江而生、因长江而兴,一定要认清这个因果关系。”总书记说道。

这真是令人感慨的变化!变化背后,是“算大账、算长远账”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远见。

座谈会上,总书记肯定长江禁渔取得的成绩,并要求禁渔的政策不能动摇,要坚决地继续做下去。

总书记语重心长:“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抓一阵松一阵,稍有好转又动起歪念头。现在的长江只能说是‘大病初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支撑。”

发展

“现在路子是对的,要继续走下去”

在前几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辩证关系,讲得透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

企业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

北濒长江、南临庐山、东枕鄱湖,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在破解“化工围江”的战役中,压力重重。

江上的问题,根子在岸上。九江石化有个“环境在线监测实时数据”,每20秒更新一次。大气、水、土壤,一栏是国标,一栏是企业实际排放情况,习近平总书记一边看,一边听企业介绍是如何“不让一滴油和一滴超标污水进入长江”,是如何力争“臭气不上天,污油不落地”。

总书记勉励道:“标准定得高,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希望你们按照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的部署要求,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由点及面,着眼的是“既治已病,也治未病”:“在新型工业化建设中,我们要把绿色化、低碳化摆进去,摆到日程上,也希望工业战线有更多实际行动。”

如果说东部海岸线宛如一张蓄势的长弓,长江经济带就是破空的锐箭。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富集、最具科技创新活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区域之一,“推动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考察第2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的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总装车间,“航空报国航空强国”标语分外醒目;试飞站,湛蓝苍穹下各类直升机一字儿排开,蔚为壮观。总书记登上一架直升机,细听介绍。

“要坚持创新驱动,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上下更大功夫,面向未来需求出新品,努力构建先进制造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

“‘不搞大开发’是不要乱开发、低水平开发、粗放开发、破坏性开发,而是走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现在路子是对的,要继续走下去。”

传承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大江奔流而磅礴,文明沉厚而隽永。长江文化,在灿若星辰的中华文化中如一条耀眼星河。这其中,长江水浸润着瓷土,景德镇熠熠生辉。

走进景德镇,这里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繁盛,有“窑火夜夜明,瓷器日日出”的熙攘。

南麓遗址旁,总书记仔细端详。

圆的是辘轳坑,方的是陈泥池。宋元陶瓷在底层,明清陶瓷叠于上,17座马蹄窑一字儿排开,下面还埋藏着更古远的24座马蹄窑、4座蛋形窑。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此地往西400米,昌江穿城而过。江水奔腾180里,注入鄱阳湖,继而通江达海。“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历史的烟波里,景德镇的瓷器踏着海上丝路的浪花,远销世界。

明清窑作群手工制瓷技艺长廊,陶瓷非遗传承人荟萃于此,正是“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有的白发苍苍,有的风华正茂。他们热情地向总书记展示看家本领。

踩泥、揉泥、拉坯、印坯、利坯、画坯、施釉、起釉……“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天工开物》的记载,也映照了今天的工匠精神。

总书记与一位老师傅交谈起来。

“老师傅好!手上功夫了得啊!有图案吗,还是凭着手感?”

“都在心里。”

这位师傅13岁跟着父亲学做瓷,是家中的第四代传人,转眼就已干了40年。

“你是这块土地孕育的传承人,是工匠精神的写照啊。”总书记赞许道。

在景德镇,有2万多个年轻人忙碌在制瓷一线,他们的背后,撬动的是庞大的陶瓷产业链。总书记颇为感慨:

“很高兴看到陶瓷事业有这么多的传承人、继承人,这个事业要不断发展下去。”

“一辈子做一件事,祖祖辈辈干一件事,不是简单的事。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能见异思迁。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

千年制瓷路,留下的不仅是天青色的记忆,更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古与今。

振兴

“老区人民都是我们最牵挂的”

河流与村庄,相依了千年。饶河在附近发源,穿过村庄,绕过山峦,最终流经鄱阳湖注入长江。考察第2天的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

生态,是村子的名片。村内,古樟、苦槠、枫杨倒影青翠,还有极度濒危鸟类蓝冠噪鹛在枝头嬉闹的照片,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缩影。

小小的村落,便是样板的一角。

走到哪里,共同富裕都是总书记关切的事。

这次到革命老区,总书记强调:“无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还是建设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老区人民都是我们最牵挂的。”

沿着街巷边走边看。“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家家户户门口张贴着先贤修身治家格言。院墙彩绘,角落花草,生态和人文相映成趣。

12日召开的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长江经济带很有优势。沿岸既有古村落,又有现代乡村。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

水与村,共隽美。

融通

“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

循着逶迤的江岸望去,有平畴沃野,也有峰峦竞秀;有国际门户,也有深山密林。长江经济带体量之庞大,情况之复杂,是挑战,亦是机遇。

站在更宏阔视角,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思考,着眼于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向东,是浩渺太平洋;向西,是广袤的亚欧大陆。巨大的发展梯度,叠加一望无垠的延展空间,塑造了长江经济带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

长江经济带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正加速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洪流中,总书记进一步强调:

“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

是各自为战、以邻为壑,还是“一盘棋”谋篇布局?鉴证着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支队伍的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求:“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沿江省市要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稳步推进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作为我国纵深最长、覆盖最广的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

发展与安全,不可失之偏颇;一域与全局,还需辩证统筹。

座谈会上,总书记期许长江经济带“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

四个安全,筑基发展。

说粮食,责任一以贯之,“沿江省市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谈能源,谋划高处着眼,“坚持全国‘一盘棋’,继续深化上游地区同中下游地区的能源合作”;

话安澜,风险未雨绸缪,“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加强跨区域水资源丰枯调剂,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

…………

大视野统筹兼顾,大思路引领方向。长江的保护与发展,总书记慎而思之、笃而行之,“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

浪千叠,帆千重。大江东,势如虹。

(新华社南昌10月14日电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郑少忠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林晖)

THE END
1.江西景德镇擦亮瓷都名片近年来,景德镇市出台《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编制《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以御窑遗址申遗为龙头,实施景德镇大遗址保护计划,对160余处老窑址、108条老里弄进行抢救性保护。御窑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手工制瓷技艺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国家工业遗产数量跻身全国前三。https://cyrdebr.sass.org.cn/2024/1216/c7650a574958/page.htm
2.2.什么是景德镇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的原因景德镇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这座城市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景德镇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重要的陶瓷生产中心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是天然形成的极佳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够找到各种各样的土壤和矿物,还有足够的水源供工人使用,这些都是制成高品质陶瓷所必需的条件。而且,由https://www.anenkvecf.cn/ban-hua-zi-xun/551553.html
3.陶瓷生产地在哪里追寻古老技艺中国陶瓷的生产地探秘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江苏省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扬州。这座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重要的陶瓷生产中心之一,其产品以精美、细腻著称,被誉为“天下之宝”。扬州紫砂茶具,就是这样一项独特工艺,它不仅体现了当地人的匠心,而且也成为了国际上难得一见的手工艺品。 https://www.bvwoljncj.cn/tao-ci-ming-jia/544925.html
4.中国四大官窑所在地揭秘中原古陶之都:河南官窑的辉煌与魅力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官窑不仅是国家重要的生产基地,也是文化艺术宝库的一部分。中国四大官窑所在地——河南省,是一片被称为“陶器之乡”的地方,它孕育了无数传世佳品,让世界对中国古代陶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我们要https://www.oegwsi2ak.cn/tao-ci-gu-yao/547077.html
5.福建省哪个地方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福建省哪个地方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 来源: 福建省美术馆 发布时间:2023-08-29 09:21 点击数: 字体: 大 中 小 默认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省政府部门网站 本省文旅系统网站 直属单位网站 其他链接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 站点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网站标识码:https://wlt.fujian.gov.cn/hdjl/wdxd/202308/t20230829_6242125.htm
6.我的家乡——德化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或许美丽富饶,或许风景如画,而在我的心里,我的家乡是无可代替的。 德化,一座号称“世界陶瓷之都”的城市,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历史悠久 这里是德化陶瓷博物馆,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里面有许多精美的瓷器 这是近年刚建立完成的茶具城 https://www.meipian.cn/1nhnobw2
7.中国玻璃生产三大基地玻璃之乡玻璃之都玻璃代表品牌→买购网近年来,阳城持续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形成年产2亿平方米的生产规模。阳城陶瓷已出口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国家,还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玻璃生产三大基地 凤阳县、清平镇、沙河市、河间市都曾获玻璃生产基地相关称号,不过它们的细分领域有所区别。 https://www.maigoo.com/news/547991.html
8.景德镇旅游攻略,瓷都景德镇最好玩的三大市集你们都逛了吗?瓷都景德镇|最好玩的三大市集你们都逛了吗?作为中国的陶瓷之都,景德镇可以说是原创手作的鼻祖城市了!除却传统技艺和各种非遗传承,一个个创意又独特的手工陶瓷工作室也在景德镇流行开来,可谓是年轻人的新宠。http://biu.qyer.com/p/JHGy0dfLWVjjHxUXtdo3Ig.html
9.三大集团分别在中国陶瓷产业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在中国陶瓷产业中,三大集团是指中国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其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都非常高。这些公司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力。以下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三大集团分别在中国陶瓷产业中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为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https://www.fpowzggax.cn/diao-su-bai-ke/236537.html
10.中国四大水暖基地概述:南安开平温州玉环中国五金洁具之都温州 在温州市水暖五金洁具行业中,绝大部分企业集中在海城辖区,水暖洁具是龙湾海城的传统产业。龙湾区建于1984年12月,是温州市的三大城区之一,也是温州改革开放的龙头和窗口。海城(原梅头镇)系2001年温州市行政区域调整划归龙湾区而设立的街道办事处。海城地本文来自于华夏陶瓷网处温州市龙湾区东南部https://www.ceramicschina.com/PG_ViewNews_19423.html
11.德化: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陶瓷之都德化: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陶瓷之都 踔厉奋发担使命,赓续前行向未来。站在新的赶考路上,德化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深入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聚力陶瓷转型、全域旅游、城乡共建“三大突破”,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陶瓷之都。 数说德化十年变化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2-08/19/content_7157470.htm
12.不是景德镇,惊艳世界的“国瓷之都”竟是这座冷门小城醴陵因瓷而生,因瓷而火,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陶瓷之都”,但这里又不只有陶瓷!醴陵是与江西萍乡、邻居浏阳齐名的三大中国“花炮之都”。 在醴陵,烟花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更是当地的一种民间艺术,这里是中国花炮祖师李畋 的故乡,迄今1300多年的花炮生产,让这座小城,在千年前就实现了“烟花自由”。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015558
13.去过一趟才知道,这座连名字都陌生的小城,名气竟然这么大!作为湘东门户,它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中国国瓷,红官窑的所在地。窑火千年生生不息,更是享有“中国千年瓷都”的美誉,历史文化底蕴十足。 但这里又不只有陶瓷。醴陵还和隔壁浏阳、萍乡一起组成了国内三大“花炮之都”,几乎承包了中国90%以上的烟花爆竹产业。(这里再给大家科普一下,“鞭炮之父”李畋就是醴陵人https://www.360doc.cn/article/39352461_1119746796.html
14.陶瓷之都是哪个城市陶瓷之都的城市有:江西景德镇、四川邛崃、湖南醴陵、江苏宜兴、福建德化。1、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世,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4966627204368285.html
15.潮州洋溢着土的气息,火的热情,在潮州陶瓷工艺这片沃土上,涌现了大批陶瓷艺人,也造就了像陈钟鸣、林鸿禧、吴为明等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美术大师。这些“玩着泥巴走进陶艺之门”的艺术家把潮州陶瓷艺术推向一个高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陈钟鸣:“潮州美术陶瓷吸收了潮州的姐妹艺术,比如木雕、抽纱等等,都有一个非常秀丽、https://moershu.co.chinaweiyu.com/news/itemid-273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