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里两千万件文物被烧,应急管理部紧急发防火通知
撰文|庄立人
巴西国家博物馆本身就是王室居住地,曾是葡萄牙和巴西王室的官方宅邸。
火灾发生时,博物馆新闻秘书处说,超过2000万件藏品,很可能都被烧毁了。大火扑灭之后,博物馆副馆长表示,仅有10%的馆藏得以幸存,包括陨石、矿石和部分陶艺收藏等。
就在巴西国博火灾当日,我国应急管理部消防局立即下发通知,要求督促文物建筑、博物馆等单位预防火灾事故发生。各地消防部队要到辖区文物建筑、博物馆进行针对性熟悉演练,完善灭火救援预案。
联姻充实了“皇家博物馆”
说来话长,我们先得提一下拿破仑。十九世纪初期,当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时,葡萄牙王室也不能幸免,若昂六世带着王室集体来到殖民地巴西。
到了巴西之后,王室没有地方住,若昂六世下令在里约热内卢修建“皇家博物馆”,一是用作王室官邸,二是收集动植物样本。
根据巴西国家博物馆的介绍,王室官邸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初次接待场所,第二层用来欢迎贵宾,第三层供王室休息住宿。
只是,即便是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现在也不了解当时王室是如何使用每一层房间的,这一场大火之后,这方面的研究可能就绝迹了。
拿破仑战败之后,1921年若昂六世带着王室回到葡萄牙里斯本。不过,王储佩德罗却留在了巴西,担任摄政王一职。一年之后,佩德罗带领巴西宣告独立,并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不独立,毋宁死(IndependênciaouMorte)”,他就是巴西皇帝佩德罗一世。
佩德罗一世和他的儿子,在巴西本土出生的皇帝佩德罗二世,对博物馆的发展居功至伟。前者与奥地利公主的婚姻,让巴西国家博物馆吸引了当时最知名的博物学家,贡献了不少藏品,后者则在世界范围聘请学者专家,让博物馆涉足人类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
当佩德罗二世被废黜时,国王官邸的所有皇家物品,都转移到了巴西国家博物馆,以消弭帝制的符号。
现在,国家博物馆由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管理,提供考古学、人类学和古生物学展览。
藏品在没空调的馆内“裸展”
馆内藏品展现了从1500年葡萄牙人发现巴西,一直到巴西成立共和国的历史。
每一家博物馆都有镇馆之宝,巴西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止一个。
比如,距今1.2万年的人类化石“卢西亚”,是美洲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古老人类化石。
比如,渥拉斯顿环形山陨石,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陨石。幸运的是,陨石在火灾中完整地保存下来。
比如,来自埃及和地中海沿岸的藏品。
在巴西,可以看到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南美上万年的历史,甚至,你还可以偶尔看见来自中国的瓷器。
那么,这些镇馆之宝是如何展览的呢?
根据公开报道,巴西国家博物馆分为四个部分:文化区包括古埃及和地中海部分,考古区包括前哥伦比亚和巴西部分。
201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开放夜间专场,时任国博副馆长的陈履生向公众推荐世界其他国家博物馆时,介绍了巴西国家博物馆的布展状况。
这个馆的场馆不是很大,老建筑改的,文物的分布不仅仅局限在巴西,包括希腊的彩陶、埃及的古文化、中国等各国的都有。最重要的是这个馆连个空调都没有,可以说硬件设施与现代社会不吻合。
这个馆的很多作品都是裸展,没有展柜,也没有护栏。
巨大的陶器、巨大的文物触手可及,就在自己身边。
“火星”很早就掉在了地面上
到目前为止,官方还没有公布火灾原因。
巴西文化部长塞尔吉奥·萨·莱唐3日说,博物馆火灾应该不是人为造成,但具体原因还需调查。
首先,巴西国家博物馆内有许多易燃材料,这是火势在数百个房间内全面蔓延的重要原因。
其次,有消息人士称消防员救火时发现博物馆的救火设施中缺水。
再次,博物馆缺钱,而且是长期缺钱。博物馆曾经向不同层级的政府求援,却没得到过足够的支持。
最后,政府削减经费。现任总统特梅尔在2016年成为临时总统后,就考虑废除文化部。尽管在抗议声中恢复文化部,可很多文化项目资金被削减,“将对一些项目作出调整”,就连里约奥运会的公共艺术项目经费,都被削减了。
特梅尔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政府经费捉襟见肘。
巴西的经济衰退已经延续多年,里约热内卢的经济尤其困难,原因在于全球油价下跌、政府管理不善、政商勾结贪腐等。根据8月30日的统计,巴西失业人口为1286.8万,失业率达12.3%。
而且,巴西现在正处于选举周期。
前总统卢拉因贪腐问题入狱服刑,可劳工党不顾有罪之人不能参加总统选举的规定,将他推举为候选人,引发社会分裂。而且,卢拉的支持率极高。巴西大选的不确定因素,让政治人物很难把精力放在博物馆等公共文化项目上。
“重建博物馆”已提上日程
里约市长马塞洛克里韦拉呼吁国家重建博物馆。
国家有责任在废墟上重建博物馆,根据画作和图片重新构建每一处外部细节。即使不是原始版本,博物馆仍然能够唤起人们对赋予国家独立的(巴西)王室、(葡萄牙)王国统治时期、第一部宪法和国家团结的记忆。
巴西文化部长莱唐宣布了重建博物馆的四步措施。在第一步保护建筑和现场安全方面,巴西教育部已承诺紧急拨款1000万雷亚尔(约合1640万元人民币)。
巴西教育部长罗西利·苏亚雷斯说:“这笔款项将立即发放,用于保证博物馆楼体不倒塌以及现场安全。”
在制定重建计划和购买设备方面,教育部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出资500万雷亚尔(约合820万元人民币)。
在重建博物馆以及挽救藏品方面,巴西联邦政府希望依靠企业赞助。巴西总统特梅尔3日与金融界、企业界人士举行会议,号召私有企业为博物馆重建和文物保护提供赞助。
教育部长苏亚雷斯还说,政府将申请国际援助,为博物馆征集新的藏品。
受威胁的文物如何“避难”
去年,政知君在故宫博物院看了一个展览,231件文物全部来自阿富汗。
这一批堪称阿富汗国宝的文物,留在中国巡展一年,曾在敦煌等多个地方亮相。
为何如此?其实,这是保护文物的常用策略。
我们知道,阿富汗战事频繁,幸运的是这些文物躲过战火,包括纯金皇冠、绿松石宝剑等。在中国巡展的,就是这批文物。
现在,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无力照顾珍贵文物,连最基本的修复和展览条件都不具备,于是开始全世界巡展,在各国“避难”。
此前,这些文物已经到过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现在是中国。
有同样遭遇的还有伊拉克与叙利亚。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开了两次会议,要求保护两国文化遗产。参会的有文物专家、政府官员、海关官员、国际刑警等。2015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199号决议,要求各个成员国协助保护两国珍贵文物。
保护各国文物,中国也有自己的方案,那就是在国博建立中国首个“国际文物避难所”,以免各国宝藏在流离失所中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