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了整个历史的中国藏品」大英博物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9.27北京

上图:北宋漆木《水月观音像》

一起走近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这是大英博物馆对中国馆的注释

TheChinesehavecreatedoneofthemostextensiveandsustainedcivilizationsthatisuniqueintheworld.Theirlanguage,whetherspokenorwritten,hasremainedalmostunchangedfornearlyfourthousandyears,linkingthisvastcountrytogether,andcloselyconnectingthepastwiththepresent,andconveyingaunifiedculturethatitisunparalleledinanyothercountryintheworld.

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为广博、持续的文明。他们的语言,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近四千来几乎保持不变,将这个辽阔的国家连结在一起,并将过去与现在紧密联系在一起,传达了世界其它任何一个国家都无与伦比的统一的文化。

Incontrast,Chinaisoneofthemostgeographicallydiverseregions.Mountains,grasslands,anddesertsaretheborders,andthelargeplainssurroundedbywideriversnurtureadensepopulation.Theyarealwaysattachedtothisland,andtheyshowtheirsuperbskillswithhigh-qualitymaterialproducts.

与此相反,中国又是一个地理上多样性极大的地区之一。山脉、草原、沙漠为疆,被宽阔的河流环绕着的大平原养育着密集的人口,他们始终依恋着这片土地,并且他们以高质量的物质产品显示出他们高超的技能。

Inspiteofthevastsizeofthecountry,andtheperiodiceruptionsofsocialunrestwithinorinvasionfromoutside,China’srulershavealwayssoughtasingle,strong,unifiedstateadministeredbyaneducatedelite.Thebondsofsocietyhavebeenheldinplacebylanguage,codesoflaw,customandceremony,aswellasbythewidedistributionoftheproductsoftheartsandmanufacturing.

尽管这个国家幅员辽阔,并且内乱外侵不断,但中国的统治者总能通过依靠社会上的杰出人才探索出独一无二、强大和统一的国家管理方式。语言文化、法律法规、风俗习惯,以及艺术与制造产品的广泛交流将这个社会恰当地联系起来。

1、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大维德青花瓷)

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中国瓷器最有名的就是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青花龙纹大瓶,高63.6CM,宽22CM,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首先是它有确切纪年,直接书写在瓶颈上,一丝不苟,说得清清楚楚。加之内容丰富,绘制精良,难有与之比肩者。

第二,此瓶成对,器型复杂,形体又大,瓶劲部有象形环耳一对。

九层纹饰(耳饰算一层),几乎囊括元青花绘画内容的全部(就差人物未画),后凡是层次多,绘制内容相仿佛的元青花,都被统称为“至正型”,可见此瓶的影响力。

其三,元青花作为研究结果,不过几十年的事情,民国时期的收藏家与学者还不知有元青花存在呢!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际上的拍卖,元青花形成高价,因此名声大噪,以至于能亲眼看见这对大瓶都是幸运。文物特点这对花瓶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

精品中的精品:细看瓶身,每一段上面缠枝扁菊、上仰蕉叶、鸾凤穿云、缠枝莲花、四瓜云龙、漩涡骇浪、缠枝牡丹、覆莲杂宝,这对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实属元青花之中的精品。

该瓶铭文,这个纪事款更是关键。这可是HOBSON和POPE考据的论点之一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2、三菩萨壁画

原位于河北省行唐县清凉寺内。

清凉寺建于金大定(公元1183)年间,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朝廷下令对清凉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

《三菩萨壁画》始绘于明永乐年间(1424年),后期绘制分别于明正统年间(1437年及1468年),前后历经40余年。是由山西五台山寺庙的僧人,到清凉寺绘制完成的。

当时的清凉寺规模宏大,各大殿内皆有壁画,其人物画的细腻逼真,栩栩如生;它们裙带飞扬,面容慈祥,形象端庄,体态丰满,神貌各异,整幅画线条流畅,画风细腻。尽管年代久远,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绚丽色彩。

画上的三尊菩萨,中间是观世音菩萨,左边是普贤菩萨,右边是文殊菩萨。

它高4米,宽3.9米,被切割成12块,画面上清晰地割痕,书写着那段沧桑巨变的历史。

三菩萨是绘制在后殿北墙上的主画。

这幅壁画并不能代表中国顶级的壁画艺术,但在当今存世的壁画艺术中,有这么年代久远的,但没这么大的,有这么大的,但没这么年代久远的,因此,这幅壁画当属中国古代之最。

1926年,国内军阀混占,英国人来到了河北省行唐县,收买了当地官员,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这幅壁画,由于当时运输困难性,英国人把它切割成12块,运回伦敦。后来,英国的一位收藏家收购了这幅壁画,于1927年,把它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

而清凉寺也在20世纪的30-40年代,日寇侵华期间几经战乱,毁于战火,余下的所有壁画均遭灭顶之灾。

回顾它的前世今生,不由让人唏嘘不已,是因祸得福,还是什么?尽管切痕清晰可见,但至少得以存世,并让无数人观止。我们感叹中国古代壁画之美时,也感慨着它所经历的所有历史时代。

3、三彩罗汉像

在河北省易县的一个小山洞中发现,中国辽代,三彩罗汉像之一;

高49米,重13公斤;

20世纪初被盗运出境的过程中至少毁弃了三尊,迄今为止存世仅11尊。

1912年秋,一位名叫“贝尔契斯基”的德国人,有目的的寻找中国佛教艺术品。当他得知日本人收集辽三彩罗汉像,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这些罗汉像的藏匿地点,通过与当地官员勾结,最终,他经手8尊辽三彩罗汉像,贩买于世界各地。

对于这批三彩罗汉像的年代断定也是几经变化。早年被认定为唐代作品,总计16尊;因为罗汉像采用白色陶胎,质地紧密,通体施三彩釉,与唐三彩相似,故最初被认为是唐代之物。

之后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专家们对罗汉像的年代又提出了多种不同意见,从北宋到辽、金时各有人支持,甚至有人认为这些雕像可能制作于明代。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学界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其年代当为950-1050年。

1996年,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Smithies)通过对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所藏罗汉进行热释光测试,将罗汉像的年代定在836-1222年,底座则定在892-1260年。因此他推测罗汉像的年代在12到13世纪之间,相当于辽金时期。

后来,这尊罗汉像的修复者斯图亚特·弗莱明(StuartFleming)对这一断代进行了修正。在他1997年10月给写给博物馆馆长詹妮弗·怀特(JenniferWhite)的信中提到,他认为斯密斯的实验低估了环境的影响力。因为这些罗汉像本身体积庞大,胎体对于γ辐射有反作用。因此,他更倾向于罗汉像的年代是在1210年前后的一百年(即1110-1310年间)。

大英博物馆所藏的辽代八佛洼罗汉像,不仅是中国古代写实艺术的无上瑰宝,更是高僧大德们气韵生动、神容毕真的传神写照。其结禅定印的一双手塑造的尤其出色,就艺术成就而言,堪称绘塑双璧。

在辽代艺术家看来,罗汉不应该只是独自享受智慧带来的法喜,更应该是承宣佛法、自渡渡人、精进不懈的“准”菩萨。对虔诚的僧俗信众而言,抵得上千卷万卷承载宗教智慧的佛经!

这批代表辽代以来写实主义最高成就的雕塑,堪称后人无法企及的宗教美术作品,全部流散异域,遗憾国内早已荡然无存。

4、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摹本

曾藏于我国圆明园、当今存世最早的我国绢画《女史箴图》,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

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但多出樊姬、卫女2段。

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带有显著的六朝遗风,很可能来自5-7世纪,是很难得的早期绢本画作。

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中国获得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以25英镑的价格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由于英国方面知识欠缺,按照日本画的方式进行装裱,且将其拦截为三段,并出现了掉渣现象。此画卷一年仅对外展出两次,平时尽量防光防照,以防褪色。

《女史箴图》中人物仪态宛然,细节描绘精微,笔法细劲连绵,设色典丽秀润。画卷中的山水与人物关系是人大于山,山石空勾不皴,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风格。

5、穿越中国历史的藏品(尤其是佛像,真理是美,美是真理)

上图:中国最大的丝绸刺绣

8世纪,高2.5米

《萨迦穆尼佛陀与两弟子》

上图:万历青花(1573-1620)《鳌鱼观音像》

上图:北齐,公元550-557年,砂岩《观音菩萨立像》

其他精品还有“北宗”之祖唐代画家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图》

五代江南画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迭嶂图》

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范宽的《携琴访友图》

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华岩变相图》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墨竹图》

此外,

还有商代青铜双羊尊、西周康侯青铜簋、

邢侯簋、汉代玉雕驭龙、

唐代黄玉坐犬、《永乐大典》10册等。

恩格斯说,博物馆是城市的眼睛。

有哲人说:“假如生命只剩下三天,我将用一天来逛大英博物馆。”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卷物化的历史,遨游在博物馆,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可以跨越物质与精神的界限,探索文明的点点滴滴。

...THEEND…

附:中国辽代三彩罗汉像海外其它馆藏

1、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1尊(头部补塑)

2、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1尊(残)

3-4、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2尊

5、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雅坚斯艺术博物馆藏1尊

6、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藏1尊

7、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1尊

8、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有1尊

9、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馆藏1尊

10、日本私人收藏家松方幸次郎旧藏1尊(明代)

11、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冬宫)藏1尊(现在仅存胸像)旧存于柏林

THE END
1.大英博物馆之稀世珍宝—中国瓷器馆英国学者大维德爵士生前热爱中国艺术,他在20世纪初便开始收集中国艺术珍品。1950年,他把藏品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藏品以中国陶瓷为主,跨越了将近1000年。他收藏的中国文物品类之丰、品质之精,举世闻名。 大维德的收藏经历始于一九一四年,他开始从伦敦文物市场频繁购买中国瓷器,之后其收藏更加一发不可收,藏品数量也迅速https://www.meipian.cn/4xwgith8
2.图集拥有约2.3万件中国文物:镜头下,大英博物馆里的亚洲藏品2014年10月20日,伦敦,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国宝唐三彩。 2020年9月21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即将举行“坦陀罗:革命的启蒙”(Tantra: enlightenment to revolution)展览。 2019年8月3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宋代汝窑瓷器。 2019年8月3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明代琉璃砖。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9999387.html
3.大英博物馆:雍正瓷器集中国古代色釉瓷器之大成,是瓷器历史上最2010年秋拍,一件“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在伦敦以5.54亿元将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改写。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已有12件元明清瓷器的拍卖成交价突破了亿元,在“亿元俱乐部”中是仅次于书画的藏品门类。 而市场价与10年前相比,普遍上涨了10倍至100倍,可见元明清瓷器价格涨势如虹,牛气冲天。不过需要注意,现在http://m.taoci52.com/t/15691.html
4.大英博物馆近30年被盗6次”镇馆之宝”有3件来自中国“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中国书画藏品,由东晋画家顾恺之依据《女史箴》中的故事描绘创作而成,线条细劲流畅,人物神态宛然。https://www.cqcb.com/huanqiuyan/2023-08-29/5357586.html
5.珍陶萃美——宋瓷精品及清宫旧藏陶瓷图册特展宋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巅峰之作,以其简约的造型、温润的釉色、精湛的工艺,承载了宋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此次展览汇集了定、汝、哥、官、钧五大名窑,包括地方窑系的代表作品,以及清乾隆时期内府宫廷画师绘制的陶瓷图册。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千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g4MDMzNg==&mid=2650398422&idx=7&sn=e01200940465a3501e1df737f7ad2000&chksm=862b9f82e311ccc51293a84af00c9e089dc0cc271c7fd2a0757993abb0a1aaabc6c1493e3baf&scene=27
6.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也会想家吧?作为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爆出多达2000件藏品丢失,而那些被掠夺或非法交易的中国文物,牵动无数国人的心。 “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冲上热搜,热播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期待着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都能够早日回家。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117284
7.《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大英博物馆卷》出版发行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和英国大英博物馆联合发布新书《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大英博物馆卷》。《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大英博物馆卷》,收录中国古代文物260件, 包括陶瓷器、书画、铜器、漆木器、玉器及其他类别,是从大英博物馆2.3万件中国文物藏品中精挑细http://www.ncha.gov.cn/art/2019/5/10/art_723_154969.html
8.伦敦看展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藏中国瓷器新近在伦敦上学,最近几个周末常常流连于大英博物馆中。馆中95号展厅,即大维德基金会藏中国瓷器在博物馆二楼角落里,人流量不大,非常适合一个人安静看展。 展厅的展品几乎全部来自 Sir Percival David 的私人收藏,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国瓷器私人收藏。藏品质量高,门类涵盖齐全,部分精品甚至优于国内收藏。展厅采用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76462662/
9.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在中国厅中央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敦煌画卷及经卷多以万计,除了这幅壁画,其他藏品在中国厅内却难觅踪迹。 8、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女史箴图》 https://www.youfanx.com/gonglue/202407/777580.html
10.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文物出版社,2006年。内容简介:此次展览有别于大英博物馆此前在中国举办过的专题展览,是大英博物馆建馆250多年来,首次将完整反映世界文明发展的综合性历史艺术展带到中国,送到北京。对于广大中国公众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机遇http://museum.sdu.edu.cn/info/1026/6535.htm
11.多图丨盘点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8月28日,“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冲上了热搜。大英博物馆董事会主席乔治·奥斯本在8月26日证实,该博物馆大约有2000件藏品“失踪”,只有部分被找回。随着被盗事件频繁发生,多国声讨大英博物馆要求其归还劫掠自他国的文物。 据统计,在大英博物馆里有约2.3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其中约2000件长期展示。从商周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406794
12.大英博物馆获捐1700件中国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泰晤士报》和《卫报》等媒体13日报道,仍旧深陷2000件藏品失窃丑闻的大英博物馆当天宣布,大维德基金会将把收藏的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悉数捐给大英博物馆。这些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珍贵文物。 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857256663456415745
13.全球各大博物馆线上博物馆来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http://www.chnmuseum.cn/zl/(打开下滑至“网上展厅”) 3.上海博物馆 ①三维场景展览: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seum/frontend/infomation/infomation3d.action?infomation3dTypeCode=INFOMATION_3D_TYPE_1 ②三维藏品: 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