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网站资讯文博动态

粉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时期,但“粉彩”一词在清末出现。清末陈浏(寂园叟)撰《陶雅》曰:“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也。惟蓝、黄亦然。”民国时期,粉彩的称谓被沿用。

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粉彩者,为粉釉中参以粉,其色柔软,故又名软彩。”可知“软彩”是粉彩工艺的另一种称谓。

在“粉彩”一词出现前,这种彩绘形式被称为什么呢?清乾隆时期,督陶官唐英撰《陶成纪事》中出现了可与粉彩相对应的“洋彩”之称。

粉彩工艺

粉彩属于釉上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创烧的一个彩绘新品种。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烧成的白瓷上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施彩于玻璃白上,最后经低温二次焙烧而成。

玻璃白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铅、氧化硅、氧化砷。氧化硅是形成玻璃的主要成分,氧化铅为熔剂,氧化砷可引起乳浊作用。彩料之中掺入玻璃白后,因氧化砷的乳浊作用而具有不透明的感觉,产生一种“粉质感”,成为粉彩的特点,也成为后世为其命名的关键。此外,彩料中掺入玻璃白后,大大减弱了色彩的浓艳程度,感觉上比五彩浅淡柔软,这成为粉彩与五彩的一个重要区别。

粉彩的绘画技法较为独特,主要以渲染为主。步骤是:依照事先画成的图案轮廓范围,添上一层玻璃白,再以色料进行渲染,从而能够充分表现出画面对象的质感。如花瓣的浓、淡、明、暗的变化,衣服有不同层次的立体效果。

清雍正粉彩菊花纹(左)

清康熙五彩菊花纹(右)

康熙初创

粉彩创烧于康熙晚期。处于初创阶段的粉彩,产量不大,传世品极少。纹饰比较简单,色彩也少,施彩较为粗糙,仅以胭脂红描绘花朵,其他色彩仍沿用五彩的做法。

清康熙青花粉彩花蝶纹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粉彩

雍正时期是粉彩瓷器烧造的极盛时期,也是粉彩瓷发展的黄金时代。《陶雅》评价:“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妍夺目。工致特常。”因此被世人视作珍品而争相收藏。

雍正粉彩多在白釉瓷器上绘画。造型精巧秀美,胎体轻薄,胎质洁白、坚致、细腻,釉面莹润如玉,从而完美地衬托出了粉彩的淡雅柔丽之感。绘制技法上采用渲染法,流行各种花卉题材。能根据图案需要,恰到好处地渲染出花朵的浓淡明暗等不同呈色变化,并通过这种浓淡变化来强调阴阳向背等特征。

清雍正粉彩花蝶纹盘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雍正粉彩还流行“过枝”技法。盘、碗的图案花纹,从器身到器盖,或从器外到器内连续彩绘而成,题材主要为桃果、牡丹、玉兰等。

清雍正粉彩八桃纹盘

雍正官窑粉彩,花卉颜色丰富,其中尤以胭脂红的颜色最为鲜艳,淡红、紫红相间映衬,渲染层次丰富,颇具立体效果。花蕊部位的色料最厚,从花心至花瓣分不同层次,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花蝶图案绘画精细写实,栩栩如生,达到了“花有露珠,蝶有绒毛”的艺术境界。

雍正花卉纹大碗

雍正牡丹花卉纹盘(局部)

乾隆粉彩

乾隆时期,官窑粉彩烧造出了很多绚丽的纹饰图案,极大地丰富了粉彩瓷器的装饰技法与风格。乾隆时期著名的督陶官唐英负责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的烧造,对宫廷瓷器的烧造做出巨大贡献。

乾隆时期的粉彩特点:其一,色彩丰富,通过各种图案和丰富的颜色来营造一种富丽华贵的艺术风格。比如有:色地粉彩,与雍正时期的白釉为地不同,乾隆时喜欢用颜色地,上再绘粉彩图案,非常华丽。色地粉彩通常带有开光,在开光中以粉彩绘画纹饰,也称为色地开光。绿里粉彩,属于色地粉彩的一种,绿里主要指松石绿釉为地子的粉彩器。百花不露地,指器物表面绘画盛开的百花,繁华至极,以至于露不出地子。轧道粉彩,将轧道工艺与粉彩相结合,多表现为在器物的地子上轧道,再以粉彩在开光中绘画风景图案,呈现出铜胎画珐琅的艺术效果。喜用金彩,在各种华丽色彩装饰的器物上,再添以金彩描画、点缀,达到了极为奢华的风格。同时,也显示出了乾隆时期国力达到鼎盛。

清乾隆松石绿釉珍珠地开光粉彩描金花卉纹鼻烟壶

清乾隆粉彩葫芦形斋戒牌

其二,流行在器物上御题诗文。乾隆皇帝喜爱作诗,诗歌数量众多,曾有学者比喻他写诗如同写日记一样,记述着自己的所见所感。因此,乾隆时期的很多宫廷器物上都刻有或书有御制诗文,瓷器上也不列外。常见的装饰形式为在瓷器的开光内书写御制诗文,显示出皇帝各人的审美喜好,也借此宣扬了帝王的才情与施政理念。

清乾隆红釉地描金开光粉彩山水诗文壁瓶

壁瓶圆形开光内墨书诗文为《燕山八景》之《太液秋风》中的一句:“翠合三山连阆苑,波涵一镜俨篷瀛”。

其三,粉彩图案充满了吉祥寓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理念贯穿了清代中后期工艺美术的发展,瓷器上的绘画也不例外。传统的吉祥图案如龙、凤、桃、灵芝等仍然沿用。同时,出现了很多通过谐音或特定的物件组合而成的吉祥寓意。在瓷器上比较典型的搭配组合有:竹、菊、鹌鹑寓意“安居乐业”;蝙蝠、团寿寓意“五福捧寿”;羊寓意三阳开泰;大象、宝瓶寓意“太平有象”等等。与宗教有关的“卍”、八宝、八卦、八仙,也成为代表吉祥寓意的特定纹饰。此外,在瓷器上直接书写“福”“寿”“大吉”等吉祥文字,直抒胸臆,表达吉祥寓意也变得流行。

清乾隆粉彩描金大吉葫芦挂屏

其四,带有西洋风格的纹饰流行。随着中西文化频繁交流互动,一些来自中亚、欧洲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乾隆时期的工艺美术,体现在粉彩瓷器上如出现了一些以茛苕叶为代表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卷草纹,作为主图案的辅助装饰流行于宫廷瓷器之中。

清乾隆带有西洋卷草纹彩绘装饰的壁瓶

其五,流行仿其他材质、纹理。由于粉彩的材料可以表现非常细微的变化,写实感强,乾隆时期的粉彩,为显示高超的画彩技术,流行以彩绘来模仿石、木、漆器、竹等天然质感。成为粉彩瓷器中特立独行的一类。

清乾隆仿石釉御题诗双连笔筒

清乾隆仿木纹碗

仿木纹以“扎古扎雅木”碗的造型最为常见。造型与西藏僧人所用木碗极为相似,仿木质纹理清晰,釉面质感逼真。乾隆皇帝在御制诗中称其为“扎古扎雅木”。

乾隆粉彩的造型多样,除日常用的碗、盘、瓶等外,文房用具、各种陈设、饰件增多。流行模仿各类工艺品及动植物的象生工艺瓷。此外,还出现大量粉彩宗教用瓷,有各种菩萨像、佛前五供、斋戒牌等。粉彩瓷的款识除了大量使用青花款外,还较多出现了金彩、红彩篆书款。

一组北京艺术博物馆藏乾隆粉彩瓷上的篆书款识

嘉庆粉彩

嘉庆时期的粉彩瓷基本延续了乾隆时的风格与装饰工艺,特别是在乾隆皇帝作为太上皇的时期,瓷器风格与乾隆朝几乎没有区别。百花不露地、轧道、绿里、色地开光等继续烧造,仍能看到较为艳丽的胭脂红。盘碗类器物流行绘画山水风景图案和花卉瓜果图案,比较突出的如绘画过枝的癞瓜纹,表现瓜瓞绵绵的寓意。此后,由于国家实力由盛转衰,宫廷用瓷也不如前朝奢华,烧造质量和数量都有所下降。

清嘉庆粉彩百花不露地杯

清嘉庆胭脂红地粉彩轧道开光博古图碗

道光粉彩

道光时期,国力继续衰微,宫廷各类用度都不及鼎盛时期,但因道光皇帝各人的爱好,宫廷御用瓷器烧造的数量和品质较嘉庆时期有所上升。这一时期的白地粉彩再次变得多见,宫廷用瓷绘画较为精细。除官窑外,书“行有恒堂”“慎德堂”等堂名款瓷器增多,制作工艺讲究,且多为精美之作。

清道光色地开光粉彩花卉纹碗

咸丰粉彩

咸丰时期,在历经内忧外患的动荡之后,宫廷瓷器的烧造数量和水平都已无法与康乾盛世时相比较。咸丰元年(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景德镇御窑厂于咸丰五年一度停止了生产。这一时期,白地粉彩更为多见,但质量欠佳,“退思堂”款王府用瓷是这一时期精品。这一时期的民窑粉彩瓷器上喜欢绘人物画,人物的头身大小不成比例。

清咸丰粉彩十八罗图汉碗

款识流行“大清咸丰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无双圈款,从而又开启了新的书款风格。

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的粉彩

清同治大婚粉彩锦地开光“福禄壽喜”纹盘

清光绪松石绿地粉彩紫藤花卉“大雅斋”碗

清光绪黄地粉彩福寿纹碗

民国仿烧

民国时期,粉彩瓷除了有新的发展,还出现了一类仿清代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以仿乾隆官窑粉彩为多,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造型、纹饰、款识均模仿乾隆官窑瓷器原作者。二是只仿写乾隆官窑瓷器的款识,造型和纹饰则具有民国时期的特点。三是在原胎上后加彩。但无论造型、款识、彩绘技法等方面都与真品有较大差距。

THE END
1.首都博物馆精品瓷器实拍!馆藏精品瓷器和文物近百张,不愧为700多年首都博物馆,简称首博,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博物馆,占地面积24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分地下二层,地上五层,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属中国省市级综合性博物馆。 关注本号后,输入康熙等皇帝名号、青花等瓷器品种、各大拍卖公司简称https://www.360doc.cn/article/85464874_1140439683.html
2.北京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位于北京东郊,与上文提到的中国铁道博物馆距离很近,可以在一天内先后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这里拥有20多个展厅,这些展厅展示了整个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也模拟了电影拍摄的整个过程。 此外,电影博物馆还设有巨幕影院,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最新上映的电影,也可以重温经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93474.html
3.一图看懂冬日北京博物馆之旅一图看懂 | 冬日北京博物馆之旅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https://www.bjskpj.cn/beijing/35-travel/20286-2024-12-12-06-21-33
4.文博要闻今年以来,北京已有29家类博物馆挂牌开放近日,启奥布艺·地毯博物馆、“北京第一通电村”红色电力展馆、南宫自然艺术博物馆等进入北京类博物馆“大家庭”。2024年,北京已有29家类博物馆通过验收并挂牌开放。 8月30日,《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北京八卦掌博物馆、北京金石博物馆等1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MzIxMDEwMw==&mid=2247757565&idx=1&sn=396d13e127379fe48d26d1e8b6dd9e27&chksm=eaa00d517906e5f461980ed2382a0d5d506dd95ed83153627663a8b857b078364bec78ad4790&scene=27
5.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五光十色——故宫博物馆藏古代颜色釉瓷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即首都博物馆东馆,坐落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由共享大厅、展陈大楼(主楼)和休闲水街共同组成,设计理念源自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元素,其中,共享大厅屋顶造型为“船”,展陈大楼屋顶造型为“帆”,两座建筑之间的休闲水街,与主体建筑元素相结合,形成运河驳岸码头的意象场景。 https://m.douban.com/note/865299798
6.一睹北京艺术博物馆里的明清藏品文化快报首都之窗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各类艺术品近十万件。其中馆藏中国古代艺术品以传世品为主,时代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明清,尤以明清时期的藏品蔚为大观。门类涉及书画、碑帖、织绣、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竹木牙角漆器、钱币、印章、家具等各中国传统艺术领域。除古代艺术品外,馆内还收藏了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近现代https://www.beijing.gov.cn/renwen/sy/whkb/201711/t20171113_1862816.html
7.北京市十大博物馆排行榜北京十大值得去的博物馆→MAIGOO生活榜博物馆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城市发展变迁的记忆,作为首都的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博物馆得天独厚发展的基础,而作为我国文化和政治中心的北京,其博物馆自然是不用多说了。那么北京有哪些博物馆值得看?北京著名博物馆有哪些?下面MAIGOO网小编整理https://www.maigoo.com/top/409780.html
8.(首都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首都博物馆十大文物首都博物馆必看展品8、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国宝级文物世所罕见的成化斗彩瓷器瓷中珍品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1962年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清黑舍里氏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为首都博物馆国宝级文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工艺,其创烧于明宣德时期,斗彩瓷以成化时期最为名贵,成化斗彩最有名的便是鸡缸杯和葡萄杯。此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47476.html
9.大英博物馆的中国古代瓷器大英博物馆的馆址是一座17世纪晚期的建筑。它是政府通过彩票筹得的资金购买的。从此汉斯.斯隆的终生收藏才找到了最好的归宿。同时,也使大英博物馆成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大都会、北京故宫。也有称三大博物馆,就不含北京故宫)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瓷器分布在中国馆和特别设置的中国瓷器馆两处展出https://www.meipian.cn/1xcfdl42
10.北京首都博物馆2000年,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启动之时,展陈大纲的编写工作马上开始;展览大纲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的多位学术权威的指导,力求体现已得到学术界公认的最新成果。展览设计力求运用全新的设计理念,突破传统的、枯燥的展陈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展陈技术和手法,营造不同类别的陈列氛围,给观众以体https://baike.sogou.com/v3829772.htm
11.在北京看名展来大运河博物馆看藏颜色釉瓷器之美9月3日周二13:30-14:30,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龙霄飞带大家探秘“五光十色·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展”,讲述五色釉瓷器的“形”“艺”“色”,挖掘瓷器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皇家渊源,探寻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历程。 9月3日周二13:30-14:30,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龙霄飞带大家探秘https://item.btime.com/56qkm7hrl568o38ls1ki1akqooi
12.中国省级博物馆镇馆之宝!猜猜哪个最重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这顶帽子是孝靖皇后王氏的凤冠,红蓝宝石超过100粒,珍珠5000多颗,总重2320克(四斤六两)。相比之下,我国军人的头盔重量在1.45千克以下(不到三斤)。 2首都博物馆 镇馆之宝: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1955年出土于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现藏北京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的元代展厅,是首都博物馆的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64948
13.雪域瓷珍——以西藏博物馆藏瓷器为中心——“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2023年7月14日上午,国家博物馆陶瓷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耿东升老师作题为“雪域瓷珍——以西藏博物馆藏瓷器为中心”的专题讲座。耿东升,北京大学考古系古陶瓷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陶瓷研究所所长,首席鉴定师(陶瓷类),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陶瓷器的研究与鉴定。编著《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https://www.dpm.org.cn/classify_detail/260211
14.北京十大必去的博物馆3、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是于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内部共设有展览藏品达5622件,其中以陶瓷器、青铜器和佛造像为主,并先后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4、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这是一处位于北京东城区,总占地面积达5万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4964669150632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