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最特别的6件陶瓷,其中2件镇馆之宝!

共展出了500多件瓷器,比国博的陶瓷展规模还要大、内容还要更丰富。也就故宫的陶瓷馆比上博的强了,故宫的胜在重磅文物多,毕竟是宫里珍藏的。

北朝绿釉贴塑人面纹陶壶

虽然在陶瓷上人物纹饰并不罕见,但在壶壁上直接贴上这么一个,呃不是,这么4个人脸,还挺稀奇的。

这个人脸也不太像中国面孔哪,不过北朝,本身就不是以汉族为主体。

这个壶也可能通过丝绸之路,从中亚那边过来的,或者是做的时候借鉴了中亚的艺术风格(毕竟贴塑是汉晋南北朝甚至隋唐时期陶瓷制作的流行工艺之一,所以可能是我国的作品)。

隋青釉鹦鹉杯

这一件,实在是,哈哈哈哈~~~

从侧面看,这是一只鹦鹉杯,鹦鹉的头和身子构成了杯的……把手吧,背部的羽毛把杯子圈起来。

鹦鹉杯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鹦鹉常被用来比喻人的美貌、才华和吉祥,因此被文人雅士所喜爱。

杯子的造型还挺特别的,用我们某位领导的话说来就是有设计感。

看一下其他角度。

那么杯子里是什么情况呢?

这……这是

一只鹦鹉腆着大肚子在浴盆中日光浴吗?

这大脚丫伸的……

李白的《襄阳歌》中写:

鸬鹚杓,鹦鹉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难不成,李白是用这种鹦鹉杯喝酒的?

唐长沙窑红釉执壶

长沙窑,又称铜官窑,是唐代潭州(今长沙)石渚湖、铜官一带的瓷器作坊。

它兴起于安史之乱之后的8世纪中期,鼎盛于晚唐,衰落于五代。

长沙窑是釉下彩瓷的发源地,打破了当时只有青瓷和白瓷的格局,其釉色非常丰富,主要包括青釉、酱釉、白釉、绿釉、黑釉、红釉以及窑变釉。

而这些彩色釉在其他窑址到了宋朝甚至是明清才流行起来,也就是长沙窑超前了一千年!

长沙窑红釉传世的极少,这是我见过的第二件。

注意!下面这件是镇馆之宝哈~

唐越窑青釉海棠式大碗

它的特别之处首先就在于它大。高10.8厘米,口纵23.3厘米,口横32.2厘米,足径11.4厘米!

它真的很大,比普通碗大得多。

它的碗口如一朵盛开的海棠花,俯视之,犹如盛开的花朵,器身有四棱花瓣状口沿,圈足外撇,腹内有十六个支烧痕,为叠烧其他器物所留下。

器型并非中国本土所创,而是受到域外文化影响,特别是萨珊王朝的“多曲长杯”的启发,并根据曲瓣的多少进行简化,形成了四曲的海棠式碗。

在唐代,这种器型最先被运用于金银器、铜器、玉器、水晶等材质上,而越窑则成功地将这种器型运用到了瓷器上。

所谓“多曲长杯”,有四曲、八曲、十二曲多种造型,原本不是这样的。

原本是下图这样的,后来传入我国后,经过不断变化,才成了这件海棠式大碗的造型。

以前发过何家村的多曲长杯,一件水晶的,一件玉的。

明永乐白釉僧帽壶

此壶由景德镇御器厂烧制,这种白叫“甜白釉”。

永乐甜白釉瓷器是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的杰出作品,以其莹润的釉质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了古代白色瓷器的巅峰之作。这种瓷器胎体较薄,釉面柔和,釉色似棉白糖,因此得名“甜白”。

永乐皇帝朱棣命景德镇烧造了大量甜白釉瓷器,这些器物在祭奠其父洪武皇帝及皇后的佛教仪式上使用,体现了皇帝对佛教的尊崇和皇位的合法性。

僧帽壶的造型源于藏传佛教使用的金属器皿,瓷质制品始见于元代的青白釉瓷。在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朝廷曾命景德镇御器厂烧造各类色釉的僧帽壶赏赐藏地高僧,其中以白釉和红釉制品最为名贵。

永乐甜白釉瓷器并不罕见,这种僧帽壶也不独特,但以前我没发过。

今天为什么特意提到上海博物馆这一件呢。

你看,釉面恬静莹润,釉色白如凝脂,你是否能感受到这种白有一种甜甜的味道?

最后这件,也是镇馆之宝哈

清粉彩福寿橄榄瓶

它能成镇馆之宝,可能因为它的曲折经历。

这是清雍正年间景德镇御窑烧制的一件粉彩福寿橄榄瓶,原本应该在皇家,八国联军侵华时流失海外,后被美国某前国会议员收藏。

2002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收藏家张永珍以4150万港元的惊人价格竞得此瓶,创下了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2004年,张永珍女士将此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让它重回祖国怀抱。

汉代以来,哪个朝代都有其瓷器的巅峰之作,到了清代,瓷器简直就无所不能了,想烧什么样、什么颜色都能烧出来。

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瓷,因添加了“玻璃白”这种物质而呈现出柔和淡雅的色彩。它起源于康熙年间,到了雍正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粉彩瓷器的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图案更为立体。

橄榄瓶因形似橄榄而得名,其造型丰满秀挺,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轻巧灵动而又不失稳重。在雍正、乾隆时期最为流行,属陈设用瓷,受到清代达官贵人的喜爱。

这件瓶,瓶身绘有折枝桃树与飞舞的蝙蝠(看到上图中的蝙蝠了吗),桃子象征长寿,蝙蝠的“蝠”与福气的“福”同音,寓意“福寿双全”。

蝠桃纹作为吉祥图案,在雍正、乾隆两朝的官窑器中颇为流行,象征着福寿之意。

又吉祥又喜庆,当然受欢迎了!

这件瓶上面的画,画工相当了得,御窑出品、宫中珍藏就是不一般!

其实这种清代蝠桃纹的瓷器我见得多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有些画得就很一般,只是一时之间我也找不到其他的来比较。

今天就发这6件我印象最深吧,没有发宋朝的哈,以后宋朝再单发吧(假如我还会再发的话)。

THE END
1.上海博物馆东馆陶瓷专题馆(三)上海博物馆东馆陶瓷专题馆(三) 陶瓷专题馆展示了从隋唐至明清的古代中国对国外销售的瓷器。陶瓷大规模对外输出,见证了中外交通与交往的历史,器物风貌,记录了经济、文化与技术的互动,瓷窑兴衰,诉说着不同时代的对外贸易及港口变迁。相较于中国瓷器,更多表现出异域的陶瓷风格。https://you.ctrip.com/travels/shanghai2/4146660.html
2.上海博物馆——历代陶瓷器展上海中国古代陶瓷馆位于上海博物馆的二楼,古代陶瓷馆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共陈列了展品500余件。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青瓷、东汉时代的的青瓷,还有唐朝的唐三彩。宋、金、辽时代,各地窑场林立。元、明、清三代,景德镇成为中国瓷业的中心,所烧制的釉下彩、釉上彩和颜色釉瓷器皆有https://www.meipian.cn/39qlm2c3
3.上海瓷器艺术博物馆攻略,瓷器艺术博物馆门票坐落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校园内的瓷器博物馆,馆藏品很多。而且颇有艺术鉴赏价值。从史前文化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开始,到清代五彩、粉彩等,涵盖了很多历史名窑,基本上反映了中国陶瓷的发展简史。收藏品包括玉器、青铜器、陶瓷、碑帖、书法、绘画、唐卡、服饰、刺绣等,其中不乏珍品,其中半山类型单耳罐高17cm、直径15cm,https://www.mafengwo.cn/poi/33552844.html
4.2023年(103):上海博物馆的历代瓷器馆上海博物馆的历代瓷器馆,哎,是我看展拍照最多的,我不得不惊叹我巍峨中华。 中国古代陶瓷馆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陈列新石器时代至清末陶瓷精品500余件。 陈列分为七部分:“新石器时代陶器”、“商周原始瓷的出现及汉魏(吴)、两晋、南北朝的陶瓷”、“唐代彩色釉陶器的盛烧和唐五代瓷器的发展”、“百花争艳的宋https://www.jianshu.com/p/1ad4f6627a1c
5.上海博物馆东馆青铜器瓷器上海博物馆东馆青铜器瓷器人文纪实摄影作品是由摄影师nior提供,上海博物馆东馆青铜器瓷器人文纪实摄影作品受到了广大摄影师的赞许,了解更多有关人文纪实摄影图片摄影作品,请关注:500px摄影社区https://500px.com.cn/community/v2/groupPhoto/detail/ae294d475d1a46138fd40cbf0a2a0995
6.江汉关博物馆东风西渐——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欧洲瓷器展本次展览由江汉关博物馆和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精选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孙建伟夫妇捐赠的欧洲瓷器精品,共计76件。按欧洲陶瓷工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展览分为“传播”、“融合”、“创新”、“发展”四个部分,展出的都是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瓷器精品。这次展览为广大观众了解http://www.jhgmuseum.com/article-148.html
7.文化上海博物馆二楼第二展厅内,该馆陶瓷研究部研究馆员陆明华正仔细地对一件来自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八宝罐进行比对、检查。这是布展的一个关键环节———点交。 5月28日,“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将拉开帷幕,全面揭开长期笼罩在“空白期”瓷器上的神秘面纱。来自国内外28家机构收藏和出土的280余件器物已https://www.whb.cn/zhuzhan/xinwen/20190524/265204.html
8.上海淳之当代瓷器博物馆,让你感受中国传统上海淳之当代瓷器博物馆,让你感受中国传统瓷器的魅力!这个位于金汇镇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现代风格吸引着游客们前来一探究竟。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还能让您亲自体验制作瓷器的乐趣。 详细攻略: ? 交通指南:乘坐地铁或公交到达五宅村关五路站,步行约7分钟即可抵达目的地。 ? 开放时间:每日下午2点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1599451?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9.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陶瓷馆每日环球展览中国古代陶瓷馆是上海博物馆的特色展馆之一,位于博物馆二楼,展示面积1300平方米,陈列了陶瓷精品500余件,包括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灰陶、商周及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青瓷、东汉时期的青瓷以及人们熟悉的唐三彩、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元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瓷器等,展示了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清末长达8000年的中国陶瓷史。馆内还开辟https://art.icity.ly/events/gkuqjrl
10.现场这位荷兰人,把三代人的收藏托付给了上海博物馆2008年7月,他将家族世代珍藏的共计97件瓷器慷慨地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它们填补了上海博物馆瓷器收藏的空白。次年,上海博物馆策划举办了“海帆留踪——荷兰倪汉克捐赠明清贸易瓷展”,展示了倪汉克先生首批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这批文物。 在回忆第一次捐赠之后,倪汉克曾言,“把整整三代人的收藏捐赠出来,这让人有一种非https://m.thepaper.cn/wap/v3/jsp/newsDetail_forward_8604143
11.上海市博物馆参观完了上海博物馆,我和爸爸依依不舍地回家了。回家以后我对上海博物馆更是久久不忘啊! 篇二:参观上海博物馆作文 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上海博物 馆参观。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最为出色。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https://www.liuxue86.com/k_%E4%B8%8A%E6%B5%B7%E5%B8%82%E5%8D%9A%E7%89%A9%E9%A6%86/
12.上海博物馆导游词12篇上海博物馆导游词 12篇 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博物馆导游词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上海博物馆导游词 1 https://www.yjbys.com/daoyouci/2871040.html
13.忆江南,说江南,上博讲坛第三季从宋代瓷器聊起文博资讯瓷器是古代中国的瑰宝,瓷器与中国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中国创造了瓷器,瓷器也代表了中国的文明。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古代陶瓷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陈克伦拥有超过40年专业的陶瓷研究经历,策划推动过《幽蓝神采——上海博物馆元代青花瓷大展》等数十个举世瞩目的展览,亦是新民晚报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https://whlyj.sh.gov.cn/wbzx/20220405/3a5232a874bb429bb2bc829196287dfb.html
14.07上海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是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之一,以收藏中国历代艺术精品而著称,被称为中国文物界的“半壁江山”。馆内文物收藏共31个门类,藏品数量达102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达14.4万件/套,尤以青铜、陶瓷、书画最为突出。那你知https://www.maigoo.com/top/427664.html
15.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传承记:精湛技艺妙手回春——中国青年网一件残破的陶瓷要恢复如初,需经过清洗、粘接、补缺、打磨、全色等步骤。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技艺的传统,便是在对各类型陶瓷器的特点熟习于心的基础上,力求将每一个步骤都进行到“差处不可容一毫”的极致地步,使补缺部分上色后达到和原器浑然一体的效果,达到所谓的“无迹可寻”。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wenhua.youth.cn/whyw/202104/t20210403_12827548.htm
16.神秘“黑石号”,三件唐青花改变陶瓷史中工书画近期,“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令上海博物馆再次成为了文博爱好者的打卡热点。本刊特约曾在近20年前与“黑石号”文物有过一段芳泽之缘的著名陶瓷器研究专家、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克伦先生解读千年沉船上的宝物,领略大唐盛世的磅礴,感受其开放包容的文化艺术精髓。 ——编者 https://www.workercn.cn/34187/202012/23/201223160104796.shtml
17.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http://shanghaibowuguan.meishu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