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中国国家博物馆:用文物讲好文化故事文博全国博物馆

110多年历史,143万件藏品,中国国家博物馆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为国护史、为国藏史、为国弘史是国家博物馆的重要使命。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探寻它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

精彩展览呈现历史长卷

一厅之内,纵览百万年。走进国博“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琳琅满目的文物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生动呈现。展厅中,北京周口店出土的石锤、石砧,距今约42万年,是旧石器时代先民智慧火花迸发的见证;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玉琮,器身阴刻的日月纹图案诉说着史前区域文化交流融合的壮丽篇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出土的唐代饺子、点心及食具,讲述着各民族往来互动的生动故事……

感觉很震撼,像在跟隔着久远时光的文物对话。”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初二学生张竞文说。她的同学代梓程也深有同感:“这些文物上面精美的花纹,让我感受到古人对美的追求。”

“我爱中国”“我也爱中国”“我非常爱中国”,3位年轻观众看完“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后,在留言本上接连写下了观后感。

“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展厅里,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前,观众纷纷与这抹“最美中国红”合影。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年轻观众走进国博,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据统计,截至11月底,国博今年累计接待观众630余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达62.09%。

如何将展览办得有新意、有活力,以吸引、满足更多年轻人?国博用现代技术激活展览的全新活力和无限可能。国博的首个数字展览“数说犀尊”80%以上的展览内容基于数字技术获得,并以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呈现。“它还是国博的首个智慧展厅,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维高清采集、环境监测、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在提供全新观展体验的同时,让观众走进幕后,全面了解博物馆智慧化的技术路线和最新成果。”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数说犀尊”展策展人朱晓云说。

博物馆虽不可移动,但博物馆可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个角落。国博积极打造巡展品牌,2024年在全国11个省区市及海外举办巡展,落地巡展项目14个,在海内外讲述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文物故事。

专属讲解满足不同需求

文物无言,讲解员们就是“代言者”。在国博,人们经常能看到讲解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文物故事,带领观众奔赴一场场历史文化之旅。据统计,截至10月底,国博讲解员今年累计服务观众约35万人次。

国博凤冠文创雪糕和凤冠冰箱贴。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有许多“文博迷”“历史迷”不满足于普通的讲解,期冀在博物馆学到更具专业深度的内容。为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国博提供了分众化、特色化的讲解内容和服务。他们邀请策展人等专家学者进行兼具学术性、趣味性、教育性的专场讲解。截至10月底,国博今年共聘请馆内外专家45人,举办“专家讲解周”10期97场次,围绕各类展览推出49个讲解专题。

国博还积极建设研学教育品牌,深化馆校合作。国博面向中小学生开设了涵盖“古代中国·通史”与“古代中国·通识”两个系列20门课程,并承接北京市教委委托的“七个一”活动,今年以每天接待400至500人次的频率,为海淀、丰台、门头沟等6个区的中学生提供“古代中国”研学教育服务一千余场,服务学生3万余人次。

个性文创激发文物活力

冬日清晨,国博开门没几分钟,排队购买凤冠冰箱贴的观众已在国博大厅内“甩”出一条望不见尽头的长龙。截至11月27日,“木质凤冠”和“AR金属凤冠”两款冰箱贴自今年推出以来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这款文创产品不但销量惊人,而且形成文创产品与展览的良性互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内,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凤冠前,拿着精美典雅的凤冠冰箱贴等着与“原型”合影的观众也排起了长队。

有人说文创产品销售区是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国博对待这一“展厅”丝毫不懈怠。“爆款是‘无迹可寻’的,我们能做的是对每一件产品精心打磨。”廖飞说。今年以来,国家博物馆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凤冠系列、机甲拼插玩具、AR考古盲盒等都受到观众的好评。

舞台上,一位“汉代说唱者”神态诙谐。他头戴帻巾,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满脸笑容拖着长音说:“这里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的明星文物——击鼓说唱俑,在舞台上“活”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的原创舞台剧《盛世欢歌》是国博馆藏文物舞台活化的首次尝试。这部剧以汉代击鼓说唱俑为主角,融合话剧、音乐剧、戏曲、歌舞、中国古代音乐、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再现汉代社会底层俳优的命运起伏。

国博通过匠心独运的展览、生动有趣的讲解、巧思设计的文创,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编织成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让更多观众在这里读懂中国,体悟历史。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文博热’下,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对在博物馆里了解中华文明、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需求,是爆发式的增长。”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王溪说。 国博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博物馆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持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加强文化供给力度,让更多优质巡展直达基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08_270691_wap.shtml
2.中国国家博物馆就在天安门广场的东侧,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就在天安门广场的东侧,进入需要排队,分波儿分批进入。打火机是肯定不让带的,如果还想要的话就要回到取票的口附近寄存一下。进门还需要过次安检,规格跟机场安检差不多。进入以后中国国家博物馆真的很高很气派,非常大器的建筑。里面的展览分好多,我们因为是跟单位活动,所以就参观了一个《复兴之路》用https://m.dianping.com/review/301701696
3.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国家博物馆必看藏品国博镇馆之宝盘点更多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西周天亡簋(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器)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陶瓷类)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陶瓷类) https://www.maigoo.com/top/426169.html
4.国家博物馆观后感(精选14篇)去之前少不了先做了一番攻略,中国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而“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是以王朝为线索的,从远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161105112228_348218.html
5.国家博物馆的观后感悟2015年3月27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天安门广场附近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国外友邦的旅游人士,也有来自外乡的兄弟同胞。而最热闹、队伍最长的当属国家博物馆的参观队伍,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龙,虽然人多,但是井然有序。在经过了2个小时的排队候,我进入了国家博物馆的主展区,找到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区。 https://www.yjbys.com/xuexi/guanhougan/1610080.html
6.博物馆管理坚持新发展理念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全面提升馆区占地面积1300亩,主要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少奇同志故居,刘少奇故里门楼广场、铜像广场、生平业绩陈列馆、工运历程专题馆、炭子冲学校旧址、文物保护中心为主要内容的纪念场馆和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炭子冲民俗文化村等景点。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廉政https://www.shaoqiguli.com/Survey/news/12397
7.去国家博物馆,看这一篇就够了!除了特殊说明的展览之外,国博的参观是免费的,但,需要提前7天预约。你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国家博物馆”,进入后点击“参观预约”提前进行预约。国博预约放票时间为每日下午17:00,这是拼手速的时候,听说下载APP能比小程序快点,不知真假,你也可以试试。当然,国博的预约名额紧张是常态,所以约不上也是常态,要保持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460968
8.“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首次来华亮相故宫央博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始建于1919年,是阿富汗最大的博物馆,曾经拥有10万件以上的珍贵文物。虽然历尽硝烟,但有识之士一直勇敢而智慧的守护着这批人类的珍贵遗产。此次故宫博物院与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既是中阿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古文明交流传承的坚实脚步。 https://arts.cctv.com/2017/03/20/ARTIFpHEmJ40pKB9zEDnvsU6170320.shtml
9.听讲希望有一天,年轻人到博物馆办婚礼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历史文化的祠堂 接下来再说说我们的国家博物馆。 1912年,在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提议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正式成立,6年后,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迁到故宫的端门和午门之间,成为第一个展览陈列的场所。 当时的展览状态是非常简陋的,很多的文物和艺术品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陈列在那里,供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31568
10.国家博物馆“秦汉文明”展,展品详解。国家博物馆的秦汉展览,是将中国各地博物馆中关于秦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展品汇聚一起,使观者领略中国两千年前的风采篇章。展品数量不算少,而我挑选的,是我自己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展品。 一·陶夔纹大瓦当 陕西省兴平市黄山宫遗址出土 陕西省兴平市黄山宫遗址出土 https://www.douban.com/note/646302473/
11.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通用13篇)自从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就一直想目睹那几件镇馆之宝的芳容,一直想探个究竟。今天下午,我终于如愿以尝,我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去参观国家博物馆。 来到国家博物馆大门前,好雄伟,好气派,不愧是国家级博物馆,非常壮观。今天,刚好正在进行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内容非常丰富,在1楼展览的都是40年https://www.oh100.com/w/177893.html
12.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艺术高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博之窗参加今天会议的代表有:部分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负责人,中国博物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负责人,江西省井冈山“一号工程”陈展专家代表和陈展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人,吉安和井冈山市委、市政府领导,井冈山管理局领导,共70余人。 中宣部、国家文物局,江西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江https://www.jgsgmbwg.com/list/article/1666995708355067964
13.“时光博物馆”里的时光故事国内新闻红色的集装箱外,“时光博物馆”5个字闪烁着白色的光。绿色草坪上的入口处,人们排起长队,等待着进入这几个集装箱组成的空间。那里面,承载着中国人几十年的记忆。 4月21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组织策划的2023“时光博物馆”流动展览在江苏南京玄武湖公园盛装启动。短短4天时间里,超过4000名观众慕名而来,在精心https://www.ishaanxi.com/c/2023/0714/28937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