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做博物馆须具备“历史的视野”与“企业家精神”

盛夏的八月,成都太古里的街头人头攒动,一头银发的吴志华(LouisNg)在人群中显得特别亮眼,他一边试图用手机记录下这座城市的瞬息万变,又一边思考着成都与香港双城之间截然不同的“文化面貌”。

8月10日,在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太古地产合办,成都太古里承办的《传统与未来: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与在地化》座谈会上,这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最为重要的“掌舵者”,与学者专家进行一场引人入胜的“文化碰撞”之后,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深度专访。

在2014年至2019年的五年任期内,吴志华策划了多项博物馆主要工程,包括整修香港艺术馆、兴建文物修复资源中心及扩建香港科学馆。

关于吴志华在香港多年的探索实践,前香港艺术馆总馆长邓海超曾如是评价,“(他)将香港文化视野提升到另一层次。”

在与记者的对谈过程中,深谙中国历史文化变迁的吴志华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变化”。谈及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多次强调,“掌握变化的风向,赋能年轻的力量(managethechange,empowertheyoung)。”

在吴志华看来,“博物馆对于构建美好生活与增进社会福祉具有关键性作用。为了增强‘自我造血’能力,从环境、社会、文化及经济等领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博物馆必须主动变化,无论是策展方式、展现形式还是运营模式,都必须更加贴近真实的、在地的需求。而作为专业的博物馆人,除了具备‘历史的视野’,还需要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一体多元,和而不同”

NBD:自2007年起,香港就与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多次合作,让香港市民得以更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您的参与推动下,2007年与2010年,故宫国宝《清明上河图》及其电子动态版先后来港展出。我比较好奇,打造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这个构想最初的由来是?

关于“香港故宫馆”的概念其实来自于一场下午茶。2015年,我还在康文署工作,有一次要从北京飞广州,但因下雨航班延误,于是我就和时任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故宫博物院旁一起喝下午茶。当时我们畅想了很多合作,其中就包括建设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么偶然,这么有趣。

2016年,为了利用好香港这一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长期地、永久地展示故宫文化,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和故宫博物院共同决定在香港西九文化区建设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事实上,按照原先的想法,我是准备在康文署做到退休的。但我的夫人和康文署李美嫦署长都支持我去应聘馆长。

NBD:比起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有何差异化定位?

吴志华:“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也一直是祖国与世界联系的桥梁与门户。我们希望做到“一体多元,和而不同”,也就是各个故宫的文化内核一致,但表达方式上,香港与北京、台北有所不同。

创新地表达是我们最重要的追求之一,我们希望用轻盈的方式讲好厚重的故事。无论是场馆设计,还是展陈方式,都希望能更好地回应现代观众对博物馆的要求。

比如,我们布置了“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展,介绍从清晨到夜晚清朝皇室宫廷生活的点滴,以更加创新和接地气的方式,让观众在轻松观展之余,体验到深厚的传统文化。

“不断自我造血,推进跨界合作”

NBD:2019年,您正式出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也是在这一年,香港故宫馆主要建筑工程启动,直到2022年7月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截至目前,参观的人数处于怎样的水平?对于博物馆的运营,又有哪些新的思考?

吴志华:两年来,我们不仅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通过创新的展示方式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呈现了一个个充满新的元素和活力的展览。

2023年,我们的参观人数约为130万,在香港博物馆中排名第二。这个数据对一个新馆来说,令人感到兴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收费门票的部分,我们还与社会团体合作,向低收入家庭、中小学生赠票,一年送出12万张,占总门票数近10%。

截至今年7月,我们已接待了近250万人次观众,其中超过一半是内地观众。内地观众中,又以大湾区的为主,当然也有相当多来自北京、上海、川渝地区的观众。

作为一家新的博物馆,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巨大的“流量”转化为“留量”。我们现在的任务之一就是——更好地塑造博物馆品牌,打造更多贴近生活与消费习惯的文化产品,从而拓展更广的市场。

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但我们在坚守博物馆最初定位与价值理念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不断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因此,我们一直在推进跨界的、跨区域的合作。

NBD:您曾在不同场合强调:创新,始终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一个核心特质。近两年,你们有哪些创新之举?接下来又有怎样的计划?

吴志华:像是我们5号展厅的“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展览,那是一个香港优秀设计师参与设计的展览。

展览展出故宫器物珍藏,包括瓷器、玉器、玻璃、服饰等,以生活化的展示方式,让现代的设计理念与古代的工艺形成“对话”,创新地展示传统工艺对当代设计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积极与内地的博物馆合作,像是去年9月,出土于四川三星堆、金沙和宝墩等遗址的120件珍贵文物正式亮相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这场以“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为名的特展,瞬间点燃了香港市民的好奇心,观众数量创下了当时新高。如此深度地与内地博物馆合作,对于很多香港本地的博物馆来说,其实是很少见的。很多博物馆同行看了我们的展览,说也想尝试,但他们也说做起来并不容易。

目前,我们正探索人工智能在博物馆领域的深度应用,与内地在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卓越的博物馆建立紧密联系。接下来几年,我们会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香港故宫馆的落地与创新应用。

“博物馆应该是创新人才孵化器”

NBD:可否介绍下,在文物展示、研究项目之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还承担着哪些功能?

吴志华:博物馆不只是文物的保护者,在文化普及工作、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文化交流互鉴方面还要做得更多。

我们的一个重要理念便是要促进文明对话、文明互鉴。开馆至今,我们已经跟多家海外及国内文化机构合作,合办了7个特别展览,均获得热烈反响。我们希望每年可举办两个与海外文化机构合作的展览,也希望开拓与其他地区博物馆的合作。

此外,我们还积极举办国际研讨会,包括去年9月的“三星堆与青铜时代的中国”国际研讨会,去年12月跟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承前启后·中国古代艺术保护国际研讨会”。通过邀请世界重要文博机构的馆长、顶尖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和专业报告,促进国际交流与机构之间的合作。

吴志华:我们始终坚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推动博物馆教育——培育未来文化艺术以及博物馆专业人才。

像是这次我来成都,主要就是陪参与第三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的学生们。这个交流计划,我们从2022年正式推出,由太古地产担任首席赞助,得到了故宫博物院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学习内容由项目伙伴教育燃新设计。

这些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年轻学子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包括建筑学、金融学、社会科学等。

他们自今年7月起就在香港、成都和北京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文化交流与学习活动,通过参与创新工作坊、大师班,以及于艺术文化机构或私人企业实习,成为更加多元的“文化创新人才”。

我们不希望以后文博的人才,仅限于文化领域,我们需要的是具备多元视角,对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有着深度思考的创新人才。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将该交流计划落址成都,这次我们特意想待久一点,体验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博氛围。

THE END
1.故宫馆长变网红,曾花5个月走遍故宫九千多间房【文/观察者网 郝妍】今天故宫馆长火了,其实馆长单霁翔一直是隐藏段子手啊。 最近看过了各大商家花式推销自家商品,偶然看到馆长推销故宫淘宝的套路,还真是眼前一亮。 一上来就劝大家别买故宫出的行李牌,因为太好看用一次都得丢。 本文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7_11_09_434177.shtml
2.领导王旭东,男,汉族,1967年2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研究馆员,中共党员。现任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副部长级)。 都海江党委书记、副院长 都海江,男,汉族,1965年6月出生,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现任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https://www.dpm.org.cn/about/leader_list.htmasdfasdf
3.北京故宫博物馆历任馆长您知道吗?弟为近代思想家易白沙。受过良好教育,毕业于湖南方言学堂,曾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武昌起义,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黎元洪的秘书。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任理事兼文物馆馆长。1933年,因故宫盗宝案蒙遭冤屈,被迫辞去院长之职,移居天津,转至上海法租界。晚年生活处境凄苦。1937年9月病故,终年57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605/23/56404876_759991138.shtml
4.探访故宫神兽,跟随博物馆馆长,走进不一样的故宫向斯,是著名的宫廷历史学家,同时,他也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也是图书馆的副馆长。他学识渊博,对于故宫里的宝物,更是如数家珍。30余年来,他沉浸于中国宫廷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出版了相当多的作品。 其中,有些重要的代表作,如《中国宫廷御览图书》《故宫国宝秘籍流传宫外考》《慈禧与晚清残局》《向斯说慈禧》《https://www.jianshu.com/p/3c0a997de3d6
5.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会见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7月1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会见了到访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一行,共同探讨了双方未来的交流合作事宜。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参加会谈。 王春法对吴志华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回顾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香港文博机构的交流合作。他表示,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香港文博机构保持密切交往,展览、人员等方面的交流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307/t20230718_258915_wap.shtml
6.机遇香港青少年走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感受文化艺术之美6月15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一位家长抱着孩子在“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展馆中互动临摹,沉浸式体验中国书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内设有多个沉浸式体验项目,让观众轻松与文物互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安琪/摄 6月15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一位小朋友正在仔细观赏一幅画。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看来,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6/16/content_wdxL6ZuRVK.html
7.新华网发布“博物中国”计划及“2024年博物馆馆长论坛”主题6月3日,新华网“博物中国”计划暨“2024年博物馆馆长论坛”主题发布仪式在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举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侯宁彬等数十位来自知名博物馆、文博机构、文化企业的嘉宾出席并参与活动,共同探讨如何以“传播+产业”赋能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322586
8.一票难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首月广受市民欢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7月3日开馆以来,以不同主题展示故宫文化,吸引了不少香港市民关注。目前8月份的13万张门票已经全数售空,每日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一个月以来,受到香港市民的欢迎。无论是参观人数和停留的时间,都可以体现香港市民对故宫文化的关注。不https://m.youth.cn/qwtx/xxl/202208/t20220804_13896161.htm
9.最河南很国潮!河南博物院《V《V-Talk》首期访谈以“最河南,很国潮”为主题,由河南卫视《华豫之门》当家花旦陈琨担纲主持,邀请了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文化学者、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郦波等作为特别嘉宾,讨论过程中,现场嘉宾还与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进行了互动连线,全方面、多角度展示了中原文化的精彩纷呈。 https://www.chnmus.net/sitesources/hnsbwy/page_pc/wbzx/mtgz/article857d44a6edf74cacb5f4374cb0fc2018.html
10.故宫博物院不认可苏州复制的宋锦《西方极乐世界》文化课澎湃新闻2006年,宋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承单位为苏州丝绸博物馆。同年,已从博物馆馆长职位上退休的钱小萍,被评为非遗宋锦技艺国家级传承人。 据钱小萍的助理沈芝娴介绍,作为宋锦国家级传承人,钱小萍一直想将自己50多年的织造经验传承下来,而故宫秘不示人的《西方极乐世界》图轴,被认为是宋锦技艺的最高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3055
11.“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开幕8月29日,“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等出席开幕式。 展览以中国书房的意涵与物象为主题,旨在探讨和阐释中国书房的文化内核以及如何赋予“书房”这一意象以时代精神的问http://www.ncha.gov.cn/art/2022/8/30/art_722_176965.html
12.博物馆馆长招聘网2024年博物馆馆长招聘信息猎聘2024年博物馆馆长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博物馆馆长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https://www.liepin.com/zpbowuguanguanchang03/
1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2:故宫博物院长单霁翔.docx观众压根没把故宫当一座博物馆。 一、让观众有尊严 上任伊始,单霁翔穿着一双老布鞋,带着助理,绕着故宫走了一圈儿。故宫的1200座建筑,9371间古建,凡是门都要推开看一看。 从位于神武门西边的院长办公室出门向西,沿故宫红墙逆时针行走一圈大约4公里。自2012年初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至今的每个工作日,这样的例行巡查已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013/8127062056005141.shtm
14.故宫失窃案告破嫌犯系山东曹县人已经被捕半岛网5月11日晚上7时许,北京警方将1983年出生的犯罪嫌疑人石柏魁抓获,故宫展品被盗案58小时后告破。 新华社发 犯罪嫌疑人视频截图。 5月8日,故宫博物院发生窃案,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在斋宫临时展出的7件展品失窃。据两依藏博物馆馆长王夏虹介绍,丢失展品为金银镶嵌宝石的西式化妆盒 ,估计价值数千万元。北京警方11日深夜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105/20110512/news_20110512_1293200.shtml
15.怀念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专家杨新先生涉及到作品真假问题,在陆家衡先生提议下,再次请杨新先生出场把关,最后昆仑堂美术馆馆藏书画作品中43件全用,再从民间征集中选用39件,确定举办“昆山历代书画家作品展”的全部作品。杨新先生不仅为此次展览作品把关很严,自己题写了展名(见附图六、七),还主动联系时任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先生题写书名,为活动增色。https://www.meipian.cn/3e97nwkr
16.2020年中国博物馆旅游行业案例分析:故宫博物馆(附报告下载)标杆开发案例分析:故宫博物馆(八) 数据显示,由于故宫博物院保存着历史皇家恢弘壮丽的宫殿建筑,向往的游客如过江之鲫,加上故宫馆长单霁翔多次参加电视节目公开亮相,宣传了故宫,使得故宫的影响力更大。从游客地域分布看,故宫的游客来源十分广泛,遍及全国,其中北京游客占比最高,接近3成,其次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了文化消费https://www.iimedia.cn/c460/74763.html
17.故宫“前院长”单霁翔,如何用产品和营销思维,盘活故宫?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馆馆长是一个“高危职业”,故宫的任何一点动静,都会在社会上引起反响。 在公众面前,他总是一副风趣的口吻,但只有真正接近他、了解他的人,才能瞧见他背地里的负重细节,他的难。 作为故宫建院94年来的第一任走入大众视野的网红院长,单霁翔和他领导的网红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在光环加持的同时,接受着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25572.html
18.档案文博管理中心赴京多家博物馆开展调研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博物馆内涵建设,提升高校博物馆专业化水平,2023年3月21日至23日,中心党总支书记、博物馆文创行业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万晓玲,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执行馆长、研究馆员李仲谋等一行六人先后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考察调研。 https://archives.sjtu.edu.cn/info/1032/3137.htm
19.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呈献“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特别展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表示:“‘百样玲珑’展的策展角度别出心裁 ,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展示博物馆的环球视野和创新的策展手法,突显中国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我们期望观众可以透过精美的展品和它们背后传奇女性的动人故事,探寻女性由古至今的地位和影响,从而开启东西方美学之间的对话。” https://www.cartier.cn/stories-events/all-stories/2023-hkpm
20.新地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打卡点一一抢先看正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所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愿景是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同时推动世界不同文明的对话,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来的重点工作是对香港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一些平台,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跟世界不同的博物馆合作,通过展览和研究合作,让中国文化连接世界观众,走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5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