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瓷器茶具收藏价值刚刚被发现时尚频道

(广州茶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李斌

(广州自乐堂艺术陶瓷创办人)

邓婷

(中国首届高级茶艺师、广州茶文化促进会职业技能鉴定所副所长)

赵利平

粉彩山水茶叶罐

珐琅彩民俗壶

青花壶垫

↑青花安居乐业茶叶罐

→煮水工具五行灯

亚光月白汝窑桃花园套组

青花过滤网

乐玉瓷杯

乐玉瓷壶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许悦

特邀嘉宾

嘉宾主持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茶博会上,价格一路上涨的除了普洱茶,还有在很多人印象中一直很实惠的瓷器茶具。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就看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瓷器茶具主要来自三大产地——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和台湾。价格最高的,是台湾的仿汝窑茶具,以及釉色翠青如玉的龙泉青瓷。一套景德镇的精品瓷器茶具,如今的价格也动辄几千元、几万元,精品瓷器茶具的收藏属性正在慢慢显现。

在拍卖会上,这些当代瓷器茶具也开始崭露头角,如2011年景德镇“贵和祥”邹俊的作品《十八学士青花对杯》,就拍出了6.9万元的高价。

但相比早走一步的宜兴紫砂壶,当代瓷器茶具的收藏价值应该说刚刚被发现。虽然这几年价格已经稳步上涨,但同等级别的工艺师的作品,瓷器茶具的价格很多都不到紫砂壶的1/3。

瓷器茶具收藏还在起步阶段

李斌:相比观赏瓷,景德镇直到现在做瓷器茶具的人仍不多,做得精致的更少。近几年随着茶文化消费人群的扩大,景德镇的瓷器茶具也开始发展起来了。2004年我刚开始在广州市场引入景德镇精品茶具的时候,当时一个普通的手工青花杯,价格只有十几二十块钱,但那时市场上其他的瓷杯只有几毛钱,很多人一听说一个杯子要几十块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绝大部分人对茶具的要求和认知都还停留在实用阶段,并没考虑到茶具的艺术价值。现在这种杯子都过百元了,价格至少翻了五六倍。

但增值最快的还是精品茶具。早年市场需求很少,做的人也少,最近几年价格持续往上走。现在一个景德镇的精品茶杯,很多已经到了几千元。但这个价格是逐年平稳向上走的,不是炒作出来的,我觉得没有什么泡沫。作为收藏品,瓷器茶具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

黄波:瓷器茶具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可,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茶文化的回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所以瓷器茶具才逐渐向精细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广州茶文化的氛围很浓,喝茶的人很多,但要说对瓷器茶具的认识,广州并没有北方深,这主要还是文化积淀的问题。我还记得2008年去北京的时候,北方人一喝茶,张口就是“晓芳窑”、“九段烧”,当时这些瓷器名窑在广州还知之甚少。

李斌:现在市面上的瓷器茶具价格差距非常大,便宜的盖碗只要几块钱,贵的可以达到几万块,但精品茶具还是贵得有道理的。这主要看工艺,比如模具是机压坯还是手工坯,是贴花还是手绘,即使同样是手绘的茶具,谁来画,功底怎么样,都影响了茶具日后的定价。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差别,就是看茶具的材质,用的是传统纯矿物质的配方,还是掺加了化工材料的现代配方。比如骨瓷,最早出现在英国,是用牛骨磨成粉掺入瓷土中烧制而成,牛骨粉的比例不低于30%。现在唐山那边做的骨质瓷,跟骨瓷一字之差,实际上配方已经很不同了。因为骨头的主要成分是钙,为了节约成本,骨质瓷不加骨粉,直接加钙粉。现在景德镇很多人也不愿意用传统配方了,因为一来成本太高,二来使用传统配方的成瓷率会低很多。现在景德镇高温瓷的成瓷率能达到80%,但沿用传统配方,成瓷率可能只有50%。

但有一点必须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柴窑烧出来的瓷器都是好的。因为现在的柴窑跟以前的柴窑不是一回事,以前的柴窑烧的是松柏,松脂油能附着在瓷器的釉面上,烧出来的瓷器釉面比较润。而且要求直径达到一定标准的松柏才能用来烧窑,如果松柏的年头不够,所产生的松脂油是不多的。现在因为柴窑烧出来的瓷器价格高了,很多人是为了烧柴窑而烧柴窑,什么木头都往窑里塞,其实对釉面的烧制没有什么帮助。

喝老茶用老杯不夺香

赵利平:精品茶具是否更能提升、增加茶汤的口感?同样一壶茶,倒入不同的杯中,味觉敏感的人是会喝出差别的。

邓婷:如果用酒来试杯区别更大,一个是做工细腻、用料讲究的茶杯,一个是做工粗糙、含铅量超标的低温茶杯,倒入同样的酒,喝起来会感觉一杯很醇,一杯很烈。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茶具胎土及釉水不同,会影响到口感。

李斌:新杯的火气的确比较重。如果是景德镇的精品茶具,材质用的是当地的高岭土,传统配方用的也全是矿物质,用这样的茶具泡茶,是能够释放负氧离子和远红外线的。现在有的茶具在生产过程中加入化工原料,或是在温度不够高的情况下加入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无益,也会影响茶的口感。“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是前人对景德镇瓷器的美誉,其中“声如磬”检验的就是瓷器烧制的温度。高温瓷敲击的时候会发出金属撞击的声音,很清脆,低温瓷敲击的时候则是闷闷的声音。

黄波:其实饮茶方式的改变带来了茶具的大变革。从粗放式羹饮发展到细啜慢品式饮用,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

唐代之前,茶具、酒具与餐具混用,没有明显的界线,唐代开始,因为茶圣陆羽写了一本《茶经》,茶道开始盛行,茶具也开始与餐具区分开来。唐代流行煎茶,茶具喜用青瓷,宋代茶具以绮丽为时尚,茶盏敞口小底厚壁,多为黑色。这与宋代风行的斗茶时尚相适应,斗茶时,茶汤呈白色,与乌黑的茶盏相配,黑白分明,便于看出水痕,区分茶质优劣。

到了明清,茶具呈现一种返璞归真的趋向,茶盏崇尚白色。明代开始,饮茶方式改变,之前盛行的龙团凤饼不再时兴,散茶流行,前代流行的碾、磨、汤瓶之类的茶具都废弃不用了,宋代崇尚的黑釉盏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景德镇的白瓷。橙色的茶汤,衬以白瓷,更显得清新雅致,赏心悦目。

邓婷:这说的就是器以载道。就如公道杯,是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人发明的。以前喝潮州功夫茶是没有公道杯的,所以才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样的分茶手法,有了公道杯之后,再分茶就很均匀了。

紫砂壶跟黑茶乌龙是绝配

赵利平:现在中国有六大茶系: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青茶),不同的茶适用于什么不同的茶具?

邓婷:不同材质的茶具各有所长。现在用来泡茶的器具主要有3种材质:紫砂、玻璃,瓷器。

先说紫砂,并不是所有的茶都能用紫砂壶来冲泡的,比如绿茶、黄茶、白茶,这些茶比较细嫩、口感鲜爽,如果用紫砂壶来冲泡,绿茶就会有一股焖熟味,如果改用玻璃茶具冲泡绿茶,则会散发出一种清新的味道,而且玻璃茶具更直观,可以直接看到绿茶在里面的绽放。

瓷器茶具的盖碗,基本上适用于所有的茶。而玻璃茶具比较适合冲泡绿茶、白茶、黄茶。

赵利平:最近最流行的茶具应该就是日本铁壶了,据说铁壶能够软化水质,用于泡茶时,茶汤细腻厚实,加分效果更为明显,不同的烧水工具,是否也适合不同的茶?

黄波:铁壶之所以好,因为煮出来的水温度够高,水分子重新组合,可以软化水质,同时释放人体易吸收的二价铁,补充铁质,对身体有益,尤其适合泡普洱茶。

邓婷:冲泡黑茶、乌龙或一些老茶的水,最好是能够达到100摄氏度以上的。但现在人们烧水,九成以上都是使用电子壶快烧,很多时候水的温度都达不到冲泡老茶的水温要求,电子壶煮的水不及明火煮沸的好。

李斌:水是泡茶这门艺术中最考究的一环。不同的煮水工具烧出来的水,口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用五行灯煮出来的水会比较甘甜?因为明火和慢火不一样,慢火会软化水质,更适合泡茶。

收藏不重作者重窑号

赵利平:相比早走一步的宜兴紫砂壶,当代瓷器茶具的收藏价值应该说刚刚被发现。虽然这几年价格已经稳步上涨,但我们发现,同等级别的工艺师的作品,瓷器茶具的价格很多都不到紫砂壶的1/3。我们想知道,什么样的瓷器茶具才具备收藏价值?

黄波:看一个瓷杯或是一套瓷器茶具有没有收藏价值,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工艺和稀缺性。工艺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而稀缺性更是适用于所有的收藏品。有些瓷器受到矿石资源和手工制作难度的制约,成品数量有限,价值自然就高。而豇豆红的瓷质茶器,由于烧制技术难度大,难得一见,更是重金难求。

赵利平:除了看工艺和稀缺性,影响价格一个很大的因素是作者,如果是国家级的大师,作品很多都过十万元了。但当代瓷器茶具这一块,现在好像很少有国大师介入?

李斌:景德镇的大师,很少做小件的作品,觉得画茶具体现不了他们的艺术水平,也真的卖不起价格。他们画一个花瓶,10只蝴蝶;画一套茶具,5个杯也是10只蝴蝶,但这套茶具的价格跟花瓶就差得很远。

瓷器茶具的开发真的很滞后。同等职称的工艺师,做同样的壶,宜兴紫砂壶的价格,会高出景德镇瓷壶的价格很多。收藏茶具的玩家,如果是同等职称工艺师的作品,很多人还是愿意买紫砂壶。

黄波:所以现在判断一套当代瓷器茶具的好坏,还只是停留在看工艺、看材质的阶段,还没上升到看作者的阶段。这与紫砂茶具的发展历程相似。若干年前紫砂壶的价格还没涨起来的时候,选一把好壶,也是挑紫砂一厂、紫砂二厂的出品,后来才是看制作人及工艺师。所以现在的当代瓷器茶具,还是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加入的工艺师很少。而在日本、中国的台湾这两个茶文化发达的地方,就有很多大师级的人物加入到瓷器茶具的创作中来。

看工艺、看材质这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最直接的收藏现在还可以看字号。如台湾最出名的就是“晓芳窑”的茶具。2008年的时候,“晓芳窑”一个杯子也就八百块钱左右,现在起码都要三四千元了。而景德镇最出名的是“贵和祥”、“九段烧”与“小雅”这三大窑口。

知多D

当代瓷器茶具名窑

“贵和祥”、“九段烧”与“小雅”并称当代景德镇瓷器茶具三大名窑。

“九段烧”的特点在于人物的刻画,画片选材较传统。人物的开脸,从面部表情到肢体动作,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赏心悦目。

“小雅”把每件作品都当收藏品制作,仿古不是简单模仿,而是张扬传统精华。其作品器型优美,工艺精湛,画工精良。

仿汝瓷茶具

一类是台湾艺人、陶瓷工作室烧制的;他们大多采用品牌运作,产品以茶具及工艺品为主,常见的品牌有晓芳、聚宝龙、柏采等。

另一类为中国大陆仿制的,品质不一。常见的有广州的问鼎汝瓷、广东恒福旗下的东道汝窑、“璡”字款等私人窑口瓷,以及河南汝州出产的仿汝瓷。

THE END
1.柴窑(瓷器界的千古之谜)因此,到了今天,“汝、官、哥、钧、定”幸运地被并称为五大名窑,而柴窑则孤独地徜徉在历史深处,成为了传说中那一只缥缈的孤鸿。 双龙双凤壶 收藏于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 柴窑瓷器的特点 柴窑瓷器具有特点、特征、特色“三特”之技。查阅和整合历代文献,有关柴窑瓷器的特点,其代表性的评论有如下诸说: https://www.yadao8.com/zt/chaiyao.html
2.北京保利拍卖丨琳琅——当代茶器美学与当代艺术陶瓷搏泥幻化以传承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瓷制作技艺为己任,坚持柴窑烧制,全手工绘制,在模仿与继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研发符合现代生活理念的元青花风格茶器。 窑主周会蔼先生,试验、仿制元青花三十余年,多年来为各大博物馆制作元青花复制品,技艺高超,始终如一。 https://new.qq.com/rain/a/20231119A06H4J00
3.一周一个博物馆丨王学武:探寻陶瓷之魂领略瓷皇魅力柴窑的特点“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以“诸窑之冠”的技艺,被古人尊称为“中国瓷皇”,最能代表中国创造、中国符号、中国骄傲、中国自信。 为一睹柴窑风采,探究文博之密,今天,我们走进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领略柴窑瓷器的伟大魅力。 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坐落于西安市曲江新区大唐不夜城开元广场西侧的唐https://www.ishaanxi.com/c/2023/0910/2943371.shtml
4.故宫藏柴窑瓷器图片欣赏本篇内容为“柴窑瓷器的价格“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得知广大用户还对晚清瓷器图片欣赏,民国瓷器图片欣赏等相关问题关注度比较高,住范儿花大量时间收集整理了关于柴窑瓷器的价格等相关十几条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供大家学习理解https://www.zhufaner.com/q-j9h2emzr2bjtt6.html
5.中华第一名瓷后周柴窑之新探柴窑为我中华历代名瓷之魁,以其清丽秀雅的青瓷釉色,有细纹小开片,曲折逶迤于瓷胎深处的冰裂纹,似断非断,若隐若现. 晶莹如镜,滋润细腻,轻簿如纸.玲珑剔透.兼有高度工艺透明瓷之造型,扣之如龙吟细绕之玉磐,清远悠长, 独步我五千多年来的中华瓷林。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249515_254295834.html
6.瓷器中国CCTV《走近科学》辑部.pdf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收藏了近万件藏品 一种被称 为祭红的陶瓷作品却只有九件半 其他品种的红 色瓷器也屈指可数遥 人们一直在寻求烧制红色瓷 器的方法 这条寻求之路 一走就是一千多年遥 珐琅彩/ 163 三代帝王的 爱之物 难得一见的绝世珍品要要要 珐琅彩遥 古瓷坑之谜/ 171 北京毛家湾胡同的一次施工 发现了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22/6113135214002015.shtm
7.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成“国潮服饰打卡地”西安柴窑文化博物馆成“国潮服饰打卡地” 日前,随着古城文旅热的到来,这家全国唯一的柴窑文化博物馆也成为年轻人的“国潮服饰打卡地”,面对古色古香、精美绝伦的瓷器珍品,很多外地观众在认真聆听有关柴窑的知识讲解后,感叹中国瓷器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获益匪浅。http://wwj.shaanxi.gov.cn/sy/dtyw/dsdt/202303/t20230314_2278369.html
8.千年古瓷极品“柴窑”*建華博物馆*古人雲:“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柴瓷一片”,凸显柴窑是历代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瓷器珍品!而当今国内官方馆藏也未见其真容,据传日本有一件视为国宝。确实世间拥有“真品”,柴窑藏家寥寥无几!因柴瓷窑址至今未见,加上近年柴窑仿品滥市,故此其争议疑问颇多。但从本人有缘巧幸收藏一件,其工艺精湛、精美绝伦,以及历史https://www.meipian.cn/2je4r10d
9.认识中国瓷器(china):中国瓷器类非遗汇总14、山西省:五批次省级 15、陕西省:六批次省级 16、上海市:六批次市级 海派瓷艺 普陀区 17、四川省:五批次省级 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 凉山州会理县文化馆 18、云南省:四批次省级 青花瓷器烧制技艺 玉溪技师学院 19、浙江省:五批次省级 (原创:胡正霖,编辑整理:非遗中华)https://fyyjjd.hafu.edu.cn/info/1999/2339.htm
10.梁刚:元青花瓷与当代元青花风格瓷器2023年10月,为高安博物馆交接复刻其藏品的,就是景德镇的元青花风格窑口:搏泥幻化,搏泥幻化最大限度地采用传统技法来从事复刻工作:使用原矿瓷石、脚踩泥排出泥料中的空气、分段粘接成型、柴窑古法烧制等,均依照古法工艺操作。 3.4、当代元青花风格瓷器代表性窑口http://www.gjysart.cn/List.asp?ID=3612
11.官窑瓷器在寂园叟的《咏陶诗·均盆歌》中,对均(亦作钧)瓷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柴窑不可见,存者惟禹钧,均也汝也皆宋器,蚯蚓走泥迹已陈,欹斜屈曲若隐现,根据至今的统计,汝窑器传世大约分布于以下几个地方: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维得基金会7件、天津博物馆1件、广东省博物http://baike.soso.com/v7678937.htm
12.最美全家福春节影像展(八)丨博物馆之家,传承柴窑文化建馆八年来,稀少、罕见的柴窑瓷器、极具文化价值的残片,引得全国研究者、文化爱好者慕名而来。 一边研究,一边传承,王学武、寇玉徽夫妇,自觉担负起了保存柴窑文化的重担。如今,他们也有了接班人,他们的女儿王涵、女婿陈超、小孙女陈芊羽一家三口,成为管理柴窑博物、传承柴窑文化的下一代接班人。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701470
13.宋代柴窑瓷器值多少钱,宋代定窑“美人枕”拍出近4亿宋代柴窑瓷器值多少钱,宋代定窑“美人枕”拍出近4亿港元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https://m.bestb2b.com/business_68908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