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巨大的能源宝库,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全球总储量的20.1%和57.2%。
在我国海洋勘探领域,水深300~1500米为深海,水深大于1500米的海域为超深海。目前,深水油气田已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
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气田“深海一号”成功投产。“深海一号”大气田位于海南岛东南部,距离三亚市约150公里,所在海域水深为1220~1560米,是我国首个自主设计、建造和安装的大型深水项目。
深海一号
“深海一号”能源站
央视财经
,时长02:09
“深海一号”介绍
今天,让我们从地理的角度来看深海油气开发,探讨深海油气资源的分布及成因,分析深海油气开发面临的重重挑战,以及深海油气开发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意义。
01
深海油气资源成因
深海油气资源分布在靠近大陆的深水盆地内(如下图),为何深水盆地油气资源富集?
这需要从油气的产生、存储和保护等角度回答。
全球富含油气深水盆地分布[1]
油气的有机起源
二叠纪末,全球诸多板块会聚在一起,在北半球形成劳亚古陆,在南半球形成冈瓦纳古陆。
从三叠纪晚期开始,联合古陆逐步分裂为几个大陆,出现北大西洋洋壳海盆,初显古印度洋和古地中海;太平洋盆地周边普遍发生洋壳向陆壳俯冲;许多大陆内部也产生断裂和裂谷。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大量的大型古湖泊、半封闭海湾和河流三角洲,这些相对封闭的盆地大量堆积、保存有机质并向油气转化,形成生油气层,这就是现在深水油气的主要分布区。
因此,深海油气盆地都分布在大陆地壳的边缘。
油气的存储条件
石油、天然气大多存储在多孔、可渗透的岩石中。而大江、大河在大陆架沉积形成的碎屑岩(如砂岩、砾岩、粉砂岩等),则成为油气的优质储层。
油气的保护层
要使油气在储层中免于向上逸散,还必须具备不易渗透的保护层,即盖层。深海油气盆地在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厚层的海相泥岩或盐岩,致密而不渗透,成为油气资源的盖层。
背斜构造
最后,深水盆地的背斜构造,形成油气资源的区域性圈闭群,有利于油气资源的储存。
02
深海油气开发挑战重重
我国拥有38万平方千米的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南海油气资源总量达460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油气资源总量的1/3,而70%的南海油气总资源位于深海(如下图)。然而,在南海进行深海油气开发需要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地理环境方面挑战重重。
南海油气盆地分布[2]
1
“深海一号”大气田所在海域水深为1220~1560米,低温、高压、高腐蚀性的海水环境为油气开采技术和材料提出了新要求;
2
南海复杂的潮汐、潮流为油气的海上勘探增加不确定性;
3
“深海一号”大气田水下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且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质风险大;海底浊流导致地基泥层冲刷;
4
南海易受热带低压或台风影响,带来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增加勘探开发风险。
03
深海油气开发的意义
面对重重挑战,中国海洋石油人攻坚克难、不断创新,最终成功自主开发“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以“深海一号”为代表的深海油气开发,对国家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中国海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13日,“深海一号”自2021年6月25日正式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亿立方米。深海油气开发有效实现我国油气增产,对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深海一号”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在深水油气开发、核心技术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有助于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深海一号”每年将为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能够更好地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不仅如此,以“深海一号”大气田为代表的深水项目,还可以带动区域造船、钢铁、机电等产业的发展,增加区域居民就业机会。
践行“双碳”目标
“深海一号”大气田探明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将成为供给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清洁能源的主力,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和布局,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