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数字化未来

在疫情的冲击下,世界博物馆的面貌悄然改变,技术大踏步走进博物馆,文化+科技持续加速。纵观近年来文博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果,不难发现,“共享”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它不仅是指导文博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理念,更是整个行业数字化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动力。文博数字化的“共享”包含了资源内容、渠道共享、理念共享,也包含行业之间的优势共享、互助与互鉴。通过共享,让文化不仅在指间入耳间,还可以走进更多人的心间。

在数字时代来临之前,博物馆提供给公众的共享内容多是实体的,文物资源、主题展览、教育活动等等。但如今博物馆共享的内容还包含数字资源、数字文化服务。而公众也由原来需要知道一些结论性的“知识”逐渐转化到主动获取、主动共享的操作模式和状态里,更重视文化体验。博物馆的公益属性决定了其社会普惠的使命,数字化资源共享是博物馆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延展。毕竟博物馆的文物由于其特殊的保护需求不可能向所有人开放,但数字资源在一定规则的指导下是完全可以开放的。那么文博数字化究竟共享的是什么呢?

实现技术共享,可以使更多的人更充分地使用已有数据资源,减少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等重复劳动和相应费用,而把精力重点放在开发新的应用程序及系统集成上,近年来文博数字化也在数据共享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极大地提升了数字化发展水平。

巴黎圣母院修复项目数字建筑建模负责人利维奥·德·卢卡介绍,他们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数字生态系统”,利用了数字制图、可视化软件、虚拟现实和云计算领域的最新革命,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虚拟孪生”的圣母院。这就让学者、雕塑家、建筑师和程序员聚在一起,开发了一种交互式模拟,无需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任何操作就可以对大教堂进行虚拟重建。卢卡说,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完全基于云计算,对世界各地的数字设计师和网络创意者开放,是一个无国界的地方。这种开放且可重复使用的数字生态系统,将围绕文物的合作性研究建立“多学科知识大教堂”。他也透露,到项目结束的时候,即2024年,他们将遵循开放科学的原则,公开发布所有数据。

“NFT”、“元宇宙”等时下热词在论坛频现,并已经在博物馆中应用开来,这些在思考的新理念,随着文博数字化浪潮,已经悄然改变了文博人思考的理念。

而这些理念的沟通,是能打开新的局面。

数字资源的共享,除了面向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外,对于促进行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毕竟,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绝不是仅停留在通过社交媒体与大众进行互动交流建设和网站浏览表层触网,也不是线上与线下博物馆的虚实割裂,而是博物馆从管理运营到服务公众理念与方式的全新变革,本质上是一场认知革命。

当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来引入到文博领域的时候,如果缺乏标准化的指导,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大量垃圾数据的产生、大量的重复建设,都可能造成污染和浪费。以数字资源库为例,不能共享的、系统不兼容的数字化建设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数字故宫”有一个发展理念是“绿色”,即强调注重资源节约,共筑和谐生态。未来的发展在于以信息系统优化项目统筹,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通过智能化能源管理,提高能效;以AI数据治理,清除数据垃圾。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前瞻性工程。既需要结合当下观众需求,又需要考虑到未来技术和社会变化产生的新需求。同时,这项工程需要长期的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投入,这对于本就势单力薄的中小博物馆而言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因此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更为关键的是中小型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从技术到理念,科技行业在数字化上的成熟经验,都可以成为文博行业的有力助力。

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所说,“这是一个共享的社会,文博领域如何能够实现共享,就需要数字技术把我们保护的成果、研究的成果、创造性转化的成果传播出去。”

相信共享的理念,在科技正向力的推动下,一定能让文化与科技不断融合、共生,为我们世界的美好贡献“博物馆的力量”。

THE END
1.最近参观了《永恒的巴黎圣母院》VR数字沉浸展.从佩戴一体机的那最近参观了《永恒的巴黎圣母院》VR数字沉浸展。 从佩戴一体机的那一刻开始,现实世界里的规则悉数被打破了。 视界里站位还没站入升降机的区域,已经随着画面提升上楼了,惊慌失措间赶紧移步到升降机的区域范围内。认知上知道只是在平地间行走,还是会在视效的画面里惶恐。同样在需要俯身穿越的墙洞、需要抬腿行走的台阶https://weibo.com/1745202374/P5BuHnF62
2.多维呈现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新浪财经当地时间12月7日,历经5年修复的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美美与共》以独特的视角带领观众走进巴黎圣母院。“实地探访+现场对话+艺术展演”是《美美与共》独特的叙事结构。节目用沉浸式探访引发观众对热点事件的关注。探访主持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的现场,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17/doc-incztimz1944624.shtml
3.在这里,有你不曾见过的巴黎圣母院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2019年大火使巴黎圣母院尖顶与构架毁于众目。但早在2015年,艺术史学家安德鲁·塔隆就利用激光扫描,记录下巴黎圣母院超过10亿个数据点做成数字档案。修复团队使用原始石材修复破损,同时借助3D扫描与数字建模精准对接,将42000平方米石材饰面全部翻新。如今尖顶与架构重现昔日庄严,在“永恒的巴黎圣母院”VR之旅中,它无疑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15990
4.国际拍客丨开放!沉浸式游览“重生”的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2世纪,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古迹之一。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近日重新开放。12月12日,封面新闻国际拍客幸运约到门票,“重生”之后的巴黎圣母院会以何种姿态呈现在世人眼前?来沉浸式游览“重生”的巴黎圣母院。(编辑:袁子毫 国际拍客:漆园隐吏)https://www.thecover.cn/news/0qB/mTFeSDiH90qSdq8Jkw
5.宽创国际文博文旅文创元宇宙解决方案【宽创国际合作伙伴案例-巴黎圣母院的数字3D模型】 2019年,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教堂的木质部分受到严重破坏。幸运的是,在《刺客信条:团结》游戏中重建了巴黎圣母院的数字3D模型,这将用于支持其重建。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大多数博物馆很快就会在元宇宙中拥有自己的电子副本。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最终将在元宇宙中建造自己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TI5MzgyOTGDuY1nr6y0cw.html
6.巴黎圣母院大火让人心痛,但互联网能让她更快「复活」爱范儿就像前文提到的,对于像巴黎圣母院这样的历史遗迹,也有很多人正在用数字技术记录它们,这样的机构也被被称为「数字方舟」。 比如Google Arts&Culture项目,除了巴西国家博物馆,还帮助全球 70 多个国家的 1000 多个艺术博物馆进行数字化。 Arts&Culture 通过超高清的摄影设备对历史名画等展品进一次性拍摄数百上千张特写镜https://www.ifanr.com/1200088
7.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数字化扫描为全球古建筑的保护、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数字化艺术作品和网络博物馆,也为艺术分享和研究提供了便利。 数字化巴黎圣母院——精确到5毫米的数字模型 烧焦的墙面、不复存在的屋顶、教堂内部遍地狼藉的碎片,火灾后巴黎圣母院的现状让人唏嘘。不过在瓦萨学院建筑与艺术史副教授安德鲁·塔隆https://www.whb.cn/zhuzhan/xinwen/20190418/256850.html
8.暑假“永恒的巴黎圣母院”VR数字沉浸展---展览资讯--- “永恒的巴黎圣母院”VR数字沉浸展展览日期:2024/7/12-2025/2/28 参观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21:00 展览地址:「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展览中心东二馆B1层 巴黎圣母院VR展:穿越时空欣赏艺术之美! 探索巴黎圣母院多巴胺魅力色彩感受VR带来沉浸式演绎!在这个45分钟的VR之旅你我机会近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0835803?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9.大学博物馆(精选十篇)大学博物馆 篇1 大学数字博物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 大学博物馆是收集、保护、展示各种重要文物、标本的场所,是高等学校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重要教育基地。这些博物馆集标本收集、研究、保存、保护、共享、展出于一身,在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科研,培养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ph882v.html
10.国立中世纪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船夫之柱」是该馆年代最早的一件藏品,历史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柱身雕刻了罗马神祇和当地凯尔特神灵。公元1世纪时期,巴黎处于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这根石柱发现于巴黎圣母院,据推测是塞纳河船夫献给罗马皇帝提贝里乌斯的礼物。 《淑女与独角兽》系列挂毯共有6幅,织造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是馆内最重要的藏品。每幅https://art.icity.ly/museums/6oebeq0
11.湖南博物院新展聚焦梅山文化数字化呈现“楚巫掠影”2. 登录湖南博物院官网,点击“参观”在线预约湖南博物院基本陈列门票 3. 打开支付宝,搜索“湖南博物院”小程序,点击“票务预订”预约湖南博物 院基本陈列门票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 咨询热线: 0731—84415833/84475933https://i.ifeng.com/c/8VhFmNdYYbx
12.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巴黎圣母院 图片来源:巴黎圣母院官网 巴黎圣母院修复工程将于2024年底完成,重新对外开放。在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和巴黎圣母院浴火重生的重要节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与巴黎圣母院修复机构、法国欧莱雅集团及法国Histovery公司共同呈现“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与该展览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展出不同,巴黎圣https://www.chnmuseum.cn/zl/lszl/gjjlxl/202408/t20240809_269866_wap.shtml
13.上海这个著名景点发现火情!依靠一项技术迅速扑灭承载沧桑历史和城市记忆的博物馆,与打造虚拟空间的数字孪生技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胡江看来,数字化建设是当下博物馆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博物馆融入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巴黎圣母院被烧以后,就是因为前期做了三维扫描,修复的时候才有了数据,从而有望在2024年奥运会前修复完成迎接世界目光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456834
14.坚守初心使命,陕西文博人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此外,陕西运用先进网络技术和数字化展示手段,建成集观赏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的陕西数字博物馆。目前,已完成144家数字博物馆网络虚拟馆建设,相继推出“陕西数字博物馆口袋版”“文物三维数字魔卡”“陕西文物网络之声电台” “智游陕西博物馆”电子讲解服务平台等产品。组织实施珍贵文物3D建模、陕北石窟数字化保护、http://www.ncha.gov.cn/art/2020/4/27/art_722_160263.html
15.法兰西的雄鹰与你相约云南省博物馆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场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所创作的油画《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此画是画家真实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的一幅油画杰作。展厅中的场景将这一幕生动还原,在场景中运用灯光和材料以及工艺,将百余位人物进行主次区分,很好的把握了人物关系和https://www.kmjunyu.com/phone/news/information/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