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省博物馆研学十佳案例”及“2024年全省博物馆研学十佳线路”申报遴选正在火热进行中,暑假期间将分批次对各场馆申报的研学案例及研学线路进行推介展示。
研学背景
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大运河贯穿南北,承载了王朝兴替、经济繁盛、文化交流以及民生万象的丰富历史记忆。每一段运河水道、每一块河岸土壤,无不诉说着生动的历史故事与浓烈的人文情感。“运河十二时辰,运河十二人生”系列研学项目,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鲜活的人文内涵,引领参与者沉浸式体验大运河千载岁月中的瑰丽画卷。
此前的四个研学项目已成功引领孩子们穿越时空,亲历运河读书人赴京赶考的知识求索之路;模拟运河名人苏东坡,在诗酒风流中感悟其忧国忧民、豁达洒脱的人生哲学;学习运河廉人物的清廉事迹,树立廉洁自律的价值观;并在运河元宵民俗活动中,亲手制灯、参与灯会,感受中华民俗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现在,我们开启第五篇章——“漕丁历险记:找寻遗失的时光宝图”。这一全新的研学体验将以运河漕运为背景,聚焦那些曾活跃在运河上的普通劳动者漕丁们的生活与贡献。参与研学的孩子们将化身为勇敢的小漕丁,投身一场充满挑战与发现的历史探险之旅,而这一切将围绕珍贵的“京杭运河漕运勘舆图卷”而展开。
“京杭运河漕运勘舆图卷”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漕运系统,详尽展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交通运输网络与社会经济发展风貌。它不仅是研究运河历史的重要文献,更是本次研学活动的核心线索。我们将以图卷的部分仿制品为依托,通过互动游戏、拼图寻宝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深入探索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运河漕运的历史变迁与深远意义,直观感受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勤劳精神。
作为运河十二时辰,运河十二人生”系列研学项目第五篇章,“漕丁历险记:找寻遗失的时光宝图”不仅延续了前四期的精彩,更借助“京杭运河漕运勘舆图卷”的独特魅力,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解密与探索中,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共鸣,从而在心中烙印下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深刻认知与敬仰之情。
研学目标
1.深入体验京杭大运河漕运历史文化,理解其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提升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及创新思维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3.通过解密寻宝、游戏互动、场景体验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历史文物的兴趣,增强认知与理解。
文物资源概要
清咸丰年间《京杭运河漕运勘舆图卷》现藏于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图卷用写实的方法,细致描绘了北京至镇江一段的大运河,以及由长江转运到达安庆的航道情况。
画卷中河道、湖泊、船闸、船只清晰可辨,运河两岸的城镇风土人情亦有展现,是一幅比较详细的航运交通图。长江以北大运河段描绘得尤为细致,再现了当时运河边的繁华景象。运河边主要城市都在其中,连许多现在难寻遗址的闸、坝、牌坊等古迹,都能在画卷上找到位置。
课程方案及内容概述
本研学方案以“漕丁历险记:找寻遗失的时光宝图”为核心主题,是一次深度结合历史教育、文化体验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依托于“京杭运河漕运勘舆图卷”的丰富历史背景,旨在通过高度互动与沉浸式的教育体验,引领学生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奇妙旅程中,深入了解大运河漕运的辉煌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对古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活动安排
活动对象、人数及场次:6-18岁儿童,20人/场
活动地点: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二)内容组织与实施流程
1.角色代入与团队组建:在活动区,学生换装成小漕丁,通过角色扮演迅速进入历史情境,形成小队,增强团队归属感。
2.情境导入与规则说明:通过导师讲解与手册发放,构建任务背景,明确活动规则,确保学生对活动有全面清晰的认识。
3.分段任务挑战:设计了一系列基于“京杭运河漕运勘舆图卷”的互动游戏与寻宝任务,覆盖历史知识学习、问题解决、团队竞技等多个维度,每项任务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完整的漕运探索之旅。
4.实操体验与知识巩固:如“装粮上船”模拟漕运过程,“循迹运河”学习地理知识,“识别真伪”提升文物鉴别能力等环节,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预期成效
1.促进参与者能够深刻理解大运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
2.促进参与者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强化参与者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保护意识,激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与传承责任感。
本方案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流程和教育策略,旨在为学生提供一次富有教育意义、趣味性与文化深度的研学之旅,让历史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触摸、感知和体验的生动故事。
人员配备
1.研学总策划与督导团队:
负责整个研学项目的顶层设计与宏观管理,确保各项活动环节无缝衔接,安全有序进行。
2.专业研学导师团:
3.影像记录与宣传:
负责全程记录活动的精彩瞬间,为后期的宣传报道、活动总结以及成果展示提供高质量的视觉素材。
策划亮点
1.沉浸式体验与角色扮演:
利用角色代入,增强学习的参与度和真实感,使学生能“活在”历史之中。
2.核心文物的互动学习:
以“京杭运河漕运勘舆图卷”为核心,通过互动游戏和寻宝活动,使文物知识生动化。
3.综合能力的实践提升:
通过一系列实操体验,如“装粮上船”、“循迹运河”,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
4.教育与娱乐的融合:
通过趣味性的游戏和活动,使学习变得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5.专业团队与技术支持:
确保活动的专业性、安全性与宣传效果,提升整体研学体验的质量。
选择暑期,针对适龄儿童,保证活动的针对性和参与度。
7.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理念:
在尊重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现代教育方法,使文化遗产教育更具时代感。
社会经济效益
吸引青少年参与,增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影响力。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文化素养。
促进地方文化旅游业与教育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