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明朝瓷器藏品赏析(三)

器呈筒形,直口,深腹,平底,下置三兽足。器青花装饰,口沿绘花瓣纹,颈部锦地开光内绘折枝花卉纹,腹部绘水波纹为地,饰三开光,内绘仙人骑瑞兽图。

嘉靖皇帝崇道迷仙,万历时期,宗教祭祀活动仍然十分活跃,作为祭器中必备的香炉,造型多样,有钵形、筒形、瓜棱形、扁圆形、鼓形、长方形、方形等,品种丰富,有青花、五彩、三彩、哥釉、酱釉、蓝釉等品种。青花装饰有八仙、高士、龙凤、花鸟、鱼藻等纹饰。筒式炉仿自汉代酒樽式样,宋代定窑、哥窑、龙泉窑都有烧制,明代也较为流行。此炉庄重典雅,制作精工,青花呈色浓艳明丽,人物描绘生动传神。

高9.9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8.2厘米

罐敛口,球形腹,束胫,圈足外撇。青花纹饰,主体绘龙凤纹,辅以云鹤纹,足墙饰云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

此器为万历官窑制品,造型别致,青花色泽明艳,纹饰精美。

高72.5厘米口径10厘米足径20.5厘米

瓶撇口,短颈,丰肩,长圆腹,圈足。宝珠钮盖。通体青花纹饰,器身绘穿花龙纹,上下辅以变体莲瓣纹,肩部青花横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盖绘穿花龙纹和莲瓣纹。

考古资料表明,明代皇室贵族墓常随葬梅瓶,1957年南京明正统八年驸马都尉宋琥和安成公主合葬墓出土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梅瓶。1950年南京明永乐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养子、黔宁王沐英墓出土元代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1972年山东邹县明洪武二十二年鲁王朱檀墓出土元代青白瓷刻龙纹梅瓶。自1972年以来,广西桂林靖江王墓群陆续出土大量的明代青花梅瓶。1958年北京万历四十八年神宗朱翊钧墓出土四件万历青花龙纹梅瓶,神宗孝靖王皇后墓出土两件嘉靖青花梅瓶,神宗孝端王皇后墓出土两件万历青花梅瓶。中国封建社会厚葬之风盛行,作为统治阶层的皇室和贵族更是将随葬品的高低和多寡作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以上可知,明代梅瓶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制,作为贵重的礼器随葬于贵族夫妇合葬的女室中,使原为酒器的梅瓶变成了礼器。梅瓶是万历时期的典型器物之一,有青花、白釉、酱釉等品种。青花器常绘缠枝花卉、云龙、人物纹等。

高2.6厘米口径12.9×8.8厘米足径10×8.6厘米

器呈长方形,撇口,浅壁,平底,圈足。青花装饰,外壁绘花鸟纹,内口沿绘如意云头纹,内底为云鹤纹,外底青花双框内书“隆庆年造”四字双行楷书款。

所绘云鹤纹承袭嘉靖的道教色彩,生动飘逸。古代传说鹤为长寿祥瑞仙禽,常随神仙和道人云游,被称为“一品鸟”,地位仅次于凤凰。千年化作苍,又千年变为黑,称为玄鹤。以青花绘云鹤纹,寓有祈盼福寿之意。隆庆时期瓷器款识多书“造”字,而少写“制”字,较为独特。隆庆青花盘造型多样,有梅花、海棠、方形、长方形等形制。

高9.6厘米口径20.2厘米足径7.4厘米

碗直口,弧壁,深腹,圈足较高。通体青花纹饰,内心绘云龙纹,外壁绘莲池鸳鸯图,足墙绘卷草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隆庆年造”六字双行楷书款,款式结构严谨,顿挫有力。莲池鸳鸯图描绘的是:夏日的一池清水,盛开的莲花,微风摇曳飘香,间以芦苇、慈菇、浮萍,雌雄鸳鸯相随畅游,一片吉祥宁静的气氛。

以鸳鸯为题材的吉祥图案最晚在汉代已出现了,形式多样,鸳鸯在莲池中顾盼游嬉称为“鸳鸯戏荷”。瓷器装饰这一题材可上溯到元代,明清时期较为流行。隆庆一朝,仅有六年,烧造有青花、五彩器,其制作工艺精细,传世品较为少见,官窑器尤甚。陈浏《陶雅》评道:“隆庆、顺治瓷品绝少。隆庆青色浓艳,画笔幽靓。”

明代是水墨写意花鸟画迅猛发展的时期,崇尚秀雅之气。邢侗云:“画以三笔五笔得其神者佳,虽笔笔工整,敷彩浓丽,即得其妙,神亦难至。”此器运用青花涂染的技法,笔触粗犷豪放,画意生动,有水墨画的神韵。

高7.5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5.8厘米

器呈斗形,故称方斗杯。杯撇口,斜壁,方圈足。器内、外以黄釉为地,纹饰先刻划后施绿彩,外壁饰云龙纹,内心篆书“寿”字,内口沿为折枝桃纹和灵芝纹相间排列。外底白釉地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嘉靖时期,黄釉绿彩器烧制较多,常见器物有方斗杯、盘、碗、高足碗、圆盒、罐等。

黄釉质地不匀净,且多含杂质,方斗杯是明代嘉靖时期流行的杯式之一,造型别致,因成型时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制作工艺较圆器复杂,器形多不规整。明王世懋《窥天外乘》记:“盖窑器圆者,镟之立就,倏忽若神;独方物即至小,亦须手捻而成,最难完整。供御大率十不能一二,余者皆置之无用。”可见其烧造之难。此器除黄地绿彩外,尚有青花、绿地红彩、红地绿彩、红地描金等品种。装饰纹样有婴戏图、松竹梅、云鹤、花卉纹等。

高13.7厘米口径8.4厘米足径9.7厘米

罐小口,短颈,丰肩,鼓腹,圈足。外壁红地绘黄彩纹饰,颈部为回纹和云纹,肩部为如意云纹,腹部为缠枝莲托八宝纹,胫部为寿山福海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嘉靖时期青花、五彩器制作精致,彩釉套叠工艺也非常流行,有红釉黄彩、黄釉红彩、绿釉红彩、红釉绿彩等,虽釉彩单调,但装饰纹样丰富,彩釉搭配巧妙和谐,是嘉靖御窑厂独具匠心之作。红地黄彩是明代嘉靖创烧的色地彩瓷新品种,俗称“黄上红”,是明代彩瓷中的特殊品种。其制作工艺复杂,需三次烧成。先高温烧成白釉刻花器,上施黄釉,经低温900℃烧成黄釉器,再在器上涂矾红彩为地,露出黄色花纹,再经低温烤制而成。这种彩釉套叠技艺,工艺要求高,烧造难度大。嘉靖时期红地黄彩瓷有葫芦瓶、罐、方斗杯和碗等器物。

高11.5厘米口径7.7厘米足径8.2厘米

罐直口,丰肩,鼓腹,圈足。器红地绘黄彩云龙纹,辅以江芽海水纹和折枝灵芝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明嘉靖瓷器由于不能烧制釉里红,而大量以矾红彩作装饰。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云:“嘉靖窑回青盛作,鲜红土断绝,烧法亦不如前,惟可烧矾红色。”故嘉靖的传世品以矾红描绘纹饰或以矾红彩涂地的瓷器多见,时代特征鲜明。此器造型饱满,色彩艳丽多姿,龙纹生动逼真,为嘉靖红地黄彩瓷的上乘佳作。民国时期多有仿制嘉靖红地黄彩器,其造型欠规整,胎质粗松,纹饰笔法呆板,外底釉不闪青而泛白。

通高46厘米口径19.8厘米足径24.8厘米

罐圆唇,短颈,丰肩,圆腹,腹以下渐收,内圈足。盖为天盖地式,宝珠形钮。通体以青花、枣红、娇绿、蜜黄等釉彩绘制的五彩鱼藻图,在荷花、水草、浮萍之间,游鱼或翻转嬉戏,或张嘴觅食,形肖神显,清澈的池水,茂盛的水草,欢畅的游鱼,展现出鱼水相融和怡静的自然风景。器辅以变形覆莲瓣纹、蕉叶纹、璎珞纹、八宝纹等,外底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五彩是以多种金属元素为着色剂料绘制的,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彩瓷品种之一。五彩瓷始烧于明代宣德时期,嘉靖、万历时产量大,品种丰富,尤以嘉靖五彩瓷夙负盛名,素有“百件万历彩,不及一件嘉靖彩”的美誉。嘉靖五彩大件器物较多,有缸、罐、盘、花盆等。罐又有方形、圆形等式样。彩绘以色彩绚烂陆离,画意活泼自然取胜。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云:“《佩文斋书画谱》载明代嘉靖官窑花彩有五十多种之多,其彩画之诡奇,绘事之伟丽,几于不可方物。”此罐1955年于北京东郊出土,形体硕大,构图饱满,画法古拙,色彩明艳,富丽堂皇,为嘉靖五彩瓷中难得的精品。

高20厘米口径39.2厘米足径18.3厘米

碗直口,弧壁,深腹,圈足。通体青花纹饰,内口沿为缠枝花卉纹,外口沿为变体云纹,内心、外壁绘以杂宝纹、折枝花卉纹,相间排列,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大碗为嘉靖时期典型器物之一,有墩式或撇口式,有青花、五彩品种,纹饰有海水龙纹、龙穿花、凤穿花、八仙人物、松树寿字等。此碗形制较大,造型端庄,纹饰新颖别致,胎质洁白细腻,青花色泽紫翠艳丽。

高9.8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5.4厘米

仰钟式杯,陈浏《陶雅》中称:“谓如钟之倒置几上者也。”杯撇口,弧壁,深腹,矮圈足。器绘青花纹饰,内心为麒麟纹,外壁绘“三羊开泰图”,三羊神态各异,一羊正面伫立,一羊作行走状,一羊回首观望,其间衬以松竹梅、杨柳、芭蕉纹,画面生机盎然。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中国古时“羊”与“祥”通,“吉祥”多写为“吉羊”。《易经》泰卦下为三阳爻,《易记》:“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三羊开泰图为传统吉祥装饰纹样,取其否极泰来,冬去春来,阴消阳长,万象更新之意,多用作岁首称颂之辞。三羊开泰图始于明代中期,清代较为流行,又有画九只羊,为九阳启泰。

此碗造型规整,青花鲜丽,蓝中泛紫,绘制细腻,纹饰祥瑞,布局严谨,为嘉靖青花瓷中的珍品。

高9.5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4.3厘米

杯撇口,深腹,高足外撇。通体绘青花纹饰,外壁为双龙戏珠纹,近足处绘两层莲瓣纹,足墙绘云纹、卷草纹。器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字体笔力遒劲,陈浏《陶雅》记:“嘉靖、万历款字苍拙。”

高足杯因器下承以高足似把柄,称为“把杯”,又因执于手中便于在马上饮酒,又称为“马上杯”。瓷质高足杯始见于隋唐时期,源于同时期的金银制品,应是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元、明、清时期成为典型的器物之一,烧造品种多样。此器为嘉靖官窑仿宣德青花之器,虽刻意模仿,但其绘制技法、纹饰和青花,有嘉靖青花瓷的显著特征,与宣器不同。青花发色浓艳泛紫,所绘龙纹形体细弱,也无宣德龙纹体魄雄健,气宇轩昂之势。

高7.1厘米口径44.1厘米足径24.5厘米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通体青花纹饰,盘心绘折枝鸡冠花纹,内壁为折枝花卉纹,外壁绘三组月映松竹梅图。苍松虬枝丰茂,桀骜不羁,梅树横斜疏瘦,梅花灼灼,翠竹竹叶纷披,婆娑多姿,画面渗透出一股冰清玉洁的气韵。外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

松竹梅组合的图案又称为“岁寒三友图”,为世人喜爱的吉祥图案。“松”为“百木之长”,孔子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竹”因虚受益,有君子之道。“梅”冰肌玉骨,梅萼清奇。松竹梅在万木凋落之时仍自挺拔,迎霜斗雪,喻情节高超,又有吉祥之意。瓷器上饰松竹梅图,元代青花器常见,明清瓷器上也多以此类题材作装饰。月映松竹梅图又称为“光风霁月图”,以月朗风清喻人情操高洁清白。纹饰构图严谨,绘画采用双勾轮廓线填涂技法,画意自然。

高7.9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39.8厘米

盘撇口,弧壁,塌底,圈足。通体青花纹饰,盘心书道教符咒,环以云鹤、硕桃纹,外壁为云鹤、硕桃、折枝灵芝纹,相间排列,外口沿下长方框内青花横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外砂底。

嘉靖时期景德镇官窑瓷器,大件器物烧制增多,反映出成型工艺之高超,青花和黄釉青花盘最大口径可达八十厘米,但质量较明代前期质量有所下降,器物多有塌底、翘扁等现象。

鹤称为长寿仙禽,具有仙风道骨。《相鹤经》中称其“寿不可量”。《淮南子说林训》记:“鹤寿千岁,以极其游。”此盘为嘉靖时期的典型器,装饰有云鹤、云龙、松竹梅、八卦寿字、吉祥文字、道教符咒等纹样。

高8.8厘米口径44.4厘米足径28.2厘米

盘敞口,弧壁,平底,圈足。器青花纹饰,盘心和外壁绘云龙纹,云纹呈“壬”字形,外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

大盘是嘉靖官窑烧制的典型器物,有青花、黄釉青花、五彩、孔雀绿釉、孔雀蓝釉等品种。青花瓷是嘉靖时期的重要品种。清人《南窑笔记》品评嘉靖青花:“嘉窑料用回青,故浓翠红艳。多龙、凤、梵书、鱼、鸟、花样,但画工精重,不能比宣、成窑。”龙纹的描绘颇具时代风格,头呈三角形,龙嘴上颚比下颚长,鼻作如意形,状如猪嘴,俗称“猪嘴龙”,为嘉靖时期龙纹的典型形象。

高8.8厘米口径13.4厘米

水盂直腹,圆顶,顶有五孔,孔有四圆和一长方形,中心圆孔隆起,内有一柱与底相接,其余四孔与腹相通。通体青花纹饰,顶面钴蓝地绘白色折枝莲花纹,腹壁通景绘道教人物纹,体现嘉靖浓郁的道教色彩和吉祥祈福的画风。

五孔水盂,造型别致新颖,为文房用具,始见于明代正德时期,嘉靖有青花、五彩品种,绘有八仙、鱼藻纹。嘉靖时青花用料是“回青料”,又称为“佛头青”、“青金蓝”,其发色蓝中泛紫,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陈浏《陶雅》中有“嘉靖尚浓,回青之色幽菁可爱”的评价。

高39.5厘米口径77厘米底径52厘米

缸口圆唇,深腹,平底。器内施白釉,外壁绘青花缠枝莲纹,外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

嘉靖时期官窑瓷器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纹饰多具有道教色彩,二是大件器物日渐增多,有大龙缸、大罐、葫芦瓶、大盘等,但修胎较粗糙。瓷缸多绘龙纹,故有“大龙缸”之称,龙缸一般形制较大,胎体厚重,在烧制过程中使器物不变形,需要很高的成型工艺和烧造技艺。目前所见,宣德时期的青花龙缸为最早的实物,嘉靖时期的制品较多见,有青花、五彩品种,装饰纹样有云龙、龙凤、鱼藻、荷莲、婴戏图、缠枝莲纹等。此缸形体较大,胎体厚重,青花色泽浓艳,绘制笔法奔放活泼,以重色绘莲花,衬以疏密有致的枝叶,连绵不断,象征着“圣洁”,寓意着吉祥。

高49.7厘米口径21.9厘米足径25厘米

罐呈八棱形,唇口,直颈,丰肩,鼓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部钴蓝地绘折枝花卉纹,肩部锦地圆形开光内书“福”、“寿”字,腹部“寿”字锦地绘八仙人物,辅以江芽海水纹,胫部为变体莲瓣纹。

嘉靖皇帝信奉道术,祈寿求福图案为瓷器的重要装饰。形体高大,造型规整,青花发色纯正鲜艳,纹饰富丽繁缛。

高17厘米口径8.6厘米足径12.4厘米

器呈八瓣瓜棱形,唇口,短颈,丰肩,鼓腹,假圈足。青花装饰,肩部缠枝花卉纹,并篆书“洪福齐天圣寿万年”八字,腹部为龙凤呈祥纹,并衬以祥云纹,外底青花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嘉靖时期罐的造型丰富,有圆形、方形、六方、八方、长方、扁方、瓜棱等形制,有青花及各色彩釉品种,装饰纹样多种,有云龙、云鹤、八仙、婴戏、鱼藻纹等。瓜棱罐形制别出心裁,借鉴自然界的花果形态,在瓷器上表现出来,制作难度较大。此器端庄规整,反映了制瓷工匠的高超技巧。青花色泽浓艳,笔触流利生动,画法稚拙,纹饰新颖别致,采用图案化的构图技法,使龙凤纹更加富有装饰效果和艺术情趣。

高16.5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10.3厘米

罐圆口,短颈,鼓腹,假圈足。通体青花装饰,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花纹,辅以勾莲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器追摹成化青花瓷的笔意,但青花发色较艳丽,画法稚拙纤细,时代特征鲜明。

高58厘米口径6.4厘米足径19.2厘米

瓶呈葫芦式,上圆下方,直口、束腰、方形圈足。通体青花纹饰,口沿绘云鹤图,瓶上部绘八仙祝寿图,束腰处锦地菱形开光内绘折枝花卉纹,瓶下部四面绘八仙人物,辅以山石花草,胫部绘变体莲瓣纹。

嘉靖时期瓷器的造型和装饰极富浓郁的道教色彩,盛装仙丹的葫芦式瓶,其造型多样,有上下圆形、上圆下方形、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以及多棱形等。除青花外,尚有五彩、蓝釉、哥釉、黄釉、白釉等品种。装饰纹样有八仙、八卦、云鹤、松竹梅、福禄寿图等,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八仙指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仙的故事,唐、宋以来多有记载,但其姓名常有出入。古时传说蟠桃成熟之时,西王母在瑶池大开寿宴,诸仙为她祝寿。明代王世贞《题八仙像后》载:“以是八公者,老则张,少则蓝、韩,将则钟离,书生则吕,贵则曹,病则李,妇女则何,为各据一端作滑稽观耶。”八仙成为吉祥之神,多在祝寿贺喜时借用。八仙和八仙故事成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传统装饰题材。

此瓶形体高大,青花色泽浓艳,描绘精致,八仙人物形象各异,是嘉靖青花瓷的代表作。

器呈葫芦形,故名,上圆下方,腰部细长。通体青花纹饰,上部绘云鹤、八卦纹,腰部绘仰覆莲瓣纹,下部绘八仙人物、辅以云纹,胫部绘天马及寿山福海纹。

“葫芦”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认为是天地的缩微,充溢着灵气,民间视为避邪镇妖之物,葫芦是多籽植物,又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又因“葫芦”谐音“福禄”,有祈福求禄之意。瓷质葫芦瓶,远在唐代就已出现,宋、元、明、清均有生产。明代嘉靖皇帝因崇信道教,迷恋长生不老的丹术,装置仙丹的器物常使用葫芦,故有道教色彩的葫芦瓶就更加盛行一时,烧造较多,且形制多样,并成为嘉靖典型器物之一。

此器造型上圆下方的式样,体现了当时人们天圆地方的道教观念,有天地交泰之意。其成型工艺的难度,远胜过简单的圆器。明代嘉靖青花器使用“回青料”,《窥天外乘》记:“回青者,出外国。正德间,大珰镇云南,得之,以炼石为宝。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其可烧窑器,用之果佳。”《江西大志》中记,嘉靖青花瓷是回青与瑞州石子青料配料使用,配制比例不同,则呈色各异。此器青花色泽浓重鲜艳,幽菁可爱,纹饰描绘精工,笔法酣畅,体现出嘉靖青花瓷自由豪放的艺术特色。

高8.1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7.3厘米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通体施以白釉,上矾红彩为饰,外壁绘四鱼纹,有鲭、鲋、鲤、鳜鱼,内底绘游鱼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白釉红彩器始见于明代洪武时期,南京明故宫遗址曾出土有红彩龙纹盘残片,永乐时期有红彩云龙纹高足碗,正德时期白釉红彩盘多见,有四鱼纹或阿拉伯文为饰,红彩鱼纹碗罕见,故弥足珍贵。造型端庄,釉面肥润,构图别致,纹饰简洁,清新雅致,红彩鲜丽,鱼纹生动,红白对比强烈,极富装饰效果,有素雅清丽的艺术风格。白釉矾红彩瓷为正德官窑的名品,后世多以正德白釉器后挂红彩鱼纹。

高3.8厘米口径22.5厘米足径14.4厘米

盘敞口,弧壁,广底,圈足。器内施白釉,外壁黄釉为地,刻云龙纹并填绿彩,外底青花双圈内书“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低温黄地绿彩瓷始创于明代永乐时期,宣德、弘治、正德、嘉靖朝均有烧造,其制作工艺先在坯胎上刻划纹样,纹饰上填低温铅绿釉,隙地填低温黄釉。正德黄釉绿彩瓷品种有盘、碗、高足碗等器型,多饰刻填云龙纹。

高4.1厘米口径19.5厘米足径12.6厘米

盘撇口,浅弧壁,平底,圈足。通体黄釉地绘青花纹饰,盘内心为折枝栀子花纹,内壁为折枝石榴、葡萄、硕桃、束莲,寓有“福寿吉祥”之意。外壁为缠枝牡丹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正德年制”四字两行楷书款。

此盘承袭前朝规格烧制,但黄釉比宣德、成化的色泽较重,青花色泽蓝中闪灰,时代特征鲜明。

高12.3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7.7厘米

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器饰青花纹样,外壁为婴戏图,绘有远山祥云,杨柳荷塘,孩童在庭院中戏鱼、举花、玩木偶、扮作“状元及第”状,嬉戏游玩,稚态可掬,天真活泼,足墙饰回纹一周,无款识。

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碗,造型多样,有合碗、鸡心碗、墩式碗、直口碗等。此碗为正德青花瓷的典型器,造型秀美,青花色泽浓淡相宜,画意生动,意趣天然。

高4.5厘米口径24.5厘米足径15厘米

盘撇口,弧壁,广底,底心微塌,圈足。通体绘青花纹饰,盘心及内外壁绘穿花龙纹,足墙绘如意云头纹,外底青花书“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穿花龙”也称为“花间龙”或“串花龙”,即在龙纹之外配置各种花卉,表现出天龙以帝王之姿,驾驭穿行在缠枝莲中,气势雄伟,表现出苍莽天穹巨龙的威武形象。五代越窑始见龙穿蔓草的青釉器,龙穿莲纹在明代永乐宣德瓷器已现,盛行于正德时期,寓意“江山万代,延绵不断”,盘、碗、杯、壶、花觚等器物上,均流行此纹饰作装饰图案。

此器青花绘制采用勾勒轮廓线内平涂的技法而成,绘制风格写意奔放,线条流畅。正德时期所绘龙身细长,双目并行排列,称为“眼睛龙”,为明中期龙纹的典型形象,已无永、宣龙纹雄壮气昂之势,时代特征鲜明。

高8.2厘米口径41.5厘米足径25.5厘米

盘口折沿,弧壁,浅腹,平底,圈足。通体青花纹饰,主题纹样绘折枝莲花纹,菱形开光内书阿拉伯文,并辅以卷草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瓷器以“阿拉伯文”作装饰图案始于唐代长沙窑,元代景德镇青花瓷、明代永乐青花瓷上也使用。正德皇帝朱厚照崇信伊斯兰教,故此时御用瓷流行以阿拉伯文为饰的风气盛行,多以圆形或菱形开光内书阿拉伯文,外辅以折枝花卉纹。文字内容主要是吉祥语、箴言、可兰经等,多含有祈福求祥之意,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研究明代中期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融与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高6.5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10.5厘米

器通体呈四花瓣形,平顶,天盖地式。通体青花装饰,饰有阿拉伯文、如意云纹等,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造型小巧别致,庄重典雅。正德时期盒造型多样,有圆形、长方形、方形、奁式、银锭式等,青花多以阿拉伯文为饰。正德瓷器以阿拉伯文、波斯文作为装饰,布局上常采用开光形式,颇具时代特征。

高39.5厘米口径24.4厘米

器呈鼓式,墩面微凸,折肩,弧腹中空。器上下堆贴有鼓钉各二道,腹部贴模对称铺首。墩面中心镂雕素胎牡丹纹。青花纹饰可分为三层,器身上层绘龟背绵纹,中部绘双狮戏球纹,下层绘福山寿海纹。

坐墩也称为“绣墩”,据《陶说》记载,宋代始制,但宋元瓷墩迄今少见,目前最早实物是明正德时期的制品,清代器多见。明代墩面多隆起,清代多面平。正德青花器,装饰纹样有双狮戏球和龙纹等。此器形制规整,青花色泽浅淡泛灰,纹饰生动活泼,镂雕与彩绘装饰技法相结合,相得益彰。

THE END
1.镇馆之宝的前世今生,精美无法媲美,价值连城“十亿不卖”苏有朋影音馆 吉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天降大礼!牧民捡到重达15.7斤的狗头金,有人出价300万却不敢卖 冇心纪实 打开APP 老汉在基地挖出莲花底座压顶窖! #奇闻趣事 挖掘者讲战争 打开APP 浙江深山发现百吨黄金,山洞不断流出金子,上千村民捡都捡不完 文史纪念册A 打开APP 万万不敢相信,这镇馆之https://m.163.com/v/video/VAJ38QGBB.html
2.江南百景图深度揭秘,天级专属珍宝全览及获取攻略想要获得这些珍贵的天级珍宝,玩家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智慧,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完成特定任务、参与限时活动、挑战高难度副本等多种方式,获得珍宝碎片或完整的珍宝,游戏还设有珍宝交易市场,玩家可以通过与其他玩家进行交易,获取自己心仪的珍宝,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天级珍宝的获取难度较高,需要玩家具备较高的游戏技巧和耐http://m.xinzhoujuchang.net/itnews/51934.html
3.萌翻啦!当西周铜鼎穿上五彩毛衣~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孟州市博物馆的文物们也纷纷“穿”上了毛衣~ 一起来看看文物们的时尚“毛衣秀”吧! 名称:兽面纹铜鼎 年代:西周 特征:敞口、方唇、双立耳、三兽足,口沿部环饰饕餮纹。 名称:“契刀五百”铜钱 年代:王莽时期 特征:面文环有篆书“契刀”二字,在穿左右,篆书“五百”二字直列刀身。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24688
4.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哪些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哪些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陶鹰鼎,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大盂鼎,虢季子白盘,九龙九凤冠,太平天国玉玺。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水平最高的考古博物馆。http://m.qicaisi.com/bk-2362652.shtml
5.最强蜗牛乳钉纹铜爵,全面解析获取途径及其珍贵属性细节在《最强蜗牛》这款深受玩家喜爱的游戏中,各种珍稀贵重品不仅是实力的象征,更是提升角色属性的关键,乳钉纹铜爵作为一款橙色SSS级贵重品,以其独特的属性和获取方式,成为了众多玩家竞相追逐的目标,本文将详细介绍最强蜗牛乳钉纹铜爵的获取途径、贵重属性及其在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同时提供高效管理和使用的技巧,分析资源浪http://dezhou.darepri.com/dawd/12219.html
6.镇妖博物馆藏品介绍在线阅读《镇妖博物馆藏品介绍》是作者阎ZK写的一篇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延续着作者过往风格,人物栩栩如生,故事也是恬淡温馨,作者文字功底深厚,家长里短读着很有味道。http://www.wmyx.org/post/826582.html
7.镇妖博物馆最新章节,镇妖博物馆全文阅读,镇妖博物馆无弹窗,阎ZK92k小说网免费提供小说镇妖博物馆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欢迎在线阅读镇妖博物馆VIP章节,无弹窗广告打开速度快。https://www.92k.tw/html/346/346595/index.html
8.镇妖博物馆最新章节小说排行榜飞卢小说库镇妖博物馆 最新章节小说排行榜,小说在线阅读,连载,小说下载,希望本站能给您的阅读带来安静与喜悦https://wap.faloo.com/tagbooklist_90888_1.html
9.牛气冲天,藏在博物馆里的牛!▲唐 十二生肖陶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55年陕西西安韩森寨墓出土 马上步入2021生肖牛年 子丑寅,天地人 概括开天辟地生人三大事 牛以生肖属丑的身份 完成第二件事 天开与子,地辟于丑 天地开辟,才有人 有万物化生 ▲生肖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西安东郊唐墓出土 https://www.meipian.cn/3ekj9zbv
10.卫渊人物简介镇妖博物馆小说角色介绍3,无支祁网络游戏家长;镇妖博物馆馆长,收藏上下五千年藏品; 4,太平道次天师,当代重建者。 武器 (武器) 配饰 (配饰) 所属势力 其他角色 天女珏 配角 简介:珏为昆仑西王母幼女,为渊偷不死花被囚千年,后在凡间遭鬼王陷害滞留鬼域,后被卫渊救出,在人间界开一花店。 https://www.qdmm.com/role/1026722127_52414238735972839/
11.博物馆游戏大全下载博物馆手游下载安装博物馆游戏展览了很多奇特的藏品,并且旁边会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你可以了解其来源。玩家可以对博物馆自由探索,不同的分场馆所包含的藏品各不相同,你还能看到很多恐龙化石,通过售卖门票来赚取利润。游戏的上手难度低,你还能体验考古的乐趣。https://www.xfdown.com/k/bwgyx/
12.镇妖博物馆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镇妖博物馆 小说》 世之反常为妖物之性灵为精魂之不散为诡物之异常为怪司隶校尉,旧称卧虎,汉武帝所设,治巫蛊之事,捕奸滑之徒。全球范围内的灵气和神秘复苏,人类摸索着走上修行道路,潜..http://wap.xiaoshuwu.net/books/365143.html
13.镇妖博物馆TXT精校版下载txt小说下载《镇妖博物馆TXT精校版下载》 世之反常为妖物之性灵为精魂之不散为诡物之异常为怪司隶校尉,旧称卧虎,汉武帝所设,治巫蛊之事,捕奸滑之徒。全球范围内的灵气和神秘复苏,人类摸索着走上修行道路,潜..http://xs.168xs.net/xiazais/990276.html
14.《镇妖博物馆》小说镇妖博物馆简介镇妖博物馆作者→MAIGOO百科《镇妖博物馆》作者阎ZK,这是部悬疑小说,全球范围内的灵气和神秘复苏,人类摸索着走上修行道路,潜藏在传说中的妖精鬼怪一一浮现,阴影处仍旧有无数邪魔晃动,一间无人问津的博物馆,一面汉武帝时期的刻虎腰牌,让卫渊成为当代最后一位司隶校尉,带他前往古往今来诸多妖异之事。中文https://www.maigoo.com/citiao/30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