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和夫人程华宝几十年前在世界各大收藏机构拍摄的,
好几千幅,
都是重要的中国文物藏品。
2012年底,当寇勤到莱溪居访问时,无意间发现了翁万戈的图片宝库。他心潮澎湃,觉得心存多年的出版一套海外馆藏中国文物图书的愿望可能就要实现。他们相约,5年后共同实施“海外馆藏文物”的出版。
2016年末,《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萃》如约面世。
这套书不仅受到专家学者的赞美,也产生了积极而热烈的社会影响,后来嘉德又根据不同读者需求和阅读习惯出版了不同版本。此次的“普及版”相较2016版和2021版而言,内容和质量不减,价格却相对低廉。这在进一步奠定其经典性外,更使其成为针对中国艺术文化爱好者的重要美育启蒙读本。
2024年4月出版
笑骂由人翁万戈
2018年,当百岁老人翁万戈将183件文物捐赠给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时,遭遇许多争议。在2019年翁氏家族向上海博物馆捐赠文物之际,翁万戈的侄子翁以钧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
翁万戈(1918-2020年)
作为翁同龢的第五世孙,翁万戈2岁时接受家藏,幼入私塾,习四书、经史,博览历代书画复制品。1937年日本侵华时,他所上大学被占,1938年赴美。
“所学虽为电机工程,而志在中国文史美术”。
40年代初起,他就开始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工作。1943年,翁万戈遇见程华宝女士,二人从合作到结婚再到合作,数十年来游历世界,记录和传播中国文化。
翁万戈与摄影师在拍摄中
翁万戈一生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拍摄了大量中国题材纪录片。据不完全统计,40到80年代的四十年间,至少有三四十部纪实类影片。
比如介绍中国文化的TheStoryofChineseArt(中国美术概观)、ChineseCeramicsThroughtheAges(中国历代陶瓷)、ChineseBronzesofAncientTimes(中国古代青铜器)、ChineseJadeCarving(中国玉雕)、ChinesePaintingThroughtheAges(中国古代绘画)、BuddhisminChina(中国佛教);比如介绍中国艺术与艺术家系列的Ch'iPai-shihPaints(齐白石画)、PaintingaChineseFigure(画中国人物)、PaintingtheChineseLandscape(画中国山水);还如介绍中国城市景观的ATownbytheYangtze(扬子江畔一小城)、NankingtheSouthernCapital(南京:南方的首都)等等。
《中国美术概观》影片截图
《中国皮影》影片截图
《杭州,中国的园林城市》影片截图
而《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粹》的原型便正积累于电影的拍摄期间。
千幅照片,全面赏析
一本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特别指引
“我一生编写、摄制16毫米电影时,总带着4英寸X5英寸、35毫米胶片的照相机,把各处珍贵的文物留影,并因而累积了数万幅照片。”
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传为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和传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传为张萱的《捣练图》均是珍罕之作。
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传)宋摹本绢本设色
纵24.2厘米,横310.9厘米
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传为周昉的《调琴啜茗图》,此前出版不多,对于中国绘画发展史研究却有重要价值。米芾的《云山图》、宋徽宗的《五色鹦鹉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仇英的《浔阳送别图》、吴彬的《山水》、王原祁的《辋川别业图》都是画家本人的重要作品。
调琴啜茗图唐周昉(传)绢本设色
纵27.94厘米,横75.26厘米
现藏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收录在书里的66幅敦煌遗画,即出自敦煌藏经洞中的绢画、纸画。它们大都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吉美博物馆。敦煌遗画用色细腻,精美华贵,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中古时期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物。
纵50.2厘米,横33厘米
现藏法国集美博物馆
19幅壁画大都被以勒柯克为首的探险队自克孜尔千佛洞、高昌古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地掠走。这些图像无一不具重要文化价值。
湖水中的龙9至12世纪壁画
纵65厘米,横54厘米
现藏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58件佛造像中,法国吉美博物馆藏唐代卢舍那法界像,在造像身上表现出诸世界形象的特殊佛像。如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博物馆中的水月观音像一般的镇馆之宝,这些庄严宝相在造型、纹样上有不少属于孤品,更是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料。
水月观音像辽或金木雕彩绘
高241.3厘米,宽168.1厘米
44件青铜器,可谓件件精彩,它们多是我国青铜器发展巅峰时期的重器,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和生活用器。
陶瓷器部分收入多件重要作品,比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宣德御窑青花云龙纹大罐,高48.3厘米,属于目前所见宣德青花罐中尺寸最大者,堪称宣德御窑青花瓷器中殊为少见的珍品。再如,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的商代雷纹白陶罍,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堪称难得一见的商代刻纹白陶精品。
青花云龙纹罐明宣德颜色釉
高48.3厘米,直径48.3厘米
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书中的玉器、金银器等品类均有珍罕之作。50多件商代玉器,其中有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著名铭文“艅”玉戈,李学勤先生曾对其进行研究并释读。穿着不同服饰和摆出各种姿势的玉人,对研究商代服饰和贵族生活很有参考价值。
专家解读,追本溯源
一本中国艺术文化经典读本
《海外遗珍》前言中,翁万戈感叹中国文物的丰富多样:“从巨大的云冈石窟到微小的鼻烟壶,这些文物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沧桑,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各自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每件延续着千百年文化传承的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流转的故事、历史的烟云。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即使是无比珍贵的文物也难以保全。因此,除了能在书中呈现、欣赏这些中国文物精粹的独特之美外,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显得同等重要。
普贤菩萨立像幡五代(10世纪)绢本设色
纵59.8厘米,横17.8厘米
形幡头已经不存,画面下方绘有多色莲花砖。按风格这幅作品被推定为五代时期作品。这件《普贤菩萨立像幡》由伯希和自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带出,现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鸮尊商
高31.12厘米,宽18.26厘米,长20.96厘米
现藏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
从造型、装饰细节和技术的角度来看,应为一件商代器。经卢芹斋之手,出售给皮斯百。在高本汉为其编写的图录《皮斯百收藏中国青铜器图录》中亦有收录(编号41)。皮斯百于1950年去世,包括这件鸮尊在内的900余件亚洲艺术品,按照他的遗愿捐赠给了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
虎食人卣商晚期
高35.2厘米,宽23.3厘米,长23.6厘米
现藏法国赛努奇博物馆
这件虎食人卣可以说是巴黎赛努奇博物馆最著名的一件藏品,甚至在论及商代青铜器铸造的高峰时,也常被援引为例证。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战胜国的法国政府从德国征收了一大批艺术品并公开拍卖。1920年,时任赛努奇博物馆馆长的亨利·第扎克得悉著名德国古董商沃奇的收藏在公开拍卖,最终以高价拍下了138件藏品,其中包括如今赛努奇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虎食人卣。
《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粹》有关文物的解读文字来由8位包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在内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
每组作品的解读篇幅不尽相同,但无一不流畅、精练、准确、易读。正因此《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粹》既成为难得的历史文献资料集成,是查询海外馆藏文物的权威工具书,一部了解和鉴赏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的特别指引。更是一部全门类了解中国文物艺术品的普及读本。
这一系列珍贵文物的图像和文字记载,不仅是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深情礼赞,更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桥梁。它们以静默的姿态诉说着曾经的辉煌,通过学者们的悉心研究与解读,这些文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连接着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故事,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不朽魅力。
相信这些海外珍贵文物的影像资料,会如翁万戈先生在前言中所说“像灿烂的群星照到大地的许多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