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很难但声音不应停歇

上周五,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费舍尔因近期被曝光的重大藏品盗窃事件而辞职,大英博物馆保护文物的能力再受质疑,目前有多个国家和地区要求归还本国文物。

“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也冲上了热搜。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多达23000多件,这些文物囊括了几乎所有艺术类别,也跨越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

也许,人们的呼吁没法从大英博物馆的展厅或仓库里追回几件藏品,但这样的声音永远都不应停歇。

这种规模的盗窃,显然非一伙突然袭击的毛贼所为,而源于长期的监守自盗。56岁的高级策展人彼得·希格斯是该盗窃案目前的嫌疑人之一,他已经为大英博物馆工作超过35年,在博物馆发现珠宝等失踪后,立刻就被解雇了。

希格斯也是古希腊与地中海文物的权威专家之一,更是大英博物馆负责追踪被掠夺文物的“古迹卫士”团队成员。当然,希格斯的儿子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坚称:父亲是无辜的,否认他与丢失的物品有任何关系。大英博物馆则拒绝对此进一步表态,声称目前还在刑事调查中。

其实,早在2021年,就已经有人提醒过大英博物馆,部分可能是馆藏珍宝的文物正在被私下出售。来自牛津大学的宝石专家马丁·赫尼格教授就曾对媒体表示,他和同事曾在私人交易商那里发现了属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古代图章戒指的一部分,“这枚图章戒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皇帝凯撒·奥古斯都时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古董专家对媒体透露,自己从2016年或更早的时候,就在eBay上发现了待售的半宝石和玻璃制品,有些物件的售价远远低于其真实价值。

2021年2月,艺术品经销商伊泰·格拉德尔联系到大英博物馆,表示他也在网上看到了该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可时任博物馆副馆长的乔纳森·威廉姆斯隔了好几个月才回复表示“无任何不当迹象”。

这件事也得到了大英博物馆主席乔治·奥斯本的确认,他还补充道:2021年2月首次有人发出文物被盗的警告后,博物馆“本可以采取更多措施”。但为什么没有呢?奥斯本的解释是,连他自己也不愿相信博物馆高管有“遮掩”行为。

如今事已至此,真是非等闹大了才重视……考古学家克里斯托·齐罗贾尼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致力于打击非法文物贩运小组组长,他形容此次文物失窃事件是“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盗窃事件”。

这一点可谓世界公认的了。英国人自己也坦然面对——凭本事抢来的,为啥要还?十几年前,时任英国首相的戴维·卡梅伦在访问印度时,还曾就此话题留下一句令人振聋发聩的“金句”。

他在接受印度NDTV电视台采访时,又被问到:英国何时能归还那颗著名的“光之山”钻石?

这颗硕大的钻石重达105.6克拉,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然钻石,价值5.91亿美元。据印度考古调查局(ASI)认定:这颗钻石是12~14世纪在印度中南部的戈尔康达矿采集的,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1304年。

“光之山”钻石一直充满神秘色彩,它的历任主人都遭遇了厄运,甚至死于非命。印度历史上曾留下这样一段文字:“谁拥有它,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谁拥有它,谁就得承受它所带来的灾难。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

根据英国皇家收藏信托基金会的说法,1849年,作为《拉合尔条约》的一部分,这颗钻石由锡克帝国最后一位君主、11岁的杜利普·辛格“献给”维多利亚女王。此后一路传承,目前镶嵌在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戴过的一顶王冠上。

但在印度人眼中,这枚钻石就是被英国掠走的。1947年独立后,印度一直呼吁英国归还这颗钻石。

那次面对印度媒体的旧事重提,卡梅伦毫不客气地再次拒绝,并以大英博物馆举例说:“一旦你对一个国家说好的,马上你就会发现大英博物馆要变空了。”这句话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大英博物馆多数珍贵藏品,都不是英国自己的。

因此次盗窃事件而辞职的前任馆长哈特维希·费舍尔,此前也明确表示过馆藏文物不会归还。他的话术是“大英博物馆内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珍宝,能让观众们同一个空间内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同一时期的不同文物,这样才能够体验到“文化的关联性”。”

英国人或许认同这句话,但其他国家就未必了。希腊和英国就有着世界上最棘手的文化遗产纠纷——大英博物馆埃尔金大理石雕像之争。

该雕像又名帕特农神庙雕像,曾装饰着雅典卫城著名的帕特农神庙。19世纪初,英国贵族埃尔金勋爵得到了当时希腊统治者奥斯曼人的许可,将这些雕像从神庙的墙壁上剥离下来,装船运回了英国,并于1816年卖给了英国政府。

这些雕像一直被安置在大英博物馆,作为希腊展厅的核心展品。埃尔金大理石雕像引发了两国之间旷日持久的争议。迄今为止,英国方面“松口”的极限就是——考虑未来以“借展”的方式,让这些雕像暂时回到希腊。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国际公约(即《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规定1970年之后进入他国的古代文物,必须要有文物原在国政府授予的出口许可。

据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介绍,对于全世界的博物馆来说,1970年被视为一道重要的“分水岭”。“诸如18、19世纪大量文物从文明古国如希腊、埃及、土耳其和中国等大规模流出的情况,可以说基本终结了。”

持续流出虽然止步,但已经失去的想再讨回,依然是难上加难。许多文博领域的专家都提到过财产法的一个通用原则:如果法律发生了变化,之前的合法交易仍然合法。而直到20世纪,艺术掠夺仍然不违反国际法。

令人振奋的是:随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清算、反思殖民主义的大势,形成了一股追索文物的势头,成功案例也屡见报道。

以非洲小国贝宁为例,1897年2月,英国军队攻破贝宁王国(今尼日利亚境内)的王宫,掳走大量珍宝,包括上千件精美而富有特色的青铜器,总数则超过一万件。

从2020年开始,包括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大小博物馆(主要是欧洲博物馆)都开始陆续返还当年从贝宁掠走的青铜器,虽然只是少数,但至少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

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有多少呢?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64万件中国文物分布在全球47国的200多家博物馆,而外国民间收藏约是馆藏的十倍以上。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余件。这些文物囊括了几乎所有艺术类别,也跨越了数千年的中国历史。

其中国馆的核心藏品之一《女史箴图》(唐摹本)自唐末战乱流入民间,后回归北宋宫廷,一路传至清朝,是乾隆皇帝极爱的宫廷珍藏,慈禧太后当政时期被移往颐和园。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焚烧颐和园之际,英军第一孟加拉骑兵团的克劳伦斯·K·约翰逊上尉趁乱将《女史箴图》盗走。1902年,约翰逊回到伦敦后,并没有意识到该画的价值。1903年初,他把《女史箴图》拿到大英博物馆,想让对方给画轴上的玉扣估价,工作人员给整幅画估价25英镑。就这样,大英博物馆仅花费25英镑便购得此画,千年国宝自此流落异国他乡。

2002年,中国国家文物局设立“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每年拨款5000万元人民币,用以购买具有代表性、文物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但仅为了从日本购回一件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研山铭》手卷,就花去近2999万元人民币。

显然,只凭借高价回购方式追还文物,将是一项不堪重负的工程。我国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1922~2022年)在世时曾明确表态:对于那些明火执仗被抢走的文物,我们只能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通过法律、官方的渠道去追索,绝不可以买,买了就等于认可当年的抢夺合法。

从最初了解情况,到最终全部追回,前后耗时25年。文物跨国追索的难度,可见一斑。

尽管坚持可能无功,但放弃注定一无所有。这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值得不屈不挠地努力。正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单霁翔所说:“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样流失海外,就没有尊严。不要奢望外人真正给你尊严,因为这些文物是他们抢回来的战利品。”

上周五,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希·费舍尔因近期被曝光的重大藏品盗窃事件而辞职,大英博物馆保护文物的能力再受质疑,目前有多个国家和地区要求归还本国文物。也许,人们的呼吁没法从大英博物馆的展厅或仓库里追回几件藏品,但这样的声音永远都不应停歇。

THE END
1.一周观展青铜时代的曾楚艺术,梵高的诗人与情人嘉定孔庙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县级孔庙。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内,核心建筑大成殿诠释了孔子与孔庙的关联。改陈后的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建筑总面积达到2270平方米,展出文物及辅助展品300余件(套),其中不乏一级品等珍贵文物若干件。 https://finance.sina.cn/2024-09-23/detail-incqcccz2038970.d.html
2.贵州博物馆概况首先感谢贵州省博物馆的邀请。我长期从事民族史与民族学方面的研究工作,2012年曾首次提出了“苗疆走廊”概念,大约一百多年前,有一个很有名的日本人类学叫鸟居龙藏,来到中国西南对少数民族做过一次田野旅行调查。他在云贵旅行的线路,正好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苗疆走廊的主线,这个人物在中日百年间的对抗及历史时期内,是https://www.gzmuseum.com/gbjt/202204/254.html
3.观点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已达千万件,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古代艺术中国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 国际博物馆协会称,中国出境文物总量约一百六十四万件,分布在四十七个国家的两百余家博物馆(图一)。中国文物学会据此提出另一组数字,认为从中国流出的文物总数达一千万件,是博物馆藏品的六倍。 (图一)收藏有中国文物的重要欧美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06068
4.为什么要去京都的博物馆看中国文物新闻关 西一带的很多收藏,多来自清末中国外流的文物。因其时日本学者于此特别留心,又有实力雄厚的财团支持,一时风气蔚然。然而收藏之事,仅凭一代一人之兴趣心 血很难维持长久,只有专业管理、财团支持,才得传诸后世。说得更直白些,必须要足够富有,方能容养出色的管理者及研究团队。去东京书道博物馆,亦觉馆内冷 https://news.artron.net/20150330/n725810.html
5.一言难尽的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光明日报为“人类摇篮”的坦桑尼亚奥多维遗址挖掘到的200多万年前的史前工具,有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罗塞达碑石,有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拉斐尔、戈雅和伦勃朗的画作,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时期及日本、韩国、印度、大洋洲、美洲、非洲等不同地域。然而,唯独没有被大英博物馆视为“最重要收藏”的中国文物。https://www.gmw.cn/01gmrb/2006-03/21/content_391822.htm
6.馆藏特色简介8.《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2006) (2787mm*1092mm) 此书由六卷组成,此书包括绘画、历史画、风俗画、清代瓷器卷、明清档案卷(上下),此书是一套馆藏重要文物著录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著作,基本涵盖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文物的重要部分。 https://lib.cusx.edu.cn/info/1052/1182.htm
7.美国各大博物馆的中国国宝级文物在此背景下,通过主动收购和接受藏家捐赠,或者通过其他的手段,美国的博物馆建立了丰富的中国艺术收藏。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美国藏有中国文物的主要博物馆,看看都藏了多少国宝。 【1】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5号大道上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https://www.518bwg.com/show/604.htm
8.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神作,现存为唐代摹本。此画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中国绘画从教化转向审美的代表作品,也是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现存于大英博物馆,被拦腰截为三段,还切下了上面的题字,按照日本画的方式装裱保存。 02:莫高窟藏经洞文物 http://news.hnr.cn/snxw/article/1/1696318323598290945
9.不要错过!丝绸之路国家的234件文物来到了中国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活动——“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目前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路”沿线的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阿曼、波兰、韩国、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塔吉克斯坦等12个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这次展览,通过精挑细选各个时期、不同https://www.gzstv.com/a/b0c9e25c9557490db5852ff89545e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