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从不打算归还,王羲之真迹也在其中石刻青铜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为了展出中国的文物,还特意修建了一座东洋馆。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里面的展品,从史前时期的石器到明清时期的书画,囊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文化。

就连国内少有的王羲之真迹,在日本就收藏了好几副,甚至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来自中国的文物。

王羲之

据统计,在抗战期间,日本至少从中国掠夺了360多万件文物。

抗战胜利后,日本只归还了中国少部分文物,大部分文物,都在日本的各大博物馆内堂而皇之地展出着,在外的国人看了又悲愤又心痛。

那么当日本从中国都掠去了哪些文物?

这些珍贵文物是否还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在日本博物馆内珍藏的中国国宝级文物。

镇馆之宝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地处东京台东区上野公园北端,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

为了陈列来自中国等东南亚地区的艺术作品,于1968年修建了“东洋馆”。

其中主要展出的便是中国的艺术品,占了“东洋馆”一半的展厅。

在东洋馆里,常年摆放着一件镇馆之宝-饕餮文瓿,这是一件来自于3000多年前中国商朝的青铜器。

器身中部有一张长着角、瞪着眼的兽面,这便是饕餮。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因其贪食,所以经常被装饰在青铜食器上。

饕餮文瓿

“瓿”是用来装酒的容器,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小酒坛子。

饕餮文瓿是古人祭祀祖先和神明时用于盛放酒水的。

这种造型独特又威严的器皿,反映了中国古人敬畏神明的世界观。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可是说是世界青铜器中的极品,这件饕餮文瓿体现了当时工匠超高的工艺和技术。

从这件青铜器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远古时期的文明。

日本人对中国的青铜器向来都非常欣赏,从古至今,都孜孜不倦地收集和研究。

在东洋馆内,可以看到中国各个时期的青铜器,其中一件造型精美的青铜器,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欣赏。

这便是来自东汉时期的“摇钱树”,最早的摇钱树出现在西汉早期,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地区,数量稀少。

摇钱树

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摇钱树的树龄锐减,到了西晋时期便彻底消失了,也因此这一时期的摇钱树显得格外珍贵。

摇钱树也被称为“升仙树”,代表了古人对钱财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东洋馆的这座摇钱树分为上下令部分,基座是陶制的,插于基座的便是青铜树。

树干上神龙缠绕,还有猴子等动物的图案,而树叶则都是钱币的样式,古代的钱币“外圆内方”,蕴含了“天圆地方”的理念。

在摇钱树的顶部,则雕刻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整个造型显得十分精致。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摇钱树是凤在上龙在下,这似乎和古代男尊女卑的理念不相符。

其实这与西王母的传说有关,西王母国是母系社会,由女性掌权,因此这棵摇钱树其实体现的是女尊男卑。

如此精美的青铜器,如今却被日本的博物馆收藏,我们国人若想参观,还得漂洋过海,我们在感叹古代工匠精湛的手艺时,也感到丝丝心痛。

在东洋馆陈列的这些文物,不少都是日本民间的收藏家赠送的。

他们的介绍,我们很难不猜想,他们其中有些人或许就是日本侵略者的后代,这些文物当年是如何流落到日本的,大家心知肚明。

王羲之真迹

2021年1月8日,日本电视台报道日本惊现中国“书圣”王羲之作品的唐代双钩精摹本。

从字迹和内容判断,应该是唐代宫廷临摹的王羲之帖的真迹。

这便是王羲之的《大报帖》,后被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图:王羲之《大报帖》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的字,曾许下“一字千金”的承诺,下令遍寻天下王羲之的作品。

唐太宗去世前,曾下令在他死后将所有王羲之的作品都作为陪葬品一同下葬。

自此之后,世人所见的王羲之书法大都是后人临摹的,其中唐代的精摹本被当作准真迹看待。

唐太宗李世民

目前中国已知的王羲之贴也不超过10件。

然而在日本,却也收藏了和中国差不多数量的王羲之帖。

唐朝时期文化繁荣达到了巅峰,周边的国家都派使臣来大唐学习。

日本对大唐的繁荣景象羡慕依旧,曾派遣大量的遣唐使赴唐,全面学习唐朝的文化。而他们也得到了一些王羲之的摹本。

日本遣唐使东渡

日本的三之丸尚藏馆,是专门保管皇家收藏的馆院,里面有一幅珍藏,便是王羲之的《丧乱贴》。

《丧乱帖》是王羲之为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之情所创作的。

用笔挺劲,结体纵长,由行入草,可以看出王羲之的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丧乱帖》流入日本,应该是在日本向唐朝派出遣唐使时期。

《丧乱贴》

到了近代日本侵华之时,日本又通过掠夺的手段,从中国带有了一些王羲之的真迹,其中包括《兰亭图卷》、《孔诗中帖》、《妹至帖》等。

日本整理了他们手中的王羲之作品后,还在国内多次举办“书圣王羲之书法展”。

理所当然的样子,就好像王羲之是他们国家的人一样。

唐代遗珠

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的一层,陈列的基本都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品,细数下来得有3000多尊佛像。

其中便包括天龙山21窟的“如来倚像”、唐代的“七宝台石刻”等

七宝台石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艺术杰作。

唐朝佛教文化盛行,在武则天晚年的时候,为了彰显她的功绩,于是下令在长安的光宅寺中修建了一座七宝台,台上雕刻了许多精美的佛像。

后来这些佛像随寺院搬迁到了宝庆寺,这些佛像共计有32件之多,其中包括单体十一面观音立像(单尊)以及一佛二菩萨佛龛(三尊),可谓是件件精美。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此时的中国落后萧条,日本的文物贩子借着考察教学的机会,在中国境内四处寻找文物。

在到达西安宝庆寺后,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些佛像的雕刻样式远远早于清代。

于是这些文物贩子连哄带骗,通过各种手段,最终盗走了25件佛像石刻。

其中有4件辗转流入美国,剩下的24件被日本的收藏家收藏,后来转送给的东京国立博物馆。

看着这些精美的佛像,有些虽然已经残缺不全,有些仅有一个佛首。

难以想象,这些珍贵的佛像当年是如何中国流出,日本人又如何运走的?

这无疑成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在抗战期间,日本除了对中国土地、百姓造成毁灭性的伤害,向来对中国文化垂涎三尺的日本人,更是盯上了中国的文物。

日本从中国掠走的文物,数量惊人,从故宫博物院盗走的文物,就有2900多箱。

带不走的他们就试图摧毁,在淞沪会战之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首先瞄准的就是位于上海闸北区的商务印书馆藏书楼。

里面收藏的,是数以万计的宋元以来的善本书,就在日本的炮弹下化为灰烬。

后来日本轰炸云南的时候,再次把目标对准了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博物馆。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日本人的野心昭然若揭。

除此之外,日本学者还假借考古的名义,在中国发掘古墓,那时的国人还没有考古的意识,数千座中国古墓就这样被日本人盗掘,挖出的文物也以各种理由运走。

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教育部粗略统计了从1937年至1945年间日本对中国文物的掠夺情况,数量达到了360多万件,这其中,还不包括那写被偷偷贩卖,没有记录在册的。

日本实际掠夺的文物,其实比统计的还要多得多。

看着陈列在日本博物馆的这些中国文物,他们美得让人心痛。希望有一天,那些远在海外的中国文物,都能回家!

THE END
1.一周观展青铜时代的曾楚艺术,梵高的诗人与情人嘉定孔庙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县级孔庙。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内,核心建筑大成殿诠释了孔子与孔庙的关联。改陈后的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建筑总面积达到2270平方米,展出文物及辅助展品300余件(套),其中不乏一级品等珍贵文物若干件。 https://finance.sina.cn/2024-09-23/detail-incqcccz2038970.d.html
2.贵州博物馆概况首先感谢贵州省博物馆的邀请。我长期从事民族史与民族学方面的研究工作,2012年曾首次提出了“苗疆走廊”概念,大约一百多年前,有一个很有名的日本人类学叫鸟居龙藏,来到中国西南对少数民族做过一次田野旅行调查。他在云贵旅行的线路,正好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苗疆走廊的主线,这个人物在中日百年间的对抗及历史时期内,是https://www.gzmuseum.com/gbjt/202204/254.html
3.观点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已达千万件,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古代艺术中国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 国际博物馆协会称,中国出境文物总量约一百六十四万件,分布在四十七个国家的两百余家博物馆(图一)。中国文物学会据此提出另一组数字,认为从中国流出的文物总数达一千万件,是博物馆藏品的六倍。 (图一)收藏有中国文物的重要欧美博物馆分布示意图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06068
4.为什么要去京都的博物馆看中国文物新闻关 西一带的很多收藏,多来自清末中国外流的文物。因其时日本学者于此特别留心,又有实力雄厚的财团支持,一时风气蔚然。然而收藏之事,仅凭一代一人之兴趣心 血很难维持长久,只有专业管理、财团支持,才得传诸后世。说得更直白些,必须要足够富有,方能容养出色的管理者及研究团队。去东京书道博物馆,亦觉馆内冷 https://news.artron.net/20150330/n725810.html
5.一言难尽的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光明日报为“人类摇篮”的坦桑尼亚奥多维遗址挖掘到的200多万年前的史前工具,有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罗塞达碑石,有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拉斐尔、戈雅和伦勃朗的画作,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不同时期及日本、韩国、印度、大洋洲、美洲、非洲等不同地域。然而,唯独没有被大英博物馆视为“最重要收藏”的中国文物。https://www.gmw.cn/01gmrb/2006-03/21/content_391822.htm
6.馆藏特色简介8.《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2006) (2787mm*1092mm) 此书由六卷组成,此书包括绘画、历史画、风俗画、清代瓷器卷、明清档案卷(上下),此书是一套馆藏重要文物著录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著作,基本涵盖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文物的重要部分。 https://lib.cusx.edu.cn/info/1052/1182.htm
7.美国各大博物馆的中国国宝级文物在此背景下,通过主动收购和接受藏家捐赠,或者通过其他的手段,美国的博物馆建立了丰富的中国艺术收藏。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美国藏有中国文物的主要博物馆,看看都藏了多少国宝。 【1】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5号大道上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https://www.518bwg.com/show/604.htm
8.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神作,现存为唐代摹本。此画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中国绘画从教化转向审美的代表作品,也是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现存于大英博物馆,被拦腰截为三段,还切下了上面的题字,按照日本画的方式装裱保存。 02:莫高窟藏经洞文物 http://news.hnr.cn/snxw/article/1/1696318323598290945
9.不要错过!丝绸之路国家的234件文物来到了中国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系列活动——“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目前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路”沿线的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阿曼、波兰、韩国、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塔吉克斯坦等12个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这次展览,通过精挑细选各个时期、不同https://www.gzstv.com/a/b0c9e25c9557490db5852ff89545e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