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视野下中国博物馆发展趋势探析

作者:翁淮南(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强调,“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析文化强国视野下中国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博物馆发展选择

中国现代博物馆建设起步晚、起点高。1905年,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创建南通博物苑。1912年,蔡元培、鲁迅等推动筹建“国立历史博物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瑞金苏区创建中央革命博物馆,在延安创建民众教育馆、生产馆、时事馆。博物馆在发展初期便彰显出本土化特色。整体看,1905年至1949年为我国博物馆建设的起步阶段,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推动博物馆追逐新潮流,探索构建现代国家;1949年至2012年为重塑阶段,坚持中国特色,博物馆着力展示中华民族新纪元;2012年以来,博物馆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开始展示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新时代中国。百年来,探索建设现代化强国一直是博物馆发展的大方向。

展望未来,博物馆要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二,履行文化使命。博物馆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始终成为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始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其三,推动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中华文明标识映照着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养和文化基因,要做好展览,讲好中华文明标识的故事。其四,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培养与博物馆强国相匹配的文化大家。

区域博物馆高质量供给和服务优化

目前,我国已形成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衡的中国特色博物馆体系。但是,面对14亿人庞大的文化需求,一方面,一些大的、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常常一票难求;另一方面,一些规模较小的区域博物馆还在努力生存,这反映出区域博物馆在供给数量和质量上的明显不足。

博物馆和旅游业深度融合

建筑大家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将江南印象与博物馆建筑融合,成为游客的“打卡”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在此背景下,推进博物馆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可为观众带来更多“诗和远方”的文化体验。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要坚持以博物馆文化提升旅游品质,以旅游促进博物馆文化消费。二是推进“博物馆+百业”的融合。如通过“博物馆+网络媒体、影视”“博物馆+房地产、酒店、餐饮”“博物馆+文创”等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如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通过和航空公司、酒店和文创产业等合作,扩大了展览的溢出效应。三是提升文化业态品位。坚持全球视野,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圈和文化地标。四是推进科技和博物馆的融合,给观众带来独特的、智能的、多元化的观展体验。

成为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大学校”

博物馆要传承历史与启迪未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努力成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大学校”。

打造国际交流的文化客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博物馆应积极打造成为彰显人际传播优势的文化客厅,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一要强化博物馆外交理念。博物馆人其实也是文化使者,上海博物馆持续推出“何以中国”“对话世界”“百物看中国”系列展览,在增强国际交流上进行了探索。二要主动参与博物馆的国际治理。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设置议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立了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普及南京大屠杀历史,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5000多人。三要积极开展文物交流。通过借展、互换展览、多地巡展等方式,盘活文物资源。要推进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和回归。四要做好服务保障。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设了境外融合服务平台,支持24种语言、29种货币、39个国家和地区的门票预约服务。

THE END
1.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中国博物馆发展史 一、初创期(19世纪中叶—1936年) 1840年,林则徐在编撰《四洲志》时提到,“兰顿建大书馆一所,博物馆一所”。该博物馆即指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林则徐因此成为中国翻译介绍西方博物馆的第一人。 在19世纪晚期,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西方的宗教和文化,也带来了博物馆。法国人韩德在上海创建了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96652773/
2.中国在什么时候有了第一家博物馆?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不知道去哪里的时候,不如去博物馆闲逛。今天的博物馆已经成为许多人出门游玩和社会学习探索的圣地。《博物馆简史》一书比较系统地展现了博物馆在世界各地的来源与发展过程,以及其形态和功能的演化。本文摘选“中国博物馆简史”一章,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0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836489
3.(6)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10页)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一、中国古代的收藏实践二、现代博物馆在中国出现三、现代博物馆在中国的初步发展 1.中国古代私人藏书、藏画、藏钟鼎古器物起源很早。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对珍贵遗产的收藏、保护和利用的实践由来已久。出于崇拜与祭祀祖先、崇尚古物、储存财富、炫耀富贵、商品交换等不同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09/8117055124005117.shtm
4.中国博物馆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中国博物馆历史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博物馆事业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50年代,新建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国家馆及一批省级地志性博物馆、专门性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中国博物馆数量由50年代初的24个猛增到50年代末的480个,形成了中国博物馆史上又一个显著的发展期 http://universityage.com/gxdt/xkjs/230807174227705550.html
5.行业讯息中国博物馆行业概况中国博物馆行业概况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是在西学东渐过程中借鉴而来的,其出现晚于欧美地区,博物馆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也长期受到欧美、苏联等地区和国家的影响。同时,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与其他国家不同,我们的博物馆在发展中也呈现出自身特点。 http://www.aiaf.edu.cn/qushi/shichangguancha/1794.html
6.中国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及公共服务职能探析中国的博物馆雏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并不能将其称之为博物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真正起步开始于19世纪中国近代化的开始,西方侵略者最先将博物馆引进到中国用于文化渗透,从此开始了中国人建设博物馆的探索。济南地区博物馆的沿革基本上与中国博物馆总体发展步伐相当,经过长达百余年的艰苦历程发展至今已经具备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3221569.nh.html
7.博物馆概论2这一时期博物馆事业发展在各主要领域均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达到了旧中国博物馆事业的高峰,被称为我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期。现代博物馆格局初步形成。在革命根据地,共产党人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也建立了像中央革命博物馆(位于江西瑞金叶坪)、红军学校模型室等设施,开始了最初的博物馆实践。它们是一种新型https://www.jianshu.com/p/99a17ba020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