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有数:博物馆数字社区建设模式——故宫博物院

第一个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将180万件文物属性数据填列到系统中,包括文物的名称、尺寸、方位、伤况、基本鉴定信息等,有的还会有影像显示,形成了现在仍在使用的静态文物管理系统,通俗讲就是文物的电子台账。

第二个阶段,是建立动态文物流通系统,使文物的利用行为规范化、程式化、便捷化,该系统的价值体现在:每个环节都非常规范,所有痕迹都可追溯不可更改,具备文物优先占用功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个阶段,建立古建基础数据库,为1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建立数据库,为其及附属物创建“建”字号文物账,通过三维扫描保留原状信息,超越过去只是手工测绘的方式。

第四个阶段,建立信息化工作综合平台,将日常办公行为网络化,从2006年开始推行OA系统的使用,将日常管理行为通过数字技术固化。目前该套系统已经使用了十多年,涵盖了文物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合同签订系统、电子图书阅览室等,电器设备使用、公车使用、客饭管理等也都包含在内。

第五个阶段,建设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平台,从2010年开始,对于文物建筑、馆藏文物、室外陈设、植物动物、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安全防范、非文物建筑、观众动态、监测保障等进行不间断的监测。目前已经完成了气象信息监测、环境信息监测、午门城台沉降信息监测、城墙信息监测、动植物信息监测、观众流量信息监测等,并把以前的可移动文物的文物管理数据库、安防技防数据库全都纳入了文化遗产监测平台。

最后,就是数字故宫社区形态的建设。数字故宫的目标是一个虚实结合的博物馆,并且可以脱离实体博物馆而存在。数字故宫是在故宫信息化建设成果持续丰富的基础上,以遗产保护及文化传播为目的,逐步实现以信息服务和人际社交为重要支撑,并通过整合各类数字产品和渠道,打造出的线上与线下融合贯通的故宫文化资源聚合平台。

通过互联网,通过智能终端的应用建立起全方位的数字文化展示与信息服务生态体系,满足信息提供者、管理者和使用者随时随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和使用,这是数字故宫社区最大的特点。

它可以通过提升信息化服务种类和数字产品的丰富性,加强文化展示资源的共享利用,注重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强调信息服务与传播过程中的社交化功能,是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打破时空限制,线上线下互为转换,通过这个平台就可以实现所有的传播、交互等目的。

02

数字故宫社区架构

数字故宫社区架构包括社交广场、文化展示、资讯传播、参观导览、学术交流、公众教育、休闲娱乐、电子商务八个板块:

二是文化展示,应用VR、AR技术形成文物的虚拟现实作品,最早是在本世纪初与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合作引入,如天子的宫殿系列太和殿、三大殿、养心殿、倦勤斋、灵沼轩、角楼等。后来有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研究所的演播厅播放、2015年端门数字博物馆、北京奥运塔演播厅等,将封闭演播厅转移到开放互联网。此外还有高清网上文物展示,如2005年延僖宫书画研究中心开设了电子画廊。并且通过APP方式展示故宫文化,如十二美人图、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清朝皇帝服饰这6个不同主题都有APP引用展示。

四是参观导览,通过讲解员、电子讲解器、移动终端导览多种方式,应用掌上故宫、故宫导游等APP,辅助观众参观体验、优化参观路线的导引。还通过全景虚拟漫游,深度展厅导览、虚拟展厅来提供深度导览,引导观众看什么、怎么看。

五是学术交流,这不仅代表了博物馆的学术水准,更有助于提高公众文物素养。故宫官方网站建立展示专家研究成果的平台,设置《故宫博物院院刊》、《故宫学刊》、《紫禁城》、《故宫博物院年鉴》等专栏。面向不同主体设计不同的权益,如游客有浏览权,爱好者可以发表意见,专家拥有标注权。

六是公众教育,专门设计面向青少年的活动,如故宫知识讲堂、故宫趣味课堂;设置故宫电子图书馆,纳入60万册古籍图书文献;制作《故宫专家讲国宝》系列专题片。

参考文献:《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理念与实践综述—以数字故宫社区为例》,作者:冯乃恩,2017年

THE END
1.故宫博物院加强社会化合作,构建“数字文物”产学研用体系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不断加强数字文化资源开放和共享,探索出一条数字文物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路径,使这座古老宫殿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故宫博物院拥有馆藏文物186余万件,其中包含90余万件珍贵文物。自1996年起,故宫博物院便开始进行文物数字化采集与应用,积累了大量数字文物资源。2018年,故宫博物院以“数字文物”为核心,开始http://www.ncha.gov.cn/art/2023/11/20/art_722_185388.html
2.《数字博物馆之路——国内外数字博物馆的历史和现状》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https://www.dpm.org.cn/museology/talk/252614
3.博物馆的未来:文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历程技术初步发展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全球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都先后迈入了文博数字化的初期进程。无论是1967年由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发起组织的“博物馆计算机网络”(MCN),还是1997年故宫博物院对文物藏品的数字化记录和展出,都是对在当时看来十分新鲜冒险的数字技术的尝试。这些数据库的普遍建立,不仅弥补了实物展览、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1812833130700803&wfr=spider&for=pc
4.我在故宫修文物:用数智技术“复活”紫禁城每年春节,故宫博物院举办的 “紫禁城里过大年”系列活动 无疑是京城春节一大看点 2019年1月21日 故宫博物院首次复原了消失近200年的 “天灯”和“万寿灯” 春节期间 它们竖立在乾清宫前的丹陛上 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兵勘院技术人员数字化采集故宫万寿灯数据,助力“消失”近200年的文物“复活”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27890
5.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这一幕等了20年故宫终于官宣。 今天 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 记者注意到 这离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提出 “文物、博物馆系统资源数字化建设” 过去了整整20年 故宫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 2019年7月16日下午3点整,@故宫博物院 官宣: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故宫最全藏品信息就在这里,涵盖26大类文物,超过186万件/套文物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163964
6.故宫数字化20年:从技术超炫到文化内涵的解读是一个过程消费生活“我们做了很多对外文化的传播工作,但是不要忘了,博物馆自身的业务是个基础。”他谈道,“将来还要把一些数字技术转过来,应用到博物馆自身的业务上,比如说跟文物鉴定的结合,跟文物研究的结合,跟文物修复的结合。”在他看来,这更是故宫数字化需要去探索的领域。 https://www.p5w.net/money/xfsh/201809/t20180910_2189755.htm
7.数字化赋能:故宫博物院的智慧旅游新篇章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瑰宝,也在数字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通过线上线下的数字化创新,故宫博物院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便捷的旅游体验,让游客可以在家轻松逛故宫,同时线下的数字展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展体验。电子票务系统 首先,故宫博物院推出了“全景故宫”项目,让游客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游览故https://www.1230t.com/jingqu/szwlpt/7528.html
8.故宫博物院已完成90多万件馆藏文物的数字化【故宫博物院已完成90多万件馆藏文物的数字化】10月16日,由故宫博物院等单位主办的第六届太和论坛开幕。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开幕式上表示,故宫博物院已经完成了90多万件馆藏文物的数字化,建立起庞大的数字故宫资源库,超10万件文物的高清影像已经向社会公布。 ?https://m.gmw.cn/2023-10/18/content_1303543410.htm
9.从故宫博物院——看博物馆数字化升级就在前几年,故宫博物院现任领导团队的一句话:“文化总会消失,我们希望用数字化技术来延续故宫的文化传统”,让600岁高龄的故宫成了新晋“网红”。 当我们佩戴上了VR眼镜,就能看到乾隆皇帝带着墨镜唱RAP;走近“数字屏风”,还能随心试穿龙袍;走进“互动数字空间”,静态的蝴蝶也会随手指动作飞舞、变幻,在你的手指尖稍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E5OTY4MzM3NDCFuZ9lsYOgcw.html
10.故宫博物院:以前沿技术驱动文博领域数字化转型为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效能,故宫博物院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深化“数字故宫”建设,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以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 在深化“数字故宫”建设的过程中,故宫博物院坚持问题导向,成立了“数字故宫”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为“数字故宫”建设精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有https://www.ccdy.cn/portal/detail?id=670775abd411e3eec7ea01a3&categoryid=10933-mssql&categoryname=%E8%A7%82%E5%AF%9F
11.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数字创意与古典建筑的完美融合故宫博物院15年来持续开展故宫古建筑数字化记录、展示的研究,基于高精度的三维数据,研发大型虚拟现实作品,此外,端门数字馆还开设了虚拟现实剧场,以13.5米×4.1米的超大画幅屏幕、高度沉浸的体验感向观众展示故宫古建筑的魅力,迄今已累计完成《紫禁城天子的宫殿》6部系列作品,将在此轮换播出。 http://www.szzs360.com/topic/2016/gg/index.htm
12.数字化转型中的博物馆在这一基础上,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成为发展文旅产业的全新动力。以目前取得优秀成果的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为例,故宫博物院成为博物馆数字化成功转型的代表性博物馆。故宫数字博物馆的转型以先进数字技术手段为主,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打造精美的数字场馆项目。故宫数字博物馆主要是指端门数字馆,该馆在端门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