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佳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铜镜撷珍

对于收藏家来说,参观博物馆展览与拍卖会的预展,可以说是最廉价、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博物馆陈设的展品,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正规考古发掘出土、有明确年代与墓葬信息可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标准器”;但隔着厚厚的玻璃,只能观察其神,难以细究其形。拍卖预展则可以零距离上手很多平时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珍品,但在目前较为恶劣的市场环境下,鱼龙混杂,常常有仿品滥竽其间。二者各有优劣,正可互补。

本期推送为大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古代铜镜,数量虽然不多,但质量很高,不少都是在中国铜镜史上享有盛名的品种,本文按照年代将其排序并予以介绍。此外,笔者前时参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也拍摄了数面精品铜镜,一并附之于后,以资读者鉴赏。文中所有展品图片,均为笔者本人拍摄。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历代珍品铜镜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级别最高的公立综合性博物馆,其馆藏文物数量之丰、品级之高,足以称冠全国,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中国古代文物收藏机构之一。全国各地传世、出土的珍贵文物汇聚一堂,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古代铜镜的身影。可惜由于馆藏文物数量太多、展览场地有限,国博常展厅展出的古代铜镜数量较少,甚至在铜镜艺术的高峰——两汉时期展览部分,一面铜镜也无,这无疑是铜镜收藏者的一大遗憾。以下分别按照年代为大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珍品铜镜。

1

先秦时期铜镜

齐家文化几何纹青铜镜

传为甘肃出土

这面铜镜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中国古铜镜之一,属于齐家文化的遗物。齐家文化距今约4300-3500年,其年代与中国古代史籍上记载的夏朝基本同时期,主要活动于黄河上游、以甘肃为中心的区域,属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已经进入铜石并用阶段的一支考古学文化。这面铜镜是齐家文化晚期的产物,其年份相当于中原的商代。此镜已经具备了铜镜应有的一切特征:椭圆形桥钮,两道弦纹将主纹饰区分为三个部分,内圈钮座光素无纹,外部两圈内则间置三角形锯齿与斜线组成的几何纹饰,有的学者将其称为叶脉纹,可备一说。笔者认为这种纹饰或与齐家文化先民对太阳的崇拜有关,钮座为太阳的象征,空白的三角锯齿纹则象征着日光。

商代·武丁时期几何纹青铜镜/鼓钉叶脉纹青铜镜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以上两面铜镜是目前存世非常罕少的、具有明确考古出土信息的商代青铜镜,出土于商王武丁之妻、著名的女将军妇好之墓,在中国铜镜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看出,这两面铜镜与上述齐家文化铜镜的装饰风格比较类似,年份上也比较接近,或许具有工艺上的传承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图二的鼓钉叶脉纹镜目前在市面上出现有不少仿品,锈蚀做得比较到位(如下图),希望读者在市场上看到这类铜镜时提高警惕。

现代仿商鼓钉叶脉纹镜

不知货主是谁,对物不对人

战国·楚透雕蟠螭纹复合铜镜

1976年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

国博这面复合镜尺寸虽小于南博那面,但纹饰细节与保存状况都更胜一筹。小圆钮,主体纹饰为八条首尾呼应呈“S”形的蟠螭龙纹,龙首聚于镜钮四周,龙身两两贴合,八条蟠螭组成了一个类似柿蒂叶的造型,外缘装饰一圈镂空的几何纹。蟠螭身上装饰有众多圆形凹槽,当时应有镶嵌物,已经全部脱落。湖北出水之物,版工极佳,光气犹存,非常难得。

战国·楚六山纹青铜镜

此镜是目前所见尺寸最大的一面山字纹镜,直径23.2cm,尺寸规格远超同类,可谓是山字镜中的王者。羽状地纹打底,山字纹、花叶纹与内缘外缘都经过了精细的打磨,迎光生辉,极富美感。

战国·秦连弧三龙纹镜

这面铜镜是战国时期秦国铸造的三龙纹铜镜。小圆钮,钮座外装饰八瓣连弧纹,主体纹饰为三只长尾獠牙的走龙,其下铺陈极细密的云雷地纹,外围装饰十六瓣连弧纹。凶猛嚣张的走龙纹饰正是秦人尚武精神的直接体现。

战国武士斗虎纹镜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

此镜描绘的是两个手持剑盾的武士与两只长尾圆斑的猛虎相搏击,是战国时期铜镜上极罕见的写实纹饰,在铜镜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此镜出土于秦人的墓葬中,发掘者便认为这是秦国铸造的铜镜。但是,从铜镜镜钮、地纹与镜缘打磨处理的方式来看,这面武士斗虎纹镜与战国晚期楚国铸造的铜镜几无二致,规整的凸三弦钮、方格形钮座、勾连雷状地纹与突然增厚的边缘都是典型的楚镜特征。而且,出土此镜的地区湖北云梦曾为楚国别都,在战国末年才被秦国占领。所以,此镜或为楚国铸造的铜镜,被占领此地的秦人带入墓中随葬;也可能为秦人占领云梦后,由当地原来楚国的工匠铸造的。总之,此镜从考古类型学的角度来说,更接近楚国铸造的风格。

2

汉末三国两晋时期铜镜

东汉—三国·魏同向式神人神兽纹镜

1987年河南洛阳出土

图一向右旋转约90°,为正确的欣赏、摆放方式。

神人神兽镜中最早出现的品种是环绕式神人神兽镜,镜上的神人神兽图案围绕镜钮向心分布;而此镜上的神人神兽则是按照同一个方向、分三层列坐的,所以称这种样式为“同向式”神人神兽镜,一般多见于汉末三国的北方地区。这一时期的神人神兽镜纹饰在南方也呈现出同向分布的特点,但版别与此镜很不相同,半圆方枚基本不见,神人神兽重叠横列分布在铜镜背后,所以被称为“重列式”神兽镜。

三国·吴鎏金对置式神人神兽镜

1975年湖北鄂城出土

此镜出土于湖北鄂城涂镇西晋墓,所以国博的标牌上将其标注为西晋。实际上,从铜镜的版别与铭文都可以看出,此镜是典型的三国时期吴地所造。鄂城为吴国早期都城,铜镜铸造业非常发达,此镜正是三国时期吴国铜镜的代表性作品。

此镜纹饰面满鎏金,镜钮上有线刻填金的神兽纹饰。主体纹饰为两两对置的东王父、西王母、天禄辟邪与神仙人物,中轴对称,故称为“对置式”神人神兽镜。此镜无半圆,只有十二个方枚,每个方枚之中有铭文,文曰:

吴造明镜

神圣设容

服者卿公

三国·吴四叶八凤佛像纹镜

此镜与上镜情况相同,均为典型的吴国铜镜,由于出土墓葬年代偏晚,国博的标牌上将其标注为西晋。

此镜为东汉晚期新出现的减地平雕工艺镜,流行于东汉晚期至西晋早期,作为一种新兴的装饰艺术手法广泛出现在南北方各个铜镜品种上。吴地最流行的减地平雕工艺镜即是四叶八凤纹镜,得名于纹饰中镜钮周围的四片柿蒂叶与两两相对的八只凤鸟。四叶八凤佛像镜则是四叶八凤镜的变种,由图片上可见,此镜镜钮周围四片柿蒂叶中间装饰有一坐像,头顶高髻有背光,身下可见龙虎座,是佛陀在汉地传播的早期形象。高髻与背光是佛陀的特征,龙虎座则是汉代西王母专属的宝座,可见佛教刚传入中土时曾经依托早期道教进行传播,佛陀被视为与西王母类似的天神,受到信徒的崇拜。

三国·吴对置式神人神兽镜

此镜与上文介绍的鎏金镜同属吴国铸造的对置式神人神兽镜,明显可见此镜工艺上的简省,虽然谈不上粗陋,但也不甚精美。周围有铭文一周:

永安五年十月十九日,造作明镜

可以照形,服者老寿

……(后字漫漶不清)

据铭文可知,此镜为东吴第三个皇帝、吴景帝孙休永安五年所造之镜。孙休是东吴历史上难得的一位比较贤明的皇帝,但他的上任孙亮在位之时数败于魏,又经历了诸葛恪、孙綝擅权之事,国力已大不如前。此镜工艺的简省应是吴国后期国力衰微的体现;当然,精美与否与铜镜的等级也有一定的关系。

此镜的版别纹饰与上镜均无二致,镜周有一圈铭文:

嘉兴元年,太岁在丁巳,帝道始平

五月丙午,时加日中,造作明竟

百湅清铜,服者万年

位至侯王,长乐富贵,吉宜子孙

此镜很显然属三国时期的吴国铜镜,但由于历史上仅十六国时西凉有嘉兴年号,所以日本学者西田守夫将其定为西凉铜镜,认为可能是西凉国中的东晋制镜工匠移民所作。国博沿用了这一观点,在标牌上将其定为西凉之物。

针对这一观点,王仲殊先生专门作了《黄龙元年镜与嘉兴元年镜铭辞考释》一文,探讨了此镜铭文中所谓的“嘉兴”年号,应属吴国末代皇帝追谥其父孙和时追谥的年号“嘉禾”,又因避讳将“嘉禾”改为“嘉兴”。有兴趣的镜友可以查阅一下王先生的原文,刊载于《考古》1995年第8期。

3

隋唐五代时期铜镜

隋代“灵山孕宝”铭瑞兽纹镜

此镜为典型隋代风格,内区跑兽纹搭配外圈楷书铭文带,这种样式主要流行于隋代,初唐时期尚有沿用。外缘有三十二字长铭:

灵山孕宝,神使观炉。

形圆晓月,光清夜珠。

玉台希世,红妆应图。

千娇集影,百福来扶。

唐代蟠龙瑞兽葡萄纹镜

1958年陕西西安独孤思贞墓出土

此镜出土于武周时期朝仪大夫、乾陵令独孤思贞的墓葬中,墓葬营建年代为武则天神功二年(公元698年)。由此可以推知,此镜的铸成年代当在武周神功二年之前。

此镜的版别也非常特殊:内区六只神兽中,有三只为头生双角、通体鳞甲、体态蟠曲的神龙,另外三只则是此类葡萄镜上常见的瑞兽。神龙与瑞兽两两间隔,身周装饰葡萄与枝蔓纹饰。整体保存状况完好,光气与版工都非常棒,属同类器物中的精品之作。

盛唐镶嵌螺钿高士宴乐纹镜

1955年河南洛阳涧西唐墓出土

此镜为洛阳16工区76号唐墓所出,墓葬营建年代为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据墓志记载,此墓为朝散大夫、舒州司马、上柱国陈曦夫妇合葬之墓,陈曦殁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八月十七日,其妻王氏殁于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七月八日。此镜从风格与工艺上来看,属于标准的盛唐时期铜镜,与陈曦夫妇主要活动年代相符,当为其生前珍藏宝爱之物。国博的标牌上将此镜年代标注为至德元年,不知有何依据。

此镜直径23.9cm,圆形,圆钮,纹饰均以螺钿镶嵌而成,装饰非常华美。镜钮上方装饰一颗花树,右边树梢上悬明月一轮。镜钮两侧各有一位宽袍大袖的高士坐于树下,一人弹阮,一人把酒欣赏。高士身周有侍女、花鸟、酒樽、酒壶,刻画十分精细。螺钿周围应有髹漆,基本未保存下来。

此镜的所有者陈曦一生并未做过大官,按理说不应持用如此精美的螺钿镜。不过,出土墓志中称其晚年“恩制加秩”、“章服荣于三命”、“縻厚禄”,只是“曾未中寿,归乎下泉”,或许其晚年曾受到玄宗的赏识,只是过早遘疾亡故,因此未及提拔。其身为舒州司马这样的小官,得享上柱国的殊荣,或可佐证这一点。据史籍记载,玄宗曾赏赐安禄山“宝钿镜一面”,也许这位陈府君的宝钿镜也是出于玄宗的恩赐。当然,这只是笔者的推测,历经一千三百余年的时光洗炼,真相早已湮没,只能从片纸余灰中寻找些许线索。

盛唐金银平脱羽人花鸟纹镜

传河南郑州出土

金银平脱镜与上边介绍的镶嵌螺钿镜同为唐代知名的特种工艺镜,其制作方法也比较相似:先以金银箔片剪制成相应图案,将其粘贴在镜背,然后髹漆打磨,使金银箔片与漆面平齐,凸显出漆地上的金银图案,以取得华丽夺目的艺术效果。此镜直径36.2cm,尺寸硕大,其上所髹之漆基本已经脱落,但金银片都保存比较完好,装饰风格极致华丽,令人叹为观止。

盛唐鎏金嵌宝小眉镜

1955年陕西西安出土

此镜直径仅4.8cm,尺寸非常小,但工艺却非常精细:六叶花瓣形圆钮,镜背布满花叶花瓣,每一瓣中都嵌有白色、绿色的琉璃珠,与鎏金的镜体交相辉映,华美异常。这种小镜又称眉镜或怀镜,属于唐代贵妇人随身携带、用于描眉的小镜,平时揣于怀内,一说也有作辟邪之用。

盛唐菱花形双鸾天马瑞兽纹镜

1954年内蒙古赤峰辽墓出土

此镜被国博标注为辽代,其版式为标准的盛唐时期菱花动物纹镜,其上装饰有双鸾、天马及瑞兽纹饰,尺寸硕大厚重,铜质白亮,非常华美。出土于赤峰辽墓内,当属唐代铜镜流入北方后被辽国贵族珍藏使用,后随墓主人下葬。

五代·南唐“都省铜坊”铭官造铜镜

1957年安徽合肥姜妹婆墓出土

此镜出土于安徽合肥五代南唐墓葬中,据墓中买地券记载,墓主人姜妹婆殁于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此镜的铸制年代当在此之前。

这面铜镜为五代时期南唐国的官造铜镜,镜上有楷书铭文九字:

都省铜坊

匠人房悰

表明此镜由南唐政权尚书省(即镜铭所谓“都省”)所属制铜作坊制作,作镜的匠师名为房悰。

4

宋辽金元时期铜镜

辽代“乾统七年”铭四凤鱼龙纹镜

金代双鱼海水纹大铜镜

1964年黑龙江阿城出土

此镜的版别为金代常见的双鱼纹镜,但直径36.7cm,尺寸特别硕大,重量将近九斤,十分难得。双鱼纹饰在金代的流行,应当与女真人的渔猎生活习惯有关,大鲤鱼在女真人心目中象征着富足、美满,非常富有时代特色。

金代柳毅传书纹镜

“柳毅传书”的故事是金代人物故事铜镜上比较常见的题材,一般有“泾水托书”、“洞庭传书”与“湖滨惜别”这三个品种,此镜题材即为“泾水托书”,表现的是龙女初遇柳毅,托其传书的故事。

宋-金“皇丕昌天”铭海船纹镜

这面铜镜的纹饰很有意思,描绘的是一个驾船航海的场景。整体纹饰背景满布着云气与海浪,云浪蒸腾翻涌;钮下有一桅杆高耸的海船在波涛中行驶,船头船尾都站有船员;一条大龙从海中探出上身,张牙舞爪向着海船而来;船尾有一船员手持长剑,正奋力向恶龙挥去。镜钮上方铸有四字篆书铭文:

皇丕昌天

此镜上海船破浪、奋剑斩龙的情形,象征了中古时期船舶出海、与风浪搏斗的艰险旅程,应是当时出海船员携带使用之镜。铭文所谓“皇丕昌天”(同类镜中还见有“天丕安昌”之铭),应是祈祷皇天保佑出海者平安的吉语。由于这式铜镜有不少出土于朝鲜半岛,有研究者认为属于高丽所作之镜,这是无视铜镜工艺发展规律所得出的结论。高丽出土中原的海船纹铜镜,正是古代中原与朝鲜半岛频繁海上贸易往来的佐证。

宋-金蹴鞠纹镜

这面铜镜上描绘的是宋代蹴鞠运动的场景。镜上前方两人正在蹴鞠,左侧为一高髻女子,正起脚控球;右侧为一幞头男子,全神贯注进行防守;后方两人在旁观看,边上有一赏石以示在庭院中,整体画面感非常强。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级的扩大,蹴鞠在宋代非常流行。上至天子,下至普通市民都热爱这一运动,甚至还出现了俱乐部性质的球社与专业球员(如《武林旧事》中记载的范老儿等五位蹴鞠高手),领先全球,与今天中国足球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语。

宋代傀儡戏纹镜

此镜是一面极罕见的宋代减地平雕工艺人物故事镜,描绘的是傀儡戏演出的场景。画面中央一道帷幕,幕后有一人手执木杖,杖头挑出木偶,正在演出。幕前几人手持乐器,似是在为傀儡戏配乐。右上方有一人坐于台阶之上,观看入神。整个画面构图非常巧妙,虽然人物众多,却相互呼应,场景非常生动传神。此类铜镜存世数量绝少,尤足珍罕。

宋代捧镜台侍女石刻

这件石刻描绘的是宋代铜镜与镜台的使用方式,为研究古代铜镜的使用与存放方法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5

明清时期及邻国铜镜

明代“五子登科”吉语人物多宝大铜镜

明代福寿纹大铜镜

明代四凤纹大铜镜

明代四凤四狮纹大铜镜

明代寿字花卉纹大铜镜

明代“福寿双全”吉语人物多宝大铜镜

明代“富贵双全”吉语人物多宝大铜镜

清代“湖州薛晋侯自造”铭人物纹大铜镜

以上八镜都是国博陈列在走廊处的明清大铜镜,民俗味比较重,除了尺寸大没什么别的可以称道的地方,就不一一作介绍了。

日本·江户时代龟鹤齐寿纹大铜镜

1947年福建泉州开元寺出土

此镜为典型的日本铜镜,时代为江户初期,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明代晚期,应是晚明时期流入中国,被信众供奉给了福建泉州的开元寺。

此镜直径76.5cm,重九十余斤,尺寸之硕大令人咋舌。主体纹饰为松树、仙鹤、神龟,寓意龟鹤齐寿、松龄延年。边缘有十三字铭文:

天下一木濑大和守藤原信重作

所谓“天下一”,就是自称天下第一,“木濑大和守藤原信重”是镜匠之名。所谓“天下一”,虽属镜匠自夸,但此镜确实从尺寸、工艺、纹饰细节各方面来看,都远超同时期中国所作之镜。中国东南地区常见有明清工匠使用日本铜镜为母翻砂所作之镜,可见明清时期的人们也认为日本铜镜的工艺纹饰更佳。

与天久长

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

珍品铜镜一览

西汉“制察美恶”铭鸟虫篆彩绘镜

王纲怀先生捐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此镜是西汉早期流行的彩绘铜镜,以在镜背上用颜料加以绘画装饰而得名。一般的战汉时期彩绘铜镜上的彩绘,历经两千余年都已脱落,但此镜上的铭文与图案大多保存完好,彩绘颜料色彩鲜艳,实属难得。

直径28.3cm,粗三弦钮,纹饰区以两道粗弦纹分为三区。最内区为钮座,以红色颜料打底,以蓝色颜料彩绘四片柿蒂叶;中区为铭文带,以蓝色颜料打底,黑白二色相间装饰三十二字鸟虫篆铭文:

制察美恶无私亲猗(兮)

□流阴光□□□□

□之□□阑其真猗(兮)

□彼□诤□取□猗(兮)

楚辞文体,非常有韵味。外区则以红色颜料打底,以黑白二色彩绘侍者、骑士等人物图案。从整体上来看,这面彩绘镜应属于西汉早期规格等级非常高的一面铜镜。

西汉“必忠必信”铭草叶龙纹镜

此镜是西汉早期文景二帝时流行的草叶龙纹镜,其特殊之处主要在于钮座外区装饰的十六字篆书铭文:

必忠必信,久而必亲

不信不忠,久而自穷

此镜与前几期推送中介绍的南京博物院所藏“有君子之方”铭四乳花瓣纹镜题材相似,铭文内容都是儒家箴言,教导人们要忠信和睦,在今天的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汉四叶八凤纹错金铁镜

此镜为东汉晚期的铁错金镜,其纹饰风格与同时期的铜镜无二,只是其上嵌错了细密的金丝图案,更显华丽。铁镜主要流行于东汉晚期至六朝时期,由于容易锈蚀,到隋唐以后逐渐消失不见。据曹操《上杂物疏》载:“御物有尺二寸(今27.7cm)金错铁镜一枚,皇后杂物用纯银错七寸(今16.2cm)铁镜四枚,贵人至公主九寸(20.8cm)铁镜四十枚。”清华收藏的这枚铁镜修复后直径达到32.3cm,其尺寸更大于曹操献与汉献帝之镜(当然,《上杂物疏》记载的只是战乱中权宜御物,并不能据此判定皇家用镜的规格),可以想见其使用者的高贵身份。

三国·吴“佛”字铭四叶八凤佛像纹镜(残)

此镜与上边介绍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四叶八凤佛像纹镜基本属于同一版别,只是佛像的造型更加胡化,不见有龙虎座,佛像两侧还有随侍的两菩萨(或为尊者、弟子)。佛像头顶各有一字,残存可见佛、王二字,推测全铭应为“三宝佛王”。极为罕见,虽残尤珍。

唐双凤衔缠枝花卉纹镜

1970年户县余下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金银平托四鸾衔绶纹镜

1956年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

唐瑞兽葡萄纹镜

盛唐镶嵌螺钿花鸟纹镜

2001年西安理工大学新校区李倕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此镜出土于西安李倕墓。李倕是唐朝宗室之女,是豫章郡王李亶的孙女、嗣舒王李津第二个女儿,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正月七日病死于长安,年仅二十五岁。此镜当是李倕生前珍藏宝爱的梳妆之镜。

这面铜镜保存的非常完好,其上镶嵌的螺钿与所髹之漆基本都未脱离,为我们完整地展现出了盛唐镶嵌螺钿镜的真实面貌。

以上即为本篇推送介绍的全部展品。

本文为信古雅集平台【馆藏佳器】系列的第五篇,其初心在于向平台会员展现各大博物馆收藏精品文物的高清细节图片,以期有裨于藏识,提升艺术收藏的品味。

另外,您只要将本篇推送转发至朋友圈,便可获赠本篇推送所有展品的高清无修大图(仅限学习研究,不可用于商业用途)。详情可扫下方二维码,与管理员联系。

THE END
1.五千年星汉灿烂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笔记机核GCORES建国后,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在1951年将大盂鼎、大克鼎捐献给国家,并希望两鼎能够在上海博物馆向公众展出。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北京历史博物馆新馆建成开馆时,上海博物馆将大盂鼎等一批文物援助给北历博,自此两鼎镇守南北,分隔至今。 大盂鼎之所以珍贵,除了器形雄浑厚重外,其上多达291个字的铭文也历史价值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84020
2.博物馆推介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最重磅的综合性博物馆它是一直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身上在传承,所以博物馆本身就像是一个图书馆,这个图书馆让我们通过阅读它,可以看到那些在文物上承载的时代,看到先人身上火热的精神,他们或者是在国家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或者是为了国家的兴盛不懈努力,那些先贤的事迹会拉近我们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会成为我们的榜样,让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里https://www.hiu.edu.cn/info/1251/8336.htm
3.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精选20篇)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精选20篇) 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的五周年纪念日,也是天下所有母亲的节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北京科技大学第201期学生业余党校党校四班的47位同学一起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一起回顾我们伟大祖国母亲几千年风雨磨练的艰辛历程,感受中国共产党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xindetihui/10084636.html
4.新春特辑2024到博物馆里过大年独家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3展厅 本次展览首次完整展出了包括御赐墨敕、御用制品、历代先祖容像、行像、家族藏品、手书、族谱等馆藏文物及复原明代官制典型服饰共计72件套,其中,展出的李文忠及其父李贞容像,是目前存世可见的两幅明代冕服容像,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受到诸多服饰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高度关注https://news.artron.net/20240209/n1129340.html
5.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一、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重要意义 博物馆、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zcfg/gfxwj/202012/t20201204_906126.html
6.麒麟980被收进国家博物馆有什么历史意义?让我们一起探寻国家博物馆的珍藏,根据我所查阅的报道,某个展台上陈列的全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产品,其中就包含了备受瞩目的麒麟980芯片。 该展台的展品清单如下: 1、8英寸芯片 2、海信的Hiview信芯音频处理芯片 3、中星微的星光中国芯系列芯片 4、备受瞩目的麒麟980芯片 https://www.yoojia.com/ask/17-13933806484664000966.html
7.参观策划书14篇9:20——11:00参观博物馆 11:00——12:00在博物馆前的市政公园带领大家踏青,参加同学现场交流参观后的感受,最后集体合影留念 12:00带队分批回学校 (2)活动后期: 参观人员返校后根据参观经历,写出一篇观后感,字数、文体不限,要求内容真实,感情真挚,体现此次参观的意义,然后收集参观人员所有的观后感,进行一次观后感评https://www.wenshubang.com/cehuashu/3126131.html
8.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全6集汉语中字大型纪录片《国脉——中国国家博物馆100年》不仅聚焦了国家博物馆的百年历程,更是对历史上的三次文物大征集、两大基本陈列从无到有、基础工程的创新开 拓、令人瞩目的“两馆合并”以及改扩建工程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讲述,并首次披露和呈现了众多难得一见的国之瑰宝,记录下为国博奉 献一生的国http://www.onehourlife.net/guomai/
9.麒麟980被收进国家博物馆有什么历史意义?麒麟980作为华为公司研发的一款旗舰级芯片,在2018年的时候就被推出市场,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而如今,麒麟980被收进国家博物馆,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麒麟980的出现代表了中国芯片产业的突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在芯片领域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依赖进口芯片的情况比比皆是。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066856
10.国家宝藏观后感(通用24篇)国家宝藏观后感 3 我被选中了河南省博物馆志愿者和小小讲解员,早上我领回来了好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国家宝藏》让我爱不释手,一中午就读完了。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形铜灯,战国·齐(公元前475~前221年)通高23.9厘米,盘径11.5厘米,1957年山东省诸城葛埠口村出土,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此灯整体为一身着https://www.jy135.com/guanhougan/692019.html
11.《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不远处就是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丰富的收藏和陈列,展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开创至今的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诗,是一座以历史与艺术为主、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该馆文物收藏极为丰富,陈列展出的文物十分精美,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25ue2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