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美术馆行业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行的2024年上海美术馆发展主题日活动上透露,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美术馆名录共收录了100家美术馆,数量继续领跑全国;观众总数达7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69.3%。2024年截至11月底,已举办展览1100项。美术馆成为国内外游客体验海派文化、感受上海精神的好去处,成为城市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全市25家星级美术馆的名单公布,更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的我们,需要怎样的现代美术馆?
上海市美术馆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悦介绍了新推出的《上海市美术馆服务标准》的核心内容,并向全市美术馆发起了遵守《服务标准》,提升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行业倡议。《服务标准》为美术馆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提供了具体的规范和建议,也为公众设定了可参考的服务预期,增强了美术馆服务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新一批15家“美术新空间”名单发布,包括徐家汇书院、上海宝龙艺术中心、M50创意园等均在此列。至此,上海的“美术新空间”队伍已经扩容至30家,它们散落于城市肌理中,嵌入市民生活,不断打破艺术与公众的围墙。在商场、在社区、在地铁、在公园……它们以“小而美”的空间发挥着艺术展览和美育传播的功能。未来,“美术新空间”这一认定工作还将持续开展,动态调整并随时发布更新,市民游客无论是购物、散步还是探亲访友,都可能偶遇艺术带来的惊喜。
会上还发布了全市25家“星级美术馆”的名单。上海自去年起开展了全市的美术馆评估定级,通过设施建设、藏品管理、展览策划、公共教育、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考量,首批评选出25家整体实力在全市居于前列,能够为其他美术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在行业内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美术馆,冠以“星级美术馆”的称号。
作为全国重点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发挥“国有美术馆航母”引领作用,近年来推出了自主策划的“何谓海派”“海上观潮”等影响广泛的系列品牌展览,更有“中国式风景”现象级大展引爆全城热度。中华艺术宫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通过“大美术馆计划”详细阐述了如何策划现象级美术大展,提升公众服务质量,提供多元化消费场景,促进文商旅体联动。中华艺术宫还探索线上线下、场内场外联动的美术教育新路径:一是创新推出“中华艺术大家说”讲堂、“美术馆现场课”“素人策展计划”等品牌活动,提高美育“覆盖面”;二是打破美术馆“围墙”,使美术馆藏品走进社区,打造“艺术电梯”和“星梦停车棚”,将社区转化为“艺术社区”,提高“受众面”;三是用“直播+全媒体发布+全民传播”的传播方式,使艺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帮助公众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提高“传播面”;四是发挥美术展览的美育潜能,推出“直面形象——忻东旺绘画教学研究展”,策划公教展览,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帮助公众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