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美术馆的专业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当下,美术馆的边界不断拓展,逐渐与旅游、科技、传媒、设计等领域融合,越来越多的美术馆走进社区、走向乡村,与周边环境构建起深层互动关系,通过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深化文旅融合,赋能大众美育。

在城市,一座优秀的美术馆不仅是文化体验新空间、大众心灵栖息地,更在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品牌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上海市徐汇区西岸美术馆大道,汇集多家美术馆。这些各具特色的艺术空间串连成线,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文化旅游消费的形式与体验,促进夜间文旅经济,赋能区域文商旅融合发展。作为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项目,今年11月6日正式开馆的深圳美术馆(新馆),同时推出8个开馆展供市民免费参观。新建成的深圳美术馆不仅是一家专业艺术机构,也是一个立体的城市休闲空间。场馆内的艺术图书馆、艺术书店、艺术衍生品店、志愿者服务空间,以及特殊人群服务等丰富配套将陆续推出,持续拉近艺术与公众的距离,以艺术的方式激发城市活力。

各地美术馆参与举办的大型双年展,同样正在从一种文化现象转化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方式。比如,“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在山东美术馆、济南市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一经展出,便吸引大量观众“打卡”,一些观众专程从外地赶赴泉城观展。这样的高品质展览,既在大众与城市之间建立起艺术连接,更对城市文化品牌塑造产生积极作用。与有条件的单位共建共享,利用工业遗存、创意园区、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等公共空间举办美术展览和活动,也是美术馆拓展和延伸文化服务、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效方式。例如,中华艺术宫携优秀原作在上海地铁南京东路站举办“新海派·新力量——中华艺术宫青年艺术家推介展”,使艺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培养了更多美术馆的潜在观众。

在乡村,越来越多的美术馆把乡土文化融入自身建设,成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不少艺术节等项目纷纷将举办地设在乡间田野,使乡村成为“没有屋顶的美术馆”,大大拓展了美术馆的外延,也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新路径。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臧湾乡寒溪村史子园自然村,团队依托“艺术在浮梁”项目,邀请艺术家充分利用田间地头的闲置空间、废弃民居厂房开展创作,以多元艺术形式展现村庄的历史文化与乡土生活。生长在田野大地上的“美术馆”和艺术作品,吸引了大量游客,村里也慢慢有了餐厅、民宿等,带动百余名村民就业,过去一年使村庄增收近百万元。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优质展览与艺术项目都使美术馆与大众产生更为广泛的情感和价值链接,进而产生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为当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带来新动能。

艺术商店、艺术餐厅

满足文化消费新需求

为更好满足大众对创意性、知识性文化消费的需求,美术馆不断提升配套服务质量,成为供人们休闲放松、开展社交、独处思考的复合型文化消费空间。

对于观众而言,无论是在展厅,还是在艺术商店、综合休闲餐饮区域,其获得的体验都是美术馆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对各区域功能、各类文化产品的提质升级,以润物细无声的柔性服务,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为观众打造一处放松身心的港湾,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不仅有利于提升美术馆的专业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还有利于增强美术馆自身的“造血功能”。

如今,美术馆正成为融艺术欣赏、研究学习、休闲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跨学科、跨领域、跨媒体的互动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美术馆也在依托数字技术,不断拓展新业态、新场景,推出云展览、云教育等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满足大众的数字文化消费需求提供支撑。未来,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增加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激发美术馆创新创造活力。

THE END
1.对于我国公共美术馆建设发展现状的思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如今,公共美术馆的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许多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发达省份纷纷改扩建公共美术馆或新建美术馆,一大批馆舍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促进了社会http://www.namoc.org/zgmsg/qknrlj/201409/fbd71818b61f427c87ac069b5812f798.shtml
2.大企业纷纷建美术馆,真的是钱多烧的吗?澎湃号·湃客各式各样的美术馆所带来的多元化与多样性更能让观众感到欣喜。更重要的是,美术馆从物理存在中跳出来,与大众和城市建立起艺术和美学的深层的连接,才是美术馆发展的关键。 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克拉克艺术馆,也叫克拉克艺术中心,全名为“斯特林和弗朗辛·克拉克艺术中心”,有时也被简称为“克拉克”,位于美国马萨诸塞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87307
3.2024美术馆观察陈湘波:将美术馆的学术方向做深做实独家陈湘波:美术馆的运营管理,在我看来就是要顺势而为。关山月美术馆始终牢记深圳作为大湾区与核心引擎城市和先行示范区的责任使命,根植于改革开放的沃土,紧随时代的脉动,将以高度的使命感,记录和收藏各种不同艺术形式、反映和讴歌新时代的艺术作品,深入思考美术馆建设与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意义和作用价值,以高https://news.artron.net/20240307/n1129774.html
4.美术馆:从沉寂到蓬勃应当说,八十年代前我国的美术馆是一片沉寂。 改革开放是美术馆发展的一个契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从“艺术链”角度看,美术馆既是艺术家创作的终点,又是引领艺术潮流的起点。这时候艺术的兴起、美术馆的蓬勃发展,正满足了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各类美术馆因时而生,这其中有https://www.51test.net/show/2060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