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词语,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教学重点
理清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
局和功用。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画出有关游览的方位词语。查找有关故宫的资料。
参观过故宫的同学将拍摄的照片找出来。家中有计算机上网条件的,也可以从网上下载有关
故宫的资料或图片。
第一课时
2.教学设计:整体感悟
导入新课。
(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向大家介绍故宫博物院,可以带着照片在大屏幕上投影讲解。由
于没有一条明晰的主线,一开始有可能头绪较乱,大家听不明白。教师可以适时叫停,将大
家引向课文。)同学们,我们这位同学看过的故宫,似乎是“跳跃”的,是一个个片段。尽
管如此,他的课前准备还是很努力的,请以掌声给他鼓励。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
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检查预习情况,“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画出有关方位词。并理清游览路线。.
学生听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填写完成练习一的图。(教师将
图打在大屏幕上).
3.全班讨论明确:
的参观路线正是沿着由南到北的中轴线前进,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总体、
个别介绍相结合。在这同时,还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洛组
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有比较清晰明白的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
《故宫博物院》的顺序安排,和故宫的建筑顺序是一致的。也就是按照空间顺序安排。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称属、历史及现状。(1段)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概括了故宫博物院的历史、现状、规模、布局特色。(2、16
段)
a.简介故宫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2段)
b.紫禁城正门(午门)内外(3段)
天安门一端门一午门(五凤楼)一庭院一金水河一汉白玉石桥一太和门三大殿(紫禁城中
心)外观、规模(4段)
太和殿◆外形(5段)◆内景(6段)◆位置(7段)
“前朝”◆用途(8段)◆概貌、用途(9段)
保和殿:用途(10段)
“前朝”“内廷”通道(分界地带)(11段)
乾清官:用途(12段)。
三宫交泰殿:(13段)
“内廷”坤宁宫:用途(13段)
(与前三殿比较)写后三宫特点(14段)
御花园(园林特色)(15段)
c.从景山鸟瞰故宫(16段)
小结:北京故宫是驰名中外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
座,房屋九千多间,绝不可能都一一作详细介绍,而必须详写重点部分,略写一般才行。这
篇说明文正是详略得当地选择了材料,用不长的篇幅,鲜明地介绍出了规模宏大、结构精美
的故宫。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抓准方位词,重点研读故宫建筑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感情。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人。
重点研读
学生速读课文,并对照着本文的结构提纲,思考下列问题:
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2.全班讨论明确:
在“前朝”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因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
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所
以要重点介绍。在内廷中重点介绍了乾清宫,乾清官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
3.学生细读课文,思考:
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是为什么“后三宫”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