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重生全景动态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下,文博行业发生了从内部管理到外部展览,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改变,而博物馆的文物也焕发了新的生命。

本报记者尹一捷

故宫之大,故宫之深。要了解,很难。

就连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的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主任胡锤也感慨道:“在故宫呆得越久,就越觉到故宫像一本书,越看越厚,怎么也看不完。”

不仅是故宫,常年来,中国的博物馆往往给人一副高高在上的说教面孔。只可远观,不可亵玩。馆藏的稀世珍宝,永远是在玻璃展台中,我们要了解只能依靠导游的讲解,和“文物的身份证”——手抄卡。

而如今,再到故宫博物院,你可以先到其网站上,确定游览路线,了解展览活动,观看文物图片;进入故宫,能通过导览触摸屏;观看展览,能从三重荧幕上一饱眼福。

清点文物磨性子

翻开发黄的纸面,墨迹斑斑,隐约看到“景泰蓝小瓶”几个字,歪歪扭扭,再往下,有划过改写的痕迹。这就是在手抄年代,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卡片。

在过去,这些卡片是博物馆宝贵的资源,它们是藏品的身份证,是研究、展览的寻找线索。博物馆的功能有三:收藏、保存、展示。藏品是博物馆的血液,藏品管理则是博物馆开展业务活动的基石。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在信息化还未广泛应用的年代,这一切只能用人工解决。

“十几年前,全国博物馆基本上都是手工管理,建立纸质的文物账,并制作相应的文物卡片,放在库房里,需要研究,陈列时再一轮一轮地查找。”胡锤感慨。

若要查找文物,犹如海底捞针。一沓一沓的卡片与账本搁置在房间的柜子中,打开柜门,要从何下手,苦了工作人员。当然,文物管理部门绞尽脑汁想办法。譬如按照文物号、年代、收藏方位等内容分别排序,各建一套卡片。

“账目的人工记录以及反复誊抄造成的人为失误不计其数,总账上的记录往往与文物卡片上的数据不对应。一旦卡片用完没有插回至原位,下次找起来更加费力。”在胡锤的记忆中,库房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加入到抄写大军中,分配来的大学生,往往都从抄卡片开始,叫做磨性子。

家底终于盘点清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博物馆揭开了技术进化的序幕。藏品管理的信息化首当其冲。在这个时期,上海博物馆首闯藏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领域,推开信息技术应用的大门。之后,中国博物馆更是进入信息化建设的快车道,有条件的博物馆相继开始了各自的信息化建设。

1992年,计算机应用的热潮正席卷华夏大地,故宫摄影室也开始琢磨应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多年积存下来的影像资料,以此提升文物影像资料的检索工作能力。

由此,在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的帮助下,基于386计算机的单机版文物影像目录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这个现在看起来很简陋的单机管理系统,却是故宫信息化建设迈出的第一步,并在当时,改变了文物摄影工作大量重复拍摄、高成本低效率的作业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1998年,故宫博物院在原摄影室的基础上组建了资料信息中心,中心成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开始文物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第一步即是将纸质的文物账全部数字化。据胡锤介绍,采用中科院软件所项目小组特别开发的双机录入自动查异比对的数据采集系统,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将所有账务数据导入了新建的文物管理系统。

对于保管着价值连城的精美国宝的博物馆而言,文物清理与盘查的工作始终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故宫博物院自建国以来,先后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文物清点工作,前两次由于政治运动的干扰,缺少数字工作平台的支持,工作效率很低,始终没有做到善始善终。因此,通过文物信息系统开展的文物盘查工作可以说是故宫文物第一次真正做到了精确的清理。

“在解决了账务问题的基础上,第二步是利用信息技术流程控制的特点来规范原来通过手工实现的文物流通程序,杜绝差错。”胡锤表示。

2005年,故宫博物院完成了基于流程控制和开放链接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平台。通过不断地梳理,将已经建成的文物数据库又重新规划,进行全面升级。各项文物管理数据根据不同应用分开建库,分别建立支持文物管理工作中不同应用领域的应用控制子系统,彻底实现了文物管理、文物应用的信息化。

文物活起来

藏品管理从手工过渡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故宫博物院花费了10年的光景。而整个文博行业则走过了近20年。从本世纪开始,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始向博物馆的各个基础业务部门渗透,从以藏品信息管理为内核的圆心开始,向行政管理、文化展示、数据资源利用以及科研、出版、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渗透,成为博物馆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助推器。

“藏品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是博物馆信息化工作全面铺开的前提。”南京博物院张小朋曾这样告诉记者,在核心数据库建立之上,根据博物馆的各项实际业务工作,逐渐搭建起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一张信息网。博物馆的所有工作就全部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的轨道上来了。

这种门户式的网站设计使首博网站成为了“最不像博物馆的网站”,却得到了公众的欢迎,向着“身边的博物馆”的理念越靠越近。

发生改变的不只是参观形式,如今进入博物馆工作的新人都已经具备大本或研究生的学历,一进博物院就能够学以致用,进入文物研究和展陈的工作之中,而不必如当年那样一进单位先抄几年卡片。文物选展子系统也已经开通,对文物的选用更加便捷。

“草根”计算机博物馆

信息中心曾被边缘化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的博物馆就揭开了技术进化的序幕。上海博物馆开展了藏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基于Basic程序,利用串口对录像机控制,进行图像存储和检索,南京博物院在该时期也开始了藏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博物馆开始了工程技术的进化,网络技术的应用是该时期的代表。博物馆建立起局域网,通过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网连接。同时,楼宇自控、安防系统、通信与网络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等纷纷应用到博物馆之中。此外,针对面向博物馆公众服务和展览的多媒体技术也开始广泛应用。

至此,文博业步入了广泛的信息化建设阶段,主要集中于京沪一条线上,如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等。该时期的博物馆信息中心更像技术维护部,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信息中心起到的作用是对将要建成的博物馆的内部信息化应用进行设计和构建,当这个建设过程完成后,信息中心在博物馆的地位就慢慢地边缘化了,逐步成为了计算机的维护中心。

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博物馆进入了形式与内容建设并重的时期,技术应用在多个方面展开,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自控技术等等,一大批新颖的高科技技术争先恐后进入博物馆建设中,包括了对内容的建设、对建筑物本身控制的建设、对公众服务和展示系统的建设。而信息中心的业务开始向博物馆各个基础业务部门渗透,由此信息中心开始转变为博物馆内部的基础业务部门。

丁丁猫,专注于各种“全景展示”和“实物数字模型三维展示”服务。业务涵盖:360°全景、720°全景、展览展示可视化表现、数字城市、物体环视、实物数字模型三维展示互动等服务。

THE END
1.中国故宫数字展厅入口在哪中国故宫数字展厅入口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上,通过网站首页或者搜索“数字展厅”即可找到入口。入口网址为http://www.mansitine.com/ask/125892.html
2.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https://www.dpm.org.cn/360overallview/
3.360度三维全景虚拟游览北京故宫博物院(35嘲).docx该【360度三维全景虚拟游览---北京故宫博物院(35场景)】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360度三维全景虚拟游览---北京故宫博物院(35场景)】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https://www.taodocs.com/p-910058023.html
4.2024北京故宫游玩及抢票攻略(游览路线+镇馆之宝+开放时间和地址+自2011年7月2日起,故宫博物院实行自南向北单向参观路线:午门(南门)只作为参观入口,观众一律从午门进入故宫;神武门(北门)和东华门(东门)只作为参观出口,观众参观结束后可由神武门或东华门(东门)离开故宫。 门票 优惠活动: 1. 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含港澳台居民及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免费参观,但须预约。未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11833
5.故宫博物院VR全景故宫博物院VR全景 拍摄制作:雷池文化传媒 134 3917 5455 创作者:VR看世界 故宫博物院VR全景 金水桥 太和门 太和殿广场1 太和殿广场2 太和殿门口 文华门 武英门 贞度门 昭德门 弘义阁 体仁阁 中和殿 中和殿西 中和殿东 保和殿 景运门 乾清门前 乾清门内 乾清门内2 乾清宫 乾清宫东广场 乾清宫西广场 交泰https://www.720yun.com/vr/bc021cO6uu6
6.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13、“盛世典藏——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国宝展” 沈阳故宫博物院 https://www.superhz.com/ty/SY360/ssdc2/tour.html 14、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数字展示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http://www.zgyd1921.com/zgyd/n4/n75/n76/ulai532.html 15、南通博物苑基本陈列虚拟展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7.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1 一、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边这个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图略) 设题意图是通过直观再现课文所介绍的故宫的主体布局,帮助学生去繁就简地把握课文内容,并能初步认识到课文里采用的说明顺序。 填图可要求在预习课文时完成。上课时,可在简略介绍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后,让学生说说本文采用https://www.ruiwen.com/doc/77539878.html
8.故宫博物院景点讲解十篇“奥运期间,游客可完整看到故宫中轴线景观。在过去5年间,故宫博物院已经修缮了4万平方米古建,其中10项已经先后辟为展厅投入使用。”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略显兴奋地通报了故宫大修的进展情况。 自2001年确定整体维修故宫的方案之后,《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于2005年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根据“完整保护,整体维修”的https://www.wendangwuyou.com/fw/135156.html
9.“故宫百宝箱”来了!一个微信小程序,官方游览路线数字文物了解故宫建筑的构造,要靠一个小游戏? 近日,故宫博物院线上发布了微信小程序“数字故宫”,不用下载App,不用租讲解器,这几乎是一个为故宫量身打造的“百宝箱”。助力线下和线上游览,玩转数字文物和建筑文化,周到君这就告诉你“数字故宫”什么最值得玩! https://static.zhoudaosh.com/AF695A5E612D9F76C2C8DDF1D4FB82938073B2E23B22E6EECB12B69244239F2E
10.360紫禁城全景虚拟漫游故宫博物院拥有庞大的宫廷建筑群以及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每年也有许多精彩的展览,但是出于古建及文物保护的需要,很多地方并不具备向观众开放的条件,举办展览的时间也比较短暂。因此,我们逐步对重要宫殿建筑以及精品展览进行360度全景虚拟再现,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游览体验。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219/20/37063_354005121.shtml
11.《故宫博物院》路线图展示《故宫博物院》小练笔 小练笔 《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由四份材料组成,有对故宫博物院进行全景式介绍的说明性文字,有关于太和门被烧的故事,有来自官网的游览须知和平面示意图。这些材料中,既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提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学生“有目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阅读材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根据阅读https://www.meipian.cn/57m7votr
12.故宫博物院开发了线上“全景故宫”,通过数字化全景将故宫文物进行故宫博物院开发了线上“全景故宫”,通过数字化全景将故宫文物进行全景虚拟展示,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沉浸式畅游故宫。“数字敦煌”通过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原再现、VR、AR等技术实现敦煌文化数字化,满足人们线上观赏、研究的需求。国潮融入数字新科技传播渠道() https://zujuan.xkw.com/7q23105700.html
13.数字化赋能:故宫博物院的智慧旅游新篇章首先,故宫博物院推出了“全景故宫”项目,让游客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游览故宫的每一个角落。这一项目不仅提供了360度的全景照片,还融入了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故宫之中。据统计,单日最高访问量达到了13万人次,这充分说明了“全景故宫”项目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 https://www.1230t.com/jingqu/szwlpt/7528.html
14.故宫新版官方中文网站暨《故宫社区》App正式发布湖南博物院为更好地满足大家的参观需求,《全景故宫》展示了近千个场景点,几乎覆盖了所有开放区域。地图及定位导航功能也已全面优化,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游览体验。 《故宫名画记》是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上的一个中国古代绘画高清大图鉴赏栏目,主要提供故宫藏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的高清大图欣赏和多媒体导览内容。目前可浏览《洛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306
15.故宫博物院图片故宫博物院图片大全故宫博物院高清图片下载全景网-高端图片库和正版图片素材网站,拥有大量的故宫博物院图片及故宫博物院图片素材,个人免费下载使用高清图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媒体创意解决方案。https://www.quanjing.com/category/117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