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电视剧骗了!下乡时期的知青,晚上的活动比你想象的还丰富老三届到农村知识青年知青往事

电视剧下乡时期的知青在繁忙的劳动之余,少有娱乐活动,真实的知青娱乐活动比你想象的丰富,尤其是晚上。

电视剧上的知青是什么样子的?真实的知青晚上有什么活动?

远去的知青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离开城市,被送往东北、云南、新疆等各个地区的农村。

1966年到1968年的老三届知青在不懈努力下创建北大仓,又在云南地区种下一片橡胶林,让我国战略物资能够不用再进口。

老三届知青文化水平普遍都是高中毕业,他们到农村参加劳动之余,还担任乡村教师提高当地人民的受教育水平。

但老三届以后的知青则不同,他们中间多为小学和中学的学历,少有高中学历的,并不像电视剧中介绍的一样都是知识分子。

现实中的知青被就近分配到劳动的地区后,在队长的带领下和当地农民一起参加劳动。

电视剧中的农民善良淳朴,面对不会做饭的知青,他们主动承担起给知青做饭的责任,知青也感激农民的付出。

现实中的知青并不全是这个样子,知青下乡的部分地区做饭有工分,部分地区却没有工分,有工分的地区知青做饭积极性更高。

知青为了获得更多工分很愿意做饭,但他们做饭的水平有限,烧火是现学的,一锅饭能不能做熟还是个未知数。

而知青刚刚离开城市要参加高强度劳动,能否有体力坚持下来是个很大的问题,这离不开一天三顿饱饭。

可除了兵团和正规单位这种有专人做饭的地方,知青所在地区的条件有限,他们为数不多能拿来改善伙食的就是家里人做的肉酱、咸菜等。

知青的营养品则是白糖,能在米汤里加上一点白糖就能让他们的味蕾得到极大满足。

知青的工作有捡柴火、挑粪、手动收割农作物等,挑粪和收割农作物对体力的消耗很大。

知青们弯着腰拿起手中的镰刀劳动,都不敢抬头看,怕自己一抬头发现看不到头的田地陷入绝望。

劳动过后的知青手上总会留下厚厚的茧子和野草的划痕,他们已经顾不得这些,直接倒头躺在露天草垛上休息。

队长负责指导知青们的劳动,还要为他们解决吃饭的问题,但队长也不是万能的,知青想要吃到新鲜的蔬菜还是得自己种植。

知青每天参加的劳动有很多,但这并不耽误他们开展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

这并不像电视剧中演的一样,知青除了劳动就是在当地发展自己的感情,或是在遇到离开农村的机会时,头也不回地离开农村。

现实中的知青也有这样的情况,他们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能回到城里,已经准备在城市扎根,一度让当地人看到他们留在当地搞建设的真诚。

但回城进工厂、升学等名额出现后,知青还是想要回到城里,这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自私,也和他们的牵挂有关。

知青在劳动结束后,脑子总是忍不住想念自己的亲人,他们就通过唱歌缓解自己的感情。

知青们唱的歌从抒情逐渐转为欢快,为的就是让自己有动力继续劳动,而不是沉浸在悲伤和遗憾的情绪里。

知青为数不多和家人联系的方式之一就是写信,夜晚他们借着有些昏暗的油灯给家人写信,或是读家人寄来的信件。

有条件的知青还能听收音机、看报纸,从中了解外面的世界究竟变成什么样子了。

美好的一天即将结束,即将上床休息的知青有个不成文的约定,最后上床的知青把油灯调到不太亮的状态。

这样知青们起夜能有一点灯光,又不会因为油灯太亮费油和影响休息。

知青在我国不同地区参与建设,但并不是所有的知青都为当地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知青素质参差不齐,素质较低的知青则在临走在当地留下自己的孩子,只身一人回到城里。

知青和农民合作劳动需要工具,这些工具绝大部分是农民的,他们只能用拿出少数工具,使得双方的付出不匹配。

劳动工具的损耗给当地农民带来一定压力,也让农民和知青之间产生摩擦。

知青刚到农村不熟悉劳动流程,还要依靠当地人的带领和指导,棘手的问题不只是这些,而是平时参加劳动较少的他们身体素质普遍较弱。

知青到农村出现过水土不服、过敏等情况,容易生病,可他们去的都是偏远地区,有些地方近年来才逐渐脱贫。

这些地方的医疗水平有限,无法及时医治出现过敏等症状的知青,导致他们年轻的生命走到终点。

但知青多多少少都接受过教育,他们身上带着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坚信自己经历过艰难困苦,才能有所收获,选择积极地投入到劳动中。

劳动最光荣

积极向上的知青遇到困难不退缩,他们因为不会烧火不小心差点把屋子点了,也没有选择逃避和推卸责任,而是积极地救火。

知青一般都是轮流做饭,无论不熟悉做饭的人把饭做得有多难吃,其他人为了有体力劳动还是坚持把饭吃下去。

知青并不是下乡后就一直待在乡下,他们也有机会到城里看望自己的亲人,顺便给亲人带去一些当地又面又甜的红薯等特产。

但家里人看着知青手上厚厚的茧子,也能知道他们在农场等地方究竟经历过什么,主动在他们离开前为他们准备一点吃的。

知青上山下乡的劳动总有结束的一天,他们最后还是都回到城里进工厂、当老板、考学、当老师,而他们在乡下的生活只成为他们的回忆。

知青边投入到新的生活中,边怀念自己劳动的日子,他们怀念的不是劳动,而是自己十六七岁、十七八岁的青春。

曾经一同参加过劳动的知青已经结下深厚的感情,他们回到城里也依然长期保持联系,直到七十多岁还坚持定期聚一聚交流自己的生活状况。

如今的知青已经是老年人,有的曾凭借自身努力成为大款、出国学习,走上一条似乎和建设农村完全不同的路。

知青们早已投身于实现人生价值和建设祖国,成为真正有能力和有价值的人,他们依然善良而真诚。

知青一直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劳动,为我国新疆等不同地区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国大学毕业的学生愿意响应国家号召,到村里带领村民们过上好日子。

我国几代知青建设好北大仓等地区,如今的年轻一代人则接过老一辈人肩上的担子,选择继续利用自己所学。

知青们在村里学会盖房子、种地、做饭、养牲畜等技能,又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让自己手中的工作更加顺利。

知青们也有遗憾,他们为了回城,不得不突然离开村里和自己的爱人,又因为爱人的身份地位和自己不匹配选择逃避现实,这已经成为电视剧中的情节。

但重感情的知青则无论如何,都要和自己村里的家人在一起,坚持扎根在农村教书,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走出大山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知青曾用自己本该在学校读书的时光参加劳动,这些劳动对他们的意义不亚于读书。

知青回忆自己曾经劳动的经历,一边劳动着,脸上的泪水和汗水都交融在一起,但他们依然觉得这段日子是他们宝贵和美好的回忆。

知青成为村里劳动力的同时,村民也教会了他们很多,让他们深刻地了解到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从此拥有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

知青本过着小康生活,难得体会到吃不饱肚子的感觉,他们有过饿得两眼发昏浑身无力的经历。

知青没东西吃的时候,曾拿玉米粒煮一锅汤,边喝汤边配着大葱,这样的一顿饭口感和营养程度有限,却能让他们填饱肚子。

知青真正地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便愿意尊重耕种粮食的农民,知道是农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换来城里人每天离不开的粮食。

知青存在于我国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经历和不可被替代的身份。

但不同知青的素质有差异,有的知青想尽办法逃避劳动,有的却能主动为农民挑水,接过农民手中的担子。

知青曾将自己交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们可以没有遗憾地颐养天年,回忆自己的青春和艰苦奋斗。

无论到什么年代,我们身边都从不缺少为社会奉献的人,他们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尔滨小哥“捡”两个“小金豆”回家,5天后他被投喂两大箱特产

泪崩!在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一孩子的留言让人破防了!

THE END
1.中国知青网热搜:知青活动 通知公告 2024-03-16《延安插队知青名录》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2022-04-08【怀念邢燕子专辑】追思邢燕子大姐 2022-04-07深切怀念邢燕子大姐! 2022-04-06沉痛悼念感动中国人物、知青楷模、中知网顾 2022-02-04谢谢,那些为中知网出力的兄弟姐妹们! http://www.chinazhiqing.com/portal.php
2.知青活动资讯知青活动 重庆知青赴宣汉回报乡亲 13:46 达州网 知青后代万源举办篮球联赛 10:37 达州网 第二届三江知青节综述 知青牌让回忆成为永恒 10:32 人民城市网 第三届知青文化艺术节将在上海崇明举行 16:02 新华网 四川省宣汉县政协文史联谊知青“回乡”影响广泛https://news.ifeng.com/history/zhiqing/huodong/doclist_1.shtml
3.大兴知青2020年——再续知青情谊活动流程通知为保障此次知青朋友聚会的顺利进行,让知青朋友们能够在短短的聚会时光尽情回味下乡时曾留下的难忘记忆,珍惜叙说当年友情,分享多年来的人生经历,特拟本次活动方案,以简单、快乐、团结、叙旧为主。 具体程序安排如下: 一、聚会日 :是2020年9月13日(星期日) https://www.meipian.cn/34tplbpk
4.第七十八章:知青茶聚会“蕊蕊,今天晚上知青点举办故事汇,到时候有很多故事和才艺,可以让你解解闷。” 乔娇蕊不太了解这个年代知青活动,想了想,就像洛桑说的解闷了,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两个人就有一句没一句聊八卦,洛桑伸手从柜子里拿出了一盒鸡蛋糕,递给了乔娇蕊,“吃吧,这是我娘寄的,随便吃,这个鸡蛋糕可好吃了。”何 说完,眼睛https://www.hongxiu.com/chapter/25518913801486804/69828806810062144
5.知青周年联谊活动主持词(精选20篇)知青周年联谊活动主持词(精选20篇) 知青周年联谊活动主持词篇1 老战友,兄弟姐妹们你们好: 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回忆纪念我们人生那段难忘的岁月,重述过去同甘共苦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情谊。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千言万语化作一声真诚的问候与祝福;您好!祝您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同时也更加想念故去的战友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zhuchici/9986080.html
6.厦门知青网2023年12月2号上午,厦门知青文学艺术基金会、厦门知青文化活动组委会负责人谢春池在才佬饭店召集会议,商议安排2024年厦门知青重点文化活动。 与会者见到卧病近半年已基本康复的老谢,纷纷表达慰问欣喜之情,老谢看起来稍见憔悴,但精神风采依旧,他一再表示对知青兄弟姐妹的感谢之意。 https://www.xmzhiqing.cn/article-68136-157004.html
7.知青聚会倡议书(通用7篇)自愿参加的知青及家属。 二、活动内容 1、出一本《知青》书集,人手一册,征集人个资料、作品、知青照片、回忆录文章。 2、组建知青艺术团,为巡回演出作准备,据说长沙等地早有"知青艺术团"成果辉煌。 3、举办"知青返乡联谊会",分别举行"知青文艺晚会"与"告别舞会",活动为期两天。 https://www.yjbys.com/changyishu/4373743.html
8.左家营村知青回乡活动记实村支部书记王仲生:虽然上海知青和左家营村是一个地球,但是你们也是离开南方城里生活到左家营村务农,也同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你们的到来正是左家营村缺少劳动力的年代,种地,产地,拉地,打场,送粮都离不开你们这一支生力军,谢谢你们!你们在左家营村期间,锻炼了你们的筋骨,坚强了毅力,为你们的生活和工作奠定了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166652
9.魂牵梦绕知青角朋友相聚在年末——记知青角第131次活动每月末的知青角活动开展到今天已经是11年,第131次了,一辈子很长,要路过很多人,才能走到终点。一https://bbs.rednet.cn/thread-48577117-1-1.html
10.瑞安知青下乡55周年纪念活动知青联谊紫清养老嘉兴、瑞安的800多名知青参加活动。瑞安玉海知青协会会长姜振尧为参观瑞安市隆山知青纪念馆的各地知青代表http://www.ylexl.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51
11.北京知青网赴延安西安旅游考察团报名通知公告为纪念毛主席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指示55周年,2023年7月25日,北京知青网决定组织“赴延安西安旅游考察八日游”活动。热烈欢迎知青朋友与亲朋好友们一起来参加这次极有意义的旅游考察活动。 北京知青网赴延安西安旅游考察团报名通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为纪念毛主席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指示http://www.bjzqw.com/index.php/shows/51/1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