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2月,东北国民党军经我夏、秋季攻势打击后,错误估计我军可能进入“冬眠状态”,因此于12月底急调四个军十二个师的兵力,企图在新民、法库间与我军主力决战。这一年我军转入了战略反攻。为了进一步围歼东北之敌,继我军夏、秋季攻势胜利之后,又开展了强大的冬季攻势。东野决心集中我军主力,在公主屯地区寻求战机,1月2日:命令第6纵队在国民党新5军前进路上节节阻击,诱新5军深入公主屯地区;第2纵队、第7纵队由彰武地区兼程南下,在公主屯以北、以西地区集结待命;第3纵队从辽河北岸向公主屯以南迂回,插入新5军右翼,切断其向新民退路。以上四个纵队担任歼灭新五军的任务。
黄昏时,黄家山被我强大炮火淹没,炮弹在敌人的工事上爆炸。冲锋号一响,战士们迅速地冲进庄子,捕追敌人。有些蒋军逃出庄子后到处乱撞,照明弹闪耀在敌人逃窜的路上,红、绿色的信号弹不断地起落着。战士们在黑夜里奔跑着追击敌人。仅一个司号员就俘虏了十多个蒋军;营部通信班几个战士也缴了十多个敌人的枪;一个炊事员上前方送饭,用一颗手榴弹俘虏了二十多个蒋军;几个运送伤员的民工也带来了四十多个俘虏。蒋军举着机枪、步枪顺从地交给了我军战士。到这个时候我军已经把蒋军打怕了,打残了。俘虏一批批的被送到团后勤收容所来。9时战斗全部结束。全歼敌第128团3营。我团2、3营受到纵队嘉奖。
公主屯战斗时期,天寒地冻,战地气温低至零下四十度,部队在冰雪工事和雪深没膝中行动,战士们把绑腿打得老高,脚上穿着靰鞡草垫的鞋,踩在雪地上吱吱作响。气候严寒,人的耳朵被冻得用手轻轻一刮就能掉下来。行军作战中有不少指战员被冻伤致残。鉴于国民党军蜷缩于各据点,暂无战机可寻,总部决定部队转入短期休整,以治疗冻伤、补充兵员、调整组织、总结经验,以利再战。
解放辽阳战斗
辽阳位于沈阳以南的中长铁路线上,是护卫沈阳的一个重要据点,沈阳的南面门户。历来有“铁打的辽阳,纸糊的沈阳”之说。当时守敌主力为号称国民党王牌的新6军暂编第54师全部,下辖三个团,其第3团战斗力较强,每连人数约六七十人左右,每团不超过一千五百人。另有:清剿总队约一千二百人,铁路交警一千余人,第52军一个野炮连(炮四门),一个运输团及其他留守人员,总兵力约一万一千人左右,驻守于县公署北铁门、南大门、麻袋公司、洋灰公司、新城、南铁门、纺织厂、太子河铁桥及首山、白塔、火车站、北大桥等重要地点。其武器装备暂编第54师每团有迫击炮五至六门,每营有重机枪三至四挺,每连有六○炮两门、轻机枪六挺。其工事设置:由高丽门沿铁路经北大营一直至城西南角,修有新围墙(高1.5丈以上),筑有交通壕、单人掩体、小地堡,外有宽两丈的壕沟,纵深有地堡,转盘街有母子堡,城内有坚固建筑物,各主要建筑物附近均有工事。
1948年1月,我纵接受任务后,各部于31日黄昏向指定地区前进,于2月4日到达攻击准备位置。5日干部侦察地形,并进行了战斗动员,6日拂晓实施总攻。具体部署:以第18师配属炮司炮1团及第16师之山炮营,首先扫清外围之纺织厂、缸窑、烧锅、日本学校等据点之敌,而后向城内攻击,主要目标为县政府、市政府。第17师待第18师扫清外围后,立即投入战斗,与18师并肩突击,其攻击目标为火车站。纵队骑兵挺进支队进至赵家台、菜林子之线,准备堵击逃窜之敌。
解放鞍山战斗
1948年2月11日接东野电令,命纵队率第17、18师继续配合第4纵歼灭鞍山守敌。第16师归第2纵指挥,留在辽阳以北地区打援。是日15时,第17师进至鞍山西南笔管堡、双楼台一线;第18师进至鞍山正西大杨旗堡、关家台之线;纵直进至六家子。12日,各部组织干部看地形,并进行攻城准备。13日,我侦察队首先在蚂蚁屯歼敌一个班。14日晨6时,第18师53团配属师山炮两个连,在东、西二台子,歼守敌一个排和一个六○炮班,遂即占领这两地。同日晨8时,第17师50团配属师山炮两个连,攻占风盛堡以北大窑集团工事,歼敌一个排与一个重机枪班,占领风盛堡、地号两居民点。16日18时,第53团攻占吴三台子,全歼守敌。第54团配属一个野炮连攻击变电所之敌,因动作不猛,突破点选择不当,我炮火将高压线打断,部队受阻,未能切断敌之退路,致使守敌一个连逃跑。17日3时30分,第50团攻占了东二台子南敌集团工事。同日晚,我第52团将安刘门外工人宿舍及安刘门以北地堡群之敌肃清后,部队逼近城墙。
18日拂晓前,我军将外围之敌肃清后,纵队调整部署,准备总攻;以第17师之50团与我18师之52团并肩从安刘门以南突破,第51团一个营向安藤门攻击,突破后该团另两个营继续投入纵深作战;第53团由安刘门以北选择突破口,突破后向钢铁公司发展;以第49团、第54团为总预备队,突破后第49团自陶官屯向市区发展;第54团向选矿山以北迂回;炮兵位于东二台子,掩护突破及配合纵深作战。
鞍山战斗我军集中了六倍于敌的兵力,打的干净漂亮,是我军冬季攻势中大兵团攻坚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我军加强对沈阳至海上补给线的封锁,将沈阳西南部进一步暴露于我军威胁之下,为营口的解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当我军全歼敌第25师以后,在俘虏群里怎么查也找不到敌师长胡晋生。直到2月21日的下半夜,我团炮连驻鞍山中路北六道街的哨兵田云生忽然看见有一个赶大车的人迎面而来,喝道:“哪个?”对面答:“自己人,赶大车的!”田一听是南方口音就要他站住,那人见势不妙,慌忙把一包东西向后一扔,就想朝旁边溜。田云生立即追上一把扭住他,于是两人撕打起来。这时恰好另有两名刚下哨的战士连永全和孟宪玉走了过来,看那人还在竭力挣扎,就“砰”的朝旁边放了一枪,故意让子弹从他的耳边掠过;那人吓得连声求饶,束手被缚。三个战士一面押着他,一面将他扔掉的东西拾回来,一起押到连部。
在灯光底下,这个赶大车的面孔如同黄蜡一般,喘着气。连里干部将拾回的那包东西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皮夹,里面还藏着一张师长的证件。“你是赶大车的吗?”连里的干部问道。“……不,我是师部的少校副官,皮夹里装的是替师长保管的。”连指导员看着他的神情此时已料知八九,就耐心地向他解释我军的俘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