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石山十勇士

1942年,敌后抗战处在最艰苦的时期,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更加频繁的“扫荡”。11月8日,冈村宁次亲抵烟台部署,出动日伪军2万人,以舰艇、飞机配合,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式”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胶东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

而在此之前,胶东八路军主力、党政军机关和大部分群众已经跳出了合围圈。但还有数千名群众,部分地方干部、八路军的伤病员以及少数战士,未来得及转移,被拉入“网”内。

日军扑到马石山,发现计划落空,恼羞成怒。他们见人就杀,见房就烧,用火烧、刀砍等残忍的手段杀害抗日军民500多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

23日傍晚,胶东军区第五旅十三团三营七连二排六班10名战士赴东海军分区执行任务,归队途中路过马石山,看到村村浓烟滚滚,到处尸横遍野的情景,听到孩子们的呼叫和妇女们的哭泣声,他们放弃了可以轻松突围的机会,毅然留下来,下决心带领被困群众突围。

深夜,班长王殿元带领战士们悄悄干掉日军的哨兵,顺利护送200多名群众顺着山沟突围出去。

再次返回山上,他们找到了海阳县100多名群众。当得知还有大批群众被困后,王殿元把战士分成3组,自己带一组战士,打通一处新的突破口,引导海阳县群众就近跳出包围圈;另两组战士收拢零散群众,把他们从突破口送出。

这时,东方已经发白,一伙日军发现异常后,立刻鸣枪赶来。经过短兵相接的战斗,敌人被暂时打退,1名战士壮烈牺牲。

正当他们准备撤离时,听说还有百姓被围困在西南山沟,王殿元又带着8名战士毫不犹豫奔了过去。

天已大亮,敌人倾巢出动,山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日伪军。战士们带领群众沿小山沟转移,突然与日军迎面遭遇。战士们的子弹已所剩无几,身体也极度疲惫,但为了掩护群众突围,他们端起刺刀冲了上去。搏斗中又有3名战士牺牲。为了吸引敌人,剩下的几名战士且战且退,登上了马石山峰顶。

整整一个上午,他们依托几处天然岩石顽强地坚守着,先后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配合下的多次进攻,最后只剩下班长和两名战士。子弹打光了,能搬动的石头也全部砸向了敌人。敌人冲上来时,3人紧紧抱在一起,拉响了最后1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10名八路军战士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却解救了1000多名群众安全突出重围。

虽然人们说不全他们的姓名,但他们赢得了一个共同的光辉名字——马石山十勇士。

在这场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群众而牺牲的不止十勇士。胶东行署公安局警卫连三排、胶东军区第十六团一营三连一排、东海军分区独立团二连一排的干部战士们,全部壮烈牺牲。

八路军救出了被围的6000多名乡亲,500多名军民为此献出了生命。

山石作证,英魂永在。人民子弟兵为了人民群众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的精神,铸造出了一座英雄的丰碑,高高耸立在马石山上。

THE END
1.马家村2015年之前属马家镇,2015年因部分镇行政区划调整(咸政函〔2015〕21号),调整后归属十里塬镇。 2019年撤村并村时,撤去强家村并入马家村,设置马家村村民委员会。 周边相关: 马家村附近有咀头休闲农业体验地、甘泉湖旅游景区、爷台山战地主题公园、秦直道遗址(淳化段)、爷台山战役遗址、淳化冶峪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旅http://www.tcmap.com.cn/shanxi/chunhuaxian_shilixiang_majiacun.html
2.父亲的“未完成”的心愿经过一周多的寻访,他们来到了安徽宿州市西寺坡镇马家村。张宪对我父亲说,虽然变化很大,但可以肯定是这个村子,掩埋的地点就是一户人家的堂屋后墙不到5米的地方。张宪的判断也得到了马家村一位90多岁老人的印证,说当年这里确实打过仗,也埋过烈士。 当父亲向这户人家征求意见,看看能不能挖出爷爷的遗骨时,却被婉http://www.81.cn/js_208585/16225612.html
3.兵事网警卫1团参谋长陈新一带领的部分突击队渡过南横套后,因找不到先期渡河的部队,便按照计划直奔澄西方向。不料,天亮时分在云亭马家村隐蔽时,被200多个日伪军团团包围,虽奋力拼杀,终因敌众我寡且弹药耗尽,仅有4人突围,陈新一和他的未婚妻、原常熟县委妇女部长朱爱农等全部壮烈殉国。https://bingshiwar.com/index/bingjiangbooks.html?id=19204
4.孙桐萱1932年,赵旅与滕县孙华法(孙系兖州坝东马家村人)的六十旅换过一次防,此后再无大的变动。孙桐萱平时对部属管束较严,无事不许擅自走出营房,有事请假出营房也必须按时返回。因此,街上无游兵,更无寻衅闹事者。由于军饷发放及时、充足,官兵在市场上买卖公平,无有欺压百姓的事。军官家属租赁的民房,也无拖欠房租的https://baike.sogou.com/v6753545.htm
5.深切缅怀“六六战役”八百壮士壮烈殉国80周年后来38军军长赵寿山曾收到一位老人来信,老人名叫马吉普,陕西朝邑马家村人,老人听说自己的儿子在战斗中阵亡,给军长赵寿山的信中写道“当时人家以为忧,我独以为喜、我喜其死得其所,现在该地点是否属我方所据、我欲前往搬骨、以遂伊母之愿”,赵寿山读后泪流满面,但苦于当时战况激烈,赵寿山只好含泪修书一封劝慰老人,https://www.meipian.cn/2lg2arwn
6.部分辽沈战役中牺牲的辽宁籍烈士和牺牲在辽宁的外省籍烈士马金山,庄河六区马家村人,三六四团三营机枪连班长,1945年9月入伍,1946年6月入党,1947年2月在城场作战牺牲,荣获战斗模范称号。 张振亚,康平县庙英村人,三六三团七连战士,1945年10月入伍,1946年6月牺牲,荣获战斗模范称号。 周鸿礼,新金县人,三六三团二连班长,1945年10月入伍,1948年入党,1948年10月在塔山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1298788_115051515.shtml
7.老兵讲述4: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晋绥军在线免费阅读我率其余部队经聂家岭、马家村、饶家村逼近马回岭西侧,于6时命令第四连官兵上刺刀首先冲进马回岭。敌人惊慌失措,即向西北溃逃。我率迫击炮连紧跟四连之后进占了马回岭,即命令迫击炮连在村西北侧,以火力追击逃窜之敌。此时,马回岭南侧防御的敌人却跑到我左翼,向我迫击炮连用轻机枪射击,但子弹打高了,我无伤亡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46024846188350501
8.杨俊兰:“戎马岁月,不怕牺牲”杨俊兰,是滋镇马家村村民,1930年4月出生。看到共产党是以为人民求解放为宗旨,为老百姓作了许多事,杨俊兰认为,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前途。 1947年2月,杨俊兰到第三野战军参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他当过步兵、通讯员、警卫员,参加过诸城战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腿部、头部都受过重伤,卧床达三个月https://m.dezhoudaily.com/p/146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