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引发故宫跑评:这也是一种公交心态

《清明上河图》引发故宫跑评:这也是一种公交心态

故宫出动大批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石渠宝笈特展”国宝引游客排长龙故宫连夜赶制千个号码牌应对

据了解,此次“石渠宝笈特展”安排在故宫的武英殿和延禧宫,观众从午门进入之后,需要跑一千米才能进入武英殿观展,因此,一些老年人虽然早早地来排队,但因为跑不过年轻人,自然就看不到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日上午7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故宫午门现场办公。单霁翔介绍,他在故宫遇到一位82岁的老人,老人说自己早上六点钟就来故宫排队了,却因为跑不过年轻人而只能靠后观展。针对这些问题,故宫连续开了两次会,一次会是让大家拿出各种应对的方案,第二次会议从方案中优中选优。此前,故宫方面考虑让老人先进去,但老人要求随行的年轻人一起进,引起了其他观众的反对,最后只能放弃。

单霁翔告诉记者,为解决“故宫跑”的问题,故宫工作人员赶制了1000个号码牌,从19日起分组领号排队进场参观。观众按照先后顺序先领取号码牌,在进入午门之后,还会在武英殿门口再验一次号牌,保证号码牌靠前的观众先进入展厅,而且会有工作人员带领参观,按顺序往里走。

措施:

故宫博物院有关人员介绍,目前在武英殿区域,观众平均需要排队3~4个小时,高峰时段排队时长会达到6个小时。针对观众排队情况,故宫博物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调整排队路线,尽量选择凉爽舒适的区域排列队形,避免观众在烈日下等候;在沿途设置40把座椅(每把可坐3人),方便老人等有需要的观众适当休息;在整个武英殿区域,故宫博物院增设多处岗位和工作人员,目前共设岗位26处,共52人,是以往人数的5倍多。

故宫博物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观众排队过长的最直接原因,还是观众在展厅内移动速度较慢,而来到展柜前的观众不肯轻易离去,个别观众不听从工作人员劝导,导致排队的人群不断增长。

背景:

珍宝展出“爆棚”是常态

对于排队过长的问题,单霁翔表示一些举世闻名的国际大展、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总是会引来观众“爆棚”,排队数小时的参观景象也已成了“国际惯例”。比如2002年《清明上河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时,也出现了排队长达6小时以上的现象;2004年上海美术馆举办《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百余观众在凌晨4时(即开始售票前5个小时)就已经在排队等候;2011年达芬奇大展在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展出时,展厅外连夜排起长队;而2013年“达芬奇”自画像在山东省博物馆展出时,引发了每天上万名参观者,排队长度达到一公里。此次《清明上河图》全卷展出,引发了观众参观的热潮,虽然排队盛况是故宫博物院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但并没有因此现场失控。总体上,观众们非常配合故宫博物院的疏导措施,展厅内也能够保持安静、有序的参观氛围。

原因:

《清明上河图》

十年来首次全卷展出

据介绍,武英殿展区展出作品大多为宋元时代的一级品文物,规格之高、一级品之多,在故宫博物院乃至博物馆界都难得一见。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10年来首次全卷铺开展出,更是引起了轰动。据介绍,为了保护这样珍贵的古画,每展出一次就要休眠三年,因为展出的保护工作做得再好,每次展开也都是会有摩擦的,为了不被疲劳地使用,必须在每次展出之后让它们充分地休息。《清明上河图》上一次是在3年多前在日本进行的展出。

此外,此次展览还有《伯远帖》、《展子虔遊春图》、《冯承素摹兰亭帖卷》、《写生蛱蝶图》、《渔村小雪图》等家喻户晓的名家书画作品。故宫博物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因展览展出的宋元珍品较多,该展览将于10月12日更换部分藏品,分两期展出。两个展场两期一共展出故宫书画藏品283件。同时,此次展览还将首次集中展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皇帝书法、绘画作品。

小编闲话:

这也是一种“公交心态”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描述了这样一种场景:在赶汽车时,没有上车的人会拼命喊“再朝里挤挤”,已经上车的人会喊“不要再挤啦,真的挤不进去了”,而抢到座位的人会觉得格外心安理得,可以以超然的心态看待旁人。

此事颇有类似之处:耗费数个小时的人终于看到《清明上河图》,当然心安理得不愿意走,无怪乎队会排得越来越长;没看到的人自然还要拼命朝前挤,所以出现“故宫跑”其实也很正常。

得到的,因为得来不易,无论如何也要多看一会儿,不会轻易让出位置;后面的人会觉得他们没有公德心,然而,自己挤进去之后,仍然可以非常闲适地享受这来之不易的位置。是不是这样呢?

编辑:马惠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故宫博物院;故宫午门;武英殿;爆棚

记者看到,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郭祥在十几年内拍摄了千余张开封一年四季树木景观的照片。多年来潜心研究《清明上河图》,郭祥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他表示还会继续为揭开谜团寻找新证据。

2016-04-0716:32:47

台北故宫博物院2日推出“书中龙也——历代十七帖法书名品展”及“清明上河图特展”。此次展出的《十七帖》为习书典范,敦煌出土的唐人临帖、北宋苏轼《临汉时帖》可见一端。

2016-04-0223:10:00

武汉大姐耗时3年半绣22米长"清明上河图"(图),2010年,王秀兰在电视上看到外地的一些十字绣高手,动辄就绣出几十米的长卷,而且作品很快就被人高价买走。坚持到第二年,王秀兰遇到了问题:“视力严重下降,颈椎病也来了,每天头昏脑胀,实在不愿意再绣下去了。

THE END
1.一般时间去故宫能看到清明上河图吗?[题主采纳]您好,看不到的。《清明上河图》原画真品是很少很少展出的,之前前年(2015年)曾在武英殿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9410779.html
2.《清明上河图》将“现真身”,故宫今年献出好多“第一次”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本来有意请出“中国第一画”《清明上河图》,但最后出现在中国馆的,只是一个电子动态版。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那时还是国家文物局局长,当时想协调将此画从故宫借到上海来展出,但被故宫无情拒绝,“很没面子”,最后只好去陕西借了铜车马。2012年他当了故宫院长之后,至今也没见到过这幅名画。https://m.thepaper.cn/wap/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1303322
3.《清明上河图》将再展!故宫600岁“庆生”展览计划公布清明上河图(局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韩熙载”携“清明上河图”展出2019年9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故宫博物院将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厅举办“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文物特展”,展览以院藏设色观赏性的花木植物文物为主https://item.btime.com/42li0csgcpe80np28a8iqq2906o
4.《清明上河图》临摹记而且古书画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对温度、湿度、灯光都很敏感,一级文物规定展出时间不能超过10天,而且展出一次就得歇好几年。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国宝级文物,观众很难见到。因此古书画临摹复制被列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宫里有很多名家画师在做临摹工作。 因为真迹终将不能展示,临摹复制是唯一让文物永存的https://www.jianshu.com/p/138ddc5029a7
5.故宫庆祝600岁生日:《清明上河图》将再次展出——中国青年网明年,紫禁城将迎来600岁诞辰纪念。故宫博物院4日透露,将推出数十项优质展览,展现六百岁紫禁城的魅力。 这些展览将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文华殿、武英殿、东西六宫、神武门等处展出,其中,备受追捧的《韩熙载夜宴图》和《清明上河图》则将于2020年再次与观众见面。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qnzs.youth.cn/jsxw/201903/t20190304_11886435.htm
6.故宫博物院展出清明上河图8千人排长队参观新闻鉴于此前《清明上河图》展出时“万人空巷”的盛况,故宫提前做了接待应急预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会根据未来一段时间的参观情况适时调整,有效应对。 >>延伸阅读 《石渠宝笈》收录皇帝书画收藏 《石渠宝笈》号称中国书画著录史上的“四库全书”,于270年前初编成书,相当于皇帝自家的书画收藏“账本”,其中著录http://news.cntv.cn/2015/09/09/ARTI1441750047253820.shtml
7.故宫将晒《清明上河图》10年来首次全卷展出(含视频)昨日,已经三年未露面的《清明上河图》亮相故宫武英殿,这是故宫《石渠宝笈》特展珍品之一,全图完全展开。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昨日,工作人员在故宫武英殿小心摆放国宝级珍品《五牛图》。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黄颖)包括《清明上河图》、《五牛图》等在内的283件,收录于《石渠宝笈》中的珍宝,将于9月8https://news.sina.cn/2015-08-28/detail-ifxhkaeq8776077.d.html
8.2023重庆清明上河故宫艺术展门票价格就优惠政策(附观展须知)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重庆画游清明上河故宫艺术展重磅来袭,展览打造多个特色展区,精心呈现由故宫博物院出品,1:1高清复刻版《清明上河图》、巨幅高清投影长卷、孙羊店沉浸互动剧场、360度沉浸式影院 重庆画游清明上河故宫艺术展时间:2023.06.09-2024.02.29 重庆https://www.dahepiao.com/news1/yanchu/20230615393960.html
9.“《清明上河图》专题展——宋代风俗画展”在古书画研究中心展出展览时间:2005年10月10日—2005年10月23日 2005年10月10日,“《清明上河图》专题展——宋代风俗画展”在故宫内东路延禧宫展出。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中的鸿篇巨制,它再现了12世纪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名作、故宫博物院的名藏,许多观众都希望亲眼目睹。但是,书画藏品展出https://www.dpm.org.cn/show/226053.html
10.北京:5G打造智慧故宫再展《清明上河图》中工旅行站在高大的宫殿前,掏出手机,瞬间穿越前世今生;文物出入库、修复、运输、展览,全流程安全监控;世界各地的文物医生和考古学家远程为文物会诊,甚至考古调查……5G,将帮助故宫使这一切变成现实,并将为《清明上河图》等国宝再展护航。除了高科技,故宫还计划对乾清宫前展示的天灯、万寿灯复原品进行公益拍卖,所得全部用于贫https://www.workercn.cn/32886/201903/17/190317135239142.shtml